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量测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610发布日期:2020-11-10 18: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血流量测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人体等被检测体的血管中的血流量的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在心脏手术中,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必须确认患者(被检测体)的血管的血流量。因此,在手术中等必要的时候,通过血流量探头测量血流量,向医生显示其测量结果。在日本专利第2915343号公报中公开有用于该测量、显示的测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血流量探头和显示器之间通过信号传输电线连接。因此,在手术室的地板上,从沿着患者的血管保持的血流量探头朝向设置在手术室内的显示器的电线散乱放置,有可能妨碍高效率地进行手术。

因此,需要一种进行改良的血流量测定系统。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血流量测定系统具有:血流量探头,测量被检测体的血管的血流量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显示器,显示通过该血流量探头测量的血流量;通过无线通信从所述血流量探头向所述显示器传输血流量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因为通过无线通信从血流量探头向显示器传输信号,所以不需要从血流量探头向显示器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电线,信号传输电线不会散乱在手术室、检查室的地板等上。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血流量探头具有监视器,所述监视器显示表示血流量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因为在血流量探头所具有的监视器显示表示血流量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所以进行手术的医生无需看显示器便能够通过手头的血流量探头的监视器容易地确认大概的血流量、心电数据等或其变化等。因此,医生为了确认血流量而将视线移至显示器的次数得到抑制,能够更专心地进行手术。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血流量探头仅以规定期间被埋设并被固定在被检测体的体内。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通过被埋设在被检测体的体内的血流量探头,能够持续测定手术后的血流量、心电图等。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体内植入型血流量测定系统,具有:血流量探头,能够在被植入被检测体的体内的状态下安装在被检测体的血管上并将血流量变换为电信号,显示器,在被检测体的体外显示通过该血流量探头测定的血流量,发送机,从所述血流量探头接收电信号,通过无线通信向所述显示器传输血流量数据,电源装置,向所述血流量探头以及所述发送机供给工作电源;所述电源装置经由连接距离能够变化的电连接装置与所述血流量探头连接,而且能够离开所述血流量探头并配置在被检测体的体表侧。

根据第四方面,电源装置能够从血流量探头离开至被检测体的体表侧。因此,在应测定血流量的血管位于体内的狭窄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仅将血流量探头插入该狭窄空间,将电源装置设置在离开血流量探头的适宜空间。而且,能够将电源装置配置在比血流量探头更靠近被检测体的体表侧,因此能够提高电源装置的可维护性。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中,所述电源装置能够在收纳在壳体内的状态下植入被检测体的体内,所述电连接装置由能够自由弯曲的导线构成。

根据第五方面,电源装置通过能够自由弯曲的导线与血流量探头连接。因此,在应测定血流量的血管位于体内的狭窄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仅将血流量探头插入该狭窄空间,将电源装置设置在离开血流量探头的适宜空间。即使血流量探头与电源装置之间的通过导线连接的连接距离发生变化,因为导线能够自由弯曲,所以能够灵活地应对连接距离的变化。另外,电源装置收纳在壳体内。因此,能够使电源装置不在体内暴露。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中,所述电源装置被设置在被检测体的外侧,所述血流量探头具有供电器,所述供电器通过无线供电被从所述电源装置供电,构成所述血流量探头以及所述发送机的工作电源。

根据第六方面,通过血流量探头测定的血流量数据经由发送机并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至显示器并显示。另外,对血流量探头的电源供给通过无线供电从设置在被检测者的外侧的电源装置进行。因此,植入被检测者的体内的仅为血流量探头,能够减轻血流量测定中的被检测者的肉体上的负担。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是在上述第四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体内植入型血流量测定系统中所使用的血流量探头,具有主干部,所述主干部能够外套安装在作为测定对象的血管的外周面上,形成为以使血管穿过的方式部分张开的圆管形状,该主干部具有测定流经血管的血流量的功能。

根据第七方面,通过将血流量探头的圆管形状的主干部外套并安装在血管的外周面上来测定血流量。即使是对于位于狭窄空间的血管,也能够容易地安装主干部,能够扩大能够测定的血管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的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系统结构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的系统结构图。

图7是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系统结构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中的血流量探头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与图9相同的放大立体图,示出血流量探头安装在血管上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图12是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图13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血流量探头的侧视图。

图14是与图13相同的血流量探头的立体图。

图15是与图13相同的血流量探头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血流量探头的其他例子的侧视图。

图17是与图16相同的血流量探头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1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具有血流量探头10和显示器44,血流量探头10测量手术中的患者(被检测体)的血管的血流量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显示器44朝向手术中的医生显示通过血流量探头10测量的血流量。而且,通过无线通信从血流量探头10向显示器44传输血流量数据。因此,虽然在图1中省略图示,但血流量探头10具有发送器,显示器44具有接收器。该情况下的无线通信因为在手术室内进行,所以采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通信。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结构>

图2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血流量探头10是日本专利第2915343号公报中公开的渡越时间式的探头,在位于前端部的头部11与反射板11a之间夹着患者的血管v来测量血流量。其中,血流量探头10以透视图方式示出,在头部11的相反侧的端部,内置有近距离通信用的发送器13,在发送器13的靠头部11一侧,内置有作为血流量探头10的电源的电池12。因此,血流量探头10从发送器13发送患者的血管v的血流量数据。

如图2那样,在第一具体例子中,作为显示器44,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的便携终端45。作为标准功能,便携终端45内置有能够近距离通信的收发器(省略图示)。因此,便携终端45接收从发送器13发送的血流量数据,在屏幕显示血流量。

作为显示器44,除了便携终端45之外,还具有固定式显示器46。固定式显示器46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共享便携终端45的血流量信息。在固定式显示器46,血流量可以与另行测量的心电图、体温、血压、心率等一同显示。作为显示器44,并不是必须具有便携终端45和固定式显示器46这两者,可以仅具有其中之一。另外,也可以以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相互通信的方式,改变位置设置多台便携终端45和固定式显示器46。而且,可以使发送器13具有与无线局域网通信的功能,不经由便携终端45而是从发送器13直接经由无线局域网与固定式显示器46通信。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的结构>

图3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相对于上述第一具体例子的特征点是,血流量探头10是在日本专利第2915343号公报中公开的渡越时间式的探头且不具有发送器13的一般的设备,以及血流量探头10的输出经由导线15连接发送器14。其他的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中与上述第一具体例子相同,相同部分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再次的说明。

发送器14能够固定在手术台上,导线15具有将被固定在手术台上的发送器14与血流量探头10连接的程度的长度。因此,导线15不会散乱在手术室的地板上。发送器14与发送器13同样是近距离通信用的装置,与第一具体例子同样地能够与便携终端45之间近距离通信。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因为通过无线通信从探头10向显示器44传输信号,所以不需要从血流量探头10向显示器44传输信号的信号传输电线,信号传输电线不会散乱在手术室的地板上。在将便携终端45作为显示器44的情况下,正在实施手术的医生或者助手能够以容易看见的状态监视血流量。另外,还能够根据需要在固定式显示器46进行显示。

<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4示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点是,血流量探头10具有显示表示血流量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的监视器43。另外,为了在监视器43进行显示,血流量探头10具有能够收发信息的收发器,显示器44也具有能够收发信息的收发器。其他的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相同部分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再次的说明。

监视器43从显示器44经由显示器44的收发器以及血流量探头10的收发器接收并显示在显示器44显示的内容中的一部分内容。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结构>

图5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该情况下的血流量探头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血流量探头10基本相同,其不同的点是,在对于操作血流量探头10的医生来说容易看见的位置追加液晶式的监视器43,以及将发送器13变更为能够收发信息的收发器17。便携终端45以及固定式显示器46的结构、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情况相同。

监视器43从便携终端45经由在便携终端45内置的收发器以及血流量探头10的收发器17接收并显示在便携终端45显示的内容中的一部分内容。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的结构>

图6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在该情况下,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参照图3),发送器14变更为收发器18,关于其他的点,两者相同。

收发器18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参照图5)同样地具有监视器43。监视器43从便携终端45经由收发器18接收并显示在便携终端45显示的内容中的一部分内容。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因为在血流量探头10所具有的监视器43显示表示血流量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所以进行手术的医生无需看便携终端45或固定式显示器46便能够通过手头的血流量探头10的监视器43容易地确认大概的血流量、心电数据等或其变化等。因此,医生为了确认血流量而将视线移至便携终端45或固定式显示器46的次数得到抑制,能够更专心地进行手术。

<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

图7示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点是,将血流量探头20作为血流量探头10,血流量探头20能被埋设在被检测体(患者)p的体内。其他的点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相同部分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再次的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的结构>

图8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在血流量探头20中,血流量探头主体21与发送器27通过导线26电连接。血流量探头20的基本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血流量探头10(参照图2)相同。血流量探头主体21是渡越时间式的探头主体,在探头主体21与反射板21a之间夹着患者p的体内的血管v来测量血流量。另外,发送器27与作为血流量探头20的电源的电池28一同被收纳在壳体29内。壳体29由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电波的传播性的原材料,例如聚丙烯、硅等构成。构成血流量探头20的各部件通过适当的手段固定在被检测体内。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的结构>

图9、图10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具体例子相对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具体例子(参照图8)的特征点仅是,将血流量探头20的血流量探头主体21变更为血流量探头主体22。关于其他的点,两者相同,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图示。此外,在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图9、图10所示的血流量探头20。

血流量探头主体22与血流量探头主体21同样地以渡越时间方式测定血流量,通过在血流量探头主体22覆盖盖23,在血流量探头主体22上夹着被检测体p的血管v来测量血流量。测量信号经由连接器22a在导线26(图11中的导线64)传递(参照图8、图11)。盖23以覆盖血流量探头主体22的状态通过螺栓25固定,该螺栓25的一部分被作为心电图用电极24。即,血流量探头主体22还能够一同检测出心电信号。

<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通过被埋设在被检测体p的体内的血流量探头20,能够持续测定手术后规定期间的血流量、心电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11示出本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第四实施方式具有血流量探头20和显示器80,血流量探头20测定患者(被检测体)p的血管v的血流量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显示器80朝向医生或医务工作者显示通过血流量探头20测定的血流量。在手术中以及手术后血流量探头20也能够植入患者p的体内规定时间,显示器80在患者p的体外,设置在医生或医务工作者容易看见的位置。

血流量探头20的血流量数据经由能够自由弯曲的导线(相当于本公开的电连接装置)64发送至第一发送机(相当于本公开的发送机)61,并从第一发送机61通过无线通信向显示器80传输。即使血流量探头20与第一发送机61之间的通过导线64连接的连接距离发生变化,因为导线64能够自由弯曲,所以也能够灵活地应对连接距离的变化。

第一发送机61能够以收纳在壳体63内的状态植入患者p的体内。在壳体63内一同收纳有电池(相当于本公开的电源装置)62和第一发送机61。电池62向第一发送机61供电并还经由导线64向血流量探头20供电。电池62能够通过置于体外的非接触式的充电器65充电。作为充电方式,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方式、电波接收方式等。但是,电池62可以不使用能够充电的二次电池而使用一次电池。第一发送机61的无线通信,在手术室内进行,因此采用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通信。另外,壳体63能够通过聚丙烯树脂、硅树脂等形成。血流量探头20、导线64、壳体63以及它们的连接部因为被植入体内,所以构成水密且气密的结构。

作为显示器80,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等便携终端81。作为标准功能,便携终端81内置有能够近距离通信的收发机(省略图示)。因此,便携终端81接收从第一发送机61发送的血流量数据,在自带的屏幕显示血流量。便携终端81可以时常显示血流量,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间歇地显示。

作为显示器80,除了便携终端81之外,还具有固定式显示器82。固定式显示器82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共享便携终端81的血流量信息。在固定式显示器82,血流量可以与另行测定的心电图、体温、血压、心率等一同显示。作为显示器80,并不是必须具有便携终端81和固定式显示器82这两者,可以仅具有其中之一。另外,也可以以能够通过无线局域网相互通信的方式,改变位置设置多台便携终端81和固定式显示器82。

血流量探头20(10)是通过公知的渡越时间方式来测定血流量的探头,在血流量探头主体21和反射板21a之间夹着患者p的血管v来测定血流量。但是,血流量探头20并不限定于渡越时间式的探头,能够采用各种方式的血流量测定器。

<第四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通过能够自由弯曲的导线64与血流量探头10、20连接,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能够从血流量探头10、20离开至患者p的体表侧。因此,在应测定血流量的血管v位于体内的狭窄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仅将血流量探头10、20插入该狭窄空间,将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设置在离开血流量探头10、20的适宜空间。而且,能够将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配置在比血流量探头10、20更靠近患者p的体表侧,因此介于第一发送机61与显示器80的通信路径中的介电体(患者p的身体的一部分)的量变小,能够使通信环境变好。另外,易于从体表外侧靠近(访问)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能够提高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的可维护性。

而且,另外,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被收纳在一个壳体63内。因此,能够一并操作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而且,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被壳体63覆盖。因此,能够使第一发送机61以及电池62不在体内暴露。

<第五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12示出本公开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第五实施方式相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特征点是,将第四实施方式中的血流量探头10、20变更为血流量探头30。其他的结构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在相同部分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再次的说明。

图13、14放大示出血流量探头30。血流量探头30具有能够通过铰链部32开闭的一对主干部31。一对主干部31例如由聚丙烯树脂形成,形成能够在一对主干部31之间夹着患者p的血管v的弯曲形状。在一对主干部31间夹着血管v时,如图13的假想线所示,使一对主干部31相互离开并张开,在一对主干部31间插入血管v后,如图13的实线所示,使一对主干部31相互接近,闭合至等于血管v的粗细的程度。如图13的实线那样,在一对主干部31之间夹着血管v的状态下,一对主干部31成为以使血管v穿过的方式部分张开的圆管形状,并成为外套在血管v的外周面上的状态。

这样,因为一对主干部31能够通过铰链部32开闭,所以能够使在一对主干部31间夹入血管v的作业变得容易。铰链部32被赋予某种程度的摩擦力,在该摩擦力下,通过作业者的手指的操作能够使一对主干部31开闭,而在不操作的状态下能够维持一对主干部31间的角度。

图15示出通过血流量探头30测定血流量的原理。血流量探头30是通过公知的渡越时间的方式来测定血流量的探头,在主干部31的一侧的内壁面设置有反射板35。在主干部31的另一侧的内壁面设置有与反射板35相向的第一、第二振子33、34。而且,在反射板35与第一、第二振子33、34之间夹着血管v的状态下,第一、第二振子33、34所发送的超声波33a、34a在反射板35反射,通过不是发送侧的第一、第二振子33、34接收反射的超声波33b、34b。设置在主干部31的外壁面的处理电路36(参照图14)基于第一、第二振子33、34中的超声波的收发所需要的时间差来测定流经血管v的血流b的流量。通过血流量探头30测定的血流量的测定结果变为电信号,如图12那样经由导线64向发送机单元60发送。

为了在血流量探头30测定血流量,需要使在第一、第二振子33、34发送的超声波33a、34a在反射板35反射,通过不是发送侧的第一、第二振子33、34接收反射的超声波33b、34b。因此,需要将一对主干部31的相对角度维持在能够测定血流量的状态。因此,作为血流量探头30,根据成为测定对象的血管v的粗细来准备各种尺寸的探头,且以能够测定血流量的状态维持一对主干部31的相对角度。

<血流量探头30的其他例子>

图16、17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血流量探头30的其他例子。血流量探头40相对于上述血流量探头30的主要的不同点是,去除铰链部32,形成一体结构的主干部41。另外,在主干部41的两端部分别具有直径朝向端缘侧逐渐扩大的形状的扩径部41a。另外,为了提高主干部41的内壁面与血管v的摩擦阻力,在主干部41的内壁面具有多个小的突起41b。血流量探头40与血流量探头30同样地通过渡越时间方式来测定血流量,在主干部41的外壁面上具有与血流量探头30的处理电路36同样的处理电路42。

因为血流量探头40不能如血流量探头30那样使主干部41开闭,所以在将血管v夹在主干部41内时,使血管v的形状变形为椭圆形并能够插入主干部41内。但是,在将血管v夹在主干部41内时,主干部41能够通过弹性变形使主干部41的开口微微扩大。作为血流量探头40,根据成为测定对象的血管v的粗细来准备各种尺寸的探头。

在血流量探头40中,因为在主干部41的两端部具有扩径部41a,所以在主干部41内已经夹着血管v时,能够防止主干部41的两端部嵌入血管v的外周面。另外,因为在主干部41的内壁面具有多个突起41b,所以在血管v处在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状态下时,能够抑制夹着该血管v的主干部41因为重力而在血管v的表面上滑落。

<第五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通过将圆管形状的主干部31、41外套并安装在血管v的外周面上来测定血流量。即使是对于位于狭窄空间的血管v,也能够容易地安装主干部31、41,能够扩大可以测定的血管v的范围。

<第六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

图18示出本公开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第六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五实施方式(参照图12)的特征点是,通过无线通信向发送机单元70发送主干部51所测定的数据,来替代第五实施方式中的通过导线64向发送机单元60发送主干部31、41所测定的数据。其他的结构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与第五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在相同部分标注有相同附图标记,省略再次的说明。

第六实施方式的血流量探头50的主干部51是与第五实施方式的主干部41类似的结构,仅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与发送机单元70之间连接的结构不同,其他的结构相同。主干部51具有与主干部41的扩径部41a以及突起41b同样的扩径部51a以及突起51b。

在主干部5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电器52、处理电路53以及第二发送机(相当于本公开的发送机)54。供电器52被从发送机单元70内的电源装置(省略图示)无线供电,向处理电路53以及第二发送机54供给工作电源。作为无线供电,例如使用通过电波供电的方式。无线供电相当于本公开的电连接装置。处理电路53与第五实施方式的处理电路42同样地基于通过渡越时间方式测定的超声波的收发所需要的时间差来测定血流量。另外,第二发送机54向发送机单元70内的第一发送机(省略图示)发送通过处理电路53测定的血流量数据。第二发送机54与第一发送机的通信利用生物体内通信进行。另外,发送机单元70能够通过带71安装在患者p的身体表面的外侧。此外,根据血管v在患者p体内的位置以及其他条件,也可以不经由发送机单元70内的第一发送机而从第二发送机54直接与便携终端81通信。

<第六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通过植入患者p的体内的血流量探头50测定的血流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从第二发送机54经由发送机单元70内的第一发送机,发送至设置在患者p的体外的显示器80并显示。另外,对血流量探头50的供电,经由供电器52并通过设置在发送机单元70内的电源装置进行。而且,发送机单元70能够被固定在患者p的身体表面外侧。因此,植入患者p的体内的仅为血流量探头50,能够减轻血流量测定中的患者p的肉体上的负担。因此,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血流量测定系统,手术后也能够在相对长的期间内,例如数月以上持续测定。在血流量探头50的主干部51设置有供电器52,而供电器52仅从发送机单元70的电源装置接收电能并稳定化,并不是在长时间内持续供给积蓄的电能的装置,因此与具有通常的电源装置的情况相比,其大小是仅略微大于血流量探头50的大小的程度。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而本公开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外观、结构的限定,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追加、删除。例如,本公开的血流量测定系统不仅能够适用于于人体,还能够适用于其他动物的血管。另外,本公开的血流量测定系统不仅能够适用于心脏的血管,也能够适用于其他脏器或体内的血管。而且,本公开的血流量测定系统也能够适用于人工心脏、人工血管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