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3596发布日期:2019-08-06 22:4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颈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具领域,尤指一种新型颈托。



背景技术:

颈椎疾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症状有头晕目眩、后颈部酸痛,乃至四肢无力、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可因椎管骨质增生造成脑供血不足,使之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

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患者多采用理疗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治疗因其风险大、费用高,一般患者不易接受。理疗包括牵引、按摩、电疗等,通过上述方法减轻增生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当前多种治疗颈椎病的保健器具投放市场,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如保健药枕,牵引矫形枕颈托等,其外形结构符合人体头后颈部的生理曲线,有自然牵引的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易被患者接受,长期使用亦可收到防病治病的功效。但目前该器械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颈托需要包裹颈部以稳固颈部位置,故常规的颈托其透气性较差,患者脖颈及其胸部渗出的汗液很难挥发,导致不适感较为明显,而且佩戴者由于后颈部被固定,长时间容易产生肌肉酸痛则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颈托,使用方便、透气性好,而且颈托气囊膨胀的同时可以对后颈部进一步的支撑,而且颈托气囊膨胀的过程中,凸起气囊可与用户的后颈部实现按摩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颈托,包括用于与前胸贴紧的前胸托、用于支撑下颌并沿水平面放置的下颌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固定支架,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胸托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前胸托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夹角为锐角;每个固定支架的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承托后颈部的颈托套,且两个颈托套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颈托套内设置有颈托气囊,所述颈托气囊整体为长条状扁平结构,颈托气囊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条朝向下颌托的凸起气囊,所述凸起气囊呈长条状且沿颈托气囊的宽度方向延伸,颈托气囊的一端设有充气嘴,所述颈托套的一侧边缘设有用于装入颈托气囊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前胸托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的取值在45°~60°。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魔术公贴、魔术母贴,其中所述魔术母贴设置在内设有颈托气囊的颈托套的背面,所述魔术公贴设置在另一个颈托套的表面,两个颈托套通过魔术公贴贴合在魔术母贴上实现连接。

进一步,内设有颈托气囊的颈托套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对应凸起气囊的安装孔,所述颈托气囊表面的凸起气囊穿过安装孔并延伸出颈托套外。

进一步,所述充气嘴内设有防泄漏单向阀片。

进一步,所述前胸托包括前胸支撑板、两根相互对称设置的连接杆,其中每根连接杆的一端与位于同一侧的固定支架的下端固定,且两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支架的一端分别与前胸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胸支撑板的背面设置有前胸垫片,且所述前胸垫片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

进一步,所述下颌托包括弧形的下颌支撑板,且下颌支撑板的表面设置有下颌垫,且所述下颌垫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颈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当于传统技术中又重又硬的颈托,本颈托更加轻便,故运输更加方便;由于本颈托只需要采用前胸托与前胸贴紧,下颌托支撑下颌,同时采用颈托套承托后颈部,故不需要好像传统技术中将整个颈部包裹,故本申请使得颈托的透气性更好,或者佩戴更加舒适;所述前胸托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夹角为锐角,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患者佩戴颈托更加舒适;用户可以通过充气嘴对颈托气囊实现充气,颈托气囊膨胀的同时可以对后颈部进一步的支撑,而且颈托气囊膨胀的过程中,凸起气囊可与用户的后颈部实现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右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正视图图。

图3是本发明中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内设有颈托气囊的颈托套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内设有颈托气囊的颈托套的后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内不含颈托气囊的颈托套的正视图。

图8是图7中沿剖面线b-b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颈托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下颌支撑板;11.下颌垫;2.固定支架;3.前胸托;31.前胸支撑板;311.前胸垫片;32.连接杆;4.颈托套;41.开口;42.颈托气囊;421.凸起气囊;422.充气嘴;423.防泄漏单向阀片;43.魔术母贴;44.魔术公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新型颈托,包括用于与前胸贴紧的前胸托3、用于支撑下颌并沿水平面放置的下颌托、两个相互对称放置的固定支架2,所述下颌托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前胸托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2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前胸托3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夹角为锐角;每个固定支架2的另一侧连接有用于承托后颈部的颈托套4,且两个颈托套4通过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一个颈托套4内设置有颈托气囊42,所述颈托气囊42整体为长条状扁平结构,颈托气囊42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多条朝向下颌托的凸起气囊421,所述凸起气囊421呈长条状且沿颈托气囊42的宽度方向延伸,颈托气囊42的一端设有充气嘴422,所述颈托套4的一侧边缘设有用于装入颈托气囊42的开口41。

本颈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当于传统技术中又重又硬的颈托,本颈托更加轻便,故运输更加方便;由于本颈托只需要采用前胸托3与前胸贴紧的,下颌托支撑下颌,同时采用颈托套4承托后颈部,故不需要好像传统技术中将整个颈部包裹,故本申请使得颈托的透气性更好,或者佩戴更加舒适;所述前胸托3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夹角为锐角,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患者佩戴颈托更加舒适;用户可以通过充气嘴422对颈托气囊42实现充气,颈托气囊42膨胀的同时可以对后颈部进一步的支撑,而且颈托气囊42膨胀的过程中,凸起气囊421可与用户的后颈部实现按摩的效果,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实际需要,控制颈托气囊42的充气量。

请参阅图1-9所示,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魔术公贴44、魔术母贴43,其中所述魔术母贴43设置在内设有颈托气囊42的颈托套4的背面,所述魔术公贴44设置在另一个颈托套4的表面,两个颈托套4通过魔术公贴44贴合在魔术母贴43上实现连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颈托套4通过魔术公贴44贴合在魔术母贴43上实现连接,故用户再佩戴时,可以先将采用前胸托3与前胸贴紧的,下颌托支撑下颌,在通过通过魔术公贴44贴合在魔术母贴43上将两个颈托套4连接,使得两个颈托套4对后颈部实现支撑承托;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连接件的具体组成部分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部件作为连接件,比如卡扣。

同时本申请可以锁定颈部、下颌以及锁骨位置,矫正颈椎让受损颈椎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前胸托3直达胸椎,保护支撑有力,让颈椎维持正常生理曲线。

请参阅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前胸托3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的取值在45°~60°。再本具体实施例中,商家会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可以将前胸托3与下颌托在竖直平面的投影形成的夹角调整为不同的角度,故可以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患者佩戴颈托更加舒适。

进一步,内设有颈托气囊42的颈托套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对应凸起气囊421的安装孔,所述颈托气囊42表面的凸起气囊421穿过安装孔并延伸出颈托套4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颈托气囊42实现充气,在颈托气囊42膨胀的过程中,凸起气囊421会延伸至安装孔外,并与用户的后颈部直接接触并实现按摩的效果。

请参阅图9所示,进一步,所述充气嘴422内设有防泄漏单向阀片423。由于用户再使用过程中,后颈部会与颈托气囊42发送挤压,故在充气嘴422内设有防泄漏单向阀可以避免颈托气囊42在用户后颈部紧贴的同时发生泄漏的情况。

请参阅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前胸托3包括前胸支撑板31、两根相互对称设置的连接杆32,其中每根连接杆32的一端与位于同一侧的固定支架2的下端固定,且两所述连接杆32远离固定支架2的一端分别与前胸支撑板31固定连接。由于用户在使用本申请产品时,前胸托3可以将头部到颈部所承受的力量经过前胸托3带走,让疲惫受损的肌肉组织有充足的时间恢复。而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相对于传统颈托需要将颈部包裹式的结构,本申请只是采用两根连接杆32实现前胸托3与固定支架2的固定,故其透气性大大提高,而且其重量也能大幅度减少。

请参阅图1所示,进一步,所述前胸支撑板31的背面设置有前胸垫片311,且所述前胸垫片311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同时由于在使用时,前胸支撑板31的背面是与皮肤直接接触,故前胸支撑板31的背面设置有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的前胸垫片311,防止皮肤敏感,让用户使用舒适。

请参阅图1-3所示,进一步,所述下颌托包括弧形的下颌支撑板1,且下颌支撑板1的表面设置有下颌垫11,且所述下颌垫11由高分子抗菌棉制作而成。而且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下颌托也会直接与用户的下颌接触,故同样地可以防止皮肤敏感,让用户使用舒适。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