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治疗糖尿病功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83548发布日期:2020-03-13 05: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关于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尤其关于以黑茶为主要成分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病患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糖尿病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信息,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约4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左右。在全球约4亿糖尿病患者之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达到1.1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中国是世界糖尿病最多也是患病比例较高的国家。而且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糖尿病病人还在加速增长。遏制糖尿病的增长是世界各国医药界的急迫任务。

糖尿病是一种基础性疾病。糖尿病会损害身体的各个主要器官,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肾功能衰竭、阳痿、肢体感染不愈等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的急迫性和严重性,各国都非常重视治疗糖尿病新药的研发。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品还是以化学药品为主,如二甲双瓢、拜糖平、胰岛素等。但这些西药对不同患者药效不一。如,二甲双瓢对体型肥胖的患者较有效,体型瘦小的患者一般服用拜糖平。所以临床上需要依据病人体质情况、病症情况,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总之依病人的个体差异,选择用药。现在常用的糖尿病药都不具有广谱性。

另外化学药品大多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如二甲双瓢害胃,拜糖平伤肝。这也限制了医生临床用药。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但胰岛素的用量需与当时血糖值高低进行调整。另外,胰岛素需冷藏,出差旅行时使用,不方便。

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还只停留治标而非治本的阶段。主要是针对糖尿病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治疗。例如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故以消除口渴喉干等症状为治疗思路。再如,糖尿病人多饮多尿,中医认为肾主水,多饮多尿是肾虚的表现,故以补肾为主要医疗途径。中医治疗肝肾气阴两虚的糖尿病肾病病人,采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的方子。糖尿病常引起冠心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心病是心肾气阳两虚,治疗时采用益气养心、活血利水的方子。糖尿病常引起神经病变,中医治疗治疗糖尿病神经受损的病人,常采用补益脾胃的方子等。目前还没有见到单独采用直接降糖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的中药配方。原因可能是,虽然中药中有些单剂或复方有降糖的效果,但其浓度太低,起不到医疗作用。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颁布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共计35种,其中一种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两种是中西药并用,其余32种为中药复方。尽管经药理研究和临床试验这些中药通过调理相关身体器官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降低血糖和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但其降血糖的强度远远不如西药,除一部分早期轻症患者可单独用中药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单凭中药是无法控制血糖至满意的水平。

另外,虽然中药的毒性一般认为比西药低,但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中药的副作用主要是指寒热温凉之药性,针对不同体质、不同阶段的病症,不同气候、季节,中药会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所以中药服用时要依据身体情况、气候情况不断变换方子和服用剂量,故需要经常看医生,调方调量,非常不方便。

统计显示,中国ii型糖尿病患者整体血糖达标率不乐观,仅有不到1/3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而血糖、血压、血脂同时控制达标的患者比例仅占5.6%。除此之外,有近60%的ii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超标或者肥胖。ii型糖尿病患者随着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控制不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发展速度及其危害等也显著增加。因此,糖尿病综合管理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思路。糖尿病患者需对降糖、降压、调脂、减重甚至降尿酸等多个危险因素同时管理。目前综合管理糖尿病病症的方法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同时、有效地起降糖、降压、调脂、减重甚至降尿酸等多重作用。

鉴于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情况,糖尿病治疗还需要研发出新的毒副作用小,方便服用,广谱适用,多重作用的药品。



技术实现要素:

定义

本发明所采用的物材料和处理方法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故对有关名词作一做义。

本发明所述的“微发酵”是指茶叶或茶砖的“陈化”、“陈化放置”、“存放”、“存放陈化”、“堆放”、“堆放储存”、“陈放”等过程中的微弱发酵。

本发明所述的“发酵”是指黑茶的“渥堆发酵”(前发酵、或一次发酵)和压砖后的后发酵(或称二次发酵)。

本发明所述的“柑桔皮”,在未存放满3年前称为“柑桔果皮”,存放满3年,及其以上的“柑桔皮”称为“陈皮”。

本发明所述的“黑茶”一般指后发酵茶的统称。

本发明所述的“熟普”是指普洱熟茶。

本发明所述的“生普”是指普洱生茶。

本发明所述的“养皮”是指柑桔果皮或陈皮与黑茶共同存放的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茶饮”既指本发明制备的茶,也指用本发明的茶冲泡或煎煮出的茶水。

本发明所述的“茶砖”是茶砖、茶柱、茶团、茶饼、茶沱等的统称。

本发明所述的“压砖”是压制茶砖、茶柱、茶团、茶饼、茶沱等的统称。

本发明所述的“醋”是一种全粮食酿制的醋。

本发明所述的“陈皮醋”是用陈皮与醋一起浸泡制成的醋。

为了克服上述在先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饮料;

一种毒副作用小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方便服用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可以广普适用的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具有多重降血糖、降血脂、降体重多重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和

一种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以陈皮、黑茶和醋为主要原料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研究发现,陈皮和黑茶混合物具有医疗价值的降糖降脂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虽有部分糖尿病患者服用陈皮黑茶后,血糖有所下降,但难于达到正常标准。针对这部分糖尿病患者,本发明以具有降脂、降糖作用的陈皮黑茶代茶饮为基础,在约500ml陈皮黑茶代茶饮中加入3—20ml的醋,使陈皮黑茶代茶饮的降糖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研究发现还发现,用陈皮浸泡过醋降糖效果更佳。

本发明研究发现还发现,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苦荞麦酿制的醋降糖效果优于其他谷物酿制的醋。

中国茶叶大致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若干类。其中,绿茶和白茶是未发酵茶;黄茶是微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黑茶是后发酵茶(也称二次发酵茶)。黑茶主要有云南的普洱茶、湖南的黑茶、陕西的茯茶等。湖南黑茶,依不同的处理工艺,又分茯茶、千两茶、百两茶等几种。茯茶开出“金花”(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后改称金茯茶。湖南黑茶中尤以湖南安化黑茶最有名和质量好。本发明优先采用的是开出金花的湖南安化黑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茶多糖具有保护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此外,黑茶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被机体吸收后,能清除自由基,达到防止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和改善高血脂及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黑茶还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黑茶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肥、降压、防癌、抗癌的作用已有广泛报道。有研究证明黑茶中有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存在。已知洛伐他汀对胆固醇合成中的还原酶(hmg-coa)有竞争性抑制作用,故可以使人体胆固醇合成速度降低,从而调节胆固醇和降血脂。

本发明研究表明陈茶的降血脂作用远胜于新茶,其原因在于陈茶不仅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黑茶陈茶主要降低的是血浆中心的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含量。

本发明所进行的药理实验发现,湖南茯茶、千两茶和百两茶的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浓度,提高机体对糖原荷的耐受性,提升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水平,促进葡萄糖转运和肝脏内脂质代谢,从而改善糖代谢系列。本发明研究的指标均符合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标准。本发明研究的结果说明茯茶、千两茶和百两茶可作为高血糖和高血脂人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药物。

本发明优先采用的是黑茶陈茶。黑茶陈茶在降糖的同时,亦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下来或控制在正常水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脂症。尤其是甘油三酯与高血糖有正相关性。一般情况下,人体摄入的糖或淀粉类食物,很快变成血液中的糖,肝脏将血液中的糖转换成甘油三酯。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单纯降糖,血糖很难稳定,波动较大,只有综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和体重,才能持久稳定地解决高血糖问题。

本发明进行的药物实验显示,茶叶发酵越充分,次数越多,其中的有效物质也越多,其浓度也越高。因此本发明选择了发酵次数最多,发酵最充分的二次发酵的黑茶作为本发明的原料。在此基础上,再经多次陈化微发酵,使茶叶中的有益物质和益生菌群富集到较高的水平,从而创造了本发明特有的发酵加微发酵的工艺。

陈皮是由柑桔果皮晾晒而成。一般柑桔果皮存储三年以上的才能叫“陈皮”,五年以上的才会出“陈香”。从陈皮的香味和其药物功能上讲,陈皮储存时间越久越好。陈皮中以广东陈皮最为正宗,广东陈皮中,尤以新会陈皮最有名,质量最好。依据不同柑桔的品种,剥下的柑桔皮可分为青皮、二红皮、大红皮等。

从药理学上来说,陈皮中的重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柑桔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黄烷酮、黄酮醇等。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陈皮中的糖苷有桔皮苷(陈皮苷、桔皮苷)、新陈皮苷、川陈皮苷(也称蜜桔黄素)等几类。除上述黄酮类化合物外,在陈皮中还发现了一些特有的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镇静消炎、抗菌杀虫、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均有明显的生物活性。本发明研究和仪器分析结果显示,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降血糖的活性成分,并且陈皮中的黄酮物质总量随陈皮储存时间而增多。所以本发明采用的是陈化5-15年及15年以上的陈皮。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摸索,本发明创造了一种用陈皮与云南普洱茶,尤其是熟普,混合存放于密闭的容器中,如瓷罐中,进行微发酵养皮并养茶的方法,让两种原料互相为对方的益生菌提供益生元和营养素,并互相吸收对方的有益化学物质和益生菌,随着微发酵时间的增长,使两种原料中的益生菌及其代谢物质的种类不断丰富,并使两种原料中的有益物质在数量上和浓度上成倍扩增。

本发明优先采用的陈皮是经上述方法养皮后的陈皮。养皮一般需2-3年。一般用云南熟普洱养皮,如果用生普养皮,养皮时间需长一些,如5年以上。

本发明研究表明湖南黑茶与陈皮配伍在降糖方面的效果尤佳。其原因或许与湖南黑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和其他一些特殊微生物有关。有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可以溶解人体中的脂肪,从而可以调节体内糖类的代谢。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摸索,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在黑茶制作过程中即将陈皮加入其中,与黑茶一起发酵的方法。具体是在黑茶压砖的过程中将陈皮加入,使黑茶在二次发酵过程中与陈皮共同发酵。研究表明,在陈皮和湖南黑茶共同发酵过程中,黑茶茶砖产生了大量优质的以“金花”(冠突散囊菌)菌为主的益生菌群,所述的益生菌群以茶叶和陈皮成分为代谢基质,可代谢产生出性质更全面、功能更强的生化成分。

研究结果表明,对经过本发明特殊的陈皮与一次发酵茶混合并二次发酵开出“金花”的黑茶,运用色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相对于未作特殊发酵处理的同比例的陈皮与黑茶混合原料,前者产生了若干种差异化学成分,均为特殊发酵前原料中不曾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槲皮素和山奈酚。

经过多年的研发与实践摸索,本发明发现,不同的茶叶或陈皮,甚至是相同的茶叶或陈皮但不同陈化程度,所含物质或物质的浓度均有差异。为了达到将茶叶和陈皮中的有益物质尽可能多地吸纳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本发明创造了一种将多种原料按不同比例多次混合的方法。例如:在选择茶叶时,选择了野生茶和人工种植茶,亦可将制成的不同种类的黑茶混合,如用金茯茶与千两茶和/或百两茶混合,或金茯茶与普洱茶混合,或普洱茶与千两茶和/或百两茶混合等等。就陈化程度,选择陈化1-5年不同陈化程度的多种茶叶,将它们混合后发酵。在选择制作陈皮的原料时,选择了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的混合果皮,就陈化程度而言,选择5-15年甚至15年以上的多种陈皮,按不同比例混合。最后进一步混合有降糖作用的醋。这样混合,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茶叶、陈皮和醋中所特有物质汇聚、富集,起到药效加强、协同和多重的效果。

本发明将有降糖作用的陈皮与具有调脂、减肥、降压、调节糖类代谢作用的黑茶配伍,通过特殊的陈皮养皮方法、多种原料混配方法、陈皮与黑茶共同发酵的方法、多次微发酵处理方法和茶砖与陈皮混合存放相互转染的方法,使本发明的陈皮黑茶混合物具有特殊的、有临床治疗意义的调节糖类代谢、降糖、调脂、减肥、降压的综合作用,很好地降低了血糖水平,并从多个方面控制了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

食醋是指发酵后产生酸味的调味剂,化学式:ch3cooh,是弱电解质。从其化学成分分析,醋的一般组成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原糖。其化学成分为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酪醇、乙醛、甲醛、乙缩醛、乙酸(含量3~5%)、琥珀酸、草酸及山梨糖等糖类;从营养成分分析,其主要成分是醋酸,还含有丰富的钙、氨基酸、琥珀酸、葡萄酸、苹果酸、乳酸、b族维生素及盐类等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在中国,醋既是一种酸味调味品,也是一种可入药的药品。中医药认为:醋性味“酸甘、温”、“无毒”。归经:入肝、胃经,“入胃、脾、大肠,尤走肝脏。”中医典籍中多有用醋治病的偏方,其中就有将大蒜用老陈醋浸泡,食用该泡蒜,用以解毒散淤、降压降脂、预防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的偏方;和用带衣花生米在老陈醋中浸泡,食用该花生米缓解动脉硬化的偏方。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醋可消化脂肪和糖。适当地喝醋,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促使营养素在体内的燃烧和提高热能利用率,促进身体健康。醋可减少盐分的摄取,多一点醋少一点盐有利于血压的调整。醋能抑制和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老年斑,延缓衰老。醋有利尿作用,能防止尿潴留、便秘和各种结石疾病。醋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积累和降低尿糖含量,防止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醋含有丰富的k、na、ca、mg等碱土金属元素,入胃后呈碱性,能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减少因体液酸化诱发的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糖及高尿酸等多种疾病。

本发明充分利用醋上述的功能,尤其是其降糖、降脂、降压和平衡体液酸化的作用,通过全面调节体内环境,达到治疗或缓解人体动脉硬化(起到降压作用)、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作用。

从生产方法上分类,食醋可分为酿造醋和人工合成醋。酿造醋,是以粮食、糖、乙醇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人工合成醋是以食用醋酸,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香辛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本发明使用的是酿造醋,人工合成出醋,不适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从使用原料分类,一般而言,东方国家以谷物酿造醋,西方国家以水果和葡萄酒酿醋。本发明从减少醋中的糖分考虑,优选地采用谷物酿造的醋。

谷物酿造醋中又分,以糯米、高梁、大米、玉米、小麦、麸皮等谷物酿造的醋。本发明从减少醋中的糖分和提高醋的降糖效果考虑,本发明采用了具有降糖作用的苦荞麦作为酿醋的原料。

谷物酿醋方法大致为将淀粉类原料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其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原料中淀粉含量越高,酿成的醋中糖的含量也越高。苦荞麦淀粉含量低,适合酿制降糖用醋。

另外,苦荞麦本身就具有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常被用来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清除体内垃圾等。用苦荞麦酿制的醋,基本保留了苦荞麦上述功能。

以中国地理差异分类,北方醋中的k、na、ca、mg等碱土金属元素多于南方的醋。醋本身入胃后成碱性。本发明出于平衡酸性体液的考虑,优先采用中国北方的醋,尤以山西的老陈醋为好。

本发明为强化醋的降糖效果,在醋中,加入5-15%的陈皮,浸泡3-6个月。本发明实验显示,陈皮浸泡过的醋效果比未用陈皮浸泡的醋效果要好得多。

本发明研究表明在陈皮黑茶基础上,再与醋配伍,在降糖方面的效果优于上述陈皮黑茶配伍或单纯使用醋的效果。加入醋不仅能使血糖在陈皮与黑茶配伍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血糖,而且能有效地起到降糖、降脂、降压、减重、降尿酸的综合管理效果。

本发明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黑茶、陈皮和醋中药组合物,除了显现出优秀的降糖效果外,对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梗阻、血压高等糖尿病相关疾病有的非常突出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黑茶、陈皮和醋组成,其中,先用黑茶100份与陈皮10-30份混合成陈皮黑茶混合物,再选取10-15克陈皮黑茶混合物与500ml开水冲泡成代茶饮,在所述代茶饮中加入3-20ml的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采用的醋是苦荞麦酿制的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将陈皮打碎成指甲盖大小的碎片,用5-15%的陈皮碎片,浸泡在85-95%的醋中,浸泡约3-6个月。在所述代茶饮中加入3-20ml的上述陈皮浸泡的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采用11%的陈皮碎片,浸泡在89%的醋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茶是湖南的黑茶,优选的是湖南安化的黑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茶是野生茶和人工种植茶的混合黑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黑茶是其原料茶叶渥堆发酵前陈放两年以上、渥堆发酵后再陈放两年以上和后发酵以后再与陈皮混合陈放1-2年的陈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用陈皮是青皮、二红皮、大红皮制成的混合陈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青皮、二红皮、大红皮制成的混合陈皮用量分别是青皮30份,二红皮35份、大红皮35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陈皮是陈化5-15年以上的混合陈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陈化5-15年以上的混合陈皮中,按5-6年的为35%(重量百分比),7-8年的为25%(重量百分比),为9-10年的20%(重量百分比),11-12年的为10%(重量百分比),13-14年的为3%(重量百分比),15年及15年以上的为2%混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10克陈皮黑茶混合物中,加入10ml的醋。

本发明陈皮、黑茶和醋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

选择柑桔陈皮,较好地是广东新会陈皮;按3份陈皮1份熟普的比例,将两者一起存放,养皮两年以上;将不同年份的陈皮混合,打成碎片;将10份(重量份)打成碎片的陈皮与100份(重量份)的渥堆发酵后的黑茶原料茶叶混合,一起压砖,进行二次发酵,待开出金花后,将所述茶砖再陈化两年左右后,先将上述茶砖放置在略高于室温的仓库中存放0.5-1年,再将所述茶砖与5年以上陈皮一起置于瓷罐中陈化1-1.5年即可完成陈皮黑茶的制作。在饮用前,将10-15克左右的上述陈皮黑茶用500毫升左右开水煎煮浸泡约1-5分钟,再在上述陈皮黑茶代茶饮中加入3-20ml的醋,即可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茶饮使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该陈皮黑茶茶砖与陈皮混放陈化2年左右后,将该茶砖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放置30天左右,待打碎的茶砖颗粒或粉末充分氧化后,再掺入5份-15份(重量份)的打碎成颗粒或粉末状的陈皮,然后制成10-15克左右的茶包。用约500ml的开水冲泡或煎煮该陈皮黑茶茶包1-5分钟,在该陈皮黑茶代茶饮中加入3-20ml的醋,即可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茶饮使用。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黑茶压砖时加入10份(重量份)的陈皮,在茶砖陈化两年后,再加入10份(重量份)的陈皮。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陈皮是5-15年以上的混合陈皮。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使用的陈皮是青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的混合陈皮。

临床实验例

受试患者xxx先生,男,65岁。糖尿病史13年。2017年中开始饮用陈皮黑茶代茶饮,停用之前服用的二甲双胍。初期空腹血糖从8点几毫摩尔,降到6点几毫摩尔。其后血糖又有反复,有一段时间血糖一直在7点几毫摩尔,偶尔上到8。2018年中试用本发明的陈皮黑茶+醋饮品。试用一个月后空腹血糖降到6毫摩尔左右。

从其他受试者的反馈来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茶饮,降糖全部有效,均比他们原来服用的西药效果好。故本发明的中药茶饮不仅对糖尿病有效,而且有与西药相同或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发明中药茶饮的再一个优点是与本发明的陈皮黑茶饮品比较,饮用陈皮黑茶+醋,血糖会进一步下降,一般可进一步下降1点几毫摩尔。

本发明中药茶饮的再一个优点是血糖稳定,与本发明的陈皮黑茶饮品比较,饮用陈皮黑茶+醋,血糖一般上下波动较小,在1个毫摩尔区间。

本发明中药茶饮的另一个优点是其广普性。服用不同西药的患者均可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茶饮,个体差异较小。

本发明中药茶饮的另一个优点是其低毒性。黑茶是日常常用饮料,已被饮用数百年,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陈皮为药食两用品也被使用2000多年,未见有毒副作用的报道;醋一直被用作调味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没有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茶饮的另一个优点是其综合作用。本发明的中药茶饮除了有较好的降糖的作用外,还有降脂、降压、减重和软化血管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仅饮用本发明的一种中药饮品,即可替代其他降糖、降脂、降压、减重的药品,起到四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高)的综合管理效果。

在中药领域中,改变某些中药配方组分的剂量,以适应个体需要或增强某些方面的治疗效果,或为了添加其他治疗效果,增加一些其他的辅助或次要组分,都是可以的。这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变化,均在本发明的发明概念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