一种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68677发布日期:2019-04-20 05:40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品,特别是一种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opd定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copd的发病机制

烟草烟雾等慢性刺激物作用于肺部,使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反应。copd可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表现为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这些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与气道和肺实质的结构细胞相互作用,进而促使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肺组织聚集,释放白三烯b4(ltb4)、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多种介质,引起肺结构的破坏。氧化、抗氧化失衡和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胆碱能神经张力增高等进一步加重copd肺部炎症和气流受限。并且遗传易患性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copd的病理生理

copd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气道和肺实质慢性炎症所致粘液分泌增多、纤毛功能失调、气流受限、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及全身不良反应。粘液分泌增多和纤毛功能失调导致慢性咳嗽及咳痰。小气道炎症、纤维化和管腔分泌物增加引起fev1、fev1/fvc降低。小气道阻塞后出现气体陷闭,可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过度充气使功能残气量增加和吸气容积下降,引起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受限。目前认为,过度充气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是引起活动后气短的主要原因。随着疾病进展,气道阻塞、肺实质和肺血管床的破坏加重,使肺通气和气体交换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长期慢性缺氧可引起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内膜增生,发生纤维化和闭塞造成肺循环重构。copd后期出现肺动脉高压,进而发生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右心功能不全。

copd的病理解剖

copd累及中央气道、外周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中央气道(气管、支气管以及内径大于2-4mm的细支气管)表层上皮炎症细胞浸润,粘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粘液分泌增加。在外周气道(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损伤和修复过程反复发生。修复过程中发生气道壁结构重构,胶原含量增加及瘢痕组织形成,这些改变造成气道狭窄,引起固定性气道阻塞。copd肺实质受累表现为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出现管腔扩张和破坏。病情较轻时病变部位常发生于肺的上部区域,当病情进展后,可累及全肺,伴有肺毛细血管床的破坏:表现为内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和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

copd的临床症状

(1)、慢性咳嗽:常为首发症状。初为间断性咳嗽,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可有咳嗽,夜间咳嗽常不显著。少数患者无咳嗽症状,但肺功能显示明显气流受限。

(2)、咳痰:咳少量粘液性痰,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少数患者咳嗽不伴咳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典型表现。早期仅于活动后出现,后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出现喘息症状。

(5)、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最后发展产生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而死亡。

目前,copd目前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如下:

(1)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的重要治疗药物:

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主要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定量雾化吸入剂,数分钟内起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主要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

抗胆碱药:短效抗胆碱药,主要有异丙托溴铵定量雾化吸入剂,长效抗胆碱药主要有噻托溴铵。

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包括短效和长效剂型。短效剂型如氨茶碱,长效剂型如缓释茶碱。

(2)糖皮质激素: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适于重度和极重度且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增加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但不能阻止fev1的下降趋势。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优于单一制剂。不推荐长期口服、肌注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其他药物。

祛痰药:有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桃金娘油等。

抗氧化剂:如羧甲司坦、n-乙酰半胱氨酸等。

上述这些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收到一定效果,目前未见一种药物就能防治copd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见效快的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其特征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蛞蝓提取物3-18份,淅贝母浸膏1.5-9份,甘草浸膏0.5-3份。

一种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过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蛞蝓提取物:取鲜蛞蝓或解冻后蛞蝓,置纯净水中匀浆,在4℃环境中离心,弃渣,反复操作,直至液料比为2:1,然后在4℃环境中,静置24小时后,滤除脂肪并冷冻成块状,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得到的疏松块状物粉末;

2、制备淅贝母浸膏:取浙贝母,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加入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再加入初漉液,混匀,加70%乙醇稀释,静置,滤过,即得;

3、制备甘草浸膏: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12-16小时使沉淀,取出上清液直至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测定甘草酸含量,调节使符合规定,再干燥,并磨成细粉,即得;

4、混合、包装:将蛞蝓提取物6份、淅贝母浸膏3份、甘草浸膏1份混匀粉碎,过20目筛,得灰黄色粉末,包装密封、低温干燥成产品。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混合、包装步骤中采用以下配比:

蛞蝓提取物6份,淅贝母浸膏3份,甘草浸膏1份。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混合、包装步骤后再将低温干燥后的产品进一步加工成片剂、膏剂、喷剂或栓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各原材料产生的效应:

蛞蝓:有清热解毒、活血袪阏、软坚散结等功能,常用于治疗咳、喘、痰呜、咽喉肿痛;

淅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加强蛞蝓止咳平喘作用;

甘草:甘草中含有黄酮类和三萜类类化合物,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即清热解毒的作用;甘草性温和,含有的甘草甜素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甘草中的甘草次酸,能够促进气道粘液分泌,具有止咳润肺化痰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蛞蝓提取物和浙贝母及甘草浸膏组合搭配,防治copd,效果好,且标本兼治,填补了单药防治copd的空白;无毒,无禁忌症,适宜copd高危人群;药源丰富,并可产业化养殖,变害为宝。由于copd发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且无特效治疗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市场需求量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其特征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蛞蝓提取物6份,淅贝母浸膏3份,甘草浸膏1份。

一种防治copd的蛞蝓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经过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蛞蝓提取物:取鲜蛞蝓或解冻后蛞蝓,置纯净水中匀浆,在4℃环境中离心,弃渣,反复操作3次,直至液料比为2:1,然后在4℃环境中,静置24小时后,滤除脂肪并冷冻成1cm厚的块状,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得到的疏松块状物粉末;

2、制备淅贝母浸膏:取浙贝母,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1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初漉液,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加入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再加入初漉液,混匀,加70%乙醇稀释,静置,滤过,即得;

3、制备甘草浸膏: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12-16小时使沉淀,取出上清液直至浓缩至稠膏状,取出适量,测定甘草酸含量,调节使符合规定,再干燥,并磨成细粉,即得;

4、混合、包装:将蛞蝓提取物6份、淅贝母浸膏3份、甘草浸膏1份混匀粉碎,过20目筛,得灰黄色粉末,包装密封、低温干燥成产品。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混合、包装步骤后再将低温干燥后的产品进一步加工成片剂、膏剂、喷剂或栓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