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35817发布日期:2019-09-11 22:1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兽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母畜的发情期和分娩时间不同,这大大提高了大型养殖场的生产管理难度、工作量和成本。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药物来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的过程,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发情,以便进行规模化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或者采用药物来诱导母畜同期分娩,避免夜间产仔。药物诱导母畜同期发情和同期分娩已成为集约化养殖业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避免夜间产仔和有效提高商品畜的整体质量,常采用同期分娩解决这一难题。妊娠母畜分娩与其体内外周血液中孕酮和前列腺素水平的改变有关,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用外源性的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畜同期分娩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不仅能使母畜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分娩,便于集约化生产管理;同时,因避免了自然分娩中的迟产现象,便于同一配种周期内的母畜集中断奶,实行全进全出,统一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有效地提高繁殖率。

天然前列腺素由于分子稳定性差、生物活性范围广等特点,不宜于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在畜牧生产中,一般使用前列腺素的盐类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它们往往比天然激素具有作用时间长、生物活性高和副作用小等优点。氯前列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pgf2a类似物,生物学作用与前列腺素相似,具有强大的溶解黄体作用,并迅速引起黄体消退,抑制其分泌,使孕酮的产生减少和停止,促进发情。同时氯前列醇对子宫平滑肌也具有直接兴奋作用,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和乳腺上皮细胞收缩,子宫颈松弛,参与分娩和泌乳过程。临床可用于治疗后备母畜久不发情、断奶母畜不发情,诱导母畜同期分娩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氯前列醇注射液原辅料单一、稳定性佳、质量好,能有效提高母畜繁殖生育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氯前列醇0.161mg/ml,无水乙醇10-100mg/ml,ph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

该ph调节剂用于调节注射液的ph值,该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乙酸溶液,ph调节剂的用量以调节注射液的ph值至7.3~8.3为准。

优选的,所述氯前列醇注射液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氯前列醇0.161mg/ml,无水乙醇10mg/ml,ph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该ph调节剂用于调节注射液的ph值,该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乙酸溶液,ph调节剂的用量以调节注射液的ph值至7.6~8.0为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用量准备原料组分,将氯前列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再将氯前列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中,搅拌均匀,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7.8±0.5,再用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定容,然后以300~3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20~40min,随后经过灭菌过滤器过滤,然后灌装于安瓿瓶中,封口,灭菌,得氯前列醇注射液。

其中,所述灭菌的条件为:在温度条件下灭菌

进一步的,该制备方法还包括安瓿瓶处理过程,该过程为:先将安瓿瓶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灭菌。

优选的,所述灭菌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0.22u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氯前列醇注射液中不添加任何多余成分,用料单一,避免成分复杂影响主要作用;本发明采用氯前列醇为主料,无水乙醇为辅料,主料和辅料相容性好,可有效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主料和辅料起到协同作用,促使黄体萎缩退化,促进发情和排卵,同时保护动物的子宫和幼仔,提高繁殖生育质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可实现无菌生产,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且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实施例为氯前列醇注射液的配方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氯前列醇0.161mg/ml,无水乙醇10mg/ml,ph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

该ph调节剂用于调节注射液的ph值,该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乙酸溶液,ph调节剂的用量以调节注射液的ph值至7.3~8.3为准。

实施例2

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氯前列醇0.161mg/ml,无水乙醇50mg/ml,ph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

该ph调节剂用于调节注射液的ph值,该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乙酸溶液,ph调节剂的用量以调节注射液的ph值至7.3~8.3为准。

实施例3

一种氯前列醇注射液,包含以下含量的组分:氯前列醇0.161mg/ml,无水乙醇100mg/ml,ph调节剂,余量为注射用水;

该ph调节剂用于调节注射液的ph值,该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乙酸溶液,ph调节剂的用量以调节注射液的ph值至7.3~8.3为准。

经过实施例的溶解对比,氯前列醇在对应比例的无水乙醇中均能有效溶解,考虑注射过程中无水乙醇量过多的不良反应,无水乙醇的用量确定为10mg/ml。

实施例为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中的洗瓶实施例。

实施例4

领取安瓿瓶,脱外包理瓶后,送入洗瓶间,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经走速50hz的输送带进入加热段温度为310℃的隧道灭菌干燥机干燥灭菌。

实施例5

领取安瓿瓶,脱外包理瓶后,送入洗瓶间,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经走速50hz的输送带进入加热段温度为320℃的隧道灭菌干燥机干燥灭菌。

实施例6

领取安瓿瓶,脱外包理瓶后,送入洗瓶间,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经走速50hz的输送带进入加热段温度为330℃的隧道灭菌干燥机干燥灭菌。

实施例4-6中的灭菌后的安瓿瓶经检验,利用320℃的隧道灭菌干燥机干燥灭菌的安瓿瓶工艺条件最佳,无微生物检出。确定制备方法中的安瓿瓶处理过程为:先将安瓿瓶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3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灭菌。

实施例7

按实施例1中的组分、含量准备原料组分,先将安瓿瓶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320℃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灭菌。将氯前列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搅拌均匀,再将氯前列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中,搅拌均匀,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7.3,再用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定容,然后利用搅拌装置以3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随后经过0.22um灭菌过滤器过滤,灌装于安瓿瓶中,封口。

实施例8

按实施例1中的组分、含量准备原料组分,先将安瓿瓶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320℃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灭菌。将氯前列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搅拌均匀,再将氯前列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中,搅拌均匀,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7.6,再用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定容,然后利用搅拌装置以3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随后经过0.22um灭菌过滤器过滤,灌装于安瓿瓶中,封口。

实施例9

按实施例1中的组分、含量准备原料组分,先将安瓿瓶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320℃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灭菌。将氯前列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搅拌均匀,再将氯前列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中,搅拌均匀,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8.0,再用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定容,然后利用搅拌装置以3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随后经过0.22um灭菌过滤器过滤,灌装于安瓿瓶中,封口。

实施10

按实施例1中的组分、含量准备原料组分,先将安瓿瓶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320℃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灭菌。将氯前列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搅拌均匀,再将氯前列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中,搅拌均匀,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8.3,再用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定容,然后利用搅拌装置以35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随后经过0.22um灭菌过滤器过滤,灌装于安瓿瓶中,封口。

对实施例制备的安瓿瓶中的氯前列醇注射液进行含量比较,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实施例制备的氯前列醇注射液含量比较结果

实施例11

取实施例8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9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20min。

实施例12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9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30min。

实施例13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9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40min。

实施例14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10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20min。

实施例15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10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30min。

实施例16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10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40min。

实施例17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11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20min。

实施例18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11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30min。

实施例19

取实施例6制备的灌装有氯前列醇注射液的安瓿瓶,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条件为:在110℃的温度条件下灭菌40min。

对实施例灭菌后的氯前列醇注射液进行含量和灭菌效果比较,其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灭菌后的氯前列醇注射液含量和灭菌效果比较结果

对实施例灭菌后的安瓿瓶中的氯前列醇注射液含量和灭菌效果进行比较,在9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灭菌,达不到灭菌效果,在11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温度高,氯前列醇注射液含量百分比明显下降,有关杂质含量上升。

实施例15的结果最稳定,且灭菌效果好。

根据以上各实施例的对比试验可得氯前列醇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

氯前列醇:0.161mg/ml,

无水乙醇:10mg/ml,

ph调节剂,

余量为注射用水,

其中,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和乙酸溶液,其用量应调节注射液的ph值至7.8±0.2。

该氯前列醇注射液的最优制备方法为:

按处方量准备原料组分,将氯前列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溶解搅拌均匀,再将氯前列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加入到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中,搅拌均匀,用ph调节剂调ph至7.8±0.2,再用冷却至30℃以下的注射用水定容,然后利用搅拌装置以350rpm的转速搅拌30min;随后经过0.22um灭菌过滤器过滤,灌装于利用注射用水经超声波清洗机器清洗,再在320℃温度下进行干燥灭菌的安瓿瓶中,封口,在100℃温度条件下灭菌30min,得灭菌后的氯前列醇注射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