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9703发布日期:2019-12-27 15:16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鼻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鼻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是由于环境与工作变化作用造成的多因素应急疾病,同时存在一定遗传性,鼻腔炎性疾病主要是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现有的中药配方根据传统配方进行对症治疗,主要以汤剂慢性调理为主,但是对于容易复发的鼻炎或是慢性鼻窦炎患者疗效欠佳,不能根除,同时西药的口服药临床有多种,如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局部滴鼻药物,甚至有采用激光或是手术进行治疗的,治疗费高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求疗效好、成本低的治疗鼻病的药物成为鼻炎患者一种重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鼻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无毒、无副作用、疗效快、无复发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病的中药配方,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包括:细辛、苍耳子、饿不食草、白芷、升麻、柴胡小皂角、幸夷、薄荷、桔梗、青黛、枯矶、冰片、樟脑、麻黄、紫苏、荆芥、野菊花、蝉綐、金银花、紫菀、藿香、石菖蒲、木香、蜂房、防风、白花蛇、附子、地肤子、蛇床子、诃子、千里光、凡士林;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0-40份、苍耳子18-35份、饿不食草35-50份、白芷20-35份、升麻10-30份、柴胡小皂角8-15份、幸夷8-20份、薄荷30-60份、桔梗30-35份、青黛10-25份、枯矶8-15份、冰片8-25份、樟脑8-20份、麻黄6-22份、紫苏10-20份、荆芥12-25份、野菊花10-30份、蝉綐20-40份、金银花15-25份、紫菀10-20份、藿香4-12份、石菖蒲8-22份、木香5-14份、蜂房4-12份、防风4-13份、白花蛇6-20份、附子10-21份、地肤子9-15份、蛇床子5-15份、诃子9-25份、千里光12-40份、凡士林400-75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5-30份、苍耳子25-30份、饿不食草30-40份、白芷25-28份、升麻15-20份、柴胡小皂角10-14份、幸夷10-15份、薄荷35-45份、桔梗32-35份、青黛15-20份、枯矾8-12份、冰片15-20份、樟脑10-15份、麻黄10-18份、紫苏10-15份、荆芥15-20份、野菊花15-25份、蝉綐25-30份、金银花20-25份、紫菀10-15份、藿香5-10份、石菖蒲9-18份、木香6-10份、蜂房7-11份、防风6-10份、白花蛇10-15份、附子12-18份、地肤子10-13份、蛇床子8-11份、诃子12-18份、千里光18-27份、凡士林550-68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细辛27份、苍耳子26份、饿不食草36份、白芷26份、升麻17份、柴胡小皂角13份、幸夷12份、薄荷40份、桔梗33份、青黛16份、枯矾10份、冰片16份、樟脑13份、麻黄12份、紫苏14份、荆芥18份、野菊花22份、蝉綐26份、金银花22份、紫菀11份、藿香7份、石菖蒲14份、木香7份、蜂房9份、防风8份、白花蛇12份、附子16份、地肤子11份、蛇床子10份、诃子14份、千里光20份、凡士林60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其制备方法为:

1)、按处方量称取枯矾、冰片入粉碎机中粉碎,目数40-60;

2)、按处方量称取饿不食草捣碎,加入用量为原料药总重的3倍量的水,煎煮1-2h,停火,过滤,作为第一滤液留存备用,滤渣加入2倍水量,小火煎煮1h,过滤,作为第二滤液留存备用;

3)、按处方量称取蝉綐、蜂房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72小时,粉碎,目数150-200,留存备用;

4)、按重量分数取细辛、白芷、升麻、柴胡小皂角、幸夷、薄荷、桔梗、青黛、樟脑、麻黄、紫苏、荆芥、野菊花、蝉綐、金银花、紫菀、藿香、石菖蒲、木香、防、白花蛇、附子、地肤子、蛇床子、诃子、千里光,入粉碎机搅碎后浸入原材料6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72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滤过,得滤液;

5)、将步骤(2)、步骤(4)所得滤液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放入步骤(1)中枯矾、冰片粉末,进行搅拌,持续搅拌30分钟后加入步骤(3)中的蝉綐、蜂房粉末,持续搅拌1小时;

6)、按重量分数取凡士林与步骤(5)混合,搅拌,在65度下浓缩成膏剂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的滤液沉淀15小时,取上层液,将滤渣去除。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所用中药材均经过杀菌处理,杀菌采用紫外线与高梯度磁场混合杀菌处理方法进行,所述紫外线间持续照射20分钟,所述高梯度磁场为6000高斯,处理10分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浸泡液萃取2次,将第一次滤液萃取过滤后,留存,将滤渣放入2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两次合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使用方法为用膏剂涂以棉片直接送入鼻腔,35分钟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配方为纯中药配方,既能经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的膏体细腻,稠厚适中,充分利用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配合作用最大程度上发挥药效,本发明对鼻病患者有很好的效果,特别针对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甲肥大、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小儿多涕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术后复发的鼻炎等的皮肤抑菌等,可以防止患者鼻炎复发,彻底根治鼻炎。经临床应用验证,其辅助效果显著,作用可靠,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该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一种治疗鼻病的中药配方,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包括:细辛、苍耳子、饿不食草、白芷、升麻、柴胡小皂角、幸夷、薄荷、桔梗、青黛、枯矾、冰片、樟脑、麻黄、紫苏、荆芥、野菊花、蝉綐、金银花、紫菀、藿香、石菖蒲、木香、蜂房、防风、白花蛇、附子、地肤子、蛇床子、诃子、千里光、凡士林;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0-40份、苍耳子18-35份、饿不食草35-50份、白芷20-35份、升麻10-30份、柴胡小皂角8-15份、幸夷8-20份、薄荷30-60份、桔梗30-35份、青黛10-25份、枯矾8-15份、冰片8-25份、樟脑8-20份、麻黄6-22份、紫苏10-20份、荆芥12-25份、野菊花10-30份、蝉綐20-40份、金银花15-25份、紫菀10-20份、藿香4-12份、石菖蒲8-22份、木香5-14份、蜂房4-12份、防风4-13份、白花蛇6-20份、附子10-21份、地肤子9-15份、蛇床子5-15份、诃子9-25份、千里光12-40份、凡士林400-750份。

具体实施例一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5-30份、苍耳子25-30份、饿不食草30-40份、白芷25-28份、升麻15-20份、柴胡小皂角10-14份、幸夷10-15份、薄荷35-45份、桔梗32-35份、青黛15-20份、枯矾8-12份、冰片15-20份、樟脑10-15份、麻黄10-18份、紫苏10-15份、荆芥15-20份、野菊花15-25份、蝉綐25-30份、金银花20-25份、紫菀10-15份、藿香5-10份、石菖蒲9-18份、木香6-10份、蜂房7-11份、防风6-10份、白花蛇10-15份、附子12-18份、地肤子10-13份、蛇床子8-11份、诃子12-18份、千里光18-27份、凡士林550-680份。

具体实施例二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7份、苍耳子26份、饿不食草36份、白芷26份、升麻17份、柴胡小皂角13份、幸夷12份、薄荷40份、桔梗33份、青黛16份、枯矾10份、冰片16份、樟脑13份、麻黄12份、紫苏14份、荆芥18份、野菊花22份、蝉綐26份、金银花22份、紫菀11份、藿香7份、石菖蒲14份、木香7份、蜂房9份、防风8份、白花蛇12份、附子16份、地肤子11份、蛇床子10份、诃子14份、千里光20份、凡士林600份。

所述其制备方法为:

1)、按处方量称取枯矾、冰片入粉碎机中粉碎,目数40-60;

2)、按处方量称取饿不食草捣碎,加入用量为原料药总重的3倍量的水,煎煮1-2h,停火,过滤,作为第一滤液留存备用,滤渣加入2倍水量,小火煎煮1h,过滤,作为第二滤液留存备用;

3)、按处方量称取蝉綐、蜂房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72小时,粉碎,目数150-200,留存备用;

4)、按重量分数取细辛、白芷、升麻、柴胡小皂角、幸夷、薄荷、桔梗、青黛、樟脑、麻黄、紫苏、荆芥、野菊花、蝉綐、金银花、紫菀、藿香、石菖蒲、木香、防、白花蛇、附子、地肤子、蛇床子、诃子、千里光,入粉碎机搅碎后浸入原材料6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72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滤过,得滤液;

5)、将步骤(2)、步骤(4)所得滤液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放入步骤(1)中枯矾、冰片粉末,进行搅拌,持续搅拌30分钟后加入步骤(3)中的蝉綐、蜂房粉末,持续搅拌1小时;

6)、按重量分数取凡士林与步骤(5)混合,搅拌,在65度下浓缩成膏剂即可。

所述步骤(4)中的滤液沉淀15小时,取上层液,将滤渣去除。

所述所用中药材均经过杀菌处理,杀菌采用紫外线与高梯度磁场混合杀菌处理方法进行,所述紫外线间持续照射20分钟,所述高梯度磁场为6000高斯,处理10分钟。

所述步骤(4)中浸泡液萃取2次,将第一次滤液萃取过滤后,留存,将滤渣放入2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两次合并。

具体实施例三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6份、苍耳子26份、饿不食草33份、白芷27份、升麻16份、柴胡小皂角12份、幸夷11份、薄荷36份、桔梗34份、青黛16份、枯矾9份、冰片17份、樟脑12份、麻黄11份、紫苏11份、荆芥16份、野菊花17份、蝉綐27份、金银花23份、紫菀12份、藿香6份、石菖蒲10份、木香8份、蜂房8份、防风7份、白花蛇14份、附子13份、地肤子10份、蛇床子9份、诃子13份、千里光19份、凡士林560份。

所述其制备方法为:

1)、按处方量称取枯矾、冰片入粉碎机中粉碎,目数40-60;

2)、按处方量称取饿不食草捣碎,加入用量为原料药总重的3倍量的水,煎煮1-2h,停火,过滤,作为第一滤液留存备用,滤渣加入2倍水量,小火煎煮1h,过滤,作为第二滤液留存备用;

3)、按处方量称取蝉綐、蜂房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72小时,粉碎,目数150-200,留存备用;

4)、按重量分数取细辛、白芷、升麻、柴胡小皂角、幸夷、薄荷、桔梗、青黛、樟脑、麻黄、紫苏、荆芥、野菊花、蝉綐、金银花、紫菀、藿香、石菖蒲、木香、防、白花蛇、附子、地肤子、蛇床子、诃子、千里光,入粉碎机搅碎后浸入原材料6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72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滤过,得滤液;

5)、将步骤(2)、步骤(4)所得滤液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放入步骤(1)中枯矾、冰片粉末,进行搅拌,持续搅拌30分钟后加入步骤(3)中的蝉綐、蜂房粉末,持续搅拌1小时;

6)、按重量分数取凡士林与步骤(5)混合,搅拌,在65度下浓缩成膏剂即可。

所述步骤(4)中的滤液沉淀15小时,取上层液,将滤渣去除。

所述所用中药材均经过杀菌处理,杀菌采用紫外线与高梯度磁场混合杀菌处理方法进行,所述紫外线间持续照射20分钟,所述高梯度磁场为6000高斯,处理10分钟。

所述步骤(4)中浸泡液萃取2次,将第一次滤液萃取过滤后,留存,将滤渣放入2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两次合并。

具体实施例四

所述配方组分的原材料重量组分如下:细辛28份、苍耳子30份、饿不食草35份、白芷25份、升麻15份、柴胡小皂角13份、幸夷15份、薄荷32份、桔梗32份、青黛19份、枯矾9份、冰片16份、樟脑11份、麻黄11份、紫苏14份、荆芥19份、野菊花16份、蝉綐28份、金银花21份、紫菀13份、藿香7份、石菖蒲10份、木香8份、蜂房10份、防风7份、白花蛇11份、附子13份、地肤子12份、蛇床子9份、诃子14份、千里光2份、凡士林580份。

所述其制备方法为:

1)、按处方量称取枯矾、冰片入粉碎机中粉碎,目数40-60;

2)、按处方量称取饿不食草捣碎,加入用量为原料药总重的3倍量的水,煎煮1-2h,停火,过滤,作为第一滤液留存备用,滤渣加入2倍水量,小火煎煮1h,过滤,作为第二滤液留存备用;

3)、按处方量称取蝉綐、蜂房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72小时,粉碎,目数150-200,留存备用;

4)、按重量分数取细辛、白芷、升麻、柴胡小皂角、幸夷、薄荷、桔梗、青黛、樟脑、麻黄、紫苏、荆芥、野菊花、蝉綐、金银花、紫菀、藿香、石菖蒲、木香、防、白花蛇、附子、地肤子、蛇床子、诃子、千里光,入粉碎机搅碎后浸入原材料6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72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滤过,得滤液;

5)、将步骤(2)、步骤(4)所得滤液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在放入步骤(1)中枯矾、冰片粉末,进行搅拌,持续搅拌30分钟后加入步骤(3)中的蝉綐、蜂房粉末,持续搅拌1小时;

6)、按重量分数取凡士林与步骤(5)混合,搅拌,在65度下浓缩成膏剂即可。

所述步骤(4)中的滤液沉淀15小时,取上层液,将滤渣去除。

所述所用中药材均经过杀菌处理,杀菌采用紫外线与高梯度磁场混合杀菌处理方法进行,所述紫外线间持续照射20分钟,所述高梯度磁场为6000高斯,处理10分钟。

所述步骤(4)中浸泡液萃取2次,将第一次滤液萃取过滤后,留存,将滤渣放入2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浸泡4小时,以乙醇作为提取物进行萃取,两次合并。

临床应用病例

截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处经治疗的患者120例,年龄在12-65岁,其中病程最长的鼻炎患者长度达12年,病程最短3个月。

以上的120例患者经本发明用药,早晚各一次,一次贴敷35分钟,2-3日见效,1至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治疗有效率为百分之百。

典型的临床应用病例如下:

病例1:

曹女士,现年50岁,山东聊城人,患有鼻炎1.5年,时常鼻塞打喷嚏,之前服用多种中药及西药涂抹药膏,停药后反复,久治不愈。使用本本发明配方半个疗程,鼻塞喷嚏症状消失,鼻腔粘膜修复良好且无复发。

病例2:

林先生,现年54岁,黑龙江林海人,从事教师行业,患慢性鼻炎8年,鼻塞头痛,鼻甲肿大。使用本发明配方一个半疗程,鼻腔通气好,四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病例3:

廖先生,现年35岁,山东淄博市人,工地工人,因粉尘过敏换上鼻炎,换季尤为严重,患慢性鼻炎3年,持续性鼻塞,流浓涕,头痛。使用本发明一个疗程,症状均消失且无复发。

病例4:

孙老师,现年58岁,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退休教师,患过敏性鼻炎12年,早前有粉尘过敏症状,伴有鼻塞和鼻痒、头痛乏力等症状。使用本发明一个半疗程,症状均消失且无复发。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配方对于治疗顽固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具有很好效果,可以防止患者鼻炎复发,彻底根治鼻炎,使用本发明鼻炎膏,不但能够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水平,同时也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