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3650发布日期:2019-10-15 20:24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鼻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虽然各异,但危害极大,由于鼻与耳、眼及大脑神经中枢相邻,鼻炎会引发整个呼吸系统、大脑神经系统病变。当鼻炎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闷、精神萎靡、智力下降、体格发育不良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当鼻炎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炎症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极易引发中耳炎、视力下降、颅内病变等各种疾病。

目前对于治疗鼻炎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虽然其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就造成了这类病的复发率非常高,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中药作为我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很好的功效,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但是近年来中药的利用度不高,其药用价值得不到体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鼻炎喷雾剂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0-30份、炒苍耳子20-30份、薄荷20-30份、白芷10-15份、防风10-13份、饿不食草5-10份、甘草5-10份和荆芥10-15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在上述的一种鼻炎喷雾剂中,所述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2-28份、炒苍耳子22-28份、薄荷22-28份、白芷11-14份、防风11-12份、饿不食草6-9份、甘草6-9份和荆芥11-14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在上述的一种鼻炎喷雾剂中,所述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3-27份、炒苍耳子23-27份、薄荷23-27份、白芷11-14份、防风11-13份、饿不食草7-8份、甘草7-8份和荆芥11-14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在上述的一种鼻炎喷雾剂中,所述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4-26份、炒苍耳子24-26份、薄荷24-26份、白芷12-13份、防风12-13份、饿不食草8-9份、甘草8-9份和荆芥12-13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在上述的一种鼻炎喷雾剂中,所述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5份、炒苍耳子25份、薄荷25份、白芷13份、防风12份、饿不食草8份、甘草8份和荆芥13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挥发油的提取,将薄荷、辛夷花加水15倍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5h提取挥发油,收取,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

s2:将黄芩、炒苍耳子、白芷、防风、饿不食草、甘草、荆芥加水煮两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

s3:合并上述煎煮液,滤过,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1,并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

s4:s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吐温-80混匀,加入甘油中,混匀;

s5:使得上述药液全部合并,加nacl10g和无水亚硫酸钠1.5g的水溶液,混匀,加水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至5-7,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在上述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s3步骤中的供试品的相对密度的计算方式为供试品重量/水重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采用蒸馏水作溶剂,避免了由于有机溶剂的采用而对鼻粘膜带来的刺激性。

2、根据主要活性物质特点和性质,采用先收集其挥发性物质,然后提取,提取过程中,对其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膏体密度等进行研究,保证有效成分在制剂过程中不损失,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和疗效。

3、对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所导致的鼻塞、头痛、鼻腔异物感、鼻腔无嗅觉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0-30份、炒苍耳子20-30份、薄荷20-30份、白芷10-15份、防风10-13份、饿不食草5-10份、甘草5-10份和荆芥10-15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挥发油的提取,将薄荷、辛夷花加水15倍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5h提取挥发油,收取,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

s2:将黄芩、炒苍耳子、白芷、防风、饿不食草、甘草、荆芥加水煮两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

s3:合并上述煎煮液,滤过,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1,并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

s4:s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吐温-80混匀,加入甘油中,混匀;

s5:使得上述药液全部合并,加nacl10g和无水亚硫酸钠1.5g的水溶液,混匀,加水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至5-7,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2-28份、炒苍耳子22-28份、薄荷22-28份、白芷11-14份、防风11-12份、饿不食草6-9份、甘草6-9份和荆芥11-14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挥发油的提取,将薄荷、辛夷花加水15倍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5h提取挥发油,收取,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

s2:将黄芩、炒苍耳子、白芷、防风、饿不食草、甘草、荆芥加水煮两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

s3:合并上述煎煮液,滤过,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1,并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

s4:s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吐温-80混匀,加入甘油中,混匀;

s5:使得上述药液全部合并,加nacl10g和无水亚硫酸钠1.5g的水溶液,混匀,加水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至5-7,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3-27份、炒苍耳子23-27份、薄荷23-27份、白芷11-14份、防风11-13份、饿不食草7-8份、甘草7-8份和荆芥11-14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挥发油的提取,将薄荷、辛夷花加水15倍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5h提取挥发油,收取,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

s2:将黄芩、炒苍耳子、白芷、防风、饿不食草、甘草、荆芥加水煮两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

s3:合并上述煎煮液,滤过,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1,并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

s4:s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吐温-80混匀,加入甘油中,混匀;

s5:使得上述药液全部合并,加nacl10g和无水亚硫酸钠1.5g的水溶液,混匀,加水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至5-7,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4-26份、炒苍耳子24-26份、薄荷24-26份、白芷12-13份、防风12-13份、饿不食草8-9份、甘草8-9份和荆芥12-13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挥发油的提取,将薄荷、辛夷花加水15倍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5h提取挥发油,收取,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

s2:将黄芩、炒苍耳子、白芷、防风、饿不食草、甘草、荆芥加水煮两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

s3:合并上述煎煮液,滤过,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1,并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

s4:s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吐温-80混匀,加入甘油中,混匀;

s5:使得上述药液全部合并,加nacl10g和无水亚硫酸钠1.5g的水溶液,混匀,加水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至5-7,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黄岑25份、炒苍耳子25份、薄荷25份、白芷13份、防风12份、饿不食草8份、甘草8份和荆芥13份,且原料内还添加有辅料:氯化钠10g、无水亚硫酸钠1.5g、甘油100g和适量的吐温-80。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鼻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挥发油的提取,将薄荷、辛夷花加水15倍浸泡1小时,水蒸气蒸馏3.5h提取挥发油,收取,备用,蒸馏后的水溶液收集备用;

s2:将黄芩、炒苍耳子、白芷、防风、饿不食草、甘草、荆芥加水煮两次,每次1h,第一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

s3:合并上述煎煮液,滤过,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放置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21,并控制温度在60摄氏度;

s4:s1中的挥发油加入适量吐温-80混匀,加入甘油中,混匀;

s5:使得上述药液全部合并,加nacl10g和无水亚硫酸钠1.5g的水溶液,混匀,加水至1000ml,磷酸盐缓冲液ph值至5-7,滤过,分装,灭菌,即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