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栓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0945发布日期:2019-08-20 20:1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栓抽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入治疗用的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血栓抽取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是人类在存活期间,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血管内形成异常的血凝块造成的疾病。血栓形成的原因有三:即血管受损、血液改变和血流淤滞。血栓病是由许多不同疾病、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组并发症。由于各种基础疾病的差异、血栓栓塞部位的不同,血栓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为了解决血栓存在造成阻塞血管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血栓抽吸导管,通常是将导丝送到血栓部位,导管再沿着导丝血管送到血栓部位,而后给予负压,将血栓抽出,使得血管重新建立血流动力。传统的抽吸导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导管3一端为血栓抽取端,另一端为三通结构,一个端口用于导丝2的穿引,另一端口为抽吸端口5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由于端部为三通结构,抽取血栓时,导丝通过的端口通气导管内不能形成足够负压,经常导致吸力不足难抽取出血栓,而如果抽取时将导丝通过的端口堵住话,如图2所示,导丝2会被吸到抽吸端口5处,堵住血栓抽取的路径,使血栓堵在抽吸端口5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栓抽取装置,保证血栓抽取时有足够的吸力,同时导管畅通不会阻碍血栓的抽取路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栓抽取装置,包括负压连接端、导管、牵引腔和血栓抽取端;所述导管一端为负压连接端,另一端为血栓抽取端,导管管壁上开有用于穿引导丝的牵引腔,所述牵引腔为独立腔体,与导管内不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血栓抽取导管上开有独立的牵引腔,与导管内不连通,牵引腔通过导丝可以顺利的将导管一端导入血栓处,导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进行抽取,在抽取过程中,导管与牵引腔相互独立,导管内形成负压有足够的吸力抽取血栓,且导管内畅通不会阻碍血栓的抽取路径。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腔两端开口位于导管管体上,距离导管两端3—4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牵引腔两端开口靠近导管两端口能够起到好的牵引效果,但导管一端要连接负压装置,另一端要抽取血栓,因此为了避免造成干涉,牵引腔体两端不能开在导管两端端面上,这里优选距离是3-4mm。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负压连接端为导管连接口,导管连接口直径大于导管(3),导管连接口两侧设有两标记块,导管连接口内侧有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管连接口直径大于导管,这样可以导管接口阻碍于血管外,防止导管接口连通导管一同进入到血管内;导管连接口两侧设有两标记块,可以在标记块上粘贴注释,可用于记载该导管的型号用途等;通过螺纹可以方便快速的连接负压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血栓抽取端处设有显影标记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x光线的照射下,是看不到导管的,为了便于观察导管位置,因此在导管血栓抽取端设有显影标记,可以观察到导管血栓抽取端的位置,便于手术的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血栓抽取端为柔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血管比较脆弱,尤其是脑血管只有两层组织,比较容易受损伤,因此将进入血管的一端制作成柔性端,提高血栓抽取装置的安全性以及适应性。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血栓抽取端直径小于导管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血栓抽取端做成柔性,如果是通过柔性材料做成柔端的话,柔端材料与导管本身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大增加,因此适当减小血栓抽取端的直径,就可以血栓抽取端的柔性大于导管本身。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血栓抽取端端面为一斜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血管路径较为曲折,如果血栓抽取端是一直角平面,导管容易堵在血管的弯道处,而将血栓抽取端端面改成斜面,则会有助于导管顺畅的通过弯曲的血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血栓抽取端端面倾斜角度为15°—25°;所述牵引腔位于导管较长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血栓抽取端斜面倾斜角度为15°—25°,该角度范围为优选值,适宜导管通过弯曲的血管路径。由于导管一端为斜面,致使导管变为一侧长一侧短,将牵引腔设置在导管较长的一侧相比放置在较短的一侧引导效果更佳。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血栓抽取端倾斜的一角处设有显影标记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显影标记点在x光线下可以方便掌握血栓抽取端端口位置,配合上上述所述显影标记涂层,更可以精确的掌握血栓抽取端整体位置,便于手术中的观察。

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腔直径0.2mm,所述导管壁厚0.4mm,所述穿引导丝直径0.18mm,长3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上尺寸时本发明的优选数值,当然也可以根据临床应用,进行合适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堵住导丝端口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牵引腔开口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斜面血栓抽取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血栓抽取端切屑角度示意图;

图中:1、负压连接端,2、导丝,3、导管,4、牵引腔,5、抽吸端口,6、显影标记,7、血栓抽取端,8、显影标记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血栓抽取装置,包括负压连接端1、导管3、牵引腔4和血栓抽取端7;导管3一端为负压连接端1,另一端为血栓抽取端7,导管3管壁上开有用于穿引导丝2的牵引腔4,所述牵引腔4为独立腔体,与导管3内不连通。使用时,先将套管送入血管内病灶大致位置,然后导丝顺着套管送入血管内到达病灶位置,牵引腔4穿入导丝,导管3顺着牵引腔4进入血管,最后血栓抽取端7到达病灶处导管3另一端负压连接端1连接负压装置,该负压装置可以为注射器或医疗泵,启动负压装置即可将血栓抽入导管取出。

本发明在血栓抽取导管3上开有独立的牵引腔4,与导管4内不连通,牵引腔4通过导丝可以顺利的将导管一端导入血栓处,导管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进行抽取,在抽取过程中,导管与牵引腔相互独立,导管内形成负压有足够的吸力抽取血栓,且导管内畅通不会阻碍血栓的抽取路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引腔4两端开口位于导管3管体上,靠近导管3两端口处,距离导管3两端3—4mm。牵引腔两端开口靠近导管两端口能够起到好的牵引效果,但导管一端要连接负压装置,另一端要抽取血栓,因此为了避免造成干涉,牵引腔体两端不能开在导管两端端面上,这里优选距离是3—4mm。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负压连接端为导管连接口,导管连接口直径大于导管3,导管连接口两侧设有两标记块,导管连接口内侧有螺纹。导管连接口直径大于导管,这样可以导管接口阻碍于血管外,防止导管接口连通导管一同进入到血管内;导管连接口两侧设有两标记块,可以在标记块上粘贴注释,可用于记载该导管的型号用途等;通过螺纹可以方便快速的连接负压装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血栓抽取端7处设有显影标记涂层6。在x光线的照射下,是看不到导管的,为了便于观察导管位置,因此在导管血栓抽取端设有显影标记,可以观察到导管血栓抽取端的位置,便于手术的进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血栓抽取端7为柔性。血管比较脆弱,尤其是脑血管只有两层组织,比较容易受损伤,因此将进入血管的一端制作成柔性端,提高血栓抽取装置的安全性以及适应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血栓抽取端7直径小于导管3直径。将血栓抽取端做成柔性,如果是通过柔性材料做成柔端的话,柔端材料与导管本身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大增加,因此适当减小血栓抽取端的直径,就可以血栓抽取端的柔性大于导管本身。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所示,血栓抽取端7端面为一斜面。由于血管路径较为曲折,如果血栓抽取端是一直角平面,导管容易堵在血管的弯道处,而将血栓抽取端端面改成斜面,则会有助于导管顺畅的通过弯曲的血管。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血栓抽取端7端面倾斜角a角度为15°—25°;如图6所示,牵引腔4位于导管3较长的一侧。血栓抽取端斜面倾斜角度为15°—25°,该角度范围为优选值,适宜导管通过弯曲的血管路径。由于导管一端为斜面,致使导管变为一侧长一侧短,将牵引腔设置在导管较长的一侧相比放置在较短的一侧引导效果更佳。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血栓抽取端倾斜的一角处设有显影标记点8。该显影标记点在x光线下可以方便掌握血栓抽取端端口位置,配合上上述所述显影标记涂层,更可以精确的掌握血栓抽取端整体位置,便于手术中的观察。其中显影标记涂层6和显影标记点8的显影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和氧化铋的合成材料。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牵引腔4直径0.2mm,所述导管3壁厚0.4mm,所述穿引导丝2直径0.18mm,长3m。以上尺寸时本发明的优选数值,当然也可以根据临床应用,进行合适的调整。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