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辅助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0054发布日期:2019-10-23 01:0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辅助治疗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治疗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辅助治疗车。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中,治疗车是重要的辅助工具,护士推车到床旁有条不紊地为病人执行各项操作。但现有的治疗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无法与护士站实现联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辅助治疗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辅助治疗车,包括治疗车体,所述治疗车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治疗车体顶部靠近凹槽一侧安装有护栏,所述治疗车体的底部四周均安装有脚轮,所述治疗车体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仪器架,所述治疗车体顶部一拐角处安装有输液杆,所述仪器架包括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为长方体的矩形状,且所述承托板两侧短边和一端长边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挡板,所述承托板的底部通过连接管安装在治疗车体侧壁上,所述输液杆包括安装在治疗车体顶部的外筒,所述外筒内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顶部安装有顶盘,所述顶盘的直径大于内杆的直径,所述顶盘的底部四周环形阵列有多个挂钩,所述外筒的外壁安装有通环,所述通环和外筒内部相连通,所述通环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通环内设置有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的螺杆。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抽屉,所述治疗车体靠近抽屉一侧开设有与抽屉滑动配合的内槽,所述抽屉外壁安装有用于拉动抽屉的拉板。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放置氧气瓶的氧气瓶框。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的一端还安装有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垃圾箱的外壁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投放口。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靠近垃圾箱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固定垃圾箱的卡紧装置,所述垃圾箱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弯板,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呈“u”形,所述安装框的上下两端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框一侧还设置有卡紧架,所述卡紧架包括四个直杆,且四个所述直杆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接形成矩形框状,靠近所述安装框一侧的卡紧架外壁套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转筒和安装框之间安装有多个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包括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安装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至少安装有两个安装环,所述座板的安装在安装环外壁上,所述座板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安装有插板,所述治疗车体靠近座板一侧还开设有与插板插接配合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报警灯、护叫装置和控制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车体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充电口,所述充电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开设凹槽,便于在凹槽内放置物品,同时能够在凹槽内进行常规的医疗操作,而在向内凹陷的凹槽内进行操作,能够防止物品掉落。

2、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仪器架,便于将仪器放置在承托板上,且挡板能够防止仪器掉落,同时留有开口,便于仪器的取拿。

3、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可伸缩式输液杆,便于对输液瓶进行悬挂,同时能够调节输液瓶悬挂的高度。

4、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抽屉,便于将急救药品器材放入抽屉内,使用时,可快速取出急救药品器材。

5、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用于放置氧气瓶的氧气瓶框,便于将氧气瓶放置在氧气瓶框内,实现对氧气瓶进行携带。

6、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可拆卸式垃圾箱,一方面便于将医疗垃圾投放至垃圾箱内,另一方面可快速拆卸垃圾箱,实现垃圾的更换和倾倒。

7、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可旋转的座板,便于向病人提供临时休息场所。

8、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配有呼叫装置,自动报警装置和报警灯与声音报警器组合的报警器,自动报警装置可远程连接护士站,实现远程报警。

9、该新型辅助治疗车中,通过设置充电口,能够为各种泵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仪器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液杆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氧气瓶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垃圾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垃圾箱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卡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座板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座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报警器工作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护叫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mt8870音调译码器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治疗车体;11、凹槽;12、护栏;13、脚轮;14、报警器;15、报警灯;16、护叫装置;17、控制面板;18、充电口;19、开关;2、仪器架;21、承托板;22、挡板;23、连接管;3、输液杆;31、外筒;32、内杆;33、顶盘;34、挂钩;35、通环;36、内螺纹;37、螺杆;4、抽屉;41、内槽;42、拉板;5、氧气瓶框;6、垃圾箱;61、投放口;62、连接板;63、弯板;7、卡紧装置;71、安装框;72、滑槽;73、卡紧架;74、转筒;75、滑杆;76、弹簧;8、座板;81、定位槽;82、固定板;83、固定环;84、转动杆;85、安装环;86、收纳槽;87、转轴;88、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辅助治疗车,如图1-图3所示,包括治疗车体1,治疗车体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1,便于在凹槽11内放置物品,同时能够在凹槽11内进行常规的医疗操作,而在向内凹陷的凹槽11内进行操作,能够防止物品掉落,治疗车体1顶部靠近凹槽11一侧安装有护栏12,护栏12整体呈“u”形结构,使得护栏12一端为开口状态,通过护栏12能够对凹槽11内部物品进行阻挡,防止物品掉落,同时护栏12的开口一侧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提供合适的环境,治疗车体1的底部四周均安装有脚轮13,脚轮13优选采用万向脚轮,便于推动治疗车体1移动。

进一步的,治疗车体1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仪器架2,仪器架2包括承托板21,承托板21为长方体的矩形状,且承托板21两侧短边和一端长边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挡板22,挡板22之间首尾相连,使得挡板22将承托板21围成一端为开口的盒装,便于将仪器放置在承托板21上,且挡板22能够防止仪器掉落,同时留有开口,便于仪器的取拿,承托板2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23安装在治疗车体1侧壁上,连接管23优选采用碳素钢材质制成,具体的可选用懒人支架,使得连接管23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实现支撑效果,同时能够弯折,便于调节支撑的位置。

在进一步的,治疗车体1顶部一拐角处安装有输液杆3,输液杆3包括安装在治疗车体1顶部的外筒31,外筒31内滑动连接有内杆32,通过内杆32在外筒31内滑动,能调节内杆32在外筒31内的高度,进而调节内杆32伸出的高度,内杆32的顶部安装有顶盘33,顶盘33的直径大于内杆32的直径,顶盘33的底部四周环形阵列有多个挂钩34,使得挂钩34能够悬挂在顶盘33和内杆32之间,便于对输液瓶进行悬挂,同时挂钩34也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顶盘33底部,便于调节挂钩34悬挂位置,外筒31的外壁安装有通环35,通环35和外筒31内部相连通,通环35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36,通环35内设置有与内螺纹36螺纹连接的螺杆37,将螺杆37从通环35处螺入后,螺杆37进入到外筒31内部,将螺杆37抵至在外筒31内部的内杆32上,使得内杆32和外筒31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内杆32和外筒3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内杆32的限位。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对治疗车体1内部进行储物,本发明设置有抽屉4,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请参阅图4,治疗车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抽屉4,治疗车体1靠近抽屉4一侧开设有与抽屉4滑动配合的内槽41,便于将急救药品器材放入抽屉4内,使用时,只需要将抽屉4从内槽41内抽出,可快速取出急救药品器材,同时抽屉4外壁安装有用于拉动抽屉4的拉板42,拉板42呈“u”形,便于手掌握持在拉板42处,并将抽屉4拉出。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对氧气瓶进行放置,本发明设置有氧气瓶框5,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请参阅图5,治疗车体1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放置氧气瓶的氧气瓶框5,氧气瓶框5包括多个横向设置的“u”形杆,多个“u”形杆相互平行设置,同时多个“u”形杆之间通过纵向设置的直杆连接,且最底部的“u”形杆和治疗车体1之间通过多个平行设置的横杆连接,使得氧气瓶框5整体形成顶部开口的框架结构,便于放置氧气瓶,且“u”形杆、直杆和横杆之间留有多个间隙孔,便于将氧气瓶从氧气瓶框5内取出。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对医疗垃圾进行回收,本发明设置有垃圾箱6,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请参阅图6-图8,治疗车体1的一端还安装有垃圾箱6,垃圾箱6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垃圾箱6的外壁开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投放口61,便于将医疗垃圾从投放口61处丢入垃圾箱6内。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垃圾箱6的清理和更换,本发明将垃圾箱6设计为可拆卸式,具体为,治疗车体1靠近垃圾箱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固定垃圾箱6的卡紧装置7,垃圾箱6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连接板62,连接板6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弯板63,弯板63呈半圆形,且弯板63向连接板62一侧弯折,使得弯板63向连接板62之间形成向内凹陷的凹槽。

再进一步的,卡紧装置7包括安装框71,安装框71呈“u”形,安装框71的上下两端内壁均开设有滑槽72,安装框71一侧还设置有卡紧架73,卡紧架73包括四个直杆,且四个直杆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接形成矩形框状,且卡紧架73和弯板63内壁卡接配合,将卡紧架73卡入弯板63内壁上后,实现卡紧架73和垃圾箱6的安装。

由于卡紧架73和弯板63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当卡紧架73卡入弯板63内时,卡紧架73需要旋转一定角度,因此,靠近安装框71一侧的卡紧架73外壁套设有转筒74,便于卡紧架73的转动,同时转筒74的外壁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滑杆75,滑杆75和滑槽72滑动连接,滑杆75在滑槽72内滑动,实现卡紧架73的移动,便于将卡紧架73移动至弯板63处。

为了通过卡紧架73实现垃圾箱6的固定,卡紧架73需要在垃圾箱6两侧形成拉力,因此转筒74和安装框71之间安装有多个弹簧76,通过弹簧76自身的弹性将转筒74向安装框71内壁一侧拉动,进而卡紧架73对垃圾箱6产生拉力,实现垃圾箱6的固定。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向病人提供临时休息场所,本发明设置有座板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治疗车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座板8,座板8包括一对固定板82,固定板82固定在治疗车体1外壁处,固定板82的内壁安装有固定环83,两个固定环83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4,转动杆84的外壁至少安装有两个安装环85,座板8的安装在安装环85外壁上,安装环85焊接在转动杆84上,使得安装环85随着转动杆84一并转动,平时状态下,座板8受自身的重力影响,自然下垂,使得座板8贴合在治疗车体1的侧壁上,并与治疗车体1呈平行状态,便于收纳,当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扳动座板8,通过转动杆84在固定环83上转动,将座板8扳动至与治疗车体1为相互垂直状态,便于患者坐在座板8处。

为了在座板8扳动至与治疗车体1为相互垂直状态时,对座板8进行固定,本发明的座板8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86,收纳槽86的内壁一端安装有转轴87,转轴87的外壁安装有插板88,插板88通过转轴87实现在收纳槽86内部的转动,便于扳动插板88,同时插板88的尺寸和收纳槽86的尺寸相适配,便于将插板88收纳在收纳槽86内,治疗车体1靠近座板8一侧还开设有与插板88插接配合的定位槽81,将插板88从收纳槽86内扳开,并插入定位槽81中,此时插板88、座板8和治疗车体1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实现对座板8的支撑。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例,为了治疗车体1与护士站远程连接,并实现远程报警,本发明对治疗车体1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1至图14所示,治疗车体1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14、报警灯15、护叫装置16和控制面板17。

本实施例中,报警器14电路由两个555多谐振荡器组成,第一个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2hz时,第二个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000hz,将第一个振荡器的输出(3脚)接到第二个振荡器的复位端(4脚)。在输出高电平时,第二个振荡器振荡;输出低电平时,第二个振荡器停振,此时,蜂鸣器将发出间隙声响,具体如图12所示。

其中,555多谐振荡器引脚功能如下:

1脚:gnd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2脚:tri低触发端;

3脚:out输出端;

4脚:rst是直接清零端。当r端接低电平,则时基电路不工作,此时不论tr、th处于何电平,时基电路输出为“0”,该端不用时应接高电平;

5脚:com为控制电压端。若此端外接电压,则可改变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当该端不用时,应将该端串入一只0.01μf电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扰;

6脚:thr高触发端;

7脚:dis放电端。该端与放电管集电极相连,用做定时器时电容的放电。电阻分压器由三个5kω的等值电阻串联而成。电阻分压器为比较器c1、c2提供参考电压,比较器c1的参考电压为2/3vcc,加在同相输入端,比较器c2的参考电压为1/3vcc,加在反相输入端。比较器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集成运放c1、c2组成。高电平触发信号加在c1的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rs触发器r端的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信号加在c2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rs触发器s端的输入信号。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受比较器c1、c2的输出端控制;

8脚:vcc(或vdd)外接电源vcc,双极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是4.5~16v,cmos型时基电路vcc的范围为3~18v。

其中,电容充电时间t1算法公式如下:

其中,电容放电时间t2算法公式下:

t2=0.7r2c

其中,电路振荡周期t算法公式如下:

t=t1+t2=0.7(r1+2r2)c

其中,电路振荡频率f算法公式如下:

进一步的,护叫装置16有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组成,发送模块由ht9200a承担,它将护士站主机送来的8421码编成dtmf信号经放大处理后传送给护叫装置16,接收模块是将护叫装置16送来的dtmf信号译解成4位二进制码,以便护士站主机读取,它实质是一个解码的过程,dtmf信号的解码主要由mt8870音调译码器承担,mt8870音调译码器与at89c52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14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mt8870音调译码器,如接收到有效的dtmf信号,est端首先变为高电平,经积分电路使控制输入端st升高,若st端电平低于门限电平时,mt8870音调译码器内部的4位二进制代码保持不变,std端保持低电平,若st端高于门限电平,mt8870音调译码器内部的4位二进制代码被更新,std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向at89c52单片机发出中断申请,通知单片机主控台现在已有控制信息发出,at89c52接到中断申请后,送到mt8870音调译码器12的std,std端做出相应的反映,并通过p0.o~po.3读取mt8870的译码数据,根据译码数据内容相应控制报警器14、报警灯15,而无效的dtmf信号或dtmf信号连续失真是不会引起mt8870音调译码器的std端变化。

实施例7

作为本发明的第7种实施例,为了便于对各种泵提供动力,本发明还设置多个充电口1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5和图16所示,治疗车体1的一端开设有多个充电口18,充电口18的一侧设置有开关19,治疗车体1内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放电端通过导线连接至充电口18处,且通过开关19控制蓄电池的放电端的导通状态,实现充电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