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08601发布日期:2019-09-18 00:06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分,具体地说是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伟大祖先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出现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专著,共载有中药物。出现于唐朝的《新修本草》是由中国封建朝廷颁布的第一部药典。时至明代,由李时珍著成的《本草纲目》则对中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部历史巨著记载药物种,收集药方个,精美绘图幅,共计卷多万字,充分显示了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悠久的应用历史。而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更使得中药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中国药典》为例该版药典共收载中药种,其中新增种(包括个饮片标准)、修订种。受人类“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具有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的中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枕头一般由枕芯和枕套两个部分构成。枕套内的枕芯,其填充材料的材质决定着枕头的功效。目前倾向选择天然材质比较流行,木棉、香蒲绒、荞麦、棉、花朵等,也可以添加好的天然理疗材料来增加枕头的功效。

药枕,自古为我国中医所推崇,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枕芯,睡眠时,头温使枕内药物的有效成分缓慢释放,通过药物挥发出的芳香气味,使之起到对局部经络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长期伏案的工作者缺乏应有的活动量,久而久之产生颈椎劳损,严重者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血管及周边组织,造成轻者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发麻,甚至丧失正常的工作能力。

目前有很多治疗颈椎疾病的方法,通常西医较广泛使用的是理疗和手术,止痛效果明显,但副作用很多,中医采用口服中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式,其治疗时间长,某些中药疗效不确切,长期内服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及其制备方法,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活络促眠,效果好,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葛根10-15份、麻黄12-18份、桂枝15-20份、川芎15-20份、当归20-30份、羌活5-10份、威灵仙10-15份、夜交藤20-30份、甘草10-15份。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麻黄,中药名。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包括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与中麻黄,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桂枝,别名:柳桂(学名:cinnamomumcassiapresl)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中药材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一般在春、夏季节采收,去除叶后直接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桂枝辛温,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

川芎(学名:ligusticumchuanxionghort),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当归,(学名:angelicasinensis,)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羌活,中药名。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根颈部有枯萎叶鞘。茎直立,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

威灵仙,中药名。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

夜交藤,中药名。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之功效。

甘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中,葛根、麻黄、桂枝、羌活、威灵仙舒经活络;川芎、当归活血化瘀;夜交藤、甘草活络促眠。以上药物共用达到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活络促眠的作用。

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所述药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所述枕芯设有药包,所述药包由上述药枕组方制成。

其中,所述药包的厚度6公分,药包下厚4公分,药枕的总厚度为10公分。

在养护枕使用期间应避免正常高度枕头的使用,本药枕整体较小,平躺时正好卡于颈部位置,厚度与颈椎天然曲度相应,调节和养护颈部曲度,药包正好位于风池穴位置,药力通过皮肤渗入作用于风池穴,起到放松颈部肌肉减轻颈椎压力,同时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活络促眠的作用。

上述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洗净;

(2)在75-90℃下进行烘干,时间为40-60分钟;

(3)将烘干后的原料混合打碎或研磨成颗粒状;

(4)在紫外灯下杀菌40-50分钟后,按照上述比例构造填充于透气性好的纱袋中作为枕芯,套上枕套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活络促眠,效果好,安全性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葛根15份、麻黄18份、桂枝20份、川芎20份、当归30份、羌活10份、威灵仙15份、夜交藤30份、甘草5份。

实施例2

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葛根10份、麻黄12份、桂枝15份、川芎15份、当归20份、羌活5份、威灵仙10份、夜交藤20份、甘草10份。

实施例3

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葛根12份、麻黄15份、桂枝17份、川芎17份、当归25份、羌活7份、威灵仙12份、夜交藤25份、甘草12份。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一种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所述药枕包括枕芯2和枕套1,所述枕芯2设有药包,所述药包由上述实施例1-3的药枕组方制成。

其中,所述药包的厚度6公分,药包下厚4公分,药枕的总厚度为10公分。

在养护枕使用期间应避免正常高度枕头的使用,本药枕整体较小,平躺时正好卡于颈部位置,厚度与颈椎天然曲度相应,调节和养护颈部曲度,药包正好位于风池穴位置,药力通过皮肤渗入作用于风池穴,起到放松颈部肌肉减轻颈椎压力,同时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活络促眠的作用。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4调节气血养护颈椎的药枕组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原料洗净;

(2)在75-90℃下进行烘干,时间为40-60分钟;

(3)将烘干后的原料混合打碎或研磨成颗粒状;

(4)在紫外灯下杀菌40-50分钟后,按照上述比例构造填充于透气性好的纱袋中作为枕芯,套上枕套即得。

本发明经临床观察数百例证明有效率为98%以上。

使用后七天症状缓解,四个月后症状消除。

本发明中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生产中常用原料,均可从市场中得到,且对于生产结果不会产生影响;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各种设备,均为本领域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常规设备,且各设备的操作、参数等均按照常规操作进行,并无特别之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