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6399发布日期:2020-12-22 13:5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抗癌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被称为绝症。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发病的原因多是内外合邪,在人的自身体质、情志、饮食、生活等出现失调的基础上,受外界社会、环境、心理等多方面的不良刺激,共同作用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分裂的结果。从中医辨证理论上讲,则是由于人的正气虚弱而导致的各种虚证、气滞、血瘀、痰凝、热毒等之邪凝聚胶结而成,是人体气血运转不畅郁滞造成的,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它在不同病期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证型。中药治疗癌症,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祛湿破坚、培元固本等法则。

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西医的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这些方法在目前癌症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手术中的扩大根治术、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等过度的攻击性治疗不但没有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症状加重,如消化道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贫血)、器官功能受损等,也导致了大部分患者不能坚持和完成治疗,最终治疗失败。西医癌症的药物很多,但大部分只能缓解症状,而且副作用较大。目前有关肝硬化肝癌前病变的问题是临床热门,探讨多学科联合抑制肝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法,可较大幅度的提高疗效。中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与抗癌作用,肝癌初期,治以疏肝、活血、利湿、解毒及消积等治标之法为主,中后期宜首先扶正固本,法以健脾益气、养血柔肝及滋阴补肾为主,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个体化治疗特色,对因、对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另外中药联合化疗,发挥中西药物的各自长处,能有效预防或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确保病患能顺利完成化疗治疗,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同时中药具有抗癌作用,能增强化疗疗效。

近年来,在我国,人们发现中药防癌抗癌的效果优于西医的治疗方法,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溪黄草15克、茵陈15克、赶黄草15克、龙胆草15克、柴胡15克、白茅根15、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鬼针草15克、翻白草15克、华褐孔菌15克、鱼腥草15克、急性子15克、龙牙楤木15克、泽漆15克、蒲公英15克、积雪草15克、大黄5克。

优选的,上述中药原料加2-4倍体积的矿泉水水浸泡2-3小时。

优选的,以上中药原料,除大黄外,其余经过矿泉水浸泡后的中药原料武火烧开后,进行文火煎煮,煎煮后去渣取汁;滤过,合并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大黄粉碎成细粉;将上述干膏粉、大黄粉充分混匀,再用乙醇制粒,干燥,分装,即得。

优选的,煎煮具体为,以g/ml计,所述第一药渣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12。

优选的,本方法适用于肝癌肝硬化基础病人,肝原性病因包括慢性肝炎甲已丙病毒抗肝癌肝硬化,早晚各服1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得到的防癌抗癌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上生长和扩散,预防癌症的形成,并治疗多种癌症,缓解和消除放疗或化疗的带来的副作用,强身健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发明中主要成分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披散草本,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活血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

本发明中主要成分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解毒药。抗癌,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nvil)血细胞有轻度抑制作用。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但大剂量注射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有抑菌作用;有较强的对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作用。有很好的解痉祛痰作用。具有利尿、兴奋呼吸及解蛇毒的作用。

本发明为一款纯天然中药制剂,主要针对于甲乙丙丁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肝腹水的肝癌患者。通过多次广大患者的临床服用大大缓解病人痛苦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康复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溪黄草15克、茵陈15克、赶黄草15克、龙胆草15克、柴胡15克、白茅根15、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鬼针草15克、翻白草15克、华褐孔菌15克、鱼腥草15克、急性子15克、龙牙楤木15克、泽漆15克、蒲公英15克、积雪草15克、大黄5克。

在本发明中,上述中药原料加2-4倍体积的矿泉水水浸泡2-3小时。

在本发明中,以上中药原料,除大黄外,其余经过矿泉水浸泡后的中药原料武火烧开后,进行文火煎煮,煎煮后去渣取汁;滤过,合并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大黄粉碎成细粉;将上述干膏粉、大黄粉充分混匀,再用乙醇制粒,干燥,分装,即得。

在本发明中,煎煮具体为,以g/ml计,所述第一药渣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12。

本方法适用于肝癌肝硬化基础病人,肝原性病因包括慢性肝炎甲已丙病毒抗肝癌肝硬化,早晚各服1次。本发明为一款纯天然中药制剂,主要针对于甲乙丙丁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肝腹水的肝癌患者。通过多次广大患者的临床服用大大缓解病人痛苦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康复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全部采用了天然性药物,克服了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的原则,进行辩证施治,显著提高了疗效,根据对5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74%,其中显效(基本治愈)14例占28%,有效23例占46%,而且本发明的药品服用和携带都很方便。同时兼有预防和保健作用。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溪黄草15克、茵陈15克、赶黄草15克、龙胆草15克、柴胡15克、白茅根15、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鬼针草15克、翻白草15克、华褐孔菌15克、鱼腥草15克、急性子15克、龙牙楤木15克、泽漆15克、蒲公英15克、积雪草15克、大黄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药原料加2-4倍体积的矿泉水水浸泡2-3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中药原料,除大黄外,其余经过矿泉水浸泡后的中药原料武火烧开后,进行文火煎煮,煎煮后去渣取汁;滤过,合并滤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大黄粉碎成细粉;将上述干膏粉、大黄粉充分混匀,再用乙醇制粒,干燥,分装,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煎煮具体为,以g/ml计,所述第一药渣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6~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适用于肝癌肝硬化基础病人,肝原性病因包括慢性肝炎甲已丙病毒抗肝癌肝硬化,早晚各服1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溪黄草15克、茵陈15克、赶黄草15克、龙胆草15克、柴胡15克、白茅根15、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鬼针草15克、翻白草15克、华褐孔菌15克、鱼腥草15克、急性子15克、龙牙楤木15克、泽漆15克、蒲公英15克、积雪草15克、大黄5克。本发明为一款纯天然中药制剂,主要针对于甲乙丙丁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肝腹水的肝癌患者。通过多次广大患者的临床服用大大缓解病人痛苦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和康复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建国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