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32140发布日期:2019-06-28 22:47阅读:17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牵引是利用牵引力减轻或去除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松解关节粘连,缓解肌肉痉挛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治疗颈腰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牵引通过拉伸局部软组织,调节椎体与椎体之间生物力学的内外平衡,拉大椎间隙及椎间孔,降低椎间盘内压,从而缓解神经根所受的压迫和刺激,最终达到缓解症状的治疗目的。

目前现有的牵引设备,有的一款设备只具备腰椎牵引或颈椎牵引一种功能,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有的牵引设备虽然一款设备同时具备腰椎牵引和颈椎牵引两种功能,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牵引效果并不理想,牵引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及其使用方法。

提供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包括床体、顺序设置在床体上的腰椎牵引装置、胸廓固定装置和颈椎牵引装置,所述腰椎牵引装置和胸廓固定装置均固定安装在床体上,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与床体转动连接,并在动力机构驱动下实现转动角度的调节;所述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固接有牵引带的第一俯卧板,与牵引带连接的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绕过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与重锤连接;所述胸廓固定装置包括与床体固定的第二俯卧板以及固定在第二俯卧板上的腋下固定带;所述颈椎牵引装置包括第三俯卧板、颌枕带、与颌枕带连接的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绕过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与重锤连接;在靠近第一俯卧板的位置设有脚踝搁置机构,所述脚踝搁置机构包括搭板以及与搭板连接并驱动搭板上下升降的第一液压缸。

作为优选,所述腰椎牵引装置和颈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均包括安装有滑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固接在床体上的两个调节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分别对应绕过一个调节杆上的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与调节板的滑动连接方式具体为:每个调节板上均设有沿调节板长度方向的长条孔,调节杆的每一端对应插入一个长条孔内,调节杆的两端均穿出长条孔并螺纹连接紧固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俯卧板上设有用于放置胸廓的缺口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俯卧板通过活动轴1与床体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三俯卧板铰接,第二液压缸远离第三俯卧板的一端与床体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俯卧板上安装角度仪。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俯卧板上设有用于放置面部的缺口ⅱ。

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步骤:

①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双膝关节位于第一俯卧板上,将双脚足背或踝关节放于搭板上,通过牵引带将双膝关节固定,胸部趴在第二俯卧板上的缺口ⅰ处,通过腋下固定带固定双侧腋下,面部位于第三俯卧板上的缺口ⅱ处,通过颌枕带固定头部;

②调整脚踝搁置机构将搭板的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高度;

③调整腰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调整颈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

④根据牵引需要转动第三俯卧板进行牵引角度调节;

⑤通过加减与第一牵引绳以及第二牵引绳连接的重锤的重量实施牵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一款设备同时具备腰椎牵引和颈椎牵引两种功能,可以单独进行其中一项牵引,也可以两项牵引同时进行,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使用需要。

2、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的存在可以将牵引力调整为水平方向。

3、第三俯卧板转动角度可调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牵引角度,同时在角度仪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转动角度精确调节。

4、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双膝关节位于第一俯卧板上,将双脚足背或踝关节放于搭板上,通过牵引带将双膝关节固定,胸部趴在第二俯卧板上的缺口ⅰ处,通过腋下固定带固定双侧腋下,患者屈膝状态下,通过双膝关节固定和双侧腋下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可以充分的暴露脊柱,方便牵引的同时进行整脊手法。

5、腰椎牵引装置、胸廓固定装置和颈椎牵引装置的组合使用同时配合俯卧位牵引提升了牵引效果,实际使用中获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6、采用俯卧位牵引可以最大限度缓解脊柱后柱的压力,拉大椎体间隙及椎间孔孔径,缓解突出的髓核压力及神经根卡压;有助于关节突关节复位,解决关节突关节紊乱、钩椎关节紊乱、皱襞卡压等;在重力作用下有助于急性期突出髓核还纳;有助于缓解腰骶部肌肉痉挛,降低张力;能解决不同旋转角度(<45°)下的纵向牵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床体,2、第一俯卧板,3、第二俯卧板,4、第三俯卧板,5、牵引带,6、腋下固定带,7、缺口ⅰ,8、缺口ⅱ,9、搭板,10、调节杆,11、滑轮,12、第二牵引绳,13、第一牵引绳,14、调节板,15、第一液压缸,16、紧固螺母,17、活动轴,18、第二液压缸,19、角度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如图1所示,包括床体1、顺序设置在床体1上的腰椎牵引装置、胸廓固定装置和颈椎牵引装置,所述腰椎牵引装置和胸廓固定装置均固定安装在床体1上,所述颈椎牵引装置与床体1转动连接,并在动力机构驱动下实现转动角度的调节。

所述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固接有牵引带5的第一俯卧板2,与牵引带5连接的第一牵引绳13,所述第一牵引绳13绕过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与重锤连接。所述第一俯卧板2与床体1固接。

为了便于腰椎牵引时小腿的放置,避免小腿与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发生干涉,在靠近第一俯卧板2的位置设有脚踝搁置机构,所述脚踝搁置机构包括搭板9以及与搭板9连接并驱动搭板9上下升降的第一液压缸15,第一液压缸15与油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压缸15远离搭板9的一端与床体1固接。脚踝搁置机构的使用方法为:患者趴在第一俯卧板2上将足背及踝关节放于搭板9上,通过第一液压缸15可以调节搭板9的高度,从而将搭板9的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高度。

所述胸廓固定装置包括与床体1固定的第二俯卧板3以及固定在第二俯卧板3上的腋下固定带6。为了减小患者俯卧时胸腔的压迫感,所述第二俯卧板3上设有用于放置胸廓的缺口ⅰ7,患者俯卧时,胸廓位于缺口ⅰ7的位置,可以有效降低胸腔的压迫感,便于患者在俯卧位时呼吸顺畅。

所述颈椎牵引装置包括第三俯卧板4、颌枕带(图中未标识)、与颌枕带连接的第二牵引绳12,所述第二牵引绳12绕过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与重锤连接,所述第三俯卧板4通过活动轴17与床体1转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为第二液压缸18,第二液压缸18与油泵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18的活塞杆与第三俯卧板4铰接,第二液压缸18远离第三俯卧板4的一端与床体1铰接。通过第二液压缸18可以带动第三俯卧板4转动,进而实现第三俯卧板4转动角度的调节。第三俯卧板4转动角度调节的原则是:当所需牵引角度为后伸时,通过第二液压缸18推动第三俯卧板4做逆时针转动,当转至合适角度时,停止第二液压缸18动作。当所需牵引角度为前屈时,通过第二液压缸18拉动第三俯卧板4做顺时针转动,当转至合适角度时,停止第二液压缸18动作。

为了便于准确掌握第三俯卧板4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三俯卧板4上安装角度仪19,所述角度仪19为磁性角度仪。通过角度仪19可以准确获知第三俯卧板4的转动角度,便于实施精确调整。

为了避免患者面部趴在第三俯卧板4上时呼吸不畅,所述第三俯卧板4上设有用于放置面部的缺口ⅱ8,患者俯卧时,面部位于缺口ⅱ8的位置,便于患者在俯卧位时呼吸顺畅。在说明书附图中为了准确的表示出缺口ⅱ8的位置,避免颌枕带对其造成遮挡,所以在说明书附图中没有标示颌枕带,颌枕带选用目前医学领域常用的颌枕带。

所述腰椎牵引装置和颈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均包括安装有滑轮11的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的两端分别与固接在床体1上的两个调节板14滑动连接,调节杆10可以沿调节板14上下升降。所述第一牵引绳13和第二牵引绳12分别对应绕过一个调节杆10上的滑轮11。所述调节杆10与调节板14的滑动连接方式具体为:每个调节板14上均设有沿调节板14长度方向的长条孔,调节杆10的每一端对应插入一个长条孔内,调节杆10的两端均穿出长条孔并螺纹连接紧固螺母16。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的调节原则是:调整调节杆10的高度,使跨跃滑轮11两端的牵引绳保持相互垂直,可保证牵引力为水平方向,调整好调节杆10的高度后将调节杆10两端的紧固螺母16拧紧可以实现调节杆10的定位。

具体使用时,通过本申请提出的颈椎腰椎牵引床,可以单独进行腰椎牵引或颈椎牵引,也可以同时进行腰椎牵引和颈椎牵引。当单独进行腰椎牵引时,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双膝关节位于第一俯卧板2上,将双脚足背或踝关节放于搭板9上,通过牵引带5将双膝关节固定,胸部趴在第二俯卧板3上的缺口ⅰ7处,通过腋下固定带6固定双侧腋下,患者屈膝状态下,通过双膝关节固定和双侧腋下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可以充分的暴露脊柱,方便牵引的同时进行整脊手法。面部位于第三俯卧板4上的缺口ⅱ8处,调整腰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通过加减重锤重量实施腰椎牵引。当单独进行颈椎牵引时,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双膝关节位于第一俯卧板2上,将双脚足背或踝关节放于搭板9上,胸部趴在第二俯卧板3上的缺口ⅰ7处,面部位于第三俯卧板4上的缺口ⅱ8处,通过颌枕带固定头部,调整颈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转动第三俯卧板4实现牵引角度的调节,通过加减重锤重量实施颈椎牵引。当同时进行腰椎牵引和颈椎牵引时,按照上述单独进行腰椎牵引时的操作步骤同时通过颌枕带固定头部,转动第三俯卧板4实现牵引角度的调节,调整腰椎牵引装置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以及颈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通过加减重锤重量实施牵引。牵引过程中,可以配合整脊手法,包括脊柱的关节松动,小关节紊乱复位,椎体旋转、侧摆的复位等整脊手法。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实施例,对俯卧位牵引床的使用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颈椎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使用步骤:

①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双膝关节位于第一俯卧板2上,将双脚足背或踝关节放于搭板9上,通过牵引带5将双膝关节固定,胸部趴在第二俯卧板3上的缺口ⅰ7处,通过腋下固定带6固定双侧腋下,面部位于第三俯卧板4上的缺口ⅱ8处,通过颌枕带固定头部;

②调整脚踝搁置机构将搭板9的高度调整至患者舒适的高度;

③调整腰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调整颈椎牵引装置的牵引力水平调节机构使牵引力为水平方向;

④根据牵引需要转动第三俯卧板4进行牵引角度调节;

⑤通过加减与第一牵引绳13以及第二牵引绳12连接的重锤的重量实施牵引。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