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7174发布日期:2019-07-10 09:5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在接触病人,诊治疾病前,需要对病人进行检查,现有的检查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难以对检查设备进行集中的放置,同时操作起来不够方便,费时费力,为此人提出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8175513a所公开的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板,圆形支撑板的外侧面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下端面设有锁止万向轮,圆形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支撑杆和锂电池组,其中支撑杆设置在圆形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可以快速对患者进行医疗检测,储物盘结合隔板的设置可以对一些医疗设备进行分类存放,锁止万向轮结合推杆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位置移动,通过垃圾桶可以对一些医疗废弃物进行收集;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腿的高度调节不够方便,难以对应医师的身高进行适应性调节,同时在静置使用时,其底部的万向轮极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滚动,进而影响正常的检查流程,易使检查结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包括检查装置本体,所述检查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管,所述升降管的顶部与检查装置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管。

所述支撑管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限位转动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后端贯穿支撑管的前侧并在支撑管上限位转动,所述驱动轴上靠近后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右侧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右侧与支撑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板上靠近顶部的右侧与升降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管上靠近底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稳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稳定装置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在底座的上表面上限位转动,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壁与支撑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套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供移动轮穿过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扶手,所述转动扶手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套有压簧,所述压簧的顶部与螺纹套的下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相对侧与定位框的两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均进过圆弧过渡处理,且套有环形垫圈。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使得检查装置本体的升降调节更加方便,并且使检查装置本体在使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静置状态;

二、本发明通过手动驱动转轴的转动,进而带动蜗杆的同轴转动,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也随之转动,驱动轴同步带动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使得与之啮合的齿板得以在支撑管中进行升降,与齿板固定连接的升降管相对支撑管实现了升降效果,检查装置本体整体的升降得以完成;通过稳定装置的设置,使得检查装置本体整体在使用时能够得到稳定的放置,同时需要被移动时,也可快速使底部的移动轮伸出,实现整体的便携移动。

三、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腿的高度调节不够方便,难以对应医师的身高进行适应性调节,同时在静置使用时,其底部的万向轮极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滚动,进而影响正常的检查流程,易使检查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管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管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检查装置本体、2-调节装置、3-升降管、4-支撑管、5-定位框、51-转轴、511-限位环、6-蜗杆、7-蜗轮、8-驱动轴、9-齿轮、10-齿板、11-底座、12-稳定装置、121-螺杆、122-螺纹套、123-套环、124-传动杆、125-移动轮、126-转动扶手、127-压簧、13-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包括检查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包括圆盘形支撑板、储物盘、电击针、显示器以及开关装置,上述检查装置在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对比文件里进行了充分公开,故在此不再赘述;本文致力于解决检查装置本体中升降和稳定放置问题而对调节装置进行充分公开;检查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2,通过调节装置2的设置,使得检查装置本体1的升降调节更加方便,并且使检查装置本体1在使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静置状态;调节装置2包括升降管3,升降管3的顶部与检查装置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升降管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管4。

支撑管4上靠近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框5,定位框5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限位转动有转轴51,转轴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511,两个限位环511的相对侧与定位框5的两侧转动连接,通过两个限位环51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转轴51在定位框5上限位转动的稳定性,两个转轴5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蜗杆6,蜗杆6的表面啮合有蜗轮7,蜗轮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轴8,驱动轴8的后端贯穿支撑管4的前侧并在支撑管4上限位转动,驱动轴8上靠近后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9,手动驱动转轴51的转动,进而带动蜗杆6的同轴转动,与蜗杆6啮合的蜗轮7也随之转动,驱动轴8同步带动齿轮9的转动,通过齿轮9的转动,使得与之啮合的齿板10得以在支撑管4中进行升降,与齿板10固定连接的升降管3相对支撑管4实现了升降效果,检查装置本体1整体的升降得以完成;齿轮9的右侧啮合有齿板10,齿板10的右侧与支撑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齿板10上靠近顶部的右侧与升降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管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通过底座11下表面防滑垫的设置,进一步保证装置整体在静置使用时的稳定性;底座11的侧面均进过圆弧过渡处理,且套有环形垫圈,通过圆弧过渡处理,能够避免尖锐的边角对医师和患者造成意外伤害,而环形垫圈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支撑管4上靠近底部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稳定装置12,通过稳定装置12的设置,使得检查装置本体1整体在使用时能够得到稳定的放置,同时需要被移动时,也可快速使底部的移动轮125伸出,实现整体的便携移动;稳定装置12包括螺杆121,螺杆121的底部在底座11的上表面上限位转动,螺杆12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22,螺纹套12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套环123,套环123的内壁与支撑管4的表面滑动连接,套环1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4,传动杆1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25,底座11的下表面开设有供移动轮125穿过的通槽,通过手动驱动螺杆121的转动,与螺杆121螺接的螺纹套122有随之同步转动的趋势,但是与螺纹套122固连的套环只能在只能在支撑管4上进行上下滑动,阻碍了螺纹套122的同步转动,当螺杆121转动后,螺纹套122会与其随即产生相对转动,使得螺纹套122带着套环123、传动杆124和移动轮125进行上下移动,移动轮125经传动向下移动会与地面接触,接着使底座11脱离与地面的接触,通过移动轮125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而当底座11与地面接触时,可使装置整体得到稳定的放置;螺杆1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扶手126,转动扶手126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转动扶手126的设置,方便对螺杆121进行驱动转动,而其上防滑纹的开设,可以使转动过程更加省力;螺杆121的表面套有压簧127,压簧127的顶部与螺纹套122的下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压簧127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细小的振动进行过滤和吸收,其次能够使螺杆121与螺纹套122之间的齿牙啮合更加紧密;

工作原理:该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调节装置2的设置,使得检查装置本体1的升降调节更加方便,并且使检查装置本体1在使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静置状态;通过手动驱动转轴51的转动,进而带动蜗杆6的同轴转动,与蜗杆6啮合的蜗轮7也随之转动,驱动轴8同步带动齿轮9的转动,通过齿轮9的转动,使得与之啮合的齿板10得以在支撑管4中进行升降,与齿板10固定连接的升降管3相对支撑管4实现了升降效果,检查装置本体1整体的升降得以完成;通过稳定装置12的设置,使得检查装置本体1整体在使用时能够得到稳定的放置,同时需要被移动时,也可快速使底部的移动轮125伸出,实现整体的便携移动;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腿的高度调节不够方便,难以对应医师的身高进行适应性调节,同时在静置使用时,其底部的万向轮极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滚动,进而影响正常的检查流程,易使检查结果出现误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