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529718发布日期:2019-12-27 15:16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脊椎病是脊椎的骨质、椎间盘、肌肉及韧带发生改变,刺激脊髓及脊神经而出现的症状,以颈椎病、腰椎病较为常见。该病多表现为颈肩酸痛、头痛、眩晕、腰骶部酸痛、甚至牵连引发下肢疼痛,不能直立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瘫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现如今,临床治疗脊椎病的方法有口服药物、手术治疗、西医理疗等,但这种方式在治疗时价格成本较高,且通常只能进行治疗,无法实现预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乌梢蛇10-200g;黑蚂蚁10-200g;血竭10-200g;葛根10-200g;羌活10-200g;制南星10-200g;独活10-200g;黄芪10-200g;当归10-200g;乳香10-200g;没药10-200g;牛膝10-200g;桂枝10-200g;桑枝10-200g;杜仲10-200g;伸筋草10-200g;徐长卿10-200g;川乌10-200g;熟地黄10-200g;皂角刺10-200g;甲珠10-200g;寻骨风10-200g;磁石10-200g;党参10-200g;透骨草10-200g;鸡血藤10-200g;草乌10-200g;甘草10-200g;川穹10-200g;丹参10-200g。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乌梢蛇105g;黑蚂蚁107g;血竭96g;葛根100g;羌活104g;制南星102g;独活95g;黄芪98g;当归93g;乳香90g;没药97g;牛膝106g;桂枝108g;桑枝110g;杜仲95g;伸筋草88g;徐长卿102g;川乌104g;熟地黄106g;皂角刺105g;甲珠108g;寻骨风110g;磁石85g;党参102g;透骨草110g;鸡血藤105g;草乌104g;甘草115g;川穹96g;丹参98g。

进一步的,羌活在进行使用时需去芦头。

进一步的,制南星在使用时,需开水煮2h,用于去除毒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b、将牛膝、杜仲、伸筋草、制南星、熟地黄、羌活、徐长卿、寻骨风、草乌、皂角刺、鸡血藤、桂枝、桑枝、甘草、磁石、乳香、没药、丹参分别洗净干燥,后磨成粉末;

c、将上述药粉充分混合后,按公知工艺打包成密封药包;

d、将乌梢蛇、黑蚂蚁、血竭、葛根、独活、黄芪、当归、川乌、熟地黄、甲珠、党参、透骨草、草乌、川穹分别洗净切段,并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药材进行包装;

e、将步骤c中制备好的药包和步骤d中制备好的药材包泡入同一纯粮酒中;

f、将药酒密封存放15-20天,且放置于阴凉处;

g、药酒泡好后,将步骤c中制备的药包取出,用于热敷备用,将步骤d中的药材包取出,剩余的药酒液用公知工艺进行装瓶,用于喷剂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药包的规格为80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和d中,对药材和药粉进行包装时,使用消过毒的无纺布或滤水纸。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步骤c中制备好的药包和步骤d中制备好的药材包在泡入纯粮酒前,需要进行消毒杀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e中,所述纯粮酒使用65%的纯粮酒,且酒与药材的比例为10: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g中,使用药包进行热敷时,需使用铁锅对药用盐(青海察尔汗大青盐)进行加热,配合药包进行热敷。

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功效:祛风,通络,定惊。

《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生疮,眉须脱落,痒疥等。”

《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

《本草元命苞》:“医疠风病眉毛脱落,治风瘫行步艰辛。”

《纲目》:“功与白花蛇(即蕲蛇)同而性善无毒。”

《本草备要》:“去风湿。”

《医林纂要药性》:“滋阴明目。”

《本草求原》:“入血散风。”

黑蚂蚁:黑蚂蚁性味甘平无毒,有酸、咸感,是一种温和滋补佳品,具有扶正固本、延年益寿、补肾壮阳、养血安神、强壮筋骨、祛风湿、养颜、护肝、生发黑发、提高勉疫力、抗疲劳、益气力、增强性功能、助睡眠等作用。蚂蚁被卫生部认定为药食两用的动物,既可作为药用能治病;也可作食品用,能补充人身各种营养成份,起到保健作用。

风湿骨痛人群,防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半身不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痛、骨头坏死;保肝护肝,防治乙型肝、脂肪肝、酒精肝、胆囊炎等;止咳平喘,防治哮喘、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肺气肿、肺心病、痨伤、百日咳等肺、脾气虚症;补肾强身、滋阴壮阳、填精固髓、增强性功能,防治阳萎、遗精、前列腺炎,女子性冷淡、月经不调、子宫寒冷、产后风、产后缺乳;均衡营养平机体、双向调节免疫,防癌抗癌、延缓衰老;调整血压、软化血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脂、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手脚麻木、中风前兆、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补气益血提高耐力抗疲劳,改善心慌气短、头晕目眩、耳鸣、晕厥、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等;痔疮、便秘;红斑狼疮、病后脱发、少白头。

血竭:味咸,气平,入足厥阴肝经,功用主治: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葛根:味甘、辛、凉;归脾、胃经,主治:发表解肌,升阳止泻,解热生津,透疹。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

《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

《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

《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制南星:味苦辛,性温,人肺、肝、脾经,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痞散结,消肿镇痛。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动物实验表明,醇提物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作用,活性成分为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乙酸酯等。水煎剂或流浸膏对大鼠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作用。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作用;具有光敏、解痉、抗肿瘤、抗菌、促进脂肪分解、兴奋呼吸等作用。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可用于血虚诸症,血虚或兼瘀之月经不调等症,虚寒性或血瘀诸痛证,痈疽疮疡,血虚肠燥便秘;当归身偏于补血,当归尾功专破血,全当归功专和血,酒当归偏于活血,油当归偏于润肠,当归炭功专止血。

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功能与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味苦辛,性平,无毒,入十二经,功用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闭经,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牛膝: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入肝、肾二经,功用主治:生用散瘀血,消肿通;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

《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桑枝:性平,味苦。归肝经。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属理气药。

1、提高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低下的患者每日服桑枝煎剂30克,连服1个月,可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嫩桑枝疗效较好,桑白皮则无效。

2、抗炎作用:桑枝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地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肿胀的作用,可明显地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桑枝仅在第二小时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8%。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膝酸痛,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

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徐长卿:性温,味辛。归肝经、胃经。祛风化湿、行气通络。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可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炎和抗变态;使回肠张力下降、抑制胃肠蠕动;对肝微粒体代谢和子宫收缩有抑制作用;抗早孕作用。徐长卿提取液(除去丹皮酚主成分)、丹皮酚对小鼠热板法(扭体反应)证明有镇痛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有镇静作用;煎剂有一定抑菌作用;丹皮酚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徐长卿或丹皮酚具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毒性:徐长卿提取液腹腔给药,小鼠ldso为(32.93±1.03)克/千克;丹皮酚ldso为381克/千克。

川乌:味性:辛,热;归经:心;肝;脾;肾经;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

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肝经、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血药。关于熟地黄和熟地黄对血管内血栓形成综合征作用的药效比较表明:中国产的猪胆状的粗熟地能够强烈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而熟地抗凝血酶的作用较弱。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法通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作用探讨对纤溶系统的活化作用,发现熟地具有活化作用,而生地无此作用。亦有报告认为,熟地黄炒炭前后均有止血作用,且熟地黄制炭后止血作用并未增强。对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的水煎液止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皂角刺:味辛;性温,归肝、肺经,功用主治: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能;治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甲珠:1、抗凝血:能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也能增加血小板的活性,能让人体血液中血红细胞活性提高,从而也就防止了血液凝结现象的发生,对人类高发的血栓有明显预防作用;2、催乳:能缓解气血不足,也能有通经下乳,它最适合那些产后无奶或者乳汁不足的女性服用,需要时可以把它与猪蹄一起煲汤喝,能让乳汁分泌量增加,而且也会让乳汁的营养价值更高一些;3、通经活络:在人体内部能到达每个器官,而在身体外部则能疏通经络,人们服用它以后能通利关节也能化瘀止痛,它对人类的关节疼能和经络不畅以及四肢麻木等症都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治部时可以把甲珠煎汤服用,也可以制成药膏以后直接外用;4、消肿排脓:能活血消痈也能消肿止痛,平时人们出现皮肤溃烂化脓以及疮疡肿痛时,都能用甲珠来治疗,它能让肿痛的症状很快减轻。

寻骨风:味辛、苦,性平。肝经;肝、胃经。有祛风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胃痛,睾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

磁石:咸,寒。归心、肝、肾经。宁心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宁心安神,过去是镇心安神、重镇安神,除了一般的心神不宁,还用于神志失常的癫狂或癫痫做辅助药,它兼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又是平肝阳的药,肝阳上亢往往引起心神不宁,阳浮而神动,阳浮就是肝阳上亢,所以对肝阳上亢的心神不宁更适合。它还略有一点滋养肝阴的作用,所以它兼顾了肝阳上亢本身就存在的肝肾阴虚的这个本质。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肝阳上亢是由肝肾阴虚引起的,一般都要配伍补阴的药,还可配伍清肝火的。从而名目,改善听、视力,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亏虚,听、视力下降,它滋养肝肾是一种倾向性,要配伍典型的滋养肝肾的药。过去还有纳气平喘,治疗肾不纳气,久咳虚喘,出气多进气少,但作用不明显。要火煅,醋淬增效。

1、镇惊安神,用于心神不宁、烦躁失眠、惊悸癫痫。磁石质重性降,入心经,有镇惊安神之功。其味咸入肾,又有益肾之效。常用于肾虚肝旺,肝火上扰心神所致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及癫痫等证。常与朱砂、神曲配伍,如磁朱丸。

2、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磁石入肝肾二经,既能平肝潜阳,又能益肾阴而敛浮阳,常与石决明、白芍、生地等同用治疗阳亢眩晕之证。

3、聪耳明目,用于肝肾亏虚,耳鸣、耳聋、目暗等。磁石能养肾益精、聪耳明目,常用治肝肾亏虚所致的视力、听力下降。治肾虚耳鸣、耳聋,多配伍熟地、山茱萸等补肾之品,如耳聋左慈丸;治肝肾不足,视物昏花,可以磁朱丸配合养肝补肾明目之品如女贞子、枸杞子等同用。现代临床以磁朱丸治疗白内障有效。

4、纳气平喘,用于肾虚作喘。磁石既能养肾,又可纳气,常与五味子、胡桃肉、代赭石等同用,治肾不纳气之虚喘。另外,磁石酒渍服,可治阳痿;研末外敷,又治金疮出血。

党参: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抗癌、降压、抗缺氧、抗衰老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适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溃疡、贫血、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党参所含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又能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其所含的锌可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性功能。

透骨草:味甘、辛、性温。肺、肝经。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鸡血藤:味性:苦、辛,凉;归经:心经;消肿解毒;活血祛风;主痈疮疖肿;湿疹瘙痒;癣疥;癞痢头;跌打损伤;骨折;外伤。

草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甘草: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川穹:具有活血、止痛等作用,可用于痛经。可能很多人对于川穹还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它的功效和作用吧。

1、活血行气:川穹归肝胆经,能够活血行气,治疗血瘀气滞诸痛证。可以治疗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肝郁气滞之胁痛;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跌仆损伤,瘀肿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漏不下,月经不调,寒凝血滞,难产,胞衣不下。

2、祛风止痛:川穹性辛温,又可以祛风止痛,治疗风湿痹痛,头痛证,为六经头痛之要药,肝阳上亢头痛之要药。

3、促进呼吸:川穹所含的挥发油剂量较大,会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呈现兴奋作用。

4、解痉:川穹中所含的阿魏酸与中性成分对平滑肌有抗痉作用,川穹生物碱,阿魏酸及川穹内酯都有解痉作用。

5、抗菌消炎:川穹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川穹对大肠、痢疾(宋内氏)、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

《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

《吴普本草》:“治心腹痛。”

《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

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

《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

《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通过喷剂和热敷进行双层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脊柱疾病,能够治疗颈、腰、胸、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能够对脊柱疾病进行理疗康复,扶正祛邪、强肾、健脾、平肝、驱风、驱湿、驱寒、活血、通络、止痛,纯中药热敷,无任何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乌梢蛇105g;黑蚂蚁107g;血竭96g;葛根100g;羌活104g;制南星102g;独活95g;黄芪98g;当归93g;乳香90g;没药97g;牛膝106g;桂枝108g;桑枝110g;杜仲95g;伸筋草88g;徐长卿102g;川乌104g;熟地黄106g;皂角刺105g;甲珠108g;寻骨风110g;磁石85g;党参102g;透骨草110g;鸡血藤105g;草乌104g;甘草115g;川穹96g;丹参98g。

实施例二:

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乌梢蛇15g;黑蚂蚁20g;血竭15g;葛根16g;羌活20g;制南星14g;独活16g;黄芪20g;当归17g;乳香16g;没药14g;牛膝16g;桂枝15g;桑枝20g;杜仲15g;伸筋草12g;徐长卿10g;川乌14g;熟地黄16g;皂角刺15g;甲珠18g;寻骨风10g;磁石15g;党参12g;透骨草10g;鸡血藤15g;草乌14g;甘草15g;川穹16g;丹参18g。

实施例三:

一种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乌梢蛇195g;黑蚂蚁185g;血竭188g;葛根192g;羌活196g;制南星192g;独活196g;黄芪195g;当归190g;乳香190g;没药197g;牛膝196g;桂枝188g;桑枝190g;杜仲185g;伸筋草188g;徐长卿182g;川乌184g;熟地黄200g;皂角刺185g;甲珠188g;寻骨风190g;磁石185g;党参182g;透骨草190g;鸡血藤185g;草乌194g;甘草185g;川穹186g;丹参198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脊柱疾病用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b、将牛膝、杜仲、伸筋草、制南星、熟地黄、羌活、徐长卿、寻骨风、草乌、皂角刺、鸡血藤、桂枝、桑枝、甘草、磁石、乳香、没药、丹参分别洗净干燥,后磨成粉末;

c、将上述药粉充分混合后,按公知工艺打包成密封药包;

d、将乌梢蛇、黑蚂蚁、血竭、葛根、独活、黄芪、当归、川乌、熟地黄、甲珠、党参、透骨草、草乌、川穹分别洗净切段,并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药材进行包装;

e、将步骤c中制备好的药包和步骤d中制备好的药材包泡入同一纯粮酒中;

f、将药酒密封存放15-20天,且放置于阴凉处;

g、药酒泡好后,将步骤c中制备的药包取出,用于热敷备用,将步骤d中的药材包取出,剩余的药酒液用公知工艺进行装瓶,用于喷剂备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中,所述药包的规格为80g。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和d中,对药材和药粉进行包装时,使用消过毒的无纺布或滤水纸。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步骤c中制备好的药包和步骤d中制备好的药材包在泡入纯粮酒前,需要进行消毒杀菌,优选的,将药包和药材包密封好后放入蒸汽锅中熏蒸半小时。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所述纯粮酒使用65%的纯粮酒,且酒与药材的比例为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g中,使用药包进行热敷时,需使用铁锅对药用盐(青海察尔汗大青盐)进行加热,配合药包进行热敷。

本发明的用法为:使用时,将泡制好的药酒喷在患处,可配合按摩等手法疏通经络,促进药物吸收,后将研磨成的药包热敷在患处,热敷时,使用药用盐进行配合,加快经络吸收。

以下为服用本发明醒酒药的临床例子:

1:杨某某,男,53岁,患有腰椎4-5节间盘突出,伴有腰肌劳损、双下肢酸麻,腰都直不起来,拔罐、针灸效果都不明显,各种膏药都尝试过,持续4-5年,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使用本药物理疗13天后,症状完全消失。

2:高某某,女,65岁,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0年,膝关节肿大,有关节积液,行动严重不便,运动关节变形,每年都需要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使用本药物理疗50天,浮肿消失,双脚都换了一层皮,新的皮肤重生,目前行动自如。

3:王某,女,51岁,腰困、腰酸,腿下肢浮肿,初步诊断为椎间盘突出,ct核实4-5椎盘突出,使用本药物理疗40天,症状全部消失,而且因脊柱疾病引起的内分泌系统闭经,也恢复正常。

4:王某某,女,45岁,颈柱病4-5年,x光透视检测后结果为颈椎弯曲,常会有头晕、头痛等症状,曾正骨、推拿、艾灸效果不明显,使用本药物理疗35天全面康复。

采用本中药治疗脊柱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超过90%,有效率96%,对脾胃不和、脾胃虚寒、肝气不舒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