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5707发布日期:2019-06-25 23:2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



背景技术:

膝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有效解决病患的膝关节病症,减轻病人的痛苦,一定程度上恢复病人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假体结构包括:股骨髁、胫骨平台、胫骨平台垫、髌骨和附件。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膝关节假体安全、有效要求的不断提高,膝关节假体技术更加成熟完善,不同种类膝关节假体陆续出现。

目前,根据不同的固定方式,膝关节假体可分为骨水泥固定型和生物固定型(非骨水泥型)两大类。其中,骨水泥固定型膝关节假体被称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金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骨水泥单体聚合膨胀渗透至骨小梁中,可加固松质骨,进而扩大应力传导范围,从而提高对医师技术偏差和骨质的容忍度。然而,骨水泥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惰性材料,其与骨组织或关节假体只能形成机械性结合,这必然面临老化、碎裂及磨损颗粒等问题。临床实践发现骨水泥型膝关节假体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骨水泥植入综合症(bcis)、骨水泥聚合放热造成假体周围组织损伤、术后局部感染、患处感觉或功能障碍和假体早期松动等,影响手术成功率及假体长期稳定性。

生物型膝关节假体是通过骨与假体的直接骨长入而达到生物学固定的目的,其克服了骨水泥型假体机械性结合的缺点,促进假体与骨组织整合,提高假体的长期稳定性,且更便于后期翻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生物型膝关节假体而言,能否获得牢固的初始稳定性,是影响其后期骨长入和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生物型膝关节假体主要采用过盈压配的固定方式,将人工胫骨平台固定在胫骨上,获得一定的初始稳定性。然而,现有生物型膝关节假体在行走载荷下容易产生松动,常出现胫骨平台下沉或翘起等并发症,导致胫骨平台初始稳定性不足,其原因多在于胫骨平台未能实现有效的坚强固定或由偏心负荷产生的横向剪切力导致假体-骨界面之间产生微动或位移。因此,通过完善生物膝关节胫骨平台的固定设计,强化关节假体与胫骨组织的牢固结合,对于增强生物膝关节假体的初始稳定性,以及促进后期骨长入和提高假体长期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另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包括肾形平台托1,在肾形平台托内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形凸块3,在燕尾形凸块的两个斜向枝的外侧面设置有后凹槽5,在肾形平台托与相对于燕尾形凸块的外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凸块2,在弧形凸块的外侧面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固定孔7和下固定孔6,在弧形凸块2的内侧面设置有前凹槽8;肾形平台托中部设置有孔10,肾形平台托下表面连接有柄4,柄4为下细上粗的变径管;肾形平台托下表面通过支撑板9与变径管的外表面连接,孔10与变径管内部贯通设置;变径管中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环板11,顶杆的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小螺纹15、下部外表面设置有比小螺纹的螺距和外径大的大螺纹16,顶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形凹槽12,小螺纹与带内螺纹的环板11螺纹连接。

优选地,大螺纹比小螺纹的螺距大0.1-5mm。

另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包括肾形平台托21,在肾形平台托内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形凸块23,在燕尾形凸块的两个斜向枝的外侧面设置有后凹槽25,在肾形平台托与相对于燕尾形凸块23的外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凸块22,在弧形凸块22的外侧面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固定孔27和下固定孔26,在弧形凸块22的内侧面设置有前凹槽28;肾形平台托中部设置有孔30,肾形平台托下表面连接有柄24,柄24为下细上粗的变径管;肾形平台托下表面通过支撑板29与变径管的外表面连接,孔30与变径管内部贯通设置;变径管中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环板31,顶杆的顶部连接有螺帽37,螺帽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形凹槽32,顶杆的上部外表面光滑,下部设置有大螺纹36,顶杆的上部与带内螺纹的环板31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利于手术操作。

2、本发明的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采用“过盈压配”和“机械加压”双重机理,使顶杆牢固地嵌入胫骨内,从而将胫骨平台稳定地固定至胫骨上,在载荷作用下平台不会出现松动,从而解决现有的生物型膝关节胫骨平台初始稳定性不足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剖视图(带外螺纹的顶杆为立体图);

图3为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轴侧图(无顶杆);

图4为另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立体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轴侧图(带螺帽的顶杆为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包括肾形平台托1,在肾形平台托内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形凸块3,在燕尾形凸块的两个斜向枝的外侧面设置有后凹槽5,在肾形平台托与相对于燕尾形凸块的外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凸块2,在弧形凸块的外侧面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固定孔7和下固定孔6,在弧形凸块2的内侧面设置有前凹槽8(前凹槽8和后凹槽5可有效地将胫骨平台垫固定在胫骨平台上);肾形平台托中部设置有孔10,肾形平台托下表面连接有柄4,柄4为下细上粗的变径管(下细上粗的变径管利于手术过程中将胫骨平台安装至胫骨);肾形平台托下表面通过支撑板9与变径管的外表面连接,孔10与变径管内部贯通设置;变径管中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环板11,顶杆的上部外表面设置有小螺纹15、下部外表面设置有比小螺纹的螺距和外径大的大螺纹16,顶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形凹槽12,小螺纹与带内螺纹的环板11螺纹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在手术时,拧动顶杆上的正六边形凹槽12,顶杆转动,用夹持手柄夹住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保证胫骨平台不随顶杆转动,杆体通过螺纹向下转动,当带外螺纹的杆体超出变径管时,带外螺纹的杆体开始被拧入胫骨中。由于大螺纹螺距大于上部小螺纹螺距,在拧入胫骨松质骨过程中杆体下部对杆体上部逐渐产生向下牵拉力,进而起到机械加压的作用。

优选地,大螺纹比小螺纹的螺距大0.1-5mm之中的任意数字,例如,0.1mm,0.5mm,1mm,2.5mm或5mm。

另一种生物型膝关节机械加压胫骨平台,包括肾形平台托21,在肾形平台托内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燕尾形凸块23,在燕尾形凸块的两个斜向枝的外侧面设置有后凹槽25,在肾形平台托与相对于燕尾形凸块23的外向弯处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凸块22,在弧形凸块22的外侧面从上到下,设置有上固定孔27和下固定孔26,在弧形凸块22的内侧面设置有前凹槽28(前凹槽28和后凹槽25可有效地将胫骨平台垫固定在胫骨平台上);肾形平台托中部设置有孔30,肾形平台托下表面连接有柄24,柄24为下细上粗的变径管(下细上粗的变径管利于手术过程中将胫骨平台安装至胫骨);肾形平台托下表面通过支撑板29与变径管的外表面连接,孔30与变径管内部贯通设置;变径管中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环板31,顶杆的顶部连接有螺帽37,螺帽的上表面设置有正六边形凹槽32,顶杆的上部外表面光滑,下部设置有大螺纹36,顶杆的上部与带内螺纹的环板31滑动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在手术时,拧动螺帽的上表面的正六边形凹槽,顶杆转动,用夹持手柄夹住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保证胫骨平台不随顶杆转动,将杆体拧到胫骨中,直至螺帽挤压胫骨平台,起到机械加压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