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肝癌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31129发布日期:2019-05-11 00:0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肝癌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被称为“癌中之王”。中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超过5%。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占到90%以上),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我国在治疗肝癌方面主要依赖于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但是上述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人体正常细胞也同样受到伤害,而具有抗癌作用的西药,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且费用昂贵。中药对抗癌、治癌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起到控制作用,虽然能够缓解病情和疼痛,但疗效欠佳。所以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疗效显著、稳定,毒副作用小,又易用的中西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肝癌的药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西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肝癌的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山楂酸12~20份、萝卜硫素15~25份、亚硒酸钠3~5份、龙胆15~35份、布渣叶10~20份、鹿衔草15~25份、明党参10~20份、海风藤8~12份、稻芽10~20份、降香8~12份。

对上述基础方案进行优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山楂酸16份、萝卜硫素20份、亚硒酸钠4份、龙胆25份、布渣叶15份、鹿衔草20份、明党参15份、海风藤10份、稻芽15份、降香10份。

上述药剂可以是汤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膏剂或者丸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述重量份的龙胆、布渣叶、鹿衔草、明党参、海风藤、稻芽和降香,混合均匀制成中药组合物;

(2)先加入中药组合物6~10倍量水浸泡1~3小时,再加热煎煮2~3小时,过滤,药渣加入3~5倍量水,加热煎煮1~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g/cm3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30~150℃,出风温度100~120℃,进料速度3~5ml/分钟,得到喷雾干燥粉;

(4)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山楂酸和萝卜硫素,与喷雾干燥粉混合均匀,加入乙醇,800~1200w超声条件下处理20~30分钟后,-5~0℃冷冻干燥,得到冷冻干燥粉;

(5)将冷冻干燥粉与所述重量份的亚硒酸钠混合均匀,得到抗肝癌的药剂。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抗肝癌的药剂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各组分原料功效如下:

山楂酸,可抑制骨髓单核细胞中nf-κb调节的破骨细胞生成,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活性及其下游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有效进行肝脏的排毒,由于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此,对抗肝癌具有疗效作用。

萝卜硫素对人的肝癌huh-6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增殖有破坏或抑制作用,且可抑制肝癌huh-6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诱导凋亡,但是对人体正常细胞没有抑制作用。

亚硒酸钠,可抑制肿瘤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线粒体跨膜运输电位的形成,损伤癌细胞dna、rna模板,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分裂增繁殖速度,使癌细胞溶酶体增大增多,导致破裂;释放多种水解酶,致使癌细胞自溶死亡,并能激活肝内微粒酶,促进药物代谢,降低副作用。

龙胆,苦,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龙胆水提物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机制是直接抑制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保护肝细胞膜,抑制在肝脏发生的免疫反应,促进吞噬功能及刺激肝药酶活性,加强对异物的处理。龙胆苦苷对化学性(四氯化碳、taa等)及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龙胆苦苷可以保护肝细胞膜;增加尿嘧啶核苷酸合成作用。可明显降低多种急慢性肝损伤动物血清转氨酶,减轻肝组织片状坏死、肿胀及脂肪变性的程度,促进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小鼠尾静脉注射龙胆粉针剂10d后,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显著降低;大剂量的龙胆粉针剂能抑制α-萘异硫氰酸酯(anit)黄疸模型大鼠血清tb及alt水平,中小剂量能显著降低alt,但对tb作用不明显。急性肝损伤的小鼠灌服龙胆苦苷后,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肝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胆流量明显增加,胆红素的质量浓度提高。

布渣叶,微酸,凉。归脾、胃经。消食化滞,清热利湿。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布渣叶的浸提物功效化合物牡荆苷是防癌抗肿瘤的天然药物成分。牡荆苷能够显著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且nf-κb蛋白含量与牡荆苷浓度成反比。牡荆苷能够抑制nf-κbp65的核转运活性,进而抑制其在下游区调节炎症基因的表达。

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经。祛风湿,强筋骨,止血,止咳。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据鹿衔草的传统用药记载以及现代临床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分别对其抗肿瘤和抗菌两方面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mtt法”,首先利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对鹿衔草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追踪确定了活性部位为该药乙酸乙酷萃取层经硅胶柱层析得到的甲醇一氯仿(1:9)洗脱流份,活性部位中化学成分协同发挥抗癌活性,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量效关系较好,ic50为3.2g生药量·ml-1,进一步利用人肝癌bel-7402、人肝癌hepg-2、人宫颈癌hela、人胃癌sgc-7901和人纤维肉瘤ht-1080等五种细胞株,对从活性部位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抗肿瘤活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醌类成分梅笠草素、酚酸类成分鹿蹄草素和三菇类成分熊果酸、pomolieacid、eolosicacid对考察的五种人癌细胞都表现出不同强度的增殖抑制活性。

明党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脾、肝经。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

海风藤,辛、苦,微温。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搏,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稻芽,咸、辛,平。归肝、肺、胃经。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喁,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稻芽含有淀粉、淀粉酶、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并含天门冬氨酸,r.氨基丁酸等18种氨基酸,所含淀粉酶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降香,辛,温。归肝、脾经。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降香的生物活性成分异甘草素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no、白细胞介素-1b(il-1b)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生成,异甘草素通过胞外信号调节的激酶途径诱导1/2亚铁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的表达起到抗炎作用。同时降香的生物活性成分2’-氧-甲基异甘草素、降香黄酮、5’-甲氧基维斯体素和芒柄花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以中西药材的组合物为原料,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健脾润肠促消化”作为立论选药组方,且辅佐以“清湿抗炎”协同治疗对抗肝癌,疗效显著。本发明“协同”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几种药材组合后,其药效相对于单独使用时的提高或具有新的作用;药效更持久;组合物在新的防治或保健领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免疫系统抑制和杀伤癌细胞,治疗肝癌的疗效好,且有效率高,安全可靠,且能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及时减轻病状,对肝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且原料简单、易得,生产成本较低,患者的耐受性好、可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肝癌的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山楂酸16份、萝卜硫素20份、亚硒酸钠4份、龙胆25份、布渣叶15份、鹿衔草20份、明党参15份、海风藤10份、稻芽15份、降香10份。

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述重量份的龙胆、布渣叶、鹿衔草、明党参、海风藤、稻芽和降香,混合均匀制成中药组合物;

(2)先加入中药组合物8倍量水浸泡2小时,再加热煎煮2.5小时,过滤,药渣加入4倍量水,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g/cm3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40℃,出风温度110℃,进料速度4ml/分钟,得到喷雾干燥粉;

(4)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山楂酸和萝卜硫素,与喷雾干燥粉混合均匀,加入乙醇,1000w超声条件下处理25分钟后,-2℃冷冻干燥,得到冷冻干燥粉;

(5)将冷冻干燥粉与所述重量份的亚硒酸钠混合均匀,得到抗肝癌的药剂;

(6)将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粉碎,再过80~100目筛,采用湿法制粒进行制粒,制成的颗粒进行压片、包衣,得到抗肝癌片剂,每片120mg。

实施例2

一种抗肝癌的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山楂酸20份、萝卜硫素25份、亚硒酸钠5份、龙胆35份、布渣叶20份、鹿衔草25份、明党参20份、海风藤12份、稻芽20份、降香12份。

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述重量份的龙胆、布渣叶、鹿衔草、明党参、海风藤、稻芽和降香,混合均匀制成中药组合物;

(2)先加入中药组合物10倍量水浸泡3小时,再加热煎煮3小时,过滤,药渣加入5倍量水,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g/cm3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50℃,出风温度120℃,进料速度5ml/分钟,得到喷雾干燥粉;

(4)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山楂酸和萝卜硫素,与喷雾干燥粉混合均匀,加入乙醇,1200w超声条件下处理30分钟后,-5℃冷冻干燥,得到冷冻干燥粉;

(5)将冷冻干燥粉与所述重量份的亚硒酸钠混合均匀,得到抗肝癌的药剂;

(6)将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粉碎,再过80~100目筛,采用湿法制粒进行制粒,制成的颗粒进行压片、包衣,得到抗肝癌片剂,每片120mg。

实施例3

一种抗肝癌的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山楂酸12份、萝卜硫素15份、亚硒酸钠3份、龙胆15份、布渣叶10份、鹿衔草15份、明党参10份、海风藤8份、稻芽10份、降香8份。

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所述重量份的龙胆、布渣叶、鹿衔草、明党参、海风藤、稻芽和降香,混合均匀制成中药组合物;

(2)先加入中药组合物6倍量水浸泡1小时,再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药渣加入3倍量水,加热煎煮1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得上清液;

(3)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g/cm3时,进喷雾干燥器,进风温度控制130℃,出风温度100℃,进料速度3ml/分钟,得到喷雾干燥粉;

(4)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山楂酸和萝卜硫素,与喷雾干燥粉混合均匀,加入乙醇,800w超声条件下处理20分钟后,0℃冷冻干燥,得到冷冻干燥粉;

(5)将冷冻干燥粉与所述重量份的亚硒酸钠混合均匀,得到抗肝癌的药剂;

(6)将上述抗肝癌的药剂粉碎,再过80~100目筛,采用湿法制粒进行制粒,制成的颗粒进行压片、包衣,得到抗肝癌片剂,每片120mg。

对比例1

将山楂酸16份+萝卜硫素20份粉碎,再过80~100目筛,采用湿法制粒进行制粒,制成的颗粒进行压片、包衣,得到抗肝癌片剂,每片120mg。

对比例2

将萝卜硫素20份+亚硒酸钠4份粉碎,再过80~100目筛,再采用湿法制粒进行制粒,制成的颗粒进行压片、包衣,得到抗肝癌片剂,每片120mg。

动物毒理试验

1、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①药物:按照本发明药剂组方制成的抗肝癌的药剂熬制汤剂,然后放置于冰箱内保存备用,由湖南省中医院提供。

②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30~50g,雌雄随机选择,由湖南省中医院提供。

③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饥饿15小时左右,按每只每次20ml灌喂药物,第1、2、3、4、5组分别在24小时内灌喂药物1、2、3、4、5次,观察5天,小白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其中,小白鼠用药量按公斤体重药量计算,表明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量安全。

2、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①药物:按照本发明药剂组方制成的抗肝癌的药剂熬制汤剂,然后放置于冰箱内保存备用,由湖南省中医院提供。

②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130g,全部选择雄性大白鼠,由湖南省中医院提供。

③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50只,分成5组,每组10只,其中第1、2、3、4组作为给药组,每组分别灌喂药物15ml、20ml、30ml、40ml,第五组正常喂食作为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灌喂90天,测体重,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可见按公斤体重计算相对于临床50~200倍的剂量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药物。

药效试验

1、抗肿瘤活性试验方法

1.1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

1.1.1细胞株及培养

(1)bel-7402肝癌细胞株,培养于含10%灭活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于37℃,5%co2培养箱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4天传代一次。

(2)hepg-2肝癌细胞株,培养于含10%灭活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于37℃,5%co2培养箱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4天传代一次。

1.1.2药物抗肿瘤活性测定

mtt法:将对数生长期细胞用胰酶消化后配制成浓度为3×104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酶标板,每孔加200μl。24h后换不含血清培养液使细胞同步化生长,每孔200μl。第三天向孔中加入受试药,分别加入对比例1制成的药剂水溶液;对比例2制成的药剂水溶液;实施例1制成的药剂水溶液;实施例2制成的药剂水溶液;实施例3制成的药剂水溶液;另设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dmso),每孔加200μl。受试药每组分别设0.01,0.1,1,10,100,1000μg/ml六个浓度,每个浓度设8个平行孔,37℃下培养24h后,每孔加无血清无酚红培养液新鲜配制的0.5mg/mlmtt100μl,继续培养4h,然后,每孔加100μldmso溶解mtt甲臜颗粒,用微型振荡器振荡混匀后,在酶标仪上测定光密度值(od),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以溶剂对照处理肿瘤细胞为对照组,由od值计算抑制率,公式为:细胞生长抑制率=(对照组od值-实验组od值)/对照组od×100%,并以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以od值为纵坐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且求得ic50(半数抑制率),ic50(生药量)=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0%的药物浓度,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

1.2体内抗肿瘤活性试验

1.2.1hepa肝癌模型实验

1.2.1.1动物造模

用140只昆明小鼠(雌性,18~20g)给予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进行小鼠hepa肝癌模型体内药效试验。

取接种hepa肝癌细胞6~8天后腹水生长良好的荷瘤小鼠,消毒腹部,于超净工作台中抽取乳白色腹水为瘤源,取腹水5ml,腹水与生理盐水的比例为1:1,取生理盐水5ml,配成细胞悬液,以无菌注射器抽取0.1ml,分别接种于140只昆明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整个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1.2.1.2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接种hepa肝癌细胞的140只昆明小鼠分为14组,每组10只。接种次日开始给药,每日1次:(1)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每只0.2ml;(2)化疗组:按20mg/kg·bw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对比例1高剂量组:按8g(生药量)/kg灌服0.2ml;(4)对比例1低剂量组:按4g(生药量)/kg灌服0.2ml;(5)对比例2高剂量组:按10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6)对比例2低剂量组:按5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7)实施例1高剂量组:按18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8)实施例1低剂量组:按9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9)实施例2高剂量组:按23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10)实施例2低剂量组:按12.5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11)实施例3高剂量组:按14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12)实施例3低剂量组:按7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给药两周,于给药结束后的次日颈部脱臼处死小鼠,解剖取其瘤组织,摘取脾、胸腺并称重。

测抑瘤率:(i)抑瘤率(%)=(1-给药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100%,摘取脾,胸腺,并称重。脾指数=(脾脏重量/体重)*1000,胸腺指数=(胸腺重量/体重)*1000。结果如下表2和表3所示。

表2hepa肝癌荷瘤小鼠抑瘤率实验结果

注:和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3hepa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注:和模型组相比,*p<0.05,**p<0.01

1.2.2h22肝癌模型实验

1.2.2.1动物造模

用140只昆明小鼠(雌性,18~20g)给予实施例1~3制备的药剂进行小鼠h22肝癌模型体内药效试验。

取接种h22肝癌细胞6~8天后腹水生长良好的荷瘤小鼠,消毒腹部,于超净工作台中抽取乳白色腹水为瘤源,取腹水5ml,腹水与生理盐水的比例为1:1,取生理盐水5ml,配成细胞悬液,以无菌注射器抽取0.1ml,接种于140只昆明小鼠右前肢腋窝下。整个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1.2.2.2动物分组及给药

将接种h22肝癌细胞的140只昆明小鼠分为14组,每组10只。接种的次日开始给药,每日1次:(1)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每只0.2ml;(2)化疗组:按20mg/kg·bw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对比例1高剂量组:按8g(生药量)/kg灌服0.2ml;(4)对比例1低剂量组:按4g(生药量)/kg灌服0.2ml;(5)对比例2高剂量组:按10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6)对比例2低剂量组:按5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7)实施例1高剂量组:按18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8)实施例1低剂量组:按9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9)实施例2高剂量组:按23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10)实施例2低剂量组:按12.5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11)实施例3高剂量组:按14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12)实施例3低剂量组:按7g(生药量)/kg·bw灌服组合物0.2ml;给药两周,于给药结束后的次日颈部脱臼处死小鼠,解剖取其瘤组织,摘取脾,胸腺并称重。

测抑瘤率:(i)抑瘤率(%)=(1-给药组平均瘤重/模型组平均瘤重)×100%,摘取脾,胸腺,并称重。脾指数=(脾脏重量/体重)*1000,胸腺指数=(胸腺重量/体重)*1000,结果如下表4和表5所示。

表4h22肝癌荷瘤小鼠抑瘤率实验结果

表5h22肝癌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注:和模型组相比,*p<0.05,**p<0.01。

以上表1~5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抗肝癌药剂药效显著。经体外mtt试验证明,可显著抑制bel-7402肝癌细胞株及hepg2肝癌细胞株生长,ic50达20mg/ml(生药量)以下;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实验显示,本发明药剂协同抑瘤率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显著增加。与组成组合物的组份组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药剂活性更高,对肝癌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本发明的组合物药剂互相配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增加作用。

临床应用观察报告

一、基本资料(2017年7月~2018年12月)

通过随机选取自愿参加者100例,对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药剂进行试用,年龄18~45岁,平均27岁,男68人,女32人。

二、使用方法

一次1片,每日两次,空腹服用,连用两周,休息一周,三周为一个疗程。如病情继续恶化或产生不能耐受的毒性时应停止治疗,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三、疗效标准和结果

显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病灶缩小1/2以上,并持续1个月以上。

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或明显改善,病灶缩小1/4以上,持续1个月以上。

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病灶无变化或发展;

显效87例,有效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病例1

姜女士,59岁,因无明显诱因的右上腹部疼痛四十余天来我院就诊,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夜间尤为明显;b超现实肝脏有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明显升高,且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剂,两个疗程后显效,半年后肿瘤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2

张男士,35岁,被医院诊断为肝癌晚期,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剂,温水冲服,一日两次,5个月后检查,病情稳定,继续服用5个月,肿块缩小,癌细胞未见扩散。

病例3

陈女士,24岁,因右上腹部疼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身体消瘦就诊,ct检查发现肝右页有16×10×10cm的肿块,确诊为肝癌,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剂,治疗2个疗程以后显效,瘤体缩小为6.9×4.7×4.3cm,再继续使用2个疗程后,肿瘤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