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冰敷贴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53617发布日期:2019-08-06 22:47阅读:19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冰敷贴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冰敷贴及使用方法,属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育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体育运动损伤后通过简单而又及时有效的创造冰敷条件,可及时消除肿痛,但很多时候人们无法及时的得到冰敷的条件。在医学治疗与康复领域和现代战争中需要冰敷的场景也是非常的多。国内外现有的相类似的产品技术,但无法达到长时间制冷的效果,或使用不便,使用方法过于单一造成使用不便,或成本过高,因此,冰敷贴应运而生,但当前往往是通过在密闭囊袋结构的基体中承载液态制冷剂,平时使液态制冷剂在低温环境下进行降温保存,在使用时则直接敷贴至患者创伤部位,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同时也导致当前的冰敷贴使用、转运等作业灵活性差,操作难得大,且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灵活对制冷降温能力进行灵活调节,并极易因温度过低而造成患者皮肤冻伤等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由于需要预存较大量的液态制冷剂,从而导致当前冰敷贴的结构体积大,且在受外力挤压、划伤及刺破等情况下极易导致液态制冷剂泄漏,在导致冰敷贴失效的同时,也会对周边环境甚至患者创伤位置造成污染和二次伤害,此外传统的液态制冷剂生产及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也造成了当前冰敷贴使用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冰敷贴及其使用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冰敷贴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效冰敷贴,包括无纺布袋、塑料薄膜袋、疏水透气层、不干胶层、弹性连接带、碳酸钠晶体颗粒、柠檬酸晶体颗粒、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其中无纺布袋和塑料薄膜袋均为密闭腔体结构,且塑料薄膜袋嵌于无纺布袋内并与无纺布袋同轴分布,无纺布袋边缘位置分别与无纺布袋边缘相互连接,疏水透气层为密闭腔体结构,包覆在塑料薄膜袋外并与无纺布袋内表面相互连接,塑料薄膜袋前端面设两条自封拉链ⅰ和两条自封拉链ⅱ,各自封拉链ⅰ和两条自封拉链ⅱ均沿塑料薄膜袋轴线方向均布,其中两条自封拉链ⅰ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两条自封拉链ⅱ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且各自封拉链ⅰ和两条自封拉链ⅱ相互垂直并相交,交点位于塑料薄膜袋中心位置,且塑料薄膜袋被自封拉链ⅰ和两条自封拉链ⅱ均分为四个承载腔,各承载腔间通过自封拉链ⅰ和自封拉链ⅱ相互连接,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上均设一条拉杆,拉杆后端面与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的扣件相互连接,前端面位于无纺布袋外侧,承载腔中,其中两个承载腔内设碳酸钠晶体颗粒,另外两个承载腔内设柠檬酸晶体颗粒,且相邻两个承载腔内分别装载碳酸钠晶体颗粒和柠檬酸晶体颗粒,弹性连接带和不干胶层、弹性连接带均至少两条,且不干胶层、弹性连接带分别位于无纺布袋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薄膜袋表面面积为无纺布袋外表面面积的85%—99%。

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袋和疏水透气层侧表面设置均设透孔,所述拉杆嵌于透孔内并与透孔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连接带与无纺布袋外表面间通过连接扣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碳酸钠晶体颗粒、柠檬酸晶体颗粒中,位于相邻两个承载腔内的柠檬酸晶体颗粒、碳酸钠晶体颗粒之间的质量比为1:1.2—3.5。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纺布袋上端面设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包覆在无纺布袋外并与无纺布袋同轴分布。

一种高效冰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装配,首先通过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依次打开塑料薄膜袋的各承载腔,然后将碳酸钠晶体颗粒、柠檬酸晶体颗粒按比例填充到各承载腔体内并由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对各承载腔进行密封然后将塑料薄膜袋经过疏水透气层包覆后嵌入到无纺布袋中,最后在无纺布袋后端面设不干胶层、弹性连接带;

第二步,制冷作业,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根据患者创口痛感情况,由患者通过拉杆对各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的密封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四个承载腔间相互连通,并在完成承载腔连通后对连通后的承载腔进行摇晃,使得连通的承载腔内的柠檬酸晶体颗粒、碳酸钠晶体颗粒进行混合,柠檬酸晶体颗粒、碳酸钠晶体颗粒混合后即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吸热制冷;

第三步,定位连接,完成第二步作业后,首先打开不干胶层,根据患者创伤部位位置使无纺布袋与患者创伤部位同轴分布,然后将无纺布袋通过不干胶层粘接在患者创伤部位外表面,最后通过弹性连接带将无纺布袋与患者肢体进行绑定,从而完成对本发明的定位冰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步中,在进行承载腔连通时,可通过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工作状态调整灵活实现对四个承载腔连通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并通过对不同位置承载腔连通,实现对制冷量进行调整,即两个承载腔连通时制冷量最小,四个承载腔同时连通时,制冷量最大。

本发明一方面原料获取便捷,生产制备及使用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结构简答小巧,便于携带及敷贴操作,另一方面结构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对外力挤压等导致的产品结构受损,同时也可防止产品结构受损后对周边环境及患者造成的污染和二次伤害,此外在冰敷作业中,另可根据患者创伤情况,灵活调整制冷量,并可有效防止因温度过低而导致皮肤冻伤等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的提高本发明使用灵活性、可靠性欧诺个便捷性的同时,还有小的降低了本发明产品生产、使用成本及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高效冰敷贴,包括无纺布袋1、塑料薄膜袋2、疏水透气层3、不干胶层4、弹性连接带5、碳酸钠晶体颗粒6、柠檬酸晶体颗粒7、自封拉链ⅰ8及自封拉链ⅱ9,其中无纺布袋1和塑料薄膜袋2均为密闭腔体结构,且塑料薄膜袋2嵌于无纺布袋1内并与无纺布袋1同轴分布,无纺布袋1边缘位置分别与无纺布袋1边缘相互连接,疏水透气层3为密闭腔体结构,包覆在塑料薄膜袋2外并与无纺布袋1内表面相互连接,塑料薄膜袋2前端面设两条自封拉链ⅰ8和两条自封拉链ⅱ9,各自封拉链ⅰ8和两条自封拉链ⅱ9均沿塑料薄膜袋2轴线方向均布,其中两条自封拉链ⅰ8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两条自封拉链ⅱ9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且各自封拉链ⅰ8和两条自封拉链ⅱ9相互垂直并相交,交点位于塑料薄膜袋2中心位置,且塑料薄膜袋2被自封拉链ⅰ8和两条自封拉链ⅱ9均分为四个承载腔10,各承载腔10间通过自封拉链ⅰ8和自封拉链ⅱ9相互连接,自封拉链ⅰ8及自封拉链ⅱ9上均设一条拉杆11,拉杆11后端面与自封拉链ⅰ8及自封拉链ⅱ9的扣件相互连接,前端面位于无纺布袋1外侧,承载腔10中,其中两个承载腔10内设碳酸钠晶体颗粒6,另外两个承载腔内设柠檬酸晶体颗粒7,且相邻两个承载腔10内分别装载碳酸钠晶体颗粒6和柠檬酸晶体颗粒7,弹性连接带5和不干胶层4、弹性连接带5均至少两条,且不干胶层4、弹性连接带5分别位于无纺布袋1的下端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薄膜袋2表面面积为无纺布袋1外表面面积的85%—99%。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袋1和疏水透气层3侧表面设置均设透孔12,所述拉杆11嵌于透孔12内并与透孔12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连接带5与无纺布袋1外表面间通过连接扣13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碳酸钠晶体颗粒6、柠檬酸晶体颗粒7中,位于相邻两个承载腔10内的柠檬酸晶体颗粒6、碳酸钠晶体颗粒7之间的质量比为1:1.2—3.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纺布袋1上端面设装饰层14,所述装饰层14包覆在无纺布袋1外并与无纺布袋1同轴分布。

如图3所示,一种高效冰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装配,首先通过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依次打开塑料薄膜袋的各承载腔,然后将碳酸钠晶体颗粒、柠檬酸晶体颗粒按比例填充到各承载腔体内并由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对各承载腔进行密封然后将塑料薄膜袋经过疏水透气层包覆后嵌入到无纺布袋中,最后在无纺布袋后端面设不干胶层、弹性连接带;

第二步,制冷作业,在完成第一步作业后,根据患者创口痛感情况,由患者通过拉杆对各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的密封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四个承载腔间相互连通,并在完成承载腔连通后对连通后的承载腔进行摇晃,使得连通的承载腔内的柠檬酸晶体颗粒、碳酸钠晶体颗粒进行混合,柠檬酸晶体颗粒、碳酸钠晶体颗粒混合后即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吸热制冷;

第三步,定位连接,完成第二步作业后,首先打开不干胶层,根据患者创伤部位位置使无纺布袋与患者创伤部位同轴分布,然后将无纺布袋通过不干胶层粘接在患者创伤部位外表面,最后通过弹性连接带将无纺布袋与患者肢体进行绑定,从而完成对本发明的定位冰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步中,在进行承载腔连通时,可通过自封拉链ⅰ及自封拉链ⅱ工作状态调整灵活实现对四个承载腔连通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并通过对不同位置承载腔连通,实现对制冷量进行调整,即两个承载腔连通时制冷量最小,四个承载腔同时连通时,制冷量最大。

本发明一方面原料获取便捷,生产制备及使用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结构简答小巧,便于携带及敷贴操作,另一方面结构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对外力挤压等导致的产品结构受损,同时也可防止产品结构受损后对周边环境及患者造成的污染和二次伤害,此外在冰敷作业中,另可根据患者创伤情况,灵活调整制冷量,并可有效防止因温度过低而导致皮肤冻伤等情况发生,从而有效的提高本发明使用灵活性、可靠性欧诺个便捷性的同时,还有小的降低了本发明产品生产、使用成本及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