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63380发布日期:2020-01-10 21:16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

化学药物治疗虽然疗效迅速,但是往往以缓解症状为主,治标不治本,而且常常会伴随一系列的副反应。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为对症治疗,且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大多采用个体化的汤剂整体辨证施用方药,但由于需要服药时间长,口感差,煎药费时费力,患者难以坚持,因而影响疗效的可持续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制造简单,毒副作用小、疗效佳,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下述中药材原料:

干姜11~16份、黄芪13~19份、山药8~14份、鸡内金7~12份、莪术4~7份、乌梅7~14份、白芍5~9份、郁金4~8份、甘草4~7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原料包括:

干姜12~15份、黄芪14~18份、山药9~13份、鸡内金8~11份、莪术5~6份、乌梅8~12份、白芍6~8份、郁金5~7份、莪术5~6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中药材原料包括:

干姜14份、黄芪15份、山药11份、鸡内金10份、莪术6份、乌梅10份、白芍7份、郁金6份、莪术6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上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干姜、黄芪、山药、鸡内金、莪术、乌梅、白芍、郁金,加水提取,得提取液;

s2,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提取液浓缩至成一次浸膏;

s3,在一次浸膏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5%~65%,搅拌均匀,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具有活性成分的二次浸膏;

s4,将二次浸膏加工成颗粒剂。

进一步地,s1中,加水提取的次数为3~4次,每次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2~15倍的水,提取时间为3.5~4.5小时。

进一步地,s2中,提取液浓缩成8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一次浸膏。

进一步地,s3中,静置时间不小于12小时。

进一步地,s3中,二次浸膏为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二次浸膏。

进一步地,s4中,将二次浸膏制成颗粒剂时,添加蔗糖作为辅料,蔗糖的添加量为25%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提供上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应用,应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以下,对本发明的上述原料的性质等稍作说明: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黄芪:味甘,性微温。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慢性肾炎蛋白尿、疮口久不愈合。

山药:甘,平。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

鸡内金:甘,平。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胆胀胁痛。

莪术:味辛、苦,性温。用于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乌梅:味酸、涩,性平。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用于血虚萎黄,自汗,盗汗,胁痛,腹痛。

郁金:辛、苦,寒。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黄疸尿赤。

甘草: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特别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早期阶段效果最为显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晚期也有较好的延缓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原料包括:干姜11份、黄芪13份、山药8份、鸡内金7份、莪术4份、乌梅7份、白芍5份、郁金4份、甘草4份;

制备方法:取干姜11份、黄芪13份、山药8份、鸡内金7份、莪术4份、乌梅7份、白芍5份、郁金4份、甘草4份,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2倍的水,提取3.5小时,提取3次,得提取液;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混合,浓缩成8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一次浸膏;在一次浸膏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5%,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二次浸膏;将二次浸膏中加入蔗糖,加工成颗粒剂,蔗糖的添加量为15%。

实施例2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原料包括:干姜14份、黄芪15份、山药11份、鸡内金10份、莪术6份、乌梅8份、白芍7份、郁金6份、甘草6份;

制备方法:干姜14份、黄芪15份、山药11份、鸡内金10份、莪术6份、乌梅8份、白芍7份、郁金6份、甘草6份,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5倍的水,提取4.5小时,提取4次,得提取液;将4次提取的提取液混合,浓缩成8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一次浸膏;在一次浸膏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5%,搅拌均匀,静置1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二次浸膏;将二次浸膏中加入蔗糖,加工成颗粒剂,蔗糖的添加量为25%。

实施例3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

原料包括:干姜16份、黄芪19份、山药4份、鸡内金12份、莪术7份、乌梅14份、白芍9份、郁金8份、甘草7份;

制备方法:干姜16份、黄芪19份、山药4份、鸡内金12份、莪术7份、乌梅14份、白芍9份、郁金8份、甘草7份,加入相当于药材总重量13倍的水,提取4小时,提取4次,得提取液;将4次提取的提取液混合,浓缩成8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一次浸膏;在一次浸膏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二次浸膏;将二次浸膏中加入蔗糖,加工成颗粒剂,蔗糖的添加量为18%。

实施例4

上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每次服用15克,一日三次,饭前30分钟服用,淡盐水送服,服药过程中不宜食凉、辣食物,孕妇禁服,有消化道溃疡性疾病患者慎服。

本发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经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按疗程用药,可不复发。下面是采用本发明的治疗尿石症中药进行的临床试验,病例治疗结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制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试验。用药3次/日,每次15g,临床观察显示,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经纤维胃镜检查,并经胃粘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50例病例的总有效率为92.5%,其中显效率为50.5%,有效率占42%。,临床结束后随访,自觉症状未复发,萎缩程度也减轻。

具体病例

1、李某,男,35岁,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月治疗痊愈,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或消失。

2、吴某某,女,25岁,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本发明中药两个月,恢复正常,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或减轻两个级度。

3、赵某,男,26岁,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经服用本发明中药三个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恢复正常或消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