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心碱在制备防治脑胶质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73916发布日期:2019-12-21 02:3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莲心碱在制备防治脑胶质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脑胶质瘤药物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莲心碱在制备防治脑胶质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公开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脑胶质瘤是颅脑肿瘤中对病人危害性最大的肿瘤之一,随着病程进行,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造成影响,并且易复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根据who分级,胶质瘤可分为ⅰ~ⅳ级,ⅰ、ⅱ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glioma,lgg),ⅲ、ⅳ为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hgg),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其平均生存期仅约1年;有研究报道其5年生存率只有9.8%。

目前对于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疗法、化学疗法、放射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传统的化学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亚硝脲类药物、烷化剂药物等。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料,近些年来,将天然药物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用于肿瘤的治疗愈发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已知的天然药物单体成分包括紫杉醇、雷公藤甲素、姜黄素、白藜芦醇等,可以通过影响纺锤体作用、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还可以调节细胞内凋亡基因的表达含量激活对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除参与细胞凋亡剂细胞信号转导等途径外,中药单体成分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实现对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发现,白头翁多糖可以降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及尿素水平,激活血浆中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提升胸腺和脾脏的指数,减轻肝肾的损害程度。

莲心碱(liensmine,lie),系从睡莲科莲属植物莲(nelumbonucifern)的莲子心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生物碱。现有研究表明莲心碱具有降血压、抗氧化等活性。周静的研究表明,莲心碱可以通过抑制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作用来抑制自噬降解的过程,通过与多种临床化疗药物联合作用于乳腺癌细胞的机制研究验证了莲心碱有望作为一种抑制自噬降解药物,与常规化疗药物进行协同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研究背景,发明人认为莲心碱有望被开发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加以应用,进一步明确莲心碱的作用机制对明确莲心碱的用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公开通过体外细胞活性实验证实了莲心碱对于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启示莲心碱(cas:2586-96-1)有望对脑胶质瘤具有治疗作用。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莲心碱在制备防治脑胶质瘤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通过体外细胞抑制试验证实了莲心碱对于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公开通过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莲心碱,证实了莲心碱对于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10ug/ml以上的莲心碱对脑胶质瘤细胞体现出抑制作用,莲心碱浓度达到40ug/ml时,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以达到80%以上,抑制效果显著。这种良好的体外脑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启示莲心碱可作为活性成分应用于抗脑胶质瘤制剂。

本公开第二方面,一种抗脑胶质瘤制剂,所述制剂包括莲心碱,所述莲心碱作为活性成分。

优选的,所述制剂包括脑胶质瘤抑制模型药物及抗脑胶质瘤药物。

优选的,所述制剂中莲心碱作为活性成分占该制剂总重量的1-99%。

优选的,所述制剂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矫味剂等常规辅料。

优选的,所述制剂可以是片剂、胶囊、粉剂、糖浆、溶液状、悬浮液和气雾剂等,并可以存在于适宜的固体或液体的载体或稀释液中和适宜的用于注射或滴注的消毒器具中,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所述治疗方法包括采用第二方面所述抗脑胶质瘤制剂进行治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脑胶质瘤作为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脑部肿瘤疾病,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传统的化疗药物对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不甚理想。本公开通过细胞活性实验发现莲心碱,莲心碱能够显著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对脑胶质瘤细胞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活性,启示莲心碱有望作为抗脑胶质瘤药物进行开发,进一步拓展了抗脑胶质瘤药物的研发进展。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为实施例1中细胞抑制实验结果折线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脑胶质瘤是一种危害严重的颅内肿瘤,开发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具有良好抑制活性的化学单体对脑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公开提供了莲心碱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防治脑胶质瘤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与对比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1)细胞抑制实验

本实施例中采用脑胶质瘤u87mg作为研究模型,研究莲心碱对脑胶质瘤细胞活性作用结果。莲心碱,母液40mg/ml,将溶液用培养基稀释至40ug/ml、20ug/ml、10ug/ml、5ug/ml、2.5ug/ml进行细胞培养,(dmso控制在0.1%),培养24小时,测mtt,观察莲心碱抑制细胞增殖(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从表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当莲心碱浓度升高时,脑胶质瘤抑制率也逐渐升高。当莲心碱浓度达到40ug/ml时,肿瘤细胞抑制率可以达到80%以上,抑制效果良好。

2)免疫荧光观察

待细胞长到覆盖盖玻片的60-80%时,开始实验

(1)加样:弃掉培养基,加0.1%的lie工作液(培养基稀释)孵育2min、4min、8min;500ul/孔;弃掉,加pbs洗1次。

(2)固定:弃掉pbs,加4%的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min;弃掉,加pbs洗1次,每次5min(过长时间的固定会影响蛋白的免疫原性)。

(3)染色:1%bsa稀释alexafluor546phalloidin,室温孵育30min,每孔加200ul;pbs洗2次,每次5min;注意避光。

(4)dapi封片:滴加dapi时应注意将长有细胞的一片朝下进行封片,要让细胞与dapi接触。

(5)观察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图2),胶质细胞骨架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莲心碱使f-actin在板状伪足和侵袭伪足的分布。显示莲心碱通过影响了细胞的骨架形态抑制其迁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