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54989发布日期:2020-03-24 20:28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痹,是五体痹中的一种,语出《素问·痹论》,是因风寒湿邪久羁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或年老体衰,骨失滋养,骨质脆弱所致,以肢体沉重麻木无力,骨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症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骨伤科痹症。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常用的西医治疗手段有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口服氨基葡萄糖、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症状较重者就需要进行关节清理或关节置换术,但西医治疗的费用高昂,且西医对本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明确,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治疗,中医认为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是主要病机。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中药物组合物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的制备方法。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中药物组合物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一种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没药10~14质量份、红花6~10质量份、白胡椒6~10质量份、川乌6~10质量份、伸筋草22~26质量份、桑枝14~18质量份,干燥,混合均匀并粉碎至10~14目的颗粒,得混合原料;(2)在混合原料中加入预定比例的蒸馏水,得预备混合料,将预备混合料置于提取器中,并加热至微沸,提取挥发油后,取剩余的液渣混合物;(3)将液渣混合物过滤,得药渣,在药渣中加入乙醇,并继续回流提取后,滤过,得滤液;(4)将滤液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将圆底烧瓶安装在旋转蒸发仪上,启动旋转蒸发仪旋蒸圆底烧瓶内的滤液,将滤液旋蒸至稠浸膏状,得预备膏,将预备膏中的乙醇挥干,并将挥干乙醇的预备膏置入烘箱烘干,粉碎成细粉,得药粉;(5)将药粉与预定比例的基质混合即制成贴膏剂。优选的,步骤(1)中没药、红花、白胡椒、川乌、伸筋草、桑枝的质量比为3:2:2:2:6:4。优选的,步骤(2)具体为:在混合原料中加入体积为混合原料的10倍的蒸馏水,浸泡1小时,得预备混合料,将预备混合料置于提取器中,并加热至微沸,提取挥发油10小时后,取剩余的液渣混合物。优选的,步骤(3)具体为:将药液过滤,得药渣,在药渣中加入浓度为85%的乙醇,乙醇体积为药渣体积的6倍,并继续回流提取3小时后,滤过,得滤液。优选的,步骤(4)具体为:将滤液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将圆底烧瓶安装在旋转蒸发仪上,启动旋转蒸发仪旋蒸圆底烧瓶内的滤液,将滤液旋蒸至稠浸膏状,得预备膏,将预备膏中的乙醇挥干,并将挥干乙醇的预备膏置入65℃的烘箱烘干48~72h后取出,并粉碎成细粉,得药粉。优选的,步骤(5)具体为:取预定量的甘油、聚丙烯酸钠、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将甘油、聚丙烯酸钠在70℃~8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熔化,缓慢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研磨均匀,得基质;卡波姆与蒸馏水混合使卡波姆充分溶胀,得辅料;药粉中加入预定量的蒸馏水并加热成稠膏状,得预备药膏;将预备药膏与辅料缓慢倒入基质中混合,得混合物,将混合物置入70℃~8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熔化,将混合物搅拌的充分均匀后停止加热,并将混合物再次搅拌成软膏状态,得贴膏剂。优选的,甘油的质量为2~4g,聚丙烯酸钠的质量为0.4~0.6g,卡波姆的质量为0.1~0.2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4g,预定量的蒸馏水的质量为4g,药粉的质量为1g。优选的,步骤(5)中“将混合物再次搅拌成软膏状态,得贴膏剂”具体为:将混合物再次搅拌成软膏状态,取步骤(4)中提取的挥发油,在软膏中一次性加入所有的挥发油,再次搅拌使软膏与挥发油充分混合均匀,得贴膏剂,将贴膏剂滩涂到无纺布上,得膏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贴膏剂,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没药、红花、白胡椒、川乌、伸筋草、桑枝均为中药原料,通过改善骨痹症的气血痹阻不通、加强筋脉关节濡养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各种骨痹症,将上述中药原料制备成贴膏剂,通过直接外敷在患者酸胀肿痛处的方式来改善骨痹症状。附图说明图1为药材不同提取部位对热板实验中小鼠的镇痛活性的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骨痹症的贴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取没药12g、红花8g、白胡椒8g、川乌8g、伸筋草24g、桑枝16g,干燥,混合均匀并粉碎至12目的颗粒,得混合原料;步骤s02,在混合原料中加入体积为混合原料的10倍的蒸馏水,浸泡1小时,得预备混合料,将预备混合料置于提取器中,并加热至微沸,提取挥发油10小时后,取剩余的液渣混合物;步骤s03,将药液过滤,得药渣,在药渣中加入浓度为85%的乙醇,乙醇体积为药渣体积的6倍,并继续回流提取3小时后,滤过,得滤液;步骤s04,将滤液放入圆底烧瓶中,并将圆底烧瓶安装在旋转蒸发仪上,启动旋转蒸发仪旋蒸圆底烧瓶内的滤液,将滤液旋蒸至稠浸膏状,得预备膏,将预备膏中的乙醇挥干,并将挥干乙醇的预备膏置入65℃的烘箱烘干48~72h后取出,并粉碎成细粉,得药粉;步骤s05,取甘油4g,聚丙烯酸钠0.6g,羧甲基纤维素钠4g,将甘油、聚丙烯酸钠在70℃~8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熔化,缓慢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研磨均匀,得基质;步骤s06,取卡波姆0.15g,将卡波姆与蒸馏水混合使卡波姆充分溶胀,得辅料;步骤s07,取药粉1g,加入4g的蒸馏水并加热成稠膏状,得预备药膏;步骤s08,将预备药膏与辅料缓慢倒入基质中混合,得混合物,将混合物置入70℃~8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熔化,将混合物搅拌的充分均匀后停止加热,并将混合物再次搅拌成软膏状态,在软膏中一次性加入所有的所述挥发油,再次搅拌使软膏与挥发油充分混合均匀,得贴膏剂,将贴膏剂滩涂到无纺布上,得膏贴。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08为:将预备药膏与辅料缓慢倒入基质中混合,得混合物,将混合物置入70℃~80℃的水中进行水浴加热熔化,将混合物搅拌的充分均匀后停止加热,并将混合物再次搅拌成软膏状态;将挥发油置入真空容器中,并在挥发油中加入预定量的环糊精,将挥发油与环糊精混合使用“中药挥发油环糊精包结”技术将两者制备成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在软膏中一次性加入所有的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再次搅拌使软膏与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充分混合均匀,得贴膏剂,将贴膏剂滩涂到无纺布上,得膏贴。挥发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物,临床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分子量小,脂溶性强,容易穿过体内生物膜,生物利用度高,能快速吸收起效,本发明制作的中药挥发油本身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因此,将所述挥发油返回作为制备贴膏剂的原料之一不仅能够提高贴膏剂的吸收效果,达到增强药效的目的,还能够提高贴膏剂本身抗炎镇痛的效果。除此之外,挥发油还有易氧化易挥发的性质,因此,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s08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制备挥发油—环糊精分子复合物的方法能够抑制挥发油的氧化和挥发,进而提高挥发油的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膏剂,由上述步骤s01~s08制备而成。上述所有“微沸”与《药典》中挥发油测定通则部分的描述概念相同,即指液体在即将进入沸腾前的状态,指刚开始生成气泡,似开非开的阶段。各中药原料的特性描述如下:没药:性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红花:活血药、止痛药。味辛,性温,归经:归心经;肝经。主要功能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白胡椒:性温热,具有温中、下气、消痰、解毒等功效。川乌:性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伸筋草:性味辛,微苦,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桑枝:性味平,微苦,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一、确定步骤s05中甘油、聚丙烯酸钠、卡波姆的最佳取料质量试验1、试验组试验组1:甘油的质量为2g,聚丙烯酸钠的质量为0.4g,卡波姆的质量为0.1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4g,蒸馏水的质量为4g,药粉的质量为1g;试验组2:甘油的质量为3g,聚丙烯酸钠的质量为0.5g,卡波姆的质量为0.2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4g,蒸馏水的质量为4g,药粉的质量为1g;试验组3:甘油的质量为4g,聚丙烯酸钠的质量为0.6g,卡波姆的质量为0.15g,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为4g,蒸馏水的质量为4g,药粉的质量为1g。2、试验材料砝码(青岛同玺砝码有限公司)、钢球(山东省康达钢球有限公司)、倾斜板、玻璃板。3、试验方法将三个试验组分别经过步骤s01~s08支撑三组贴膏剂,通过黏附力、持黏力、皮肤黏着性、感官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比三组贴膏剂,选择甘油、聚丙烯酸钠、卡波姆的最佳取料量。4、试验结果甘油:聚丙烯酸钠:卡波姆优选配比为4.0:0.6:0.15时,制成的贴膏剂黏贴皮肤性好,易揭易贴,物理性状理想,膏体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一致,膏体软硬适中,略有弹性,敷贴皮肤表面舒适,能抗击一定的外力,保形性好。二、药效学试验(一)小鼠热板法镇痛试验(确定步骤s08中挥发油是否加入软膏制备贴膏剂的试验,即挥发油与药粉混合是否达到最佳镇痛效果)1、试验材料(1)药物①受试药物组挥发油部位组:步骤s02中得到的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步骤s04中得到的药粉;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上述挥发油与药粉混合配置成挥发油3ml/kg和药粉3g/kg的剂量;②阳性对照药物组阳性对照药物组1: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诺华制药生产,批号:h10980297)阳性对照药物组2: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13003)③中药对照组野木瓜片(广东和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44021242)④空白组(2)动物spf级小鼠,体重18-22g,雌性,70只(由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试验仪器yls-6b智能热板仪3、试验方法(1)分组及剂量将小鼠适应性喂养三天后,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受试药物组为3种不同提取物质给药组,分别给予3ml/kg的挥发油、3g/kg的药粉、3ml/kg的挥发油+3g/kg的药粉;阳性对照药物组1给予0.04g/kg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阳性对照药物组2给予0.3g/kg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药对照组给予1.2g/kg的野木瓜片;空白组给予1ml的生理盐水。上述各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2)给药及痛阈值测定根据小鼠体重确定给药量(0.1ml/10g),各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后,末次给药后使用小鼠热板法:yls-6b智能热板仪温度调至55+0.5℃,将小鼠放在yls-6b智能热板仪上,记录小鼠出现舔后足作为痛反应指标,末次给药后每隔0min、15min、30min、60min各测1次痛阈值,以小鼠出现舔后足作为痛反应指标,如痛阈值至60秒则停止试验取出小鼠,该小鼠的痛阈值以60秒计算。(3)统计学方法计算各组数据均用表示,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间痛阈的差异性。5、试验结果(见表1)表1药材不同物质对热刺激小鼠痛阈值的影响注:*表示p<0.05(p为概率)由表1可知,与空白组、挥发油部位组、醇溶性部位组相比,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对热刺激小鼠的痛阈率影响较大(p<0.05),因此,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具有镇痛效果,且效果最佳,故在步骤s08中将挥发油加入软膏制备的贴膏剂能够达到最佳镇痛效果。(二)小鼠耳肿胀法抗炎试验(确定步骤s08中挥发油是否加入软膏制备贴膏剂的试验,挥发油与药粉混合是否达到抗炎效果)1、试验材料(1)药物①受试药物组挥发油部位组:步骤s02中得到的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步骤s04中得到的药粉;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上述挥发油与药粉混合配置成挥发油3ml/kg和药粉3g/kg的剂量;②阳性对照药物组阳性对照药物组1: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诺华制药生产,批号:h10980297)阳性对照药物组2: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13003)③中药对照组野木瓜片(广东和平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z44021242)④空白组(2)动物spf级小鼠,体重18-22g,雌性,70只(由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试验仪器xb220a电子分析天平3、试验方法(1)分组及剂量将小鼠适应性喂养三天后,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受试药物组为3种不同提取物质给药组,分别给予3ml/kg的挥发油、3g/kg的药粉、3ml/kg的挥发油+3g/kg的药粉;阳性对照药物组1给予0.04g/kg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阳性对照药物组2给予0.3g/kg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药对照组给予1.2g/kg的野木瓜片;空白组给予1ml的生理盐水。上述各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2)给药及致炎后肿胀度测定根据小鼠体重确定给药量(0.1ml/10g),各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30min后右耳涂抹二甲苯致炎,左耳作对照,半小时后脱颈椎处死,7m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分析天平称重,计算两耳重量之差,即为肿胀度,计算肿胀抑制率(%)。(3)统计学方法计算各组数据均用表示,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5、试验结果(见表2)表2药材不同物质对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的影响注:*表示p<0.05(p为概率)由表2可知,醇溶性部位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的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挥发油+醇溶性部位组也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的耳肿胀,即具有抗炎效果,故在步骤s08中将挥发油加入软膏制备的贴膏剂能够达到抗炎效果。综上,本发明中挥发油及药粉混合物能减轻耳肿胀而发挥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并且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可有效地缓解上述疾病引起的疼痛,表明该药物组合物可以用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痹症的治疗和预防。三、本发明临床疗效如下:1、样本信息自2016年1月至18年12月,本发明治疗患者970人,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407人,女563人,年龄最大者88岁,最小者13岁。临床数据积累如下(见表3):表3不同痹症类型的病例数及其治愈情况痹症类别病例数痊愈显著基本有效无效有效率肩周炎3332100100%颈椎病17711042111492.09%腰椎间盘突出36319389552692.84%腰椎管狭窄1527829252086.84%原发性双膝骨性关节病1558033291391.61%落枕413271197.56%痛风4922175589.80%2、诊断标准以中医痹症各分类的具体诊断标准为确证基准。3、疗效标准(见表3)痊愈:临床症状消失,一年内不复发;显著: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但效果持续时间有限,一年内复发;基本有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改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次数减少,疼痛时间减短;无效:疼痛症状和体征无任何改变。4、治疗方法将本发明制得的膏贴外贴疼痛部位或相应的穴位,常规7到10天更换一次根据病症改善情况可适时更换。贴服期间,如需洗澡,可暂取下,浴后擦干皮肤,将贴剂稍加热后贴于原处即可,药效不减。5、典型病例病例1:谭玉芳,50岁,退休工人,医院诊断为肩周炎,患者1周前,外出旅游左肩部被空调冷风直吹后出现疼痛,左侧肩关节活动受限,无上肢麻木,无头晕头痛,自行热敷、理疗后症状稍缓解,左肩关节活动仍受限,不能自行梳头,考虑患者受凉后风寒湿邪气痹阻肩部经气,经络不通,给予本发明制得的膏贴外用贴敷,当天即感疼痛明显缓解,一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连用两个疗程后症状未再复发。病例2:朱勇,60岁,退休工人,医院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年前,受凉后出现颈部疼痛不适,伴有左上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症状时轻时重,休息后可缓解,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患者经针灸、拔罐、理疗等多种治疗后症状均可改善,但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复发,考虑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给予本发明制得的膏贴外用贴敷患者双侧风池、左侧肩井,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嘱连续使用三个疗程,复诊疼痛未再复发。病例3:周预夫,34岁,公务员,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久坐后出现腰痛,伴有左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受凉后症状明显加重,翻身困难,卧床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因工作较忙一直未予系统治疗,自行购买骨通贴膏外用,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仍不能久坐及提重物,时有发作,患者行腰椎ct检查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左侧神经根受压明显。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考虑患者劳累受凉后,腰部经脉闭阻不通,给予本发明制得的膏贴外用贴敷患者双侧腰阳关、肾腧,连用两个疗程,腰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嘱患者使用一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由上述临床疗效可以看出,本发明能够有效治疗骨痹症,并且疗效显著。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