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96369发布日期:2021-03-26 20:1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祖国医学妇科医籍中虽无本病病名的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机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的多种疾病,如“腹痛”、“癥瘕”、“带下”等病症范畴。究其病因病机,不外本虚标实,本虚者,正气不足,肝肾亏损;标实者,乃瘀、热、湿三者蓄积胞中,气血运行不畅,郁阻胞络,甚者不通则痛,一般以瘀为主因,热湿次之。妇人分娩、流产或经期,血室正开,邪毒乘时而犯;或因盆腔部、阴部手术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或房事及个人卫生不洁,邪毒入侵;或盆腔其他器官感邪,波及胞宫冲任部位;或邪毒入血或津液,传播入盆腔生殖器官,邪毒盘居,或夹感外湿,或素体本虚生痰生湿,湿郁化热,湿热邪毒,妇人感之,则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质稠,或伴月经不调等症。即或湿热邪毒已除,但局部病变未愈,或邪未除尽而留连,局部气血流通受阻,因而发生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或痛经甚或性交疼痛,或因久坐、久站、久负重,损气而血迟滞不畅,瘀于盆腔而见腹痛连及腰腹腰骶诸症,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等均是湿热瘀结之症。
3.西医方面因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容易引起机体菌群失调,而且疗效不确切,易产生耐药,而中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标本兼治,内外合治可达到抗菌消炎,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改善组织微循环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明人经过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在本病的治疗用药方面,做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了相当可贵的临床经验,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具有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慢性盆腔炎在临床出现湿热瘀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瘀和症结痞块型等证型,其中以湿热瘀结型最为常见。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抗生素等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不足,对慢性盆腔炎分型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对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耐药性低,成本低廉。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其包括丹参、苦参、延胡索、蒲公英、鸡冠花、漏芦、薏苡仁、败酱草、当归、泽泻、甘草、黄芪、白术、红藤、牡丹皮、莪术、乳香、没药。
6.慢性盆腔炎多因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平素体虚,邪毒乘虚而入,湿浊热毒蕴结下焦,客于胞中,与气血相搏,导致气滞血瘀而发。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搭配而成,药物组份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利气化浊之功,用于慢性盆腔炎所致的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血有块,神疲乏力,小便黄,大便干燥或溏而不爽
等属于湿热瘀结证者。
7.发明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绝大多少慢性盆腔炎患者因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患者菌群紊乱,在机体抵抗力较差或诸如疲劳、进食辛辣刺激之品等诱因下,极易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本发明在中药传统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前沿技术,特别添加了3种益生菌,可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改善患者肠道营养环境,与中药药物合并使用,起到协同共促的作用。
8.本发明的配方科学合理,其主要功效如下:丹参 :性辛、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
9.苦参: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10.延胡索 :性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
11.蒲公英 :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的治疗,对乳痈效果尤其显著,亦可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症状的治疗。
12.鸡冠花:甘、涩,凉。活血,止带,主治带下,泄痢诸疾;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13.漏芦:苦,寒,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之功;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
14.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功能清热,利湿健脾;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
15.败酱草 :性苦、辛,微寒。归大肠、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16.当归 :性甘、辛,温。归肝、辛、脾、大肠经。具有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
17.泽泻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根茎。性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效。
18.甘草:性甘,微寒。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心脾气,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的功效。
19.黄芪: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20.白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
21.红藤:性平,味苦。归大肠经、肝经。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22.牡丹皮:味辛、苦,气微寒,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
23.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
24.乳香: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25.没药:味辛、苦,性平。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26.具体实施方式:
(23.1%),无效3例 (4.6%),总有效率为95.4%。 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40.五、典型病例1,32岁,孙某某,女,有急性盆腔炎病史,易感疲乏,食欲不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呈黄色或淡黄水样,月经量多并伴有月经不调症状,舌苔暗红,脉弦滑;b超检查:可探及输卵管增粗、子宫直肠窝积液。服用本发明药物组合,每日3次,2个疗程后,下腹部坠胀感明显减轻,腰疼及腰骶酸疼症状消失,白带正常,b 超提示:双侧输卵管增粗不明显,子宫直肠窝积液消失,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