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3551发布日期:2020-03-13 05: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中医用于补肾的药材,一般不宜深度清洗,因此极难以除去药材表面的细菌,致使细菌对药材熬成药液的疗效造成影响,此外,药液难以长时间存放,且难以携带,致使药液使用不便,而药液中的药物残渣难以清理,从而影响使用者饮用药液时舒适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肾配方及制备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补肾配方,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赤芍45-55g、地龙45-55g、淫羊藿45-55g、首乌45-55g、锁阳45-55g、当归45-55g、白芍45-55g巴戟天45-55g、蛇付子25-35g、枸杞25-35g、生杜仲25-35g、怀牛夕25-35g、兔丝子25-35g、川芎25-35g、红花45-55g。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赤芍48-53g、地龙48-53g、淫羊藿48-53g、首乌48-53g、锁阳48-53g、当归48-53g、白芍48-53g巴戟天48-53g、蛇付子28-33g、枸杞28-33g、生杜仲28-33g、怀牛夕28-33g、兔丝子28-33g、川芎28-33g、红花48-53g。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赤芍50g、地龙50g、淫羊藿50g、首乌50g、锁阳50g、当归50g、白芍50g巴戟天50g、蛇付子30g、枸杞30g、生杜仲30g、怀牛夕30g、兔丝子30g、川芎30g、红花50g。

优选的,一种补肾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切片:利用切片机对原料进行切片,并将原料切片的厚度控制在5mm;

(2)、消毒:先将原料装入玻璃瓶中,之后将装入原料的玻璃瓶放入红外消毒柜中进行消毒;

(3)、熬制汤药:将消毒后的各原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冷水中浸泡2min,接着将浸泡后的中药放入砂锅中添加清水进行熬制;

(4)、盛装:用消毒后的纱布或咖啡格对汤药进行过滤,以去除汤药中中药滤渣;

(5)、包装:待过滤的汤药冷却后,利用灌装机对汤药进行封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将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大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大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汤药采用透明塑料瓶封装,所述塑料瓶的外壁设置有量程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个原料的配比,且每位中草药均无毒,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具有舒筋通络、消炎镇痛、补肾壮阳、降血糖等功效,同时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本发明,通过切片机将药材切片后,可提升药材药效的散发率,同时,通过红外消毒柜,可对药材进行消毒杀菌,以避免药材外壁附着有危害人体的细菌,从而可提升药材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灌装机能够将熬制完毕的药液定量包装,以便使药液能够长期进行存放,进而提高药液使用时的便捷度,同时滤布可降低药液中药物残渣,从而提高患者饮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本草纲目》、《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以及《中华草本》等介绍主要原料药的来源、形状、性能和应用等基本情况:

首乌:首乌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为蓼科植物,首乌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白芍:多年生草本,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苞片,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宽卵形或近圆形,绿色,宿存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锁阳:锁阳,锁阳科、锁阳属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无叶绿素,全株红棕色,大部分埋于沙中,寄生根根上着生大小不等的锁阳芽体,初近球形,后变椭圆形或长柱形,具多数须根与脱落的鳞片叶,茎圆柱状,直立、棕褐色,埋于沙中的茎具有细小须根,茎基部略增粗或膨大,茎上着生螺旋状排列脱落性鳞片叶,向上渐疏;鳞片叶卵状三角形,花丝极短,花药同雄花;雌蕊也同雌花,果为小坚果状,多数非常小,近球形或椭圆形,果皮白色,顶端有宿存浅黄色花柱,种子近球形,深红色,种皮坚硬而厚,花期5-7月,果期6-7月分布于中国多省区,中亚、伊朗、蒙古也有分布,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与荒漠地带的河边、湖边、池边等生境且有白刺、批把柴生长的盐碱地区,锁阳能补肾、益精、润燥,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肠燥便秘,对瘫痪和改善性机能衰弱有一定的作用。

生杜仲:杜仲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红花: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补肾配方,其药效成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赤芍47g、地龙47g、淫羊藿47g、首乌47g、锁阳47g、当归47g、白芍47g巴戟天47g、蛇付子27g、枸杞27g、生杜仲27g、怀牛夕27g、兔丝子27g、川芎27g、红花47g。

一种补肾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切片:利用中药切片机对原料进行切片,并将原料切片的厚度控制在5mm;

(2)、消毒:先将原料装入玻璃瓶中,之后将装入原料的玻璃瓶放入红外消毒柜中进行消毒,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3)、熬制汤药:将消毒后的各原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冷水中浸泡2min,接着将浸泡后的中药放入砂锅中添加清水进行熬制,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猛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猛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4)、盛装:用消毒后的纱布或咖啡格对汤药进行过滤,以去除汤药中中药滤渣;

(5)、包装:待过滤的汤药冷却后,利用灌装机对汤药进行封装。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进一步的,步骤(3)中,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

具体地,步骤(3)中,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大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大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具体地,步骤(5)中,汤药采用透明塑料瓶封装,塑料瓶的外壁设置有量程刻度线。

实施例2

一种补肾配方,其药效成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赤芍52、地龙52、淫羊藿52、首乌52、锁阳52、当归52、白芍52巴戟天52、蛇付子32g、枸杞32g、生杜仲32g、怀牛夕32g、兔丝子32g、川芎32g、红花52。

一种补肾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切片:利用中药切片机对原料进行切片,并将原料切片的厚度控制在5mm;

(2)、消毒:先将原料装入玻璃瓶中,之后将装入原料的玻璃瓶放入红外消毒柜中进行消毒,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3)、熬制汤药:将消毒后的各原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冷水中浸泡2min,接着将浸泡后的中药放入砂锅中添加清水进行熬制,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猛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猛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4)、盛装:用消毒后的纱布或咖啡格对汤药进行过滤,以去除汤药中中药滤渣;

(5)、包装:待过滤的汤药冷却后,利用灌装机对汤药进行封装。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进一步的,步骤(3)中,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

具体地,步骤(3)中,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大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大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具体地,步骤(5)中,汤药采用透明塑料瓶封装,塑料瓶的外壁设置有量程刻度线。

实施例3

一种补肾配方,其药效成分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赤芍50g、地龙50g、淫羊藿50g、首乌50g、锁阳50g、当归50g、白芍50g巴戟天50g、蛇付子30g、枸杞30g、生杜仲30g、怀牛夕30g、兔丝子30g、川芎30g、红花50g。

一种补肾配方的制备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切片:利用中药切片机对原料进行切片,并将原料切片的厚度控制在5mm;

(2)、消毒:先将原料装入玻璃瓶中,之后将装入原料的玻璃瓶放入红外消毒柜中进行消毒,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3)、熬制汤药:将消毒后的各原料按比例配好,放入冷水中浸泡2min,接着将浸泡后的中药放入砂锅中添加清水进行熬制,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猛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猛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4)、盛装:用消毒后的纱布或咖啡格对汤药进行过滤,以去除汤药中中药滤渣;

(5)、包装:待过滤的汤药冷却后,利用灌装机对汤药进行封装。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红外消毒柜的温度调至100℃,并持续使红外消毒柜工作15min。

进一步的,步骤(3)中,加入的砂锅中的清水,需浸过原料1-3㎝。

具体地,步骤(3)中,熬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需用大火煎至汤药充分沸腾,第二阶段,待汤药充分沸腾1-3min后,大火收至小火,再煎20-30min。

具体地,步骤(5)中,汤药采用透明塑料瓶封装,塑料瓶的外壁设置有量程刻度线。

从上述实施例中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上述三种实施例仅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补肾配方几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其中,实施例三的效果最佳;

患者服用剂量(单位:ml)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现有”中均为200ml,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将患者身体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单位:天),从原来的16天降低至8天,综上,可看出本发明中的配方疗效,相对于现有配方疗效产生显著的进步,此外,患者在服用本发明配方熬制成的汤药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本产品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