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8296发布日期:2019-06-11 21:5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速康复理念在医疗界广为好评,适当给予肢体施加压力能明显加快消肿速度和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家庭、社会的经济和人力负担。

加压疗法是治疗静脉和淋巴管疾病的基础,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比如在深静脉血栓、脂硬性皮炎、淋巴水肿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及其他的适应证,包括血栓栓塞的预防、怀孕期间水肿的预防或烧伤伤疤的软化,也适用于预防和快速消除下肢软组织外伤、骨折、外科手术和长时间卧床后下地血液淤积与下肢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肢体肿胀。

目前用于下肢加压治疗常见的是弹力绷带、弹力裤和弹力袜。弹力绷带逐层缠绕安装和逐层拆除过程繁琐,单人难以独立操作,需要助手或患者抬高肢体,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会增加骨折患者的骨折移位及血管、神经和软组织损伤风险。且自粘弹力绷带使用后不能恢复原形,重复使用后弹力下降,临床多为一次使用,资源浪费。而非自粘弹力绷带,在活动度大的关节部位或肢体形状不规则部位易滑脱。另外弹力绷带产生的张力大小是由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将其拉展的程度决定的。当前的加压治疗主要是医生根据经验,以自己感觉最合适的压力将绷带安装给病人,而且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确切标准。因此不能准确控制其松紧度,逐层缠绕安装后不可根据部位调节压力,一处不合适需要全部拆除,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痛苦、损伤风险和操作者的工作量。

而现有下肢弹力裤、弹力袜是闭合性一体或通过侧方拉链闭合,闭合一体的穿戴需从肢体远端套入,穿戴不便,也是需要助手抬离床面,增加患者痛苦,对于骨折肢体不稳定,不能使用。或通过侧方拉链闭合的,虽可避免闭合一体套入的缺点,但和闭合一体的同样对于手术后局部体表有大量敷料形成凸起的局部绷紧压力过大,无法做到个体化的根据部位需要调整施加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加压治疗方法中使用的弹力绷带存在安装后存在的压力不可调节,安装拆除过程繁琐,安装时抬高肢体增加损伤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下肢加压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肢加压装置,包括由能够与魔术贴任意粘贴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并且与下肢结构匹配的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内衬和若干长度不等的由能够与魔术贴任意粘贴的弹力绷带制成的在外部起施压作用的外衬,其中,内衬沿着下肢长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下肢伸直位时髌骨上端20cm处和踝关节处,内衬垂直于下肢长度方向的宽度为下肢周径的4/3,内衬的一端的外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在大腿前方位置起塑形及定位作用的衬套ⅰ、在膝关节髌骨前方位置起定位防滑固定作用的衬套ⅱ和在小腿前方位置起塑形及定位作用的衬套ⅲ,衬套ⅰ、衬套ⅱ和衬套ⅲ沿着下肢的长度方向的长轴位于内衬宽度的2/8分界线处,内衬的中部位置外表面设有在腘窝后方起塑形及定位作用的衬套ⅳ,衬套ⅳ沿着下肢的长度方向的长轴位于内衬宽度的5/8分界线处,内衬的另一端边缘设有若干与下肢外形匹配的起塑形及固定作用的连接件ⅰ,沿内衬宽度的5/8分界线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与外衬连接的连接件ⅱ,外衬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外衬同一表面侧的连接件ⅲ。

所述连接件ⅰ、连接件ⅱ和连接件ⅲ均为可与内衬和外衬任意粘贴的魔术贴。

所述连接件ⅰ为可移动式,一端为双面夹持式粘贴面,另一端为单面粘贴面,双面夹持式粘贴面沿着内衬(1)边缘内外侧面夹持粘贴,根据下肢塑形和固定需要灵活调整数量和排布位置。

所述连接件ⅱ沿着内衬宽度的5/8分界线纵向等间距布置。

所述连接件ⅲ分别位于外衬(2)同一表面侧的两端全长。

所述外衬垂直于下肢长度方向的宽度为对应下肢处的周径的1/3~3/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内衬和外衬均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使用过程中,内衬的多个特殊衬套塑形和弹性伸缩作用及可移动式连接件ⅰ塑形作用使内衬良好贴服于皮肤表面,避免了牵拉外衬安置时拖拽内衬或外衬压力作用时肢体周径缩小带来的内衬皱褶。外衬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患者的舒适度进行针对性的单个或多个绷带调节张紧程度,可任意打开观察肢体局部情况,提高疗效和安全,可预防和治疗患处肿胀。

2.本发明通过具有自粘性的魔术贴固定连接,根据下肢粗细不同,自由选配组合,安装拆卸使用方便,单人即可操作,部件污损后可视情况替换。

3.本发明第一次安装使用后,拆卸后即可通过连接件ⅱ的粘贴联合的作用,成为一体,保持整体性,不需再次选配组装,根据衬套ⅱ的膝前髌骨定位,方便使用。

4.本发明使用后,内衬在小腿内侧凹陷处为双层重叠结构,即可实现对此处的填充作用,不需要额外的填充即可确保此处的加压作用。

5.本发明使用后,因选用材料均为高弹性材料,不影响关节的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衬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衬;2-外衬;3-衬套ⅰ;4-衬套ⅱ;5-衬套ⅲ;6-衬套ⅳ;7-连接件ⅰ;8-连接件ⅱ;9-连接件ⅲ。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下肢加压装置,包括由能够与魔术贴任意粘贴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并且与下肢结构匹配的具有缓冲保护作用的内衬1和若干长度不等的由能够与魔术贴任意粘贴的弹力绷带制成的在外部起施压作用的外衬2,其中,内衬1沿着下肢长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下肢伸直位至髌骨上端20cm处和踝关节处,内衬1垂直于下肢长度方向的宽度为下肢周径的4/3,内衬1的一端的外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在大腿前方位置起塑形及定位作用的衬套ⅰ3、在膝关节髌骨前方位置起定位防滑固定作用的衬套ⅱ4和在小腿前方位置起塑形及定位作用的衬套ⅲ5,衬套ⅰ3、衬套ⅱ4和衬套ⅲ5沿着下肢的长度方向的长轴位于内衬1宽度的2/8分界线处,内衬1的中部位置外表面设有在腘窝后方起塑形及定位作用的衬套ⅳ6,衬套ⅳ6沿着下肢的长度方向的长轴位于内衬1宽度的5/8分界线处,内衬1的另一端的内表面边缘设有若干与下肢外形匹配的起塑形及固定作用的连接件ⅰ7,沿内衬1宽度的5/8分界线处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与外衬2连接的连接件ⅱ8,外衬2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外衬2同一表面侧的连接件ⅲ9。

所述连接件ⅰ7、连接件ⅱ8和连接件ⅲ9均为可与内衬1和外衬2任意粘贴的魔术贴。

所述连接件ⅰ7为可移动式,一端为双面夹持式粘贴面,另一端为单面粘贴面,双面夹持式粘贴面沿着内衬1边缘内外侧面夹持粘贴,根据下肢塑形和固定需要灵活调整数量和排布位置。

所述连接件ⅱ8沿着内衬1宽度的5/8分界线纵向等间距布置。

所述连接件ⅲ9分别位于外衬2同一表面侧的两端全长。

所述外衬2垂直于下肢长度方向的宽度为对应下肢处的周径的1/3~3/3。

内衬1的宽度为下肢周径的4/3,环绕后,重叠的1/3部分覆盖下肢前内方,环绕重叠后,深层部分边缘为内衬1的内侧端,浅层部分边缘为内衬1的外侧端,衬套ⅰ4、衬套ⅱ5和衬套ⅲ6设置在内衬1的内侧端,连接件ⅰ7设置在内衬1的外侧端。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如下:

下肢于伸直位,根据患者下肢的不同,选取合适大小的内衬1和若干外衬2,选取好以后,根据衬套ⅰ3、衬套ⅱ4和衬套ⅲ5下肢定位,根据下肢实际外形,选取合适数量的连接件ⅰ7将内衬1固定、塑形贴服于下肢体表,内衬1在小腿内侧凹陷处为双层重叠结构,实现对此处的填充作用。根据衬套ⅳ6的塑形定位保证内衬1上的与外衬2连接的连接件ⅱ8位于下肢后侧。内衬1固定好以后,选择不同长度的外衬2,将外衬2的中间部分粘在连接件ⅱ8处,使设有连接件ⅲ9的两端分别位于下肢的两侧,从小腿远端踝关节开始,根据部位需求适当调整拉力,从下至上依次重叠1/2环绕固定外衬2,位于膝关节部分的外衬2的两端连接件ⅲ9在膝关节前内侧,既不影响活动,又可保证粘接的牢固,并可防止外衬2在关节活动时滑脱;拆卸时,只需要拆开外衬2的连接件ⅲ9,并将连接件ⅲ9无张力就近粘贴在内衬1上,解开内衬1上的连接件ⅰ7单面粘贴面,即完全拆开了本加压装置,由于连接件ⅱ8的作用,外衬2在内衬1上粘接,保持整体性,下次使用时,直接粘接即可。使用过程中如有污损,可替换清洗或跟换部件。

采用本发明加压治疗与现有弹力绷带加压治疗的对比试验:

1.试验方法

实验组a:本下肢加压装置加压治疗法

对照组b:自粘弹力绷带加压治疗法

研究对象:根据自愿报名的原则招录到100位健康成年大学生,从中采用随机抽取40位健康成年大学生,其中男性14人,女性6人,年龄17~25岁,平均(21.3±2.2)岁;体重40~81kg,平均(60.4±20.2)kg,将其左右下肢进行随机分为a、b组。纳入标准:血压控制稳定,无糖尿病及凝血功能异常。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②存在血管痉挛性疾病,或有血栓病史者。

方法:两组均于晨7时到8时开始,安置时均为膝关节伸直位,压力设定为预防下肢术后肿胀的压力,a组使用本下肢加压装置,b组采用传统法将3m弹力绷带延伸拉展后根据个人经验,在遵循绷带环绕一圈拉紧可容纳一指的原则下由踝关节向大腿螺旋式包扎2层,两组均每圈绷带间重叠50%,要求平整无皱褶。a、b两组均由同1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各包扎1次,其中a组需记录首次组配装置时间和打开装置再次安置时间。两组均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趾屈和背伸运动等功能锻炼。两组加压包扎期间需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皮肤感觉和末梢血运情况,当肢体出现剧烈疼痛或感觉麻木时解除不适侧弹力绷带,记录出现次数和调整所需时间。

观察指标:记录各样本操作完成和调整时间,评估研究对象主观感觉变化。

2.结果

表1各组操作时间(min)

表2各组24h时组织外观anderseh评分

采用anderseh积分方法观察受压部位的局部情况。判断标准:阴性(-):皮肤正常无任何异常改变;可疑(±):皮肤发红及溃疡;阳性(+):血液渗出、起泡、白色坏死,有皮肤缺损表现。

a组40例均先组配安置合适后拆除为一整体备用,首次组配+安置时间明显长于b组的首次安置时间,但a组再次安置和调整时间明显少于b组安置和调整时间(p﹤0.05),两组均为压力大引起局部不适而调节,且a组需要调整数明显少b组(p﹤0.05),a组调整的6例中4例只需把不适部位第二次外衬重叠部分松解调整即可,2例把外衬全部打开后调整就可以,b组10例调整,均必须全部拆除,且有4例调整2次。anderseh组织外观评分,两组均最后都完成了实验,两组阴性结果中,a组皮肤压迫形成的皱褶明显少于b组,两组阴性结果和可疑结果无明显区别(p﹥0.05),但是实际可疑结果中,a组皮肤略发红,b组发红颜色较深,且其中2例为皮肤少量压迫溃疡淡黄色液渗出。

3.结果讨论

本发明的内衬和外衬均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使用过程中,内衬的多个特殊衬套塑形和弹性伸缩作用及可移动式连接件ⅰ塑形作用使内衬良好贴服于皮肤表面,避免了牵拉外衬安置时拖拽内衬或外衬压力作用时肢体周径缩小带来的内衬皱褶。外衬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患者的舒适度进行针对性的单个或多个绷带调节张紧程度,可任意打开观察肢体局部情况,提高疗效和安全,可预防和治疗患处肿胀。本发明通过具有自粘性的魔术贴固定连接,根据下肢粗细不同,自由选配组合,安装拆卸使用方便,单人即可操作,部件污损后可视情况替换。本发明第一次安装使用后,拆卸后即可通过连接件ⅱ的粘贴联合的作用,成为一体,保持整体性,不需再次选配组装,根据衬套ⅱ的膝前髌骨定位,方便使用。本发明使用后,内衬在小腿内侧凹陷处为双层重叠结构,即可实现对此处的填充作用,不需要额外的填充即可确保此处的加压作用。本发明使用后,因选用材料均为高弹性材料,不影响关节的活动。

通过对采用两种加压治疗对比,采用本发明加压治疗,在组配合适后可明显缩短安置时间,且在调整松紧度上更加便捷,安全简单易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