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部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1287发布日期:2019-05-22 02:52阅读:9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重,熬夜,环境污染,劣质化妆品,长期应用激素药膏对皮肤影响易使面部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神疲乏力,急躁易怒,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等症,四诊合参,中医认为证属气阴不足,肺胃郁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原料组成的制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药材的合理配比,协同作用,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治疗面部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的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制成:黄芪10-30份、生地10-20份、元参5-15份、玉竹5-20份、麦冬5-15份、天花粉10-30份、女贞子10-30份、当归5-15份、知母5-15份、三棱5-15份、莪术5-15份、荆芥5-12份、防风5-15份、黄芩5-15份、桑白皮5-20份、马齿苋10-30份、栀子5-15份、生山楂10-30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取原料组分混合加水泡浸0.3-1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慢火煎煮0.5-2小时取药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面部痤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皮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生地,别名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元参,气微寒,味苦,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马齿苋,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生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对肺合皮毛,皮肤与肺关系,以益气养阴,清肺胃郁热为治疗原则选药组方,中药材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与现有的中药相比,具备更优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用于改善皮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20份、生地15份、元参10份、玉竹12份、麦冬10份、天花粉20份、女贞子20份、当归10份、知母10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荆芥8份、防风10份、黄芩10份、桑白皮12份、马齿苋20份、栀子10份、生山楂20份。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中药材混合加水泡浸0.5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慢火煎煮1小时取药汁。

使用方法:通过美容仪器雾化或涂抹使皮肤吸收,达到效果。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0份、生地20份、元参12份、玉竹20份、麦冬10份、天花粉30份、女贞子25份、当归8份、知母5份、三棱8份、莪术15份、荆芥5份、防风13份、黄芩5份、桑白皮20份、马齿苋10份、栀子15份、生山楂10份。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中药材混合加水泡浸0.3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慢火煎煮1小时取药汁。

使用方法:通过美容仪器雾化或涂抹使皮肤吸收,达到效果。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15份、生地20份、元参8份、玉竹5份、麦冬5份、天花粉15份、女贞子10份、当归12份、知母15份、三棱5份、莪术12份、荆芥12份、防风7份、黄芩15份、桑白皮5份、马齿苋30份、栀子5份、生山楂15份。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中药材混合加水泡浸0.6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慢火煎煮0.5小时取药汁。

使用方法:通过美容仪器雾化或涂抹使皮肤吸收,达到效果。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25份、生地10份、元参5份、玉竹10份、麦冬15份、天花粉25份、女贞子30份、当归5份、知母12份、三棱15份、莪术8份、荆芥7份、防风15份、黄芩12份、桑白皮15份、马齿苋15份、栀子13份、生山楂25份。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中药材混合加水泡浸0.8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慢火煎煮2小时取药汁。

使用方法:通过美容仪器雾化或涂抹使皮肤吸收,达到效果。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芪30份、生地10份、元参15份、玉竹12份、麦冬10份、天花粉10份、女贞子15份、当归15份、知母8份、三棱12份、莪术5份、荆芥10份、防风5份、黄芩8份、桑白皮10份、马齿苋25份、栀子7份、生山楂30份。

制备方法为:取上述中药材混合加水泡浸1小时,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慢火煎煮1.5小时取药汁。

使用方法:通过美容仪器雾化或涂抹使皮肤吸收,达到效果。

实施例六

王某,女,24,住浙江温州鹿城区。

面部痤疮5年余。患者面颊部,额部常发红色小丘疹,时轻时重,缠绵不愈。无明显瘙痒,鼻翼两侧油性皮脂分泌较多,口干欲饮,大便干结三日一行,舌质红苔薄,脉数。

采用本发明中药配方,每日用美容仪器雾化熏蒸脸部半小时,两个月后治愈。

实施例七

陈某,女,37,住上海浦东新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病已三年。患者面部潮红,焮热,丘疹,瘙痒,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口干,烦躁易怒,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舌质红苔白,脉细数。

采用本发明中药配方,每日用美容仪器雾化熏蒸脸部半小时,两个月后治愈。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