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翻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2116发布日期:2019-08-13 18:3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翻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翻身器。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瘫痪患者等无自理能力的病人易患褥疮等疾病,这是由于身体局部受压迫过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所致。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瘫痪患者,需要经常翻转病人的身体,避免病人某部位长时间受压迫而导致血液循环不良,以避免产生褥疮等不良现象。

现有技术中,长期卧床的瘫痪患者及无自理能力的病人,在医院里所使用的带有翻身功能的床,大多设计复杂、造价高。在家里所使用的床大多只能一端升降,病人翻身时需要护理人员抱动病人使其翻身,这样做费时费力,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护理技能要求较高,而且护理人员一旦操作不当还会加重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翻身器,克服了上述缺陷。

一种柔性翻身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框架、长绳、短绳、缠绕器、翻身布和床,所述翻身布横向铺设于床之上,其两端沿纵向分别设有撑杆,患者纵向平躺于两撑杆之间的翻身布之上,所述框架立于床两侧的地面之上,所述框架的前端位于患者头部,后端位于患者臀部,所述框架上部同侧分别由前端向前、后端向后各伸出设置一单滑轮,上部另一侧分别由前端向前、后端向后各伸出一双滑轮,所述框架设有拉锁横向拉紧框架于所述床两侧,所述缠绕器设于所述双滑轮一侧的框架侧面,所述长绳和短绳各一条设于所述框架的前端,所述长绳和短绳各一条设于所述框架的后端,所述长绳和短绳由所述缠绕器缠绕收放,两条长绳由所述缠绕器拉出,分别依次绕过所述框架两端的双滑轮和单滑轮后,分别与其下方的撑杆的两端连接,两条短绳由所述缠绕器拉出,分别绕过所述框架两端的双滑轮后,直接向下分别与其下方撑杆的两端连接,所述框架在靠近撑杆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活动钩,用于锁放所述撑杆,当所述活动钩勾住所述短绳连接的撑杆两端,所述缠绕器同时缠绕两长绳拉动所述翻身布长绳一侧上升,推动患者由一侧翻身,当所述活动钩勾住所述长绳连接的撑杆两端,所述缠绕器同时缠绕两短绳拉动所述翻身布短绳一侧上升,推动患者由另一侧翻身,所述框架后端设有插销,用于限制患者两侧撑杆以插销为轴转动,此时所述缠绕器同时缠绕所述框架前端的长绳和短绳拉动翻身布的患者头端向上抬起,帮助患者上身翘起或坐起。

进一步所述拉锁位于床面及以下。

进一步所述缠绕器设为手动缠绕器或电动缠绕器。

进一步所述手动缠绕器设有传动轴、手把和绕线器,所述绕线器设有两台,一台设于所述框架前端,另一台设于所述框架后端,所述传动轴设于两台绕线器之间进行传动。

所述绕线器设有绕线轮组、底座、轴承a、盖罩,所述绕线轮组设有两组,分别为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均设有绕线轮和自锁弹簧,所述绕线轮设有绕线槽和内孔a,所述长绳和短绳分别缠绕一所述绕线槽,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同轴设置,且一端面对接,另一端分别向外凸出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分别设有开口槽,所述自锁弹簧两盘分别套装在所述环形凸台外圈,所述自锁弹簧的簧丝两头均设有弯钩,两弯钩设置于所述开口槽内,且与所述开口槽两槽壁设有间隙,所述绕线轮组a的绕线轮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a,所述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b,所述拨爪套a、拨爪套b分别在其外端面设有凸缘a、凸缘b盖在所述环形凸台外端,所述凸缘a、凸缘b分别设有拨爪a、拨爪b插于所述开口槽内,拨爪套a设有内孔b,所述内孔b自所述凸缘a端面向内沿其轴向设有一段六方孔a,所述拨爪套b设有内孔c,所述内孔c自所述凸缘b端面沿其轴向跨过一段内孔c后设有六方孔b。

所述底座设有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有轴承座a安装一盘所述轴承a,所述轴承座a向前延伸设有弹簧座a,所述绕线轮组a上的自锁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座a内并涨紧,所述盖罩寇于所述本体端面并螺栓固定连接,将所述绕线轮组罩住,所述盖罩罩顶设有通孔b,并由罩顶向内设置轴承座b,安装另一枚所述轴承a,所述轴承座b向前延伸设有弹簧座b与所述绕线轮组b一端的自锁弹簧涨紧,所述盖罩侧壁设有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与所述轴承座a同轴的通孔a,所述本体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a同轴的轴承座c,所述轴承座c安装有轴承b,所述通孔a设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定位销孔,所述定位销孔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孔口设有顶丝,所述定位销孔内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前端设有半圆头后端设有大于前端的台阶轴,所述半圆头伸进所述通孔a,所述台阶轴止于所述台阶孔,所述台阶轴后面设有定位弹簧,并被所述顶丝顶住,所述本体一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本体l形设置,所述底板由螺栓固定于所述框架侧面。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两端均固定于所述轴承b孔内,且两端均设有六方孔c,

进一步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和六方孔c的径向尺寸相同,手把设有六方轴ⅰ与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和六方孔c滑动配合,所述六方轴ⅰ的前端向前凸出设有导向轴,所述六方轴ⅰ的后端向后延伸设有能插入轴承b孔的光轴,光轴轴端设有与光轴垂直的曲柄,曲柄末端设有与所述六方轴ⅰ反向伸长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轴ⅰ设有两段,由前向后依次设为六方轴ⅰa、六方轴ⅰb,所述六方轴ⅰa、六方轴ⅰb之间设有能通过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的轴连接,所述六方轴ⅰ表面设有三处环形槽,由前向后依次排列分别为槽a、槽b、槽c,所述槽a、槽b、槽c分别与所述定位销配合达到三档传动,实现上述两种侧翻一种头部抬起的传动方式。

第一档传动时,所述手把的六方轴ⅰ,由设于所述框架前端的绕线器的所述盖罩的通孔b插入,依次穿过轴承a内孔、所述内孔c、六方孔b、内孔b至六方孔a,所述定位销的球头插入所述槽a,所述六方轴ⅰa与所述六方孔b、六方孔a配合传动,同时缠绕或释放所述框架前端的长绳和短绳。

第二档传动时,所述手把的六方轴ⅰ,由第一档的位置继续向前插到所述定位销的球头插入所述槽b,所述六方轴ⅰa脱离所述六方孔b,同时与所述六方孔a、传动轴的六方孔c配合,然后另一手把插入所述框架后端的绕线器的同样深度位置,这时摇动任一手把,所述手动缠绕器同时缠绕或释放框架两端的两长绳或两短绳。

第三档传动时,所述手把的六方轴ⅰ,由第二档的位置继续向前插到所述定位销的球头插入所述槽c,所述六方轴ⅰa脱离所述六方孔a,仅与所述传动轴的六方孔c配合,同时所述六方轴ⅰb与所述六方孔b配合,然后另一手把插入所述框架后端的绕线器的同样深度位置,这时摇动任一手把,所述手动缠绕器同时缠绕或释放框架两端的两短绳或两长绳。

进一步所述翻身布两侧端部设有套筒,所述撑杆设于所述套筒内。

进一步所述电动缠绕器设有传动轴、自动换挡器、电机传动机构、绕线器a和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述绕线器a设有两台,一台设于所述框架前端,另一台设于所述框架后端,所述传动轴设于两台绕线器a之间进行传动。

所述绕线器a设有绕线轮组、底座a、盖罩a和轴承a,所述绕线轮组设有两组,分别为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均设有绕线轮和自锁弹簧,所述绕线轮设有绕线槽和内孔a,所述长绳和短绳分别缠绕一所述绕线槽,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同轴设置,且一端面对接,另一端分别向外凸出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分别设有开口槽,所述自锁弹簧两枚分别套装在所述环形凸台外圈,所述自锁弹簧的簧丝两头均设有弯钩,两弯钩设置于所述开口槽内,且与所述开口槽两槽壁设有间隙,所述绕线轮组a的绕线轮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a,所述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b,,所述拨爪套a、拨爪套b分别在其外端面设有凸缘a、凸缘b盖在所述环形凸台外端,所述凸缘a、凸缘b分别设有拨爪a、拨爪b插于所述开口槽内,拨爪套a设有内孔b,所述内孔b自所述凸缘a端面向内沿其轴向设有一段六方孔a,所述拨爪套b设有内孔c,所述内孔c自所述凸缘b端面沿其轴向跨过一段内孔c后设有六方孔b。

所述底座a与所述底座不同之处仅在于取消了所述定位销孔及顶丝、定位销和定位弹簧的设置,其余设置与底座完全相同。所述底座a设有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有轴承座a安装一盘所述轴承a,所述轴承座a向前延伸设有弹簧座a,所述绕线轮组a一端的自锁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座a内并涨紧,所述盖罩a寇于所述本体端面并由螺栓固定连接,将所述绕线轮组罩住,所述盖罩a罩顶设有通孔b,所述盖罩a罩顶向外凸出设有与所述通孔b同轴的环形凸台a,向内设有弹簧座b与所述绕线轮组b一端的自锁弹簧涨紧,所述盖罩a侧壁设有出线孔,所述本体设有于所述轴承座a同轴的通孔a,所述本体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a同轴的轴承座c,所述轴承座c安装有轴承b,所述本体一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本体l形设置,所述底板由螺栓固定于所述框架侧面。

进一步所述自动换挡器设有主轴,所述主轴设有六方轴ⅱ与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和六方孔c滑动配合,所述六方轴ⅱ设有两段,由前向后依次设为六方轴ⅱa、六方轴ⅱb,所述六方轴ⅱa、六方轴ⅱb之间设有能通过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的轴连接,所述六方轴ⅱ的前端向前凸出设有导向轴,所述六方轴ⅱ后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中部设有定位环,所述导向杆上在定位环两侧分别向外依次设有弹簧和电磁线圈,并设有外壳将两电磁线圈固定,所述外壳设有连接座和罩壳,所述连接座一端设有连接板与所述底座a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与所述罩壳连接,所述端盖设有导向杆孔,用于通过所述六方轴ⅱ及其后端定位环前面的导向杆,所述罩壳设有导向杆孔b,套于所述定位环后面的导向杆上。

进一步所述电机传动机构设有传动轮、传动带、主动轮和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并通过所述主动轮、传动带和传动轮带动所述主轴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轮设有六方孔d,所述六方孔d与所述六方轴ⅱ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轮一端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设有轴承c,所述轴承c设于所述盖罩a的环形凸台a上。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设为手动与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所述电磁线圈和电机的通电与断电。

第一档电动传动时,所述定位环后面的电磁线圈通电,所述主轴向后移动,定位环移动至其后面的电磁线圈并将定位环后面的弹簧压缩,所述六方轴ⅱa与所述六方孔b、六方孔a配合传动。

第二档电动传动时,所述定位环前面与后面的电磁线圈均断电,定位环由其两端的弹簧将其推至两电磁线圈之间,所述六方轴ⅱa脱离所述六方孔b,同时与所述六方孔a、传动轴的六方孔c配合传动。

第三档电动传动时,所述定位环前面的电磁线圈通电,所述主轴向前移动,定位环移动至其前面的电磁线圈并将定位环前面的弹簧压缩,所述六方轴ⅱa脱离所述六方孔a,仅与所述传动轴的六方孔c配合,同时所述六方轴ⅱb与所述六方孔b配合传动。

进一步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六方孔c均和六方孔d设为花键孔,同时所述六方轴ⅰ和六方轴ⅱ设为花键轴。

本发明一种柔性翻身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功能齐全,具有左右翻身、坐起等功能,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瘫患病人,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软布实现柔性翻身,动作轻缓,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制造成本低特别适于家庭护理。

附图说明

图1-图3为本发明一种柔性翻身器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局部放大图;

图5为手动缠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绕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拨爪套a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拨爪套b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底座的剖视图;

图13为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手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手动第一档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手动第二档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手动第三档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18为电动缠绕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绕线器a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底座a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底座a的剖视图;

图22为盖罩a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电动第一档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6为电动第二档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7为电动第三档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图27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柔性翻身器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柔性翻身器主要包括框架1、长绳2、短绳3、缠绕器、翻身布5和床,所述翻身布5横向铺设于床之上,其两端沿纵向分别设有撑杆51,患者纵向平躺于两撑杆51之间的翻身布5之上,所述框架1立于床两侧的地面之上,所述框架1的前端位于患者头部,后端位于患者臀部,所述框架1上部同侧分别由前端向前后端向后各伸出设置一单滑轮11,上部另一侧分别由前端向前后端向后各伸出一双滑轮12,所述框架1设有拉锁13横向拉紧框架1于所述床两侧,所述缠绕器设于所述双滑轮12一侧的框架1侧面,所述长绳2和短绳3各一条设于所述框架1的前端,所述长绳2和短绳3各一条设于所述框架1的后端,所述长绳2和短绳3由所述缠绕器缠绕收放,两条长绳2由所述缠绕器拉出,分别依次绕过所述框架1两端的双滑轮12后和单滑轮11后,分别与其下方的撑杆51的两端连接,两条短绳3由所述缠绕器拉出,分别绕过所述框架1两端的双滑轮12后,直接向下分别与其下方撑杆51的两端连接,所述框架1在靠近撑杆51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活动钩14,用于锁放所述撑杆51,当所述活动钩14勾住所述短绳3连接的撑杆51两端,所述缠绕器同时缠绕两长绳2拉动所述翻身布5长绳2一侧上升,推动患者由一侧翻身,当所述活动钩14勾住所述长绳2连接的撑杆51两端,所述缠绕器同时缠绕两短绳3拉动所述翻身布5短绳3一侧上升,推动患者由另一侧翻身,所述框架1后端设有插销15,用于限制患者两侧撑杆51以插销15为轴转动,此时所述缠绕器同时缠绕所述框架1前端的长绳2和短绳3拉动翻身布5的患者头端向上抬起,帮助患者上身翘起或坐起。

进一步所述拉锁13位于床面及以下。

进一步所述缠绕器设为手动缠绕器4或电动缠绕器6

图1、图3-图17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柔性翻身器配置手动缠绕器4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手动缠绕器4设有传动轴41、手把42和绕线器43,所述绕线器43设有两台,一台设于所述框架1前端,另一台设于所述框架1后端,所述传动轴41设于两台绕线器43之间进行传动。

所述绕线器43设有绕线轮组、底座435、轴承a436、盖罩437,所述绕线轮组设有两组,分别为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均设有绕线轮431和自锁弹簧432,所述绕线轮431设有绕线槽和内孔a,所述长绳2和短绳3分别缠绕一所述绕线槽,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431同轴设置,且一端面对接,另一端分别向外凸出设有环形凸台4311,所述环形凸台4311分别设有开口槽4312,所述自锁弹簧432两枚分别套装在所述环形凸台4311外圈,所述自锁弹簧432的簧丝两头均设有弯钩,两弯钩设置于所述开口槽4312内,且与所述开口槽4312两槽壁设有间隙,所述绕线轮组a的绕线轮431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a433,所述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431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b434,所述拨爪套a433、拨爪套b434分别在其外端面设有凸缘a4331、凸缘b4341盖在所述环形凸台4311外端,所述凸缘a4331、凸缘b4341分别设有拨爪a4332、拨爪b4342插于所述开口槽4312内,拨爪套a433设有内孔b4333,所述内孔b4333自所述凸缘a4331端面向内沿其轴向设有一段六方孔a4334,所述拨爪套b434设有内孔c4343,所述内孔c4343自所述凸缘b4341端面沿其轴向跨过一段内孔c4343后设有六方孔b4344。

所述底座435设有本体4351,所述本体4351一端设有轴承座a4352安装一盘所述轴承a436,所述轴承座a4352向前延伸设有弹簧座a4353,所述绕线轮组a上的自锁弹簧,设于所述弹簧座a4353内并涨紧,所述盖罩437寇于所述本体4351端面并螺栓固定连接,将所述绕线轮组罩住,所述盖罩437罩顶设有通孔b4371,并由罩顶向内设置轴承座b4372安装另一枚所述轴承a436,所述轴承座b4372向前延伸设有弹簧座b4373与所述绕线轮组b一端的自锁弹簧432涨紧,所述盖罩437侧壁设有出线孔437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351设有于所述轴承座a4352同轴的通孔a4354,所述本体435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a4354同轴的轴承座c4355,所述轴承座c4355安装有轴承b438,所述通孔a4354设有径向贯穿其壁厚的定位销孔4356,所述定位销孔4356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孔口设有顶丝440,所述定位销孔4356内设有定位销439,所述定位销439前端设有半圆头后端设有大于前端的台阶轴,所述半圆头伸进所述通孔a4354,所述台阶轴止于所述台阶孔,所述台阶轴后面设有定位弹簧,并被所述顶丝440顶住,所述本体4351一侧设有底板4357,所述底板4357与所述本体4351l形设置,所述底板4357由螺栓固定于所述框架1侧面。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41两端均固定于所述轴承b438孔内,且两端均设有六方孔c411。

进一步所述六方孔a4334、六方孔b4344和六方孔c411的径向尺寸相同,手把42设有六方轴ⅰ与所述六方孔a4334、六方孔b4344和六方孔c411滑动配合,所述六方轴ⅰ的前端向前凸出设有导向轴,所述六方轴ⅰ的后端向后延伸设有能插入所述轴承436孔的光轴,光轴轴端设有与光轴垂直的曲柄,曲柄末端设有与所述六方轴ⅰ反向伸长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轴ⅰ设有两段,由前向后依次设为六方轴ⅰa421、六方轴ⅰb422,所述六方轴ⅰa421、六方轴ⅰb422之间设有能通过所述六方孔a4334、六方孔b4344的轴连接,所述六方轴ⅰ表面设有三处环形槽,由前向后依次排列分别为槽a423、槽b424、槽c425,所述槽a423、槽b424、槽c425分别与所述定位销439配合达到三档传动,实现上述两种侧翻一种头部抬起的传动方式。

图15示出了第一档传动时手动缠绕器4的内部结构,所述手把42的六方轴ⅰ,由设于所述框架1前端的绕线器43的所述盖罩437的通孔b4371插入,依次穿过轴承a436内孔、所述内孔c4343、六方孔b4344、内孔b4333至六方孔a4334,所述定位销439的球头插入所述槽a423,所述六方轴ⅰa421与所述六方孔b4344、六方孔a4334配合传动,同时缠绕或释放所述框架1前端的长绳2和短绳3。

图16示出了第二档传动时手动缠绕器4的内部结构,所述手把42的六方轴ⅰ,由第一档的位置继续向前插到所述定位销439的球头插入所述槽b424,所述六方轴ⅰa421脱离所述六方孔b4344,同时与所述六方孔a4333、传动轴41的六方孔c411配合,然后另一手把42插入所述框架1后端的绕线器43的同样深度位置,这时摇动任一手把,所述手动缠绕器4同时缠绕或释放框架1两端的两长绳2或两短绳3。

图17示出了第三档传动时手动缠绕器4的内部结构,所述手把42的六方轴ⅰ,由第二档的位置继续向前插到所述定位销439的球头插入所述槽c425,所述六方轴ⅰa421脱离所述六方孔a4333,仅与所述传动轴41的六方孔c411配合,同时所述六方轴ⅰb422与所述六方孔b4344配合,然后另一手把42插入所述框架1后端的绕线器43的同样深度位置,这时摇动任一手把,所述手动缠绕器4同时缠绕或释放框架1两端的两短绳3或两长绳2。

进一步所述翻身布5两侧端部设有套筒,所述撑杆51设于所述套筒内。

图2-图4和图7-图10及图18-图27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柔性翻身器配置电动缠绕器6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动缠绕器6设有传动轴41、自动换挡器61、电机传动机构62、绕线器a63和控制系统。

进一步所述绕线器a63设有两台,一台设于所述框架1前端,另一台设于所述框架1后端,所述传动轴41设于两台绕线器a63之间进行传动。

所述绕线器a63设有绕线轮组、底座a631、盖罩a632和轴承a436,所述绕线轮组设有两组,分别为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均设有绕线轮431和自锁弹簧432,所述绕线轮431设有绕线槽和内孔a,所述长绳2和短绳3分别缠绕一所述绕线槽,所述绕线轮组a和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431同轴设置,且一端面对接,另一端分别向外凸出设有环形凸台4311,所述环形凸台4311分别设有开口槽4312,所述自锁弹簧432两枚分别套装在所述环形凸台4311外圈,所述自锁弹簧432的簧丝两头均设有弯钩,两弯钩设置于所述开口槽4312内,且与所述开口槽4312两槽壁设有间隙,所述绕线轮组a的绕线轮431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a433,所述绕线轮组b的绕线轮431内孔a内活动设有拨爪套b434,,所述拨爪套a433、拨爪套b434分别在其外端面设有凸缘a4331、凸缘b4341盖在所述环形凸台4311外端,所述凸缘a4331、凸缘b4341分别设有拨爪a4332、拨爪b4342插于所述开口槽4312内,拨爪套a433设有内孔b4333,所述内孔b4333自所述凸缘a4331端面向内沿其轴向设有一段六方孔a4334,所述拨爪套b434设有内孔c4343,所述内孔c4343自所述凸缘b4341端面沿其轴向跨过一段内孔c4343后设有六方孔b4344。

所述底座a631与所述底座435不同之处仅在于取消了所述定位销孔4356及顶丝440、定位销439和定位弹簧的设置,其余设置与底座435完全相同。所述底座a631设有本体a6311,所述本体a6311一端设有轴承座d6312安装一盘所述轴承a436,所述轴承座d6312向前延伸设有弹簧座c6313,所述绕线轮组a一端的自锁弹簧432设于所述弹簧座c6313内并涨紧,所述盖罩a632寇于所述本体a6311端面并由螺栓固定连接,将所述绕线轮组罩住,所述盖罩a632罩顶设有通孔c6324,所述盖罩a632罩顶向外凸出设有与所述通孔c6324同轴的环形凸台a6321,向内设有弹簧座c6322与所述绕线轮组b一端的自锁弹簧b432涨紧,所述盖罩a632侧壁设有出线孔a6323,所述本体a6311设有与所述轴承座d6312同轴的通孔d6314,所述本体a63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d6314同轴的轴承座e6315,所述轴承座e6315安装有轴承b438,所述本体a6311一侧设有底板a6316,所述底板a6316与所述本体a6311l形设置,所述底板a6316由螺栓固定于所述框架1侧面。

进一步所述自动换挡器61设有主轴611,所述主轴611设有六方轴ⅱ与所述六方孔a4334、六方孔b4344和六方孔c411滑动配合,所述六方轴ⅱ设有两段,由前向后依次设为六方轴ⅱa6113、六方轴ⅱb6114,所述六方轴ⅱa6113、六方轴ⅱb6114之间设有能通过所述六方孔a、六方孔b的轴连接,所述六方轴ⅱ的前端向前凸出设有导向轴,所述六方轴ⅱ后端设有导向杆6111,所述导向杆6111中部设有定位环6112,所述导向杆6111上在定位环6112两侧分别向外依次设有弹簧612和电磁线圈613,并设有外壳将两电磁线圈613固定,所述外壳设有连接座和罩壳614,所述连接座一端设有连接板615与所述底座a63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616与所述罩壳614连接,所述端盖616设有导向杆孔a,用于通过所述六方轴ⅱ及其后端定位环6112前面的导向杆6111,所述罩壳614设有导向杆孔b,套于所述定位环6112后面的导向杆6111上。

进一步所述电机传动机构62设有传动轮621、传动带622、主动轮623和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框架1上,并通过所述主动轮623、传动带622和传动轮621带动所述主轴611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轮621设有六方孔d6211,所述六方孔d6211与所述六方轴ⅱ滑动配合,,所述传动轮621一端设有轴承孔6212,轴承孔6212内设有轴承c624,所述轴承c624设于所述盖罩a632的环形凸台a6321上。

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设为手动与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所述电磁线圈613和电机的通电与断电。

图23示出了第一档电动传动时电动缠绕器6的内部结构,所述定位环6112后面的电磁线圈613通电,所述主轴611向后移动,定位环6112移动至其后面的电磁线圈613并将定位环6112后面的弹簧612压缩,所述六方轴ⅱa6113与所述六方孔b4344、六方孔a4333配合传动。

图24示出了第二档电动传动时电动缠绕器6的内部结构,所述定位环6112前后的电磁线圈613均断电,定位环6112由其两端的弹簧612将其推至两电磁线圈613之间,所述六方轴ⅱa6113脱离所述六方孔b4344,同时与所述六方孔a4333、传动轴41的六方孔c411配合传动。

图25示出了第三档电动传动时电动缠绕器6的内部结构,所述定位环6112前面的电磁线圈613通电,所述主轴611向前移动,定位环6112移动至其前面的电磁线圈613并将定位环6112前面的弹簧612压缩,所述六方轴ⅱa6113脱离所述六方孔a4333,仅与所述传动轴41的六方孔c411配合,同时所述六方轴ⅱb6114与所述六方孔b4344配合传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