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611发布日期:2020-11-10 18:0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在桡骨远端骨折传统四块夹板、两个压垫、四根捆扎带基础上改进的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与传统夹板相比背侧板远端新增一棉压垫,通过将背侧板、桡侧板和尺侧板的角度变成应用压垫的可调化角度,使骨折复位后固定时更好的维持10-15度掌倾角,20-25度尺偏角。

将每块夹板侧面水平打4个孔,分别用棉线捆扎带穿过夹板将其连接为一整体,桡侧板、背侧板的内侧面粘有一可随意调节位置的薄棉压垫(静力压迫复位骨折块,防止骨折移位),夹板与加压棉垫粘贴为一整体(可随意调整棉压垫的位置、大小,而且棉垫厚度也可随机调节)。

棉线捆扎带穿过夹板侧方中间孔,避免捆扎带在夹板上部移动、固定不牢靠、加压不均匀等弊端,捆扎带可根据不同患者前臂远端粗细不同进行随机、快速的调整。

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是由传统四块夹板、两个压垫、四根捆扎带(10个分散零件)基础上升级而来,由原来需要多人联合才能进行的夹板固定、捆扎带捆绑操作简化为单人即可操作,且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复位固定效果更好,更容易控制对夹板捆绑的松紧度,骨折固定更加稳定,骨折端不易于移位,此外还有利于多次得调整及换药,操作过程简化,价格低廉,容易生产,利于携带,临床适用,便于推广。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桡骨远端骨折传统夹板是四块夹板、两个压垫(需临时自制)、四根捆扎带(需临时自制)等10余个分散的零件,四块夹板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连接,同时加压棉垫和四根捆扎带也只能是临床医师在应用时自己临时制作,对于复位后夹板固定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操作过程繁琐,对于多次的夹板调整和换药也十分不便,此外在非医疗场所临时使用时也会因压垫或捆扎带的缺少而无法使用。

传统夹板压垫与背侧板、桡侧板未粘贴为一体,位置不可以随意调节且固定后棉垫容易发生移位,对骨折块做不到很好的静力压迫复位。同时桡侧压垫厚度、大小和位置不可以随机调节,背侧亦没有任何可调节的压垫,不能很好的维持掌倾和尺偏的角度。

传统夹板的捆扎带常需要临床医生使用四根绷带在夹板上分别缠绕、打结来进行加压固定,无法做到均匀加压,同时此种固定是完全依靠打结的压力和绷带与加班之间的摩擦力对骨折进行固定,并不能对捆扎的松紧度有很好的控制,不能使夹板对骨折做到完全稳定、牢靠的固定,骨折端容易发生复位后移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是由夹板(由棉线捆扎带连接为一体)、棉线捆扎带、和加压棉垫(和夹板固定为一体,大小、位置、厚度可调)组成。夹板是由质量轻便、干燥并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柳木板以及柔软的海绵和针织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透气、吸汗、除臭功能。棉线捆扎带选用的是混纺材料,较普通棉线具有更高的强度,固定更牢靠的同时不会刺激患者皮肤引起过敏反应。加压棉垫由纯棉布材质(不会刺激患者皮肤)与粘贴垫(钩面、毛面、背胶)组成。

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是一种简单的一体化装置,固定牢靠,对骨折端加压均匀,便于携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透气性好,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便于临床推广,能够达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稳定固定、对骨折端均匀加压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棉线捆扎带代替传统的绷带捆扎带,同时棉线捆扎带将夹板连接为一整体,由纯棉布材质的加压棉垫代替传统的棉垫,另外加压棉垫与夹板固定为一体且棉垫厚度、大小、位置可随机调节。在骨折给予手法复位后,将粗细适宜,纯棉材质的套筒式内衬套在前臂及腕背部,放置好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调节所需加压棉垫的厚度、大小、位置后,分别收紧4根棉线捆扎带致所需松紧程度并打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骨折端均匀加压,骨折断端固定更稳定,临床医生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一人即可独立完成固定,节省时间和人力。同时夹板舒适性更好,透气性更好,拆卸方便,有利于多次的夹板调整和换药。此夹板价格低廉,容易生产,利于携带,临床更加适用,便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先将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然后将粗细适宜,纯棉材质的套筒式内衬套在前臂及腕背部,放置好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调节好所需的加压棉垫厚度、大小并放置好位置后,分别收紧4根棉线捆扎带致所需松紧程度,打结。再给予绷带缠绕固定,悬吊巾悬吊于胸前,手掌贴于胸壁,使腕关节在自然重力作用下保持掌屈尺偏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侧视图

图中(1)背侧夹板(2)桡侧夹板(3)掌侧夹板(4)尺侧夹板(5)加压棉垫(6)穿线孔(7)棉线捆扎带。

如图1图2所示(5)加压棉垫分别固定在(1)背侧夹板(2)桡侧夹板,将(1)背侧夹板(2)桡侧夹板(3)掌侧夹板(4)尺侧夹板绑缚于腕部,分别收紧穿过(6)穿线孔的4根(7)棉线并加压打结。



技术特征:

1.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其特征在于每块夹板侧面水平打4个孔(6),分别用棉线捆扎带(7)穿过夹板将其连接为一整体,桡侧板(2)、背侧板(1)的内侧面粘有一可随意调节位置的薄棉压垫(5)(静力压迫复位骨折块,防止骨折移位),夹板与加压棉垫(5)粘贴为一整体(可随意调整棉压垫的位置、大小,而且棉垫厚度也可随机调节)。棉线捆扎带(7)穿过夹板侧方中间孔(6),避免捆扎带在夹板上部移动、固定不牢靠、加压不均匀等弊端,捆扎带可根据不同患者前臂远端粗细不同进行随机、快速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与传统夹板相比,背侧板远端新增一棉压垫,通过将背侧板、桡侧板和尺侧板的角度变成应用压垫的可调化角度,使骨折复位后固定时更好的维持10-15度掌倾角,20-25度尺偏角。

3.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棉线捆扎带穿过夹板侧方中间孔,避免捆扎带在夹板上部移动、固定不牢靠、加压不均匀等弊端,捆扎带可根据不同患者前臂远端粗细不同进行随机、快速的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其特征在于夹板是由质量轻便、干燥并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柳木板以及柔软的海绵和针织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以及吸汗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棉线捆扎带(7)选用的是混纺材料,较普通棉线具有更高的强度,固定更牢靠的同时不会刺激患者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其特征在于加压棉垫(5)由纯棉布材质(不会刺激患者皮肤)与粘贴垫(钩面、毛面、背胶)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的背侧夹板(1)尺寸为长21cm,宽5cm,厚0.5cm;掌侧夹板(3)尺寸为长19cm,宽5cm,厚0.5cm;桡侧夹板(2)尺寸为长19cm,宽3cm,厚0.5cm;尺侧夹板(4)尺寸为长19cm,宽3cm,厚0.5cm。

8.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的背侧加压棉垫尺寸为2.5cm×2.5cm;桡侧加压棉垫尺寸为2.5cm×2.5cm;粘贴垫尺寸为2.5cm×2.5cm;背侧板远端新增加压棉垫尺寸为长6cm,宽8cm。

9.根据权利要求所述,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的4根棉线捆扎带(7)长度均为5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领域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固定用具,名称是桡骨远端一体化夹板(夹板、压垫、捆扎带一体化)。背侧板远端新增一棉压垫,将背侧板、桡侧板和尺侧板的角度变成应用压垫的可调化角度。每块夹板侧面有水平4个孔,分别用棉线捆扎带穿过夹板将其连接为一整体,桡侧板、背侧板的内侧面粘有一可随意调节位置的薄棉压垫,夹板与加压棉垫粘贴为一整体。解决了传统夹板零件散乱,需要多人操作,解决了加压棉垫和捆扎带要医生临时制作,解决了压垫或捆扎带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解决了骨折断端加压不均匀,容易发生压垫移动及骨折移位的问题,解决了传统夹板不便于多次调整和换药,不便于随时携带、使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1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