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6333发布日期:2019-05-28 20:13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学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



背景技术:

吸烟是腹主动脉瘤的高危因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平均有8倍的风险患aaa,而戒烟者得这种疾病的风险降为4倍。目前主要有3种小鼠aaa脉瘤造模方法,小鼠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法(主要是选用apoe-/-小鼠)、弹性蛋白酶灌注法,和cacl2血管周围浸润法。现有方法与吸烟人群aaa形成过程不太相符,不利于研究吸烟人群aaa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利于探讨吸烟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旨在解决现有方法与吸烟人群aaa形成过程不太相符,不利于研究吸烟人群aaa的发生发展机制,不利于探讨吸烟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采用以下方法建立:

步骤一、10-12月龄的老年c57/b6j小鼠,苯并芘按10mg/kg/w的量腹腔注射,每周一次;

步骤二、血管紧张素ii用alzert微量释放泵皮下植入释放,释放速度为0.90mg/kg/d,共持续6周。

进一步,所述alzert微量释放泵从小鼠肩甲部皮下植入。

本发明所用的苯并芘是一种烟草和煤焦油燃烧的副产物,是香烟烟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吸烟人群aaa形成过程,有利于研究吸烟人群aaa的发生发展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吸烟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建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阅图1:

一种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采用以下方法建立:

s101、10-12月龄的老年c57/b6j小鼠,苯并芘按10mg/kg/w的量腹腔注射,每周一次;

s102、血管紧张素ii用alzert微量释放泵皮下植入释放,释放速度为0.90mg/kg/d,共持续6周。

进一步,所述alzert微量释放泵从小鼠肩甲部皮下植入。

本发明所用的苯并芘是一种烟草和煤焦油燃烧的副产物,是香烟烟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吸烟人群aaa形成过程,有利于研究吸烟人群aaa的发生发展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吸烟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

目前主要有3种小鼠aaa脉瘤造模方法,小鼠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法[9]、弹性蛋白酶灌注法[10]和cacl2血管周围浸润法[11]。在这3种方法中,cacl2血管周围浸润法因其造模成功率低,且不稳定,目前应用逐渐减少。弹性蛋白酶灌注法因操作复杂,且操作难度大,也很少应用于小型动物的腹主动脉瘤的建模中。而常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法一般选用apoe-/-小鼠,因其成本较大,且瘤体破裂死亡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造模的广泛应用。在我们的实验中,应用本方法,能够成功的使下属形成腹主动脉瘤,且小鼠成瘤率高达83.3%,且死亡率低(8.3%)。同时形态学、组织病理学符合腹主动脉瘤模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芘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采用以下方法建立:10‑12月龄的老年C57/B6j小鼠,苯并芘按10mg/kg/w的量腹腔注射,每周一次;血管紧张素II用Alzert微量释放泵皮下植入释放,释放速度为0.90mg/kg/d,共持续6周。本发明所用的苯并芘是一种烟草和煤焦油燃烧的副产物,是香烟烟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吸烟人群AAA形成过程,有利于研究吸烟人群AAA的发生发展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吸烟与腹主动脉瘤的关系。

技术研发人员:季亢挺;薛杨静;吴少泽;陶潞渊;王娇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2.28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