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4301发布日期:2019-08-06 22:5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相关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在注射器进行使用时,需用到一次性空针,一次性空针广泛用于临床,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双手分离针帽,一手持针帽端,一手持针筒端,由于分离时需要一定的力度,分离后的针头对着对侧的手指,容易发生针刺伤。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该装置包括主体固定座、静电吸附垫、中心孔、活瓣凹槽、固定机构、圆槽、顶出机构、针帽和针帽扣,所述主体固定座底部通过强力胶与静电吸附垫进行贴合,且两者接触面面积相等,所述主体固定座内中部开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左右两端开设有活瓣凹槽,所述主体固定座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并且固定机构与中心孔为垂直结构,所述中心孔内中部设置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针帽外径表面下端左右两部位固定有针帽扣,所述针帽扣底部与活瓣凹槽相对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插入孔、卡槽、支撑臂和硅胶层,所述固定件内中部开设有插入孔,并且插入孔占固定件体积的三分之二,所述固定件内下端三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紧密插入有倾斜度为十五度的支撑臂,并且支撑臂底部嵌入于主体固定座内上端,所述插入孔内壁表面均粘接有两组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支座、弹簧、上支座和推板,所述下支座底部垂直焊接在圆槽内底部,所述下支座顶部呈球形状且套接入弹簧,所述弹簧内上端套接在上支座下端,所述上支座顶部固定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静电吸附垫厚度为0.8cm。

优选的,所述活瓣凹槽形状与针帽扣形状相同,并且活瓣凹槽面积大于针帽扣。

优选的,所述圆槽内径尺寸大于推板外径尺寸,并且圆槽内上下端两端为倒圆角。

优选的,所述插入孔内径尺寸等于针帽中部位置外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硅胶层厚度为0.3cm,并且硅胶层位置与活瓣凹槽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弹簧推出推板最大距离为1cm。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采用pp材质。

优选的,所述硅胶层材质为医用硅胶。

优选的,所述弹簧材质为304不锈钢弹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本发明所述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通过针帽与主体固定座中间匹配的活瓣凹槽,将针帽插入中心孔中,轻轻旋转,旋转至两者活瓣凹槽内时,听到针帽扣卡入匹配的活瓣凹槽中发出的响声,持注射器的手上提空针筒,针帽就会彻底与针头分离,可达到自行分离针帽的目的,在主体固定座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内部的固定件内对针帽进行固定,在分离后,中心孔内的顶出机构,能对针帽进行顶出,不会快速弹出,在插入孔内设置有硅胶层,使其缓慢滑出,操作简单、方便,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针头的接触,从而达到减少针刺伤的目的,并且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易清洁、消毒,提供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避免职业暴露的风险,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体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针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插入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顶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使用结构示意图。

其中:主体固定座-1、静电吸附垫-2、中心孔-3、活瓣凹槽-4、固定机构-5、圆槽-6、顶出机构-7、针帽-8、针帽扣-9、固定件-51、插入孔-52、卡槽-53、支撑臂-54、硅胶层-55、下支座-71、弹簧-72、上支座-73、推板-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包括主体固定座1、静电吸附垫2、中心孔3、活瓣凹槽4、固定机构5、圆槽6、顶出机构7、针帽8和针帽扣9,主体固定座1底部通过强力胶与静电吸附垫2进行贴合,且两者接触面面积相等,主体固定座1内中部开有中心孔3,中心孔3内左右两端开设有活瓣凹槽4,主体固定座1顶部安装有固定机构5,并且固定机构5与中心孔3为垂直结构,中心孔3内中部设置有圆槽6,圆槽6内设置有顶出机构7,针帽8外径表面下端左右两部位固定有针帽扣9,针帽扣9底部与活瓣凹槽4相对应,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件51、插入孔52、卡槽53、支撑臂54和硅胶层55,固定件51内中部开设有插入孔52,并且插入孔52占固定件51体积的三分之二,固定件51内下端三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卡槽53,卡槽53内紧密插入有倾斜度为十五度的支撑臂54,并且支撑臂54底部嵌入于主体固定座1内上端,插入孔52内壁表面均粘接有两组硅胶层55。

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7包括下支座71、弹簧72、上支座73和推板74,所述下支座71底部垂直焊接在圆槽6内底部,所述下支座71顶部呈球形状且套接入弹簧72,所述弹簧72内上端套接在上支座73下端,所述上支座73顶部固定有推板74,顶出稳定,其不会卡置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吸附垫2厚度为0.8cm,方便进行吸附,可以直接吸附于治疗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活瓣凹槽4形状与针帽扣9形状相同,并且活瓣凹槽4面积大于针帽扣9,方便使得针帽8进行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圆槽6内径尺寸大于推板74外径尺寸,并且圆槽6内上下端两端为倒圆角,频繁接触使其不会破损。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孔52内径尺寸等于针帽8中部位置外径尺寸,方便针帽8的进入,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层55厚度为0.3cm,并且硅胶层55位置与活瓣凹槽4位置相对应,摩擦力大,使得针帽8不会快速弹出。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72推出推板74最大距离为1cm,距离适中,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51采用pp材质。

根据上表所示,本使用固定件51采用pp塑料材质,可以达到环保,无呛味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层55材质为医用硅胶。

根据上表所示,本使用硅胶层55采用医用硅橡胶,可以达到卫生和环保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72材质为304不锈钢弹簧。

根据上表所示,本使用弹簧72材质为304,可以达到卫生,色泽好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按照如下方式运行;

当需要对装置进行使用时,首先将主体固定座1固定到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在主体固定座1底部设置有静电吸附垫2,静电吸附垫2方便进行吸附,可以直接吸附于治疗车上,针帽8与主体固定座1中间匹配的活瓣凹槽4,将针帽8插入中心孔3中,轻轻旋转,旋转至两者活瓣凹槽4内时,听到针帽扣9卡入匹配的活瓣凹槽4中发出的响声,持注射器的手上提空针筒,针帽8就会彻底与针头分离,可达到自行分离针帽的目的,在主体固定座1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首先通过将针帽8插入进行固定件51内,然后再到中心孔3内,内部的固定件51内对针帽8进行固定,在分离后,中心孔3内的顶出机构7设置有弹簧72,弹簧72压力的作用下能通过推板74对针帽8进行顶出,不会快速弹出,在插入孔52内设置有与活瓣凹槽4相对应硅胶层55,使其缓慢滑出,操作简单、方便,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针头的接触,从而达到减少针刺伤的目的,可禁止用双手将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手持住针筒以减少双手分离针帽而带来的风险,降低针刺伤的发生,针帽分离器还可以直接吸附于治疗车上,暂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易取方便,利于临床。

本发明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医用针帽分离器,通过针帽8与主体固定座1中间匹配的活瓣凹槽4,将针帽8插入中心孔3中,轻轻旋转,旋转至两者活瓣凹槽4内时,听到针帽扣9卡入匹配的活瓣凹槽4中发出的响声,持注射器的手上提空针筒,针帽8就会彻底与针头分离,可达到自行分离针帽的目的,在主体固定座1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内部的固定件51内对针帽8进行固定,在分离后,中心孔3内的顶出机构7,能对针帽8进行顶出,不会快速弹出,在插入孔52内设置有硅胶层55,使其缓慢滑出,操作简单、方便,使护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避免了与针头的接触,从而达到减少针刺伤的目的,并且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易清洁、消毒,提供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避免职业暴露的风险,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