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7402发布日期:2020-01-18 03:3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血栓手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引起全球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并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致死疾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约占了脑卒中总数的70%-80%。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脑的血流供应中断,能量耗竭,立即引起缺血中心区脑组织的损伤和部分脑功能的丧失。由于长时间的血管栓塞引起的后果十分严重,一直以来也是治疗的难点。

目前对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静动脉药物溶栓、超声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等,虽然动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常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患者救治溶栓时间窗要求严格。正常时,要求病人自发病4.5h内或延迟1-2h,也就是说最多不能超过6h,并且其应用也收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特别是血栓栓塞动脉闭塞再通率会大大降低。

为此,机械式取栓装置到2000年以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新材料、新工艺和医学影像设备不断的发展中,机械式取栓装置可以直观快速的导通或提取血管中的闭塞血栓,特别是在大血管中的栓塞,在临床治疗中大大的延长了时间窗,最近在美国的一项临床调查研究中得出了机械式取栓时间窗长达24h,救治病人成功率高达40%以上,这完全改善了后期的治疗效果。

机械式取栓装置早在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merci的取栓装置,随之2006年phonex的血栓取出装置出现,2008年penumbra的血栓抽吸装置、到2016年solitaireab支架取栓装置,直至目前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取栓装置的出现。就目前为止,机械式取栓装置存在着临床使用时的问题。

现有取栓装置的捕捉器的支架采用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是在材料上直接激光雕刻成型,因此网状结构的的各连接点均是一个整体,当该结构的捕捉器在收缩和伸展的时候,网状结构的连接点固定死而无法相对活动,导致支架的刚性强,支架在血管转弯的地方无法顺畅通过,为手术造成不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其中主捕捉器的结构中通过第一主丝材与第二主丝材的多种弯折部实现互相勾挂,从而把支架网状结构的连接点由固定改为活动,降低了支架的刚性强度,支架在血管转弯的地方能顺畅通过,方便手术进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包括有主捕捉器,所述主捕捉器包括有若干主捕捉支架,若干所述主捕捉支架用于沿径向收缩与撑开,若干所述主捕捉支架撑开后围成柱形网状结构,所述主捕捉支架包括:

第一主丝材,所述第一主丝材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弯折部以及若干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沿柱形表面向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沿柱形表面向另一侧延伸;

第二主丝材,所述第二主丝材上设置有若干第五弯折部以及若干第六弯折部,所述第五弯折部沿柱形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弯折部沿柱形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六弯折部相互勾挂;

所述第一弯折部用于勾挂相邻主捕捉支架中第二主丝材的第五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丝材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二主丝材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七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七弯折部均沿径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靠近远端的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要小于靠近端的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

靠远端的所述第七弯折部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要小于靠近端的所述第七弯折部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丝材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二主丝材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八弯折部,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八弯折部沿柱形表面同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所述若干主捕捉支架撑开后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形成血栓移行区、血栓嵌入区、血栓捕捉区;

所述血栓移行区为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弯折部、第一个第二弯折部、第一个第三弯折部所覆盖的柱形内部区域;

所述血栓嵌入区为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个第一弯折部、第二个第二弯折部、第二个第三弯折部所覆盖的柱形内部区域;

所述血栓捕捉区为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三个第一弯折部、第三个第三弯折部、第一个第四弯折部、第四个第三弯折部、第二个第四弯折部所覆盖的柱形内部区域。

进一步,所述主捕捉支架设置有三个,其中一个主捕捉支架通过第一弯折部与相邻的另一个主捕捉支架的第五弯折部相互勾挂。

进一步,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有远端引导头、辅助捕捉器、以及所述的用于血栓捕捉的主捕捉器。

进一步,所述辅助捕捉器包括若干辅助捕捉支架,若干所述辅助捕捉支架用于沿径向收缩与撑开,若干所述辅助捕捉支架撑开后形成网状球形,所述辅助捕捉支架包括:

第一辅助丝材,所述第一辅助丝材上设置有若干第九弯折部以及若干第十弯折部,所述第九弯折部沿球形外表面向一侧延伸,所述第十弯折部沿球形外表面向另一侧延伸;

第二辅助丝材,所述第二辅助丝材上设置有若干第十一弯折部以及若干第十二弯折部,所述第十一弯折部沿球形外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九弯折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十二弯折部沿球形外表面且靠近所述第十弯折部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十弯折部与所述第十二弯折部相互勾挂;

所述第九弯折部用于勾挂相邻第二辅助丝材的第十一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辅助捕捉支架设置有三个。

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显示位置的可显影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可显影连接件包括第一显影连接件、以及第二显影连接件;所述第一显影连接件位于所述主捕捉器的近端的一端,所述第二显影连接件位于所述主捕捉器与所述辅助捕捉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主丝材与第二主丝材的连接点采用互相勾挂设置,使丝材之间可以相对活动,没有固定死,从而把主捕捉支架网状结构的连接点由固定改为活动,降低了主捕捉支架的刚性强度,主捕捉支架在血管转弯的地方能顺畅通过;同时血栓在主捕捉支架形成的网状结构中可以顺应主捕捉支架的变化而变化,便于血栓更好的嵌入网架中;在保证支架支撑特性的同时,主捕捉支架形成的网状结构的外径可以顺应性变动,从而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弯曲血管或变径血管;主捕捉支架在整体上有更好的柔性,由于血管形状并不是完全理想的圆柱状,为此每根丝材可以有相对的调整余地更适用不同形状的血管,丝材之间的弯折部进行互相勾挂,整体上把主捕捉支架的各根丝材在空间上组联起来,防止主捕捉支架回收到微导管或通过迂曲血管时支架发生局部塌陷,使血栓逃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主捕捉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主捕捉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主捕捉器的实施例中第一主丝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实施例中辅助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捕捉器;110、主捕捉支架;120、第一主丝材;121、第一弯折部;122、第二弯折部;123、第三弯折部;124、第四弯折部;125、第一连接部;126、第二连接部;127、第三连接部;128、第四连接部;129、第五连接部;130、第二主丝材;131、第五弯折部;132、第六弯折部;133、第七弯折部;134、第八弯折部;140、血栓移行区;150、血栓嵌入区;160、血栓捕捉区;200、远端引导头;300、辅助捕捉器;310、辅助捕捉支架;320、第一辅助丝材;321、第九弯折部;322、第十弯折部;330、第二辅助丝材;331、第十一弯折部;332、第十二弯折部;400、可显影连接件;410、第一显影连接件;420、第二显影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包括用于血栓捕捉的主捕捉器100,所述主捕捉器包括有若干主捕捉支架110,若干所述主捕捉支架110用于沿径向收缩与撑开,当收缩成线状的主捕捉支架110穿过血栓时,主捕捉支架110开始释放约束而撑开,撑开后的主捕捉器100由若干所述主捕捉支架110撑开后围成柱形网状结构,柱形网状结构内部中空,从而使血栓从中间撑开,使血液从柱形网状结构的中间顺利通过,达到使血管通畅的效果。本实施中的柱形网状结构设置为圆柱网状结构,圆柱网状结构与圆柱形血管更容易适配。易于想到的是,主捕捉支架110撑开后可围成其他结构形状,如球形,柱形结构包括非规则的圆柱形,椭圆柱形、方形柱等。

如图3所示(为便于辨别结构,在柱形网状结构内部设置一个参照体,实际应用中,柱形网状结构内部是中空或有一些血栓块,但血栓块很难填满柱形网状结构内部)。若干所述主捕捉支架110撑开后围成柱形网状结构,所述主捕捉支架110包括第一主丝材120和所述第一主丝材120缠绕的第二主丝材130。所述第一主丝材120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弯折部121以及若干第二弯折部122,所述第一弯折部121沿柱形表面向一侧延伸,所述第二弯折部122沿柱形表面向另一侧延伸。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弯折部122以及下文提到的其他弯折部均为u形结构,弯折部的延伸方向均指u形的深度方向,沿柱形表面向一侧延伸指贴着柱形表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延伸。为便于理解,可以把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理解为一种镜像结构或者大部分弯折结构为镜像结构,镜像面为若干第二弯折部122的顶点与中轴线所形成的平面。

所述第二主丝材130上设置有若干第五弯折部131以及若干第六弯折部132,所述第五弯折部131沿柱形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12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弯折部132沿柱形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弯折部122的方向延伸。在一个主捕捉支架110中第一主丝材120的所述第二弯折部122与第二主丝材130所述第六弯折部132相互勾挂,具体为第二弯折部122的u形结构底部穿过第六弯折部132的u形结构底部,形成互相勾挂的链式结构;所述主捕捉支架110中第一主丝材120的第一弯折部121与相邻的另一主捕捉支架110中第二主丝材130的第五弯折部131互相勾挂。

这样,通过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的连接点采用互相勾挂设置,即一个主捕捉支架110中第一主丝材120的所述第二弯折部122与第二主丝材130所述第六弯折部132相互勾挂,主捕捉支架110中第一主丝材120的第一弯折部121与相邻的另一主捕捉支架110中第二主丝材130的第五弯折部131互相勾挂,使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之间可以相对活动,没有固定死,在主捕捉支架110的收缩时,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的连接位置可以相对活动而脱开,不会因为固定死对主捕捉支架110进行拉扯,更利于主捕捉支架110的收缩;在主捕捉支架110的收缩时,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的连接位置采用活动勾挂连接结构,当支架在血管转弯的地方进行移动时,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可根据血管壁的弯折而改变形状,不使连接部位的拉力影响,这样把支架网状结构的连接点由固定改为活动,降低了支架的刚性强度,支架在血管转弯的地方能顺畅通过。

为使主捕捉支架110的功能更完整,所述第一主丝材120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三弯折部123,所述第二主丝材130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七弯折部133,所述第三弯折部123与所述第七弯折部133均沿径向延伸设置,即若干主捕捉支架110中,所有第三弯折部123与相对应的所有第七弯折部133环绕形成若干个网状凹槽结构,这样可使位于主捕捉支架110外部的血栓卡嵌在形成的网状凹槽内,便于外部的血栓附着在主捕捉支架110上,从而便于从血管中拖出血栓。

这样,当主捕捉支架110的打开时,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由于材料的弹性向径向方向嵌入到血栓斑块,同时由于第三弯折部123与相对应的所有第七弯折部133环绕形成若干个网状凹槽结构,采用勾挂结构,利用轴向扩展,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从轴向方向嵌入血栓斑块。而目前所有的临床应用支架因为连接点固定而仅从径向一个方向嵌入,因此采用主捕捉支架110抓捕血栓,能更快速的撑开堵塞位置,血液复流速度要快。

为方便结构描述,所述主捕捉器100在使用时手持的一端为近端(靠近使用者的一端),靠近血栓的一端为远端(远离使用者而靠近患者的一端,即图1中有远端引导头200的一端为远端)。

本发明中的第三弯折部123和第七弯折部133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设置,本方案中提出一种设置形式,靠近远端的所述第三弯折部123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要小于靠近端的所述第三弯折部123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靠远端的所述第七弯折部133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要小于靠近端的所述第七弯折部133的底部与轴心之间的距离。这样,远端部分第三弯折部123和第七弯折部133环绕所形成的凹槽使整个的柱形网状结构的内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当血栓被捕捉到柱形网状结构内部后,由于远端柱形网状结构的内部空间小,相当于远端的网点小,使血栓不易漏出。

所述第一主丝材120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四弯折部124,所述第二主丝材130上还设置有若干第八弯折部134,所述第四弯折部124与所述第八弯折部134沿柱形表面同向延伸设置。第四弯折部124和第八弯折部134可顺时针同向或逆时针同向。这样第四弯折部124和第八弯折部134是均匀分布的结构,相当于形成的柱形网状结构的网格均匀分布,使血栓不易漏出。

如图4、图5所示,为使主捕捉支架110的结构更完整,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各种连接部,连接部位于位于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上,为方便结构描述,主要以第一主丝材120为例说明,近端的中心轴位置的第一连接部125,第一连接部125用于使所有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进行首部集中;与第一连接部125顺接并沿径向向外倾斜的第二连接部126;与中心轴平行设置的第三连接部127,第三连接部127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连接部127用于连接第一弯折部121和相邻的第二弯折部122;与弯折部顺接并沿径向向内倾斜的第四连接部128;位于远端中心轴位置的第五连接部129,所述第五连接部129与第四连接部128顺接并用于使所有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进行尾部集中。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126与中轴线的角度为30°~65°之间。所述第四连接部128与中轴线的角度为30°~65°之间。一方面给支架提供合适的径向支撑力,另一方面,该段是倾斜布置,便于回撤支架时容易进入微导管里。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主捕捉支架110设置有三个,当主捕捉支架110撑开时,三个主捕捉支架110沿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其中一个主捕捉支架110通过第一弯折部121与相邻的另一个主捕捉支架110的第五弯折部131相互勾挂。这样设置的主捕捉支架110形成的主捕捉器100结构稳定,其支撑力可满足支撑起血栓的功能要求。

所述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的直径相等或不等直径。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可为圆柱形,椭圆形,无锐角矩形等丝线材。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钽、铱、铂、钨等合金,或医用不锈钢、医用高分子材料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主捕捉支架110撑开后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形成血栓移行区140、血栓嵌入区150、血栓捕捉区160。所述血栓移行区140为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一个第一弯折部121、第一个第二弯折部122、第一个第三弯折部123所覆盖的柱形网状结构内部区域;另外,在所述第一个第一弯折部121之前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5,与第一连接部125顺接的第二连接部126,第二连接部126尾端连接第一个第一弯折部121,在第一个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一个第二弯折部12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部127连接。该区域所形成的柱形网状结构内部空间大,相当于其上的网点加大,有利于对大块血栓进行捕捉。

所述血栓嵌入区150为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二个第一弯折部121、第二个第二弯折部122、第二个第三弯折部123所覆盖的柱形网状结构内部区域;另外,第二个第一弯折部121和第二个第二弯折部122之间通过第三连接部127连接。该区域所形成的柱形网状结构空间要小于血栓移行区140的柱形网状结构空间,相当于其上的网点比血栓移行区140的网点小,有利于对中型块血栓进行捕捉。

所述血栓捕捉区160为从近端至远端依次连接设置的第三个第一弯折部121、第三个第三弯折部123、第一个第四弯折部124、第四个第三弯折部123、第二个第四弯折部124所覆盖的柱形内部区域。另外,所述第二个第四弯折部124之后还连接有第四连接部128,在第四连接部128后顺接有第五连接部129。该区域所形成的柱形网状结构空间要小于血栓嵌入区150的柱形网状结构空间,相当于其上的网点比血栓嵌入区150的网点更小,这样在拖移血栓时可以避免血栓从柱形网状结构空间中漏出。

通过三种区域设置可以捕捉不同形式的血栓斑块,当时间窗超过6-8h后,由于血栓的凝固,或时间窗更长时的凝固血栓都可以通过主体捕捉器的血栓移行区140、血栓嵌入区150进行揽收和嵌入,将血栓斑块收集在支架腔内,达到取出的血栓的目的。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其中,从远端到近端依次设置有远端引导头200、辅助捕捉器300、以及如上述的用于血栓捕捉的所述主捕捉器100。当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在释放之前还包括包裹在所述远端引导头200、辅助捕捉器300、以主捕捉器100之外的微导管(图示中未标记),所述主捕捉器100和所述辅助捕捉器300被压缩束缚在微导管内。当捕捉器穿过血栓时,微导管又远端朝近端拉出,主捕捉器100和辅助捕捉器300开始释放约束而撑开,撑开后的主捕捉器100撑开血栓并捕捉血栓,辅助捕捉器300收集从主捕捉器100逃逸出的细小血栓或斑块。

如图2、图6所示,所述辅助捕捉器300包括若干辅助捕捉支架310,若干所述辅助捕捉支架310用于沿径向收缩与撑开,若干所述辅助捕捉支架310撑开后形成网状球形,或者网状椭球形,所述辅助捕捉支架310包括:第一辅助丝材320,所述第一辅助丝材320上设置有若干第九弯折部321以及若干第十弯折部322,所述第九弯折部321沿球形外表面向一侧延伸,所述第十弯折部322沿沿球形外表面向另一侧延伸;第二辅助丝材330,所述第二辅助丝材330上设置有若干第十一弯折部331以及若干第十二弯折部332,所述第十一弯折部331沿球形外表面且远离所述第九弯折部32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十二弯折部332沿球形外表面且靠近所述第十弯折部32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十弯折部322与所述第十二弯折部332相互勾挂;所述第九弯折部321用于勾挂相邻第二辅助丝材330的第十一弯折部331。如上文对主捕捉器100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辅助捕捉器300的具体的功能和原理与主捕捉器100类似。辅助捕捉支架310上由第九弯折部321、若干第十弯折部322、第十一弯折部331以及若干第十二弯折部332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中,靠近近端的第一辅助丝材320和第二辅助丝材330分布稀疏,即相当于网状开口大,这样便于血栓进入球形内部,靠近远端的第一辅助丝材320和第二辅助丝材330分布密集,即相当于网状开口小,便于拦截离散的细小血栓。

所述辅助捕捉支架310设置有三个。当辅助捕捉支架310撑开时,三个辅助捕捉支架310沿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其中一个辅助捕捉支架310通过第九弯折部321与相邻的另一个主捕捉支架110的第十一弯折部331相互勾挂。这样设置的辅助捕捉支架310形成的辅助捕捉器300结构稳定,当主捕捉器100拖动血栓时,尾部的辅助捕捉支架310产生的支撑力可防止血栓脱离。同时,辅助捕捉器300也能用于捕捉收集主捕捉器100开通血栓时由于血栓裂解时产生的细小血栓。

本实施例的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还包括有用于显示位置的可显影连接件400,可显影连接件400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显影连接件410和第二显影连接件420,所述第一显影连接件410位于所述主捕捉器100的靠近端的一端,所述第二显影连接件420位于所述主捕捉器100与所述辅助捕捉器300之间。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通过第一连接部125与第一显影连接件410固定连接,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通过第五连接部129与所述第二显影连接件420固定连接;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与可显影连接件400固定连接可采用焊接,旋接,填塞紧固和锁扣等方式。

所述可显影连接件400在血管成像时,在屏幕上能清楚显示出形状,在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在带出血栓时能准确指示出柔性血管栓塞再通器的位置。

本实施的工作过程为,当微导管在血管内穿过血栓块,主捕捉支架110尚未释放时,主捕捉支架110的六条丝材基本上是梳柳直线形。释放主捕捉器100时各丝材依次同时从远端打开,血栓从内部被第一主丝材120和第二主丝材130径向及轴向两个方向施力,主捕捉器100由血栓移行区140、血栓嵌入区150开始嵌入捕捉血栓斑块,其中中间中空通道定向可使正常血液恢复流动。大的血栓斑块可经回撤的主捕捉支架110对血栓移行拖动及捕捉。当血栓因回撤支架时向远端运动到血栓捕捉区160时,就会被网状凹槽结构中的第三弯折部123和第七弯折部133阻隔,对支撑在主捕捉支架110之外的血栓进行固定。在血栓嵌入主捕捉器100时,有可能血栓裂解有小的离散血栓,并且从主捕捉器100逃逸,这些逃出的小的离散血栓将会被远端的辅助捕捉器300彻底捉捕收集干净。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主丝材120与第二主丝材130的连接点采用互相勾挂设置,使丝材之间可以相对活动,没有固定死,从而把支架网状结构的连接点由固定改为活动,降低了主捕捉支架的刚性强度,主捕捉支架在血管转弯的地方能顺畅通过;同时血栓在主捕捉支架形成的网状结构中可以顺应主捕捉支架的变化而变化,便于血栓更好的嵌入网架结构中;在保证支架支撑特性的同时,主捕捉支架形成的网状结构的外径可以顺应性变动,从而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弯曲血管或变径血管;主捕捉支架在整体上有更好的柔性,由于血管形状并不是完全理想的圆柱状,为此每根丝材可以有相对的调整余地更适用不同形状的血管,丝材之间的弯折部进行互相勾挂,整体上把主捕捉支架的各根丝材在空间上组联起来,防止主捕捉支架回收到微导管或通过迂曲血管时主捕捉支架发生局部塌陷,使血栓逃逸。由于主捕捉支架的网状结构整体在血管内有极好的通过性,特别是当主捕捉器进入血管和到血管的深处后,其扩张收缩后及释放通过中对血管内壁的刺激和损伤降到最低,以免带来其他的并发症。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