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5350发布日期:2019-05-28 20:0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用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现今的人体组织切割一般还都是采用手术刀切割手术方式来完成,但这种方式创伤面大,病人较为痛苦,且易留下伤疤等,而人体上有的器官较为精细,也不易采用手术刀切割的方式来完成。如腹腔镜下的组织切除常用微型剪刀或咬切器等,但是移除的组织量非常有限。又如用于对眼部组织的玻璃体切割,由于眼睛内的玻璃体呈粘稠状,为了能实现对这种粘稠状的玻璃体、机化膜和血块等逐步搅碎移除,就是采用玻璃体切割器来完成对玻璃体进行切割和吸取的,但是现有的玻璃体切割器的切割头结构为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上开设有吸孔,内管前端与外管连通,通过内管前后运动将吸孔处的玻璃体,切断吸走,这种结构的切割头只靠内管的前端部切割,切割效率较低,且由于内管和外管并不易保证在整个切割面都很紧密得贴合,由于玻璃体的特性,所述这种切割头结构不易切断玻璃体。目前切割头外管开孔长宽比基本为1:1,较硬的晶状体难以被吸入管腔,普通切割头处理较硬的晶状体效率极低或基本无效。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易切断玻璃体且切割效率高的切割头,同时还能够兼顾对晶状体的切割,是行业内有关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该切割头切割效率高,易于切断玻璃体,同时还能够兼顾对晶状体的切割,使用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外管前端为盲端,所述外管前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外管吸孔,其中最前端外管吸孔长宽比至少为1.5:1,所述内管为前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内管前端部侧壁上对应的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管吸孔,所述内管吸孔外边缘与所述外管吸孔内边缘相切,所述外管吸孔和内管吸孔后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尖角。

优选的,所述外管吸孔和内管吸孔近圆形,对应于210度以上圆心角的孔周边为圆形周边,孔的其他周边与圆周边连接,且向外凸出形成尖角。

优选的,所述外管吸孔和内管吸孔近方形,对应于210度以上圆心角的孔周边为方形周边,孔的其他周边与方形周边连接,且向外凸出形成尖角。

优选的,所述外管吸孔和内管吸孔的其他周边为弧形周边。

优选的,所述外管吸孔和内管吸孔尖角朝向后端。

优选的,所述内管前端1-2mm处向开设有内管吸孔的侧面方向弯曲一定弧度。

优选的,所述外管吸孔之间的距离为小于其自身长度的固定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内管后端安装有负压装置,玻璃体从吸孔被吸入到内管,内管前后运动,即可将玻璃体切断并吸走。由于吸孔有尖角,所以每次切割时,玻璃体都会向尖角处汇集,由于吸孔的尖角处面积变小,这样大大的降低了切割面积,易于切割,且在切割头的设计生产过程中,也更易于将吸孔的尖角处设置为更紧密的接触点,这样切割点会更加紧密,所以更易于切割,该切割头不仅通过所述内管的前端可以进行切割,同时侧壁上增加了吸孔进行切割,使液流不中断,切割效率大大的提高,并可以同时切割较硬的晶状体和很软的玻璃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内管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结构主视图及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内管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结构主视图及局部剖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外管2、内管3、外管吸孔4、内管吸孔5、外管6、内管7、外管吸孔8、内管吸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包括外管1和内管2,所述内管2设置于所述外管1内,所述外管1前端为盲端,所述外管1前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外管吸孔3,其中最前端外管吸孔3长宽比至少为1.5:1,所述内管2为前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内管2前端部侧壁上对应的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管吸孔4,所述内管吸孔4外边缘与所述外管吸孔3内边缘相切,所述外管吸孔3和内管吸孔4后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尖角,所述外管吸孔3和内管吸孔4近圆形,对应于210度以上圆心角的孔周边为圆形周边,孔的其他周边与圆周边连接,且向外凸出形成尖角。

所述外管吸孔3和内管吸孔4的其他周边为弧形周边。

所述外管吸孔3和内管吸孔4尖角朝向后端。

所述内管2前端1-2mm处向开设有内管吸孔4的侧面方向弯曲一定弧度。

相邻两个所述外管吸孔3之间的距离为小于其自身长度的固定值。

实施例二

如图4-6所示,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包括外管5和内管6,所述内管6设置于所述外管5内,所述外管5前端为盲端,所述外管5前端部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外管吸孔7,其中最前端外管吸孔7长宽比至少为1.5:1,所述内管6为前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内管6前端部侧壁上对应的开设有至少一个内管吸孔8,所述内管吸孔8外边缘与所述外管吸孔7内边缘相切,所述外管吸孔7和内管吸孔8后端部向外凸出形成尖角,所述外管吸孔7和内管吸孔8近方形,对应于210度以上圆心角的孔周边为方形周边,孔的其他周边与方形周边连接,且向外凸出形成尖角。

所述外管吸孔7和内管吸孔8的其他周边为弧形周边。

所述外管吸孔7和内管吸孔8尖角朝向后端。

所述内管6前端1-2mm处向开设有内管吸孔8的侧面方向弯曲一定弧度。

相邻两个所述外管吸孔7之间的距离为小于其自身长度的固定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内管后端安装有负压装置,玻璃体从吸孔被吸入到内管,内管前后运动,即可将玻璃体切断并吸走。由于吸孔有尖角,所以每次切割时,玻璃体都会向尖角处汇集,由于吸孔的尖角处面积变小,这样大大的降低了切割面积,易于切割,且在切割头的设计生产过程中,也更易于将吸孔的尖角处设置为更紧密的接触点,这样切割点会更加紧密,所以更易于切割,该切割头不仅通过所述内管的前端可以进行切割,同时侧壁上增加了吸孔进行切割,使液流不中断,切割效率大大的提高,并可以同时切割较硬的晶状体和很软的玻璃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晶状体和玻璃体两用切割头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