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硅油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0079发布日期:2019-06-05 22:09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氟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硅油的用途。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出现分离,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之一,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发展,许多以前无法治疗的复杂视网膜脱离可以获得视网膜解剖复位和视力提高,在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往往需要进行玻璃体的切割和置换,玻璃体替代物可以替代病变的玻璃体在眼内填充、顶压视网膜以助其复位。良好的玻璃体替代物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和技术改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玻璃体替代物的研究对提高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成功率有很大的帮助。自1911年ohm首次报道在玻璃体腔注入空气修复视网膜脱离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找理想的玻璃体腔替代物。目前,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硅油属于聚有机硅氧烷系列(polysiloxane),化学性质稳定,光学透明性好,表面张力较大且生物耐受性好,1962年cibis等(cibispa,beckherb,okume,etal.theuseofliquidsiliconeinretinaldetachmentsurgery.archophthalmol,1962,68:590-599)第一次将硅油作为玻璃体腔填充物用于治疗伴有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后,硅油现已常规用于治疗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如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眼外伤、后极部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填充气体失败、视网膜广泛切除以及需长期充填以维持眼球外形等疾病,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虽然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应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已50余年,但由于其比重比水轻,对下方视网膜裂孔顶压不充分,因此易导致视网膜脱离复发;临床上在处理四个象限的视网膜脱离尤其是下方2个象限的视网膜脱离时,要求患者在填充普通硅油后严格取俯卧体位,黎晓新等(黎晓新,王景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6-104)认为需要保持20~60天,每天至少16小时。thompson等(thompsonjt,smiddywe,glaserbm,etal.intraoculartamponaddurationandsuccessofmacularholesurgery.retina,1996,16:373一382)认为俯卧体位保持时间越长,视网膜裂孔的封闭和视力恢复的情况越好。由于俯卧位,患者会有腰颈疼痛、血液和淋巴回流受阻使颜面部及眼睑水肿、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进而导致失眠、紧张、抑郁、沮丧等心理异常,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很难长时间保持这种高难度的、痛苦的体位,因此这部分患者的视网膜复位率较低,愈后较差,常常复发下方视网膜脱离。

为了弥补硅油的这种局限性,目前研究较多的为重硅油,重硅油是将硅油和部分氟化烷烃以一定的比例物理混合形成的。重硅油有着硅油的特性:无色透明,屈光指数接近玻璃体,理化性质稳定,同时又具有比重高、粘度低、沸点高及很强的氧结合力的特性,眼科医务工作者利用重硅油比重大于水的特点,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密切接触,对下方的视网膜进行顶压,有助于下方视网膜裂孔的封闭,解决玻璃体手术中硅油填充很难顶压下方视网膜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重硅油具有以下优点(1)比重大于水,在眼内填充后,平时坐位或立位时对下方视网膜、仰卧位时对后极部视网膜有更充分的顶压作用。(2)表面张力大于传统硅油,不易进入前房,取出后较少出现硅油滴残留。(3)术后患者只需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即可实现重硅油的有效顶压作用,适合全身条件差或不能采取俯卧位的患者使用。(4)具有更美观的上方虹膜周切口,不易出现如下方虹膜周切口处的堵塞或粘连。但是,重硅油填充术后的并发症不容忽视,(1)硅油乳化与白内障,由于重硅油是硅油和部分氟化烷烃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将其填充眼内后,乳化发生时间较普通硅油提前,据报道称,眼内重硅油填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乳化,平均乳化时间为2.18个月,最短的2周即发现重硅油乳化小滴(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ophthalmolchn,vol.17no.5.2008:336-340),乳化的硅油会对视网膜产生一定的损害作用,且因乳化的硅油大部分是以液滴的形态存在,极易通过眼循环进入眼睛前房,不但会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也会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损害。而普通硅油一般在眼内填充4~6个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因个体差异,4~6个月后眼科手术用硅油才会发生乳化作用。(2)继发青光眼,有报道称重硅油术后高眼压发生率为10.4%~30.7%(李林,庞秀琴,段安丽.重硅油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国际眼科纵览,2007,31:113~116)。(3)当硅油进入前房时,无论有无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均会产生损伤,而重硅油对角膜内皮的损害作用较普通硅油更严重(伍宇,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下方或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广西医科大学,硕士论文)。(4)有研究称重硅油在填充后对兔眼视网膜视觉信息传导功能的负面影响,导致视网膜变薄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普通硅油(段文华,蒋云海,硅油与重硅油对兔眼视网膜电生理影响的对比研究,国际眼科杂志,2017,17(5):854-856)。(5)重硅油长期放置会出现分相。

因此,寻找一种能对视网膜裂孔顶压充分,填充术后不需采取特殊体位,且稳定性好,长期眼内填充不易乳化、安全有效的新型眼内填充物,是近年来眼科界研究的焦点,具有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硅油的用途,该氟硅油能够作为眼内填充物,治疗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硅油在制备辅助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眼内填充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指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不能使之复位,需要特殊手段治疗的一类视网膜脱离。所述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包括视网膜脱离伴有大的或多发视网膜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裂孔、黄斑裂孔、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玻璃体切割术后合并视网膜脱离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眼内填充物,包括氟硅油。在玻璃体切割或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割术后眼内注入氟硅油,可长期填充,用以治疗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如视网膜脱离伴有大的或多发视网膜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裂孔、黄斑裂孔、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玻璃体切割术后合并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在本发明中,所述氟硅油优选选自侧链为氟烷基取代的线型聚硅氧烷。

在本发明中,所述氟硅油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式ⅰ中,所述r、r1、r2和r3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c2~c10的烯基和c6~c20的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r、r1、r2和r3可以选择相同的基团;也可以选择不相同的基团。所述r、r1、r2和r3均优选选自c1~c3的烷基。

所述rf优选为c1~c10的氟烷基;更优选选自c1~c6的氟烷基;

所述m和n的取值均优选为200~4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r、r1、r2和r3均选自-ch3;所述rf选自-cf3或-cf2-cf2-cf2-cf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硅油在制备辅助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眼内填充物中的应用。氟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能够用于治疗难以治愈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脱离伴有大的或多发视网膜裂孔、后极部视网膜裂孔、黄斑裂孔、巨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玻璃体切割术后合并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氟硅油无色透明,屈光指数与生理盐水相似,是良好的光学介质,注入玻璃体内腔后可清晰地看到眼底,不溶于水,可与灌注液之间形成一界面,易于辨认;与普通硅油相比,比重较大,大于水,对视网膜裂孔可顶压充分,填充术后不需采取特殊体位且不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较高的疏水性,更易从眼内取出,降低手术中的残留率,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氟原子的引入还增加了材料的稳定性,长期眼内填充较普通硅油更稳定,不易乳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5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注入具有式ⅰ结构的氟硅油,式ⅰ中,m、n值均为200~400之间,r、r1、r2、r3均为甲基,rf为-cf3;均选择左眼作为实验眼,对侧眼术后留置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对照。术后以氟氯滴眼液每日3~4次点眼,并以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活动瞳孔。术后观察时间依次为前3d每日1次,每2日1次持续一周,每周2次持续2周,每周1次持续全部观察期。

观察结果: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无明显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内角膜均维持透明,光镜下角膜房角组织结构正常;整个观察期内均未观察到白内障形成;所有实验眼观察期内均无玻璃体出血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氟硅油在所有实验眼中均未观察到明显乳化征象;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眼压均维持于正常范围。各视网膜在位的实验眼其视盘色泽及视网膜血管走形正常,光学显微镜下未见明显视网膜组织结构异常;观察期6个月满后,进行常规眼科氟硅油取出术,术后眼b超显示无明显高亮度回声点,说明视网膜上无明显氟硅油残留。

实施例2

5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注入具有式ⅰ结构的氟硅油,式ⅰ中,m、n值均为200~400之间,r、r1、r2、r3均为甲基,rf为-cf2-cf2-cf2-cf3;均选择左眼作为实验眼,对侧眼术后留置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对照。术后以氟氯滴眼液每日3~4次点眼,并以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活动瞳孔。术后观察时间依次为前3d每日1次,每2日1次持续一周,每周2次持续2周,每周1次持续全部观察期。

观察结果: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无明显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内角膜均维持透明,光镜下角膜房角组织结构正常;整个观察期内均未观察到白内障形成;所有实验眼观察期内均无玻璃体出血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氟硅油在所有实验眼中均未观察到明显乳化征象;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眼压均维持于正常范围。各视网膜在位的实验眼其视盘色泽及视网膜血管走形正常,光学显微镜下未见明显视网膜组织结构异常;观察期6个月满后,进行常规眼科氟硅油取出术,术后眼b超显示无明显高亮度回声点,说明视网膜上无明显氟硅油残留。

比较例1

5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注入硅油,均选择左眼作为实验眼,对侧眼术后留置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对照。常规饲养6个月,术后以氟氯滴眼液每日3~4次点眼,并以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活动瞳孔。术后观察时间依次为前3天每日1次,每2日1次持续一周,每周2次持续2周,每周1次持续全部观察期。

观察结果: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无明显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内角膜均维持透明,光镜下角膜房角组织结构正常;硅油组实验眼的晶状体在术后1~2周内均开始出现晶状体后囊下羽毛状浑浊,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发展,至6个月观察期结束,晶状体混浊程度尚不影响玻璃体腔及眼底观察;所有实验眼观察期内均无玻璃体出血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观察期满后硅油组的5只兔子的实验眼均观察到部分硅油乳化现象;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眼压均维持于正常范围。各视网膜在位的实验眼其视盘色泽及视网膜血管走形正常,光学显微镜下未见明显视网膜组织结构异常;观察期6个月满后,进行常规眼科硅油取出术,术后眼b超5只兔子均显示部分高亮度回声点,说明视网膜上有硅油残留。

比较例2

5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注入重硅油,均选择左眼作为实验眼,对侧眼术后留置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作为对照。常规饲养6个月,术后以氟氯滴眼液每日3~4次点眼,并以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活动瞳孔。术后观察时间依次为前3天每日1次,每2日1次持续一周,每周2次持续2周,每周1次持续全部观察期。

观察结果:观察期内所有实验眼无明显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内角膜均维持透明,光镜下角膜房角组织结构正常;重硅油组实验眼的晶状体在术后均出现白内障;玻璃体腔填充重硅油后1~2周内科观察到前部玻璃体腔有白色尘状沉积物出现,随观察期的延长,这些沉积物缓慢增多;所有实验眼观察期内均无玻璃体出血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重硅油填充4周后所有实验眼均观察到乳化现象,并且随观察期的延长,乳化现象越明显;观察期内部分实验眼眼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各视网膜在位的实验眼其视盘色泽及视网膜血管走形正常,光学显微镜下未见明显视网膜组织结构异常;观察期6个月满后,进行常规眼科硅油取出术,术后眼b超显示部分高亮度回声点,说明视网膜上有重硅油残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