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测器校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4149发布日期:2021-08-19 14:4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感测器校准设备,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人体扫描机的感测器校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立体扫描技术持续发展,如何精准地感测出空间中三维物体的分布变得更加重要。举例来说,人体扫描机能够针对人体的尺寸进行立体扫描。而为了确保人体扫描机的准确性,就需要对于人体扫描机的感测器进行校正,以确保人体扫描机能够精准地执行人体扫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测器校准设备,其因可以有效地被折叠而节省收纳空间。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感测器校准设备包含杆体以及板状结构。杆体彼此枢接,板状结构各具有第一侧及与第一侧邻接的第二侧与第三侧。板状结构的第一侧分别枢接于杆体,且两相邻的板状结构中的一个的第二侧与另一个的第三侧彼此枢接。其中当对杆体与板状结构的其中一个施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力后,杆体与板状结构往第一方向展开或往第二方向折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杆体的两末端具有延伸部,且杆体的相邻两个的两延伸部彼此相对,感测器校准设备还包含第一转轴,穿过杆体的相邻两个的两延伸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板状结构具有延伸部,且板状结构的相邻两个的两延伸部彼此相对,感测器校准设备还包含第二转轴,穿过板状结构中相邻两个的两延伸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板状结构展开时,板状结构中的一个的第一侧与对应枢接于板状结构的杆体交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板状结构折叠时,板状结构的第一侧与杆体大致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板状结构展开或折叠时,每个板状结构与对应的杆体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板状结构的第二侧与相邻另一个的第三侧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杆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与第二末端,每个杆体的第一末端与相邻另一个的第二末端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还包含标记结构,从杆体或板状结构的其中一个延伸而出,以提供尺寸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还包含标记图案,位于多个板状结构的其中一个上,用以提供尺寸信息。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使用者可简便且稳固地依据实际需求而展开或折叠感测器校准设备以改变整体高度,有助于增进人体扫描机的感测器校准的便利性。此外,感测器校准设备可有效地被折叠,因此可节省收纳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用于校准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展开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部分折叠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两相邻杆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两相邻板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的局部侧视图。

图7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折叠完成时的立体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的立体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收纳于箱体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倒挂于天花板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且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层和区域的厚度可能被夸大,并且在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用于校准时的立体图。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包含杆体110以及板状结构120。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用于校准人体扫描机200的感测器210。当执行人体扫描机200的校准时,使用者可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至所需的高度并启动人体扫描机200。人体扫描机200的感测器210可侦测摆放在前方的板状结构120以获得深度信息,并通过计算装置(图未示)对感测器210进行校准,过程方便简单。

图2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部分折叠时的局部放大图。板状结构120具有第一侧121及与第一侧121邻接的第二侧122与第三侧123。相邻两杆体110彼此枢接,相邻两个板状结构120中的一个的第二侧122与另一个的第三侧123彼此枢接。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分别枢接于杆体110。

在本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为矩形,并具有与第一侧121相对的第四侧124。两个杆体110并列地(即大致平行)枢接于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及第四侧124,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为任意形状,第一侧121为板状结构120靠近杆体110的边缘或外框,而第四侧124可以是靠近另一杆体110的边缘或外框。此外,板状结构120的第二侧122邻近另一板状结构120的第三侧123,也就是板状结构120彼此依序排列时邻近的两边缘或外框。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具有固定端102,可滑动地相对固定于人体扫描机200的地面。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当杆体110或板状结构120被施以沿着第一方向d1的力后(也就是远离固定端102的方向),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往第一方向d1展开。当杆体110或板状结构120被施以沿着第二方向d2的力后(也就是朝向固定端102的方向),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往第二方向d2折叠。也就是说,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可由图3所示的状态沿着第一方向d1展开至如图2所示的状态,也可由图2所示的状态沿着第二方向d2折叠至如图3所示的状态,且第二方向d2实质上是第一方向d1的反方向。

图4为图1的两相邻杆体110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上下两杆体110相邻,各具有第一末端112及第二末端114。第一末端112及第二末端114各具有延伸部116。上方的杆体110的第一末端112的延伸部116与下方的杆体110的第二末端114的延伸部116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还具有第一转轴130。两相对的延伸部116通过第一转轴130彼此枢接。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相对的延伸部116具有彼此对准的穿孔,且第一转轴130穿过两穿孔。如此一来,上方的杆体110与下方的杆体110可用第一转轴130为轴心相对地旋转。此外,上方的杆体110的第二末端114也具有同样的延伸部116,下方的杆体110的第一末端112也具有同样的延伸部116,并且分别与邻近的另一杆体110以相同方式彼此枢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上方的杆体110与下方的杆体110以第一转轴130为轴心往相反方向旋转。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在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的过程中,下方的杆体110以顺时针方向c1旋转,上方的杆体110以逆时针方向c2旋转。

图5为图1的两相邻板状结构120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上下两板状结构120相邻,各具有延伸部126。上方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三侧123与下方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二侧122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还具有第二转轴140。位于上方的板状结构120的延伸部126与位于下方的板状结构120的延伸部126相对,并通过第二转轴140彼此枢接。具体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相对的延伸部126具有彼此对准的穿孔,第二转轴140穿过两相对的延伸部126的穿孔。如此一来,上方的板状结构120及下方的板状结构120可以第二转轴140为轴心相对地旋转。此外,上方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二侧122也具有同样的延伸部126,下方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三侧123也具有同样的延伸部126,并且分别与邻近的另一板状结构120以相同方式彼此枢接。

在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两相邻板状结构120以第二转轴140为轴心往相反方向旋转。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在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的过程中,上方板状结构120以顺时针方向c1旋转,下方板状结构120以逆时针方向c2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为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也可以为曲面。在本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具有四个延伸部126。延伸部126位于板状结构120相邻两侧边所构成的转角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延伸部126可从板状结构120的第二侧122与第三侧123延伸而出,也可从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与第四侧124延伸而出,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举例来说,上方的板状结构120的延伸部126可位于第二侧122上的任意位置,下方的板状结构120的延伸部126可位于第三侧123上对应的位置,只要可使两相邻的板状结构120相对地转动即可。

图6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局部侧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杆体110与板状结构120通过第三转轴150枢接,且第三转轴150穿过杆体110的中心及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的中心。杆体110呈锯齿状排列,而板状结构120与杆体110耦接的第一侧121呈现与杆体110反向的锯齿状排列。

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具有多组彼此耦接的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以图6中上方的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为例,杆体110与对应耦接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交错。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为矩形,杆体110的长轴与对应耦接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的延伸方向交错。图6中下方的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具有可滑动地相对固定于地面的固定端102。当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沿第二方向d2折叠时,上方的杆体110以上方的第三转轴150为轴心以逆时针方向c2旋转,上方的板状结构120以上方的第三转轴150为轴心以顺时针方向c1旋转。也就是说,杆体110的长轴与对应耦接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的转动方向相反。

此外,由于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图中所示为第一侧121)是反向交错设置,因此当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沿第二方向d2折叠时,下方的杆体110以下方的第三转轴150为轴心以顺时针方向c1旋转,下方的板状结构120以下方的第三转轴150为轴心以逆时针方向c2旋转。

根据上述可知,当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折叠时,枢接两杆体110的第一转轴130及枢接两板状结构120的第二转轴140在实质上垂直于第二方向d2的第三方向d3上彼此远离,而上方与下方的第三转轴150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靠近。此外,如图3所示,沿着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一转轴130于第二方向d2上彼此靠近,且沿着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二转轴140也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靠近。

相反地,当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时,枢接两杆体110的第一转轴130及枢接两板状结构120的第二转轴140于第三方向d3上彼此靠近,而上方的第三转轴150与下方的第三转轴150于第二方向d2上彼此远离。此外,如图2所示,沿着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一转轴130于第二方向d2上彼此远离,且沿着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二转轴140也于第二方向d2上彼此远离。

进一步来说,当外力沿着第二方向d2被施加于任一杆体110或任一板状结构120时,相邻两杆体110相对于第一转轴130以相反方向旋转而彼此靠近。此时,与两杆体110耦接的第三转轴150使相邻两板状结构120相对于第二转轴140以相反方向旋转而彼此靠近。因此,每个杆体110同步地旋转为接近水平状态(此指与第二方向d2垂直),且每个板状结构120同步地旋转为接近水平状态,使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沿着第二方向d2折叠。

图7为图1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折叠完成时的立体图。当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折叠完成时,杆体110与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大致平行。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板状结构120为矩形,杆体110的长轴与对应耦接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一侧121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也就是说,杆体110与板状结构120皆于第一方向d1上堆迭。由此可知,本发明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可有效地被折叠以节省收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杆体110的长度大致相同,每个板状结构120的第二侧122至第三侧123之间的距离也大致相同。如图4所示,在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完成时,上方的杆体110的第二末端114至下方的杆体110的第一末端112之间具有距离h1,且感测器校准设备100中任意两相邻杆体110间的距离h1皆大致相等。此外,如图5所示,在使用者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完成时,上方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二侧122至下方的板状结构120的第三侧123之间具有距离h2,且感测器校准设备100中任意两相邻板状结构120间的距离h2皆大致相等。

换句话说,当使用者施力于任一杆体110或任一板状结构120以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折叠或展开时,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所有的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皆可连带地被折叠或展开。因此,本发明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可让使用者简便且稳固地依据实际需求而改变整体高度。

举例来说,在图1的实施例中,当感测器210分布的高度范围很广时,即可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至如图2所示的状态。然而,当感测器210分布的高度范围较窄,或仅需要校准一部分的感测器210时,也可选择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部分展开至如图3所示的状态。

如此一来,可使得架设于人体扫描机200内部任意方位或任意高度的多个感测器210皆可通过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任一板状结构120得到可用以彼此校准的深度信息。因此,本发明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可根据不同校正需求而做调整,应用灵活性大,且有助于增进人体扫描机200校准的便利性。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立体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还具有标记结构180。标记结构180可自杆体110或板状结构120的边缘延伸,或耦接于杆体110或板状结构120的边缘。具体来说,标记结构180可在任一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已知的长度。此外,标记结构180的长度为可让使用者于校准过程中计算所需的尺寸信息,因此有助于提高校准的准确性。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具有标记图案182,印刷于板状结构120上。标记图案182可在任一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已知的长度。标记图案182具有与标记结构180相似的功效,可与标记结构180替换使用。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还具有气压杆160以及滑轨170,用以可滑动地固定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的固定端102(即位于最下方的杆体110的末端及板状结构120的末端)。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可收纳于箱体300内,因此气压杆160及滑轨170可固定于箱体300的底板或内壁。气压杆160用以辅助使用者将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往第一方向d1上展开,并缓冲使用者将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往第二方向d2折叠的力。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端102通过滑块106衔接于滑轨170内。当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固定端102可通过滑块106于滑轨170内移动。如此一来,可使展开或折叠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过程更加顺畅。

此外,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还具有连接杆104,设置于滑轨170之间。连接杆104的一端固定于箱体300的底板或内壁,另一端枢接于杆体110。当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连接杆104与对应枢接的杆体110反向旋转,使杆体110于滑动过程中,可转动地相对固定于箱体300。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收纳于箱体3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当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被折叠至如图7所示的状态后,即可利用箱体300收纳并携带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增加感测器校准设备100收纳的便利性。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倒挂于天花板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固定端102可固定于天花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压杆160以及滑轨170也可设置于固定端102。使用者可将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自天花板往地板的方向展开至所需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气压杆160及滑轨170也可固定于地板。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感测器校准设备100还具有把手190,耦接于两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并列的杆体110之间。如此一来,使用者可通过把手190同时将两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的杆体110及板状结构120同步地展开或折叠,增加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展开及折叠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感测器校准设备100可有效地被折叠以节省收纳空间。此外,使用者可简便且稳固地依据实际需求而展开或折叠感测器校准设备100以改变整体高度,有助于增进人体扫描机200的感测器210(见图1)校准的便利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