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9687发布日期:2019-04-20 05: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临床引流辅助的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状态下,人体胸腔、腹腔内都有少量液体,对腔室内的脏器起润滑作用,如在病理状态下导致腔室内液体量增加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时,将成为一种病症,如胸水和腹水。造成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病因有很多,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病症,虽然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仅是一种病征,但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腹腔积液会造成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不利于病因的治疗,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具有大量腹腔积液和大量胸腔积液病征的病例,在临床治疗时必须先进行积液引流。

在临床对大量积液引流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根据病例的病情状况而对日引流次数、每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等临床参数具有特定要求,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引流过程中的临床参数通常都是由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来人为主观控制而实现的,目前的这种人为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往往由于在医嘱的口头传达中产生误解或是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引流过程未能按医生预期方式进行,因引流不当而给病人带来不适及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实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通常都是通过人为观察来判断的,误差较大,也使得引流效果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目前的这种控制方式显然会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负担。

引流袋是比较低廉的医疗用品,是临床积液引流中作为末端容器的最佳选择,但其只能适用于常压下的常规胸水引流操作,而无法适用于负压引流之中,如进行负压引流时通常需借助价格较引流袋高的水封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智能化设计,能够与现有引流袋和引流管配合使用而实现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可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对而每次引流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其包括:

计重式底座组件,其由称重台、称重传感器及基座上下依次配合而构成,称重传感器输出能够反映称重台上方物体重量的称重信号;

悬撑组件,其包括下端与称重台固定连接的立杆、与立杆上端固定连接的悬撑梁,悬撑梁上设有用于夹持引流袋顶部的固定夹,悬撑组件用于将引流袋以悬垂状固定于称重台上方;

引流调节组件,其包括安置板、第一轧管机构、第二轧管机构及电机装置;安置板经一伸缩杆支撑而位于悬撑梁的正上方,其上下位置可调节并可锁定,伸缩杆位于立杆的后侧且其下端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轧管机构和第二轧管机构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一开设在安置板前侧壁的凹座、限定在凹座内可旋转的公转轮、位于公转轮外侧可随公转轮进行公转且可自转的轧辊;两凹座间隔分布且各设有一段呈圆弧状的弧形侧壁,弧形侧壁与对应的公转轮两者中心轴重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可容纳引流管的弧形间隙;两轧辊形状相同且公转半径相等;电机装置与两公转轮经传动机构连接,其可驱使两轧辊同时进行正向公转和同时反向公转,两轧辊公转转速始终相等;安置板外侧开设有用于卡固引流管的常压安置槽和负压安置槽,常压安置槽可引导引流管从第一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中穿过,负压安置槽可引导引流管依次从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的两弧形间隙中先后穿过;每个轧辊正向公转过程中,每次进入弧形间隙后,可将弧形间隙内的引流管挤压至阻断状态,而后将通过自转始终轧着引流管进行移动,驱使引流管中的流体向后流动,直至引流管位于弧形间隙内的部分恢复导通状态,完成一次流体输出;两轧辊在正向公转过程中将交替的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使引流管中的流体无间断连续输出;两轧辊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轧管机构的轧辊位于与弧形间隙相对的一侧从而不与引流管接触;

控制器,其固定于安置板上,前侧设有设置键与显示屏;设置键用于向控制器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可获取称重传感器连续实时反馈的称重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可对电机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可对两轧辊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及公转转速进行调控;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使两轧辊正向公转,并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通过对两轧辊的公转启停、公转转速进行调控,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使两轧辊以较低的转速进行公转,并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两轧辊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进行调控,使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对引流管施以不同程度的挤压,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将两轧辊调节至初始位置再执行关机;经设置键亦可对两轧辊的公转启停进行手动控制,显示屏用于显示控制器中掌握的数据信息;

电源组件,其安设在安置板上,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耗电原件提供工作电流。

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①将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放置在低于患者的地面或平台上,将引流袋经固定夹固定于悬撑梁下侧,此时引流袋悬垂于称重台上方;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将临床引流控制装置调节至开机状态;

②如进行常压引流,将引流管的中下部卡固于常压安置槽中,确保引流管从第一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中穿过,借助注射器等负压装置为引流管尾端提供负压,待积液进入引流管的中下部后,利用设置键使两轧辊进行适当的公转,使第一轧管机构中轧辊将弧形间隙中的引流管挤压至阻断状态,将引流管的下端与引流袋连接,调节安置板的高度,使引流管位于安置板与引流袋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通过设置键将引流模式设置为常压引流模式并将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中,此时便完成了常压引流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控制器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来调节第一轧管机构中轧辊对引流管的挤压程度,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

③如进行负压引流,先将引流管的中下部卡固于部分负压安置槽中并确保引流管从第一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中穿过,而后借助设置键使两轧辊进行公转,直至第二轧管机构中的轧辊移动至与弧形间隙相对的一侧,然后将引流管卡固于其余的负压安置槽中并确保引流管从第二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中穿过,此时引流管安置在了整个负压安置槽中并依次从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中穿过;调节安置板的高度,使引流管位于安置板与引流袋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通过设置键将引流模式设置为负压引流模式并将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中,此时便完成了负压引流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控制器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来对两轧辊的公转启停、公转转速进行调控,即间接控住引流管所进行的流体输出状态,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

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其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上与现有常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配合即可使用,可兼容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引流模式,根据不同的引流模式将引流管与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采用对应的组合方式,对每次引流起始时间、单次引流量、每次的引流速度等引流参数预设后,便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对整个引流操作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定时、定量、定速自动智能引流,由于在引流过程中无需人为干涉,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了因疏忽或操作不当而造成引流不能按预期方式进行这一情况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液引流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充分保证引流效果;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对引流量、引流速度的控制基于传感装置、控制器、电机装置的协调配合,相较现有技术中人工观察操控更为精准,使得引流效果进一步的得以保证;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对于引流速度的调节、引流负压的产生都是基于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对引流管进行挤压而实现,保证了积液引流管路的密封性,且实现了积液与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绝对隔离,安全卫生,基于此,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临床使用中,所有部件均适于循环使用,使用成本低;与此同时,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采用了科学巧妙的结构设计,兼顾了控制引流管通断状态、调节积液流速、在负压引流中产生负压等多重功能,将部件的利用率发挥至最大,使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结构更加趋于紧凑,实施成本更加低廉;综上所述,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使用非常便捷,应用十分灵活,操作非常简单,其结构紧凑,设计巧妙,主体部件可往复循环使用,计量精确,制作成本及使用成本较低,极其适合在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实施例1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实施例1中计重式底座组件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引流调节组件和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常压安置槽和负压安置槽的走向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负压引流过程中第一轧管机构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时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负压引流过程中第二轧管机构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时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常压引流过程中第一轧管机构的轧辊对引流管施以不同程度的挤压来调节引流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智能控制原理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与引流袋及引流管组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两公转轮与电机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中公转轮与轧辊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3中称重传感器经信号线和电源线分别与控制器和电源组件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5中控制器与遥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6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6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6中临床引流控制装置配合输液架使用状态图。

图20为实施例6中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6中卡固件与输液杆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称重台,3、伸缩杆,4、立杆,5、固定夹,6、悬撑梁,7、轧辊,8、弧形间隙,9、弧形侧壁,10、公转轮,11、常压安置槽,12、凹座,13、安置板,14、显示屏,15、控制器,16、设置键,17、负压安置槽,18、定位螺栓,19、电源组件,20、电机装置,21、称重传感器,22、引流管,23、引流袋,24、传动带,25、轴座,26、皮带轮,27、轮轴,28、辊叉,29、张紧销,30、径向孔,31、张紧弹簧,32、穿线腔,33、线缆,34、伸缩段,35、拐臂,36、弓形部,37、锁定机构,38、卡持部,39、组合块,40、卡固件,41、主支撑座,42、收纳槽,43、第一卡口,44、第二卡口,45、输液杆,46、弧形端,47、限位座,48、浮动抱块,49、滑槽,50、滑块,51、防滑胶垫,5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其由计重式底座组件、悬撑组件、引流调节组件、控制器15以及电源组件19构成;

其中,参看图1、3、9所示,所述的计重式底座组件由称重台2、称重传感器21及基座1上下依次配合而构成,称重传感器21输出能够反映称重台2上方物体重量的称重信号;计重式底座组件一方面用于为悬撑组件、引流调节组件、控制器15以及电源组件19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则用于向控制器15反馈重量信号;

其中,参看图1、9、10所示,所述的悬撑组件包括一立杆4和一悬撑梁6;立杆4呈竖直状态,其下端与称重台2固定连接;悬撑梁6呈水平状,其中部与立杆4上端固定连接,悬撑梁6上设有用于夹持引流袋23顶部的固定夹5,悬撑组件用于将引流袋23以悬垂状固定于称重台2上方;悬撑组件用于将引流袋23以悬垂状悬挂于称重台2的正上方,而保证引流袋23及其内部积液的重量趋于全部的间接反馈至称重传感器21上;

其中,参看图1、2、4、10所示,所述的引流调节组件包括安置板13、第一轧管机构、第二轧管机构及电机装置20;安置板13经一伸缩杆3支撑而位于悬撑梁6的正上方,其上下位置可基于伸缩杆3的伸缩特性来进行调节,并可将上下位置进行锁定,伸缩杆3位于立杆4的后侧且其下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轧管机构和第二轧管机构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一开设在安置板13前侧壁的凹座12、限定在凹座12内可旋转的公转轮10、位于公转轮10外侧可随公转轮10进行公转且可自转的轧辊7;两凹座12间隔分布且各设有一段呈圆弧状的侧壁,称之为弧形侧壁9,弧形侧壁9与对应的公转轮10两者中心轴重合且两者之间形成有一呈弧形延伸且可容纳引流管22的间隙,称之为弧形间隙8;两轧辊7形状相同且公转半径相等;电机装置20与两公转轮10经传动机构连接,其可驱使两轧辊7以相同的公转转速同时进行正向公转和以相同的公转转速同时进行反向公转;参看图4-8所示,安置板13外侧开设有用于卡固引流管22的常压安置槽11和负压安置槽17,常压安置槽11沿曲线a延伸,其可引导引流管22从第一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8中穿过,负压安置槽17沿曲线b延伸,其可引导引流管22依次从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一轧管机构的两弧形间隙8中先后穿过,常压安置槽11与负压安置槽17的截面呈u形;如图6、7所示,每个轧辊7正向公转过程中,每次进入弧形间隙8后,可将弧形间隙8内的引流管22挤压至阻断状态,而后将通过自转始终轧着引流管22进行移动,引流管22中位于轧辊7前侧的流体将受压力驱使而向后流动,引流管22被轧辊7轧过的部分将通过自身弹性恢复原状而使引流管22上端产生负压,上述过程持续至轧辊7从弧形间隙8的另一端移出而使引流管22位于弧形间隙8中的部分恢复至导通状态时,由此完成一次流体输出,所述流体为引流管22中存在的积液或空气;当两轧辊7同时进行正向公转过程中,将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2进行流体输出,使引流管22中的流体无间断的连续输出;如图4所示,两轧辊7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轧管机构的轧辊7位于与弧形间隙8相对的一侧从而不与引流管22接触;当引流调节组件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后,如图6、7所示,将引流管22卡固于负压安置槽17中,两轧辊7同时进行正向公转即可实现负压引流,通过控制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及公转转速即可调节负压引流状态;如图8所示,将引流管22卡固于常压安置槽11中,常压引流可基于虹吸效应实现,通过调节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的位置,使其对引流管22施以不同程度的挤压即可调节常压引流状态;由于两轧辊7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轧管机构的轧辊7位于与弧形间隙8相对的一侧,在此状态下,引流管22可顺利的与第一轧管机构进行组合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引流管22与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组合及分离的便捷度;

其中,参看图1、4、9所示,所述的控制器15固定于安置板13上,其前侧设有设置键16与显示屏14;设置键16用于向控制器15中输入每次引流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以及开关机指令;引流模式包括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引流参数包括引流起始时间、引流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引流的积液重量即引流速度、单次引流积液重量即单次引流量;控制器15可获取称重传感器21连续实时反馈的称重信号,并以此计算出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控制器15可对电机装置2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可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公转转速等公转状态进行调控;如图6、7所示,在负压引流模式中,控制器15使两轧辊7正向公转,实现负压引流,控制器15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与公转转速进行调控,由此来控制负压引流状态,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如图8所示,在常压引流模式中,基于虹吸效应实现常压引流,控制器15使两轧辊7以较低的转速进行公转,控制器15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进行调控,使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对引流管22施以不同程度的挤压,由此来控制常压引流状态,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控制器15在收到关机指令后,先将两轧辊7调节至初始位置再执行关机;经设置键16可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进行手动控制,基于此,借助设置键16可手动调节两轧辊7的位置;显示屏14用于显示控制器15中掌握的数据信息,包括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设定的引流模式和引流参数等信息,同时也可显示基于上述信息间接获得的引流状态,如引流进行中、引流暂停、引流结束等工作状态,以便操作者可及时的了解引流情况;

其中,参看图2、9所示,所述的电源组件19安设在安置板13上,其由蓄电池及若干变压模块构成,用于为耗电原件提供工作电流;由于电源组件19的结构及其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采用现有技术可轻易实现,故未做详细描述。

上述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为:

①参看图10所示,将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放置在低于患者的地面或平台上,将引流袋23经固定夹5固定于悬撑梁6下侧,此时引流袋23悬垂于称重台2上方;按常规引流操作将引流管22前端与患者待引流的腔室连通并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键16将临床引流控制装置调节至开机状态;

②参看图8、9所示,在进行常压引流时,将引流管22的中下部卡固于常压安置槽11中并确保引流管22从第一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8中穿过,借助注射器等负压装置为引流管22尾端提供负压,待积液进入引流管22的中下部后,利用设置键16使两轧辊7进行公转,使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将弧形间隙8中的引流管22挤压至阻断状态,将引流管22的下端与引流袋23连接,调节安置板13的高度,使引流管22位于安置板13与引流袋23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通过设置键16将引流模式设置为常压引流模式并将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15中,此时便完成了常压引流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引流管22中存在积液从而具备实现虹吸效应的势能要求;此后,控制器15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进行调控,使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对引流管22施以不同程度的挤压,由此来控制常压引流状态,具体控制过程为:

a、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控制器15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进行调控,减小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对引流管22的挤压程度,直至引流管2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依靠虹吸效应即可实现每次引流,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5根据实时引流速度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进行调控,使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对引流管22的挤压程度增大或减小,直至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5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时,控制器15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进行调控,增大第一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对引流管22的挤压程度,直至引流管22被挤压至阻断状态,此时此次引流结束,即实现定量引流;

③参看图6、7、9所示,在进行负压引流时,先将引流管22的中下部卡固于部分负压安置槽17中并确保引流管22从第一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8中穿过,而后借助设置键16使两轧辊7进行公转,直至第二轧管机构中的轧辊7移动至与弧形间隙8相对的一侧,然后将引流管22卡固于其余的负压安置槽17中并确保引流管22从第二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8中穿过,此时引流管22安置在了整个负压安置槽17中并依次从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的弧形间隙8中穿过;调节安置板13的高度,使引流管22位于安置板13与引流袋23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通过设置键16将引流模式设置为负压引流模式并将引流参数预设在控制器15中,此时便完成了负压引流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后,控制器15便可基于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以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与公转转速进行调控,由此来控制负压引流状态,具体控制过程为:

a、根据预设的引流起始时间,控制器15使两轧辊7正向公转,交替的促使引流管进行流体输出,驱使引流管22中的积液或空气由前向后连续性的流动,即实现定时引流;

b、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5根据实时引流速度使两轧辊7正向公转的转速增大或减小,直至实时引流速度与预设的引流速度趋于相等,即实现定速引流;

c、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5实时计算出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所达到的单次实时引流量,当单次实时引流量达到预设的单次引流量后,控制器15将使两轧辊7停止公转,此时此次引流结束且引流管22被一轧辊7挤压而保持截止状态,即实现定量引流。

参看图1、3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计重式底座组件一方面用于为其他的各部件直接或间接的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则用于通过称重传感器21向控制器15反馈称重台2上方物体重量的称重信号;基于上述技术目的,称重台2、称重传感器21及基座1的具体配合结构可参照现有电子秤的结构进行实施,具体而言,称重台2由基座1限定而具有一定的上下浮动行程,但两者不会完全脱离,称重传感器21设置在称重台2与基座1之间,称重传感器21为称重台2提供竖直方向上的支撑,称重传感器21输出的称重信号随称重台2对其施加的压力而变化。

参看图2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安置板13可基于伸缩杆3的伸缩而调节上下位置并可锁定,基于此技术要求,伸缩杆3采用现有的插接式结构,同时在伸缩杆3上设置可将其长度进行锁定的定位螺栓18,即可实现前述的技术目的。

参看图6、7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中的两轧辊7的公转方式根据旋转方向的不同而分为正向公转与反向公转,其中所谓的正向与反向只是相对而言,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设定的一种旋转方向参照,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引流管22与两轧辊7的相对位置并非仅局限于特定的一种,轧辊7驱使引流管22中积液由人体向引流袋23流动所需要的实际公转方向受引流管22与轧辊7相对位置影响,因此,在前述描述中,是将轧辊7公转过程中可驱使引流管22中积液由人体向引流袋23流动的旋转方向定义为正向,反之为反向;同时,基于上述因由,两轧辊7正向公转时的实际旋转方向并非必定相同。

参看图4、11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公转轮10限定在凹座12内可旋转,电机装置20与两公转轮10经传动机构连接;上述技术特征具有多种实施方式,比如可在公转轮10的内侧设置一轮轴27,而在凹座12的底部固定有与轮轴27转动配合而可为轮轴27提供支撑的轴座25,两公转轮10的轮轴27各与一皮带轮26连接,电机装置20经传动带24可驱动两皮带轮26旋转,只要对传动部件的中各部件尺寸型号进行合理控制,即可实现电机装置20可驱使两轧辊7以相同的公转转速进行公转的技术要求;同时,根据电机装置20与两公转轮10的相对位置,将轮轴27与对应皮带轮26的连接方式选用同心直接连接或借助具有调整旋转方向功能的齿轮机构进行连接,即可实现电机装置20可驱使两轧辊7同时进行正向公转和同时进行反向公转这一技术要求。

参看图3、9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控制器15可获取称重传感器21连续实时反馈的称重信号,该技术特征采用现有技术是具有多种实施方式的,比如可在称重传感器21与控制器15之间设置可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传输模块,也可在称重传感器21与控制器15之间设置用于传输数据的线路;同时,称重传感器21工作时必定需要工作电流,对于此技术特征,可在计重式底座组件设置一单独用于为称重传感器21提供工作电流的电源模块来实现,也可在称重传感器21与电源组件19中设置用于传输电流的导线来实现。

参看图10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引流管22可组合于常压安置槽11及负压安置槽17中;一方面,引流管22中下部经常压安置槽11或负压安置槽17固定后,可有效避免引流管22中上部晃动等不稳定因素对引流袋23带来的外力干扰,提高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如图7、8所示,常压安置槽11及负压安置槽17可引导引流管22的走向,保证了引流管22中下部可平顺的穿过对应的弧形间隙8,并提高引流管22与第一轧管机构及第二轧管机构配合的稳定性。

参看图6、7所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每个轧辊7正向公转一圈均可促使引流管22产生一次流体输出,由此来看,同一轧辊7在持续正向公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流体输出是呈脉冲式的;但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两公转轮10正向公转时的转速始终相等,如对两弧形间隙8的具体形状参数进行调试控制,可使一轧辊7促使引流管22进行流体输出即将结束时,另一轧辊7恰好开始促使引流管22进行流体输出,使相邻的两次流体输出既无叠加也无间断,即实现两轧辊7正向公转时交替的促使引流管22进行流体输出,使引流管22中的流体无间断的连续输出的目的,同时杜绝了引流管22流体回流机会;而两轧辊7的形状相同且公转半径相等,这一技术特征又保证了两轧辊7在以一恒定的转速进行正向公转期间,引流管22中流体的流速是均一的。

参看图7、8所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临床使用时,在负压引流过程中,需依靠引流管22自身的弹性能力来为负压引流提供必要的压力差,一般而言,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管22都具有较好的弹性,在初始使用阶段,引流管22的弹性性能最佳,可满足前述负压要求,但随着被挤压次数的增多,位于弧形间隙8内的引流管22的弹性性能会减弱,依靠其自身弹性能力所能提供的负压将变小;但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使用过程中,其可放置于低于患者的位置,加之第一轧管机构与第二轧管机构作用于引流管22的中下部,引流过程中引流管22内积液的重力势能会缓解所需要的负压要求,这种情况下所需要额外提供的负压较小,即使引流管22弹性减弱,也仍可为负压引流提供足够的负压。

参看图9、10所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引流袋23及其内部积液的重量几乎全由悬撑梁6承担,即引流袋23及其内部积液的近乎全部重量最终施加于称重传感器21上,称重台2、立杆4、悬撑梁6及安置后的引流袋23这些部件的重量在引流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由此称重传感器21输出的称重信号的变化几乎全部是由引流袋23中积液的增加而引起的,故在引流过程中控制器15根据称重信号的变化状态是能够计算出引流袋23中积液重量变化速度的,即实时引流速度,也能够计算出在该次引流起始至目前这段期间引流袋23中积液累计增加重量的,即单次实时引流量,因此,控制器15可基于实时称重信号的变化状态计算出对应的实时引流速度、单次实时引流量的这一技术效果采用现有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不可置否,在引流过程中,引流袋23的上端与引流管22尾端固定连接,引流管22不可避免的会对引流袋23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且随着引流袋23的变形前述的作用力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安置板13采用伸缩杆3支撑,其高度可以调节并被锁定,在临床引流实施前,调节安置板13的高度使引流管22位于安置板13与引流袋23之间的部分呈自然伸展状态,由此可减小引流管22下端对引流袋23所产生的作用力,降低了对实时引流速度与单次实时引流量的数据精确性带来的影响。

参看图9所示,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控制器15可对电机装置2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可对两轧辊7的公转启停、公转方向、公转转速等公转状态进行调控,由此实现在临床使用中对负压引流状态及常压引流状态的控制;在前述技术特征中,电机装置20可采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经传动机构分别与两公转轮10传动连接,伺服电机的启停、输出轴的转向与转速均由控制器15来进行控制,由此即可实现控制器对电机装置20应具备的控制要求;就现有技术而言,采用控制器15对伺服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控,是现有常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参看图9、10所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采用智能化设计,在临床引流操作中,可根据预设的引流参数实现定时引流、定速引流及定量引流等功能,达到智能自动引流控制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负担,提高了引流操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精准性;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与现有常规的引流袋23、引流管22配合使用,而无需对引流袋23与引流管22的现有结构进行改变,使得其更加容易推广使用;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具有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两种工作模式,可满足胸腔积液引流、腹腔积液引流等不同引流操作需求,适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实施例2

参看图6、7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轧辊7正向公转过程中,每次进入弧形间隙8后,可通过自转始终轧着引流管22进行移动,驱使引流管22中的流体向后流动,而完成一次流体输出;在此过程中,轧辊7对引流管22所施加的压力应该适当,一方面应尽量将引流管22向弧形侧壁9方向挤压,由此提高积液输出效率,而另一方则需防止轧辊7对引流管22造成过大的压力,避免位于弧形间隙8内的引流管22破损,为确保上述两方面效果达到均衡,本实施例对于轧辊7与公转轮10的配合方式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如图12所示,所述的轧辊7经转轴固定于辊叉28中,公转轮10的侧壁向里开有一截面呈方形的径向孔30,径向孔30中限定有一呈方柱状而与其滑动配合的张紧销29,径向孔30底部设有对胀紧销提供推力的张紧弹簧31,张紧销29的外端与辊叉28顶部固定连接;当轧辊7与弧形侧壁9对引流管22实施挤压时,张紧弹簧31处于压缩且未完全压缩状态;

由此一来,轧辊7可沿公转轮10径向进行一定的浮动,具有了张紧功能,其在经过弧形间隙8时,既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积液输出效率,又可避免引流管22受轧辊7施压过大而损坏。

实施例3

参看图1、3、9所示,在实施例1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控制器15可获取称重传感器21连续实时反馈的称重信号,在前述阐述中提到可通过增设无线传输模块来实现前述的数据传输要求,这一实施方式显然会增加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整体制造成本,且也降低了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可见在称重传感器21与控制器15之间设置用于传输数据的线路是保证稳定性与经济性的最佳选择,而与此同理,称重传感器21的工作电流由电源组件19经导线来提供也是保证稳定性与经济性的最佳选择;但存在的问题是,控制器15、电源组件19位于安置板13上,两者与称重传感器21上下分布,加之控制器15和电源组件19可随安置板13进行高度调节,这些因素导致如若线路按常规方式进行安设,线路势必暴露在外,一方面使得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不够简洁,另一方面使得暴露在外的线路因缺少必要防护而很容易受到外力破坏;为此,本实施例对控制器15、电源组件19与称重传感器21之间的配合关系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基座1、伸缩杆3及安置板13中开设有一连续延伸的穿线腔32,一线缆33经穿线腔32由基座1延伸至安置板13中,线缆33内设有将称重传感器21与控制器15连接而用于传输称重信号的信号线、将称重传感器21与电源组件19连接而用于电流传输的电源线;线缆33位于伸缩杆3内的部分具有一个呈螺旋弹簧状的伸缩段34,伸缩段34可随伸缩杆3一同进行伸缩;

由此一来,由于线缆33在基座1、伸缩杆3及安置板13内部进行延伸,从而不会暴露在外,同时也具备了较好的防护效果,而提高了工作稳定性及寿命。

实施例4

由于临床引流过程大都在是让患者躺卧在病床上进行的,而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作为引流辅助器件,需要经常的在病房与器械室之间来回搬动,同时在临床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引流组件的布局来移动调节位置,可见使其小巧紧凑而提高便携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看图1、2所示,实施例1中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在携带及闲置时,可将安置板13及由其支撑的部件向下移动至最下端,使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整体体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缩小,但在便携性上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为此,本实施例对悬撑组件与安置板13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4、15所示,所述的立杆4采用伸缩结构而使悬撑梁6的上下位置可进行调节并可被锁定;悬撑梁6中部设有一段向后侧凹陷的弓形部36,立杆4上端与弓形部36固定连接,伸缩杆3的上端连接有一拐臂35,拐臂35的另一端与安置板13后侧顶部固定连接,当伸缩杆3与立杆4均处于最短状态时,安置板13恰好位于弓形部36的内侧空间中;

由此一来,在临床使用时,如图14所示,将悬撑梁6与安置板13均向上移动并分别锁定,此时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为伸展状态,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可满足引流工作所需;在不使用时,如图15所示,将悬撑梁6与安置板13均向下移动至最低处,此时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为回缩状态,整体结构小巧紧凑,大大提高了便携性及闲置时占用的空间;

而与此同时,参看图10、14所示,由于悬撑梁6中弓形部36的存在,当引流管22末端与引流袋23进行连接时,悬撑梁6不对引流管22尾段部分的上下延伸构成障碍,使引流管22可更加趋于自然伸展的状态与引流袋23连接,减小对引流袋23所产生的作用力,另外也使得引流管22与引流袋23的连接、分离操作更加方便顺手。

实施例5

参看图10所示,实施例1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临床使用中,其具体安设位置由患者的位置和引流管路的布局直接决定,往往在临床使用时其所处的位置,并不利于操作者经操作键进行参数预设等操作,或不利于操作者通过观察显示屏14来获知引流状态,由此给临床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为解决这一缺陷,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所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结构如下:

参看图16所示,所述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配备有遥控装置,所述的遥控装置设有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元件及指令输入元件,且内部预装有控制程序,所述的控制器15中集成有一无线传输模块,遥控装置与控制器15可经无线传输模块而匹配连接,当遥控装置与控制器15匹配连接后,遥控装置可实现显示屏14与操作键的全部功能;

由此一来,在临床引流过程中,经遥控装置即可方便的进行参数预设等操作,也可方便的及时获知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引流状态,给临床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前述技术特征在进行实施时,无线传输模块可采用wifi模块或蓝牙模,目前智能手机普及率极高且大都集成有wifi模块和蓝牙模,因此在智能手机中预装控制程序后即可充当遥控装置,使得本技术特征实施更加方便,实施成本更加低廉。

实施例6

参看图10所示,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一般需将其放置在低于患者的地面或平台上,但具体安设的高度由患者的位置和引流管路的布局直接决定,在前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中,基座1的高度并不可调节,需借助其他高度适当的支撑物来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提供平稳的支撑,首先来讲,高度适当的支撑物在病房内通常是不具备的,找寻比较麻烦,其次来讲,能够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提供稳定支撑的支撑物,体积势必较大,占用了原本就紧张的病房空间;

通常而言,输液架是病房中必备的医用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较小,如在临床引流操作中,可根据需要利用输液架为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提供支撑,势必可解决前述问题,基于此技术目的,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所公开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结构为:

参看图17-19所示,所述的临床引流控制装置还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卡固件40,卡固件40上设有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卡口43与第二卡口44,而使卡固件40整体呈e型状;伸缩杆3上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卡持部38,第一卡口43用于卡在卡持部38外而使卡固件40与伸缩杆3在竖直方向保持相对固定,第二卡口44用于卡持在输液杆45外而使卡固件40与输液杆45在竖直方向保持相对固定;由此伸缩杆3与输液杆45可借助两卡固件40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固定且保持平行;基座1由可进行拆组的主支撑座41与组合块39构成,主支撑座41与组合块39之间设有将两者组合状态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37,称重台2、称重传感器21及伸缩杆3与组合块39配合连接,主支撑座41上设有下凹形成而用于收纳两卡固件40的收纳槽42;

由此一来,在临床引流操作中,如将本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其高度无法满足引流操作所需时,如图19所示,可将主支撑座41分离下来,而后将其余的功能部分借助两卡固件40固定在输液架的输液杆45一侧,安置高度可根据临床需要方便的进行调整;由于主支撑座41的分离后,剩余部件的自重本身较小,输液杆45能够为临床引流控制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而言,参看图19所示,目前临床使用的输液架的输液杆45的直径并不具有统一标准,同时输液杆45的外壁通常较为光滑,因此提高卡固件40的适用性及其与输液杆45组合后的稳定性,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为此,在本实施例中,还对卡固件40的结构具有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实施例机构如下:

如图20、21所示,所述卡固件40的第二卡口44相对的两侧壁上各开设有一个限位座47,限位座47内各设置有一浮动抱块48,两浮动抱块48相对的端部均为弧形端46,两弧形端46的端面均呈弧形且固定有防滑胶垫51,两弧形端46分别用于抱持输液杆45的两侧;浮动抱块48与限位座47经由滑槽49与滑块50构成的导向机构配合而使浮动抱块48具有一个斜向的浮动行程,当两浮动抱块48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上移动时,两弧形端46将逐渐的靠近而均进入第二卡口44内部,当两浮动抱块48同时沿各自浮动行程向下移动时,两弧形端46将逐渐的远离并最终均回缩至限位座47内部;两限位座47内各设置有驱使对应浮动抱块48复位至浮动行程最上端的复位弹簧52;

参看图21所示,基于卡固件40所采用的上述结构,将输液杆45与第二卡口44进行组合时,两浮动抱块48可根据输液杆45直径的不同而自动的通过浮动来调节位置,确保将输液杆45夹持抱紧,由此使得卡固件40可与直径不同的输液杆45进行组合,大大的提升了卡固件40的适用性;当卡固件40将临床引流控制装置与输液架组合后,临床引流控制装置的重量由两浮动抱块48承担,两浮动抱块48将会受到水平的分力而使两者进一步抱紧输液杆45,即卡固件40承受的重量越大,两浮动抱块48对输液杆45的夹持作用越显著,由此可避免卡固件40与输液杆45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两者组合后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