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手术导丝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6431发布日期:2019-11-08 23:27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手术导丝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手术导丝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来说,医生在手术中用到的导丝都只能以手持的方式来固定,没有一个稳定的器械来为导丝提供稳定的支架。而对于手术来说,手持的方式有以下几个缺陷:①人手毕竟不是机械,对一台手术来说,如此长久的保持一个姿势对于身体是一个极大的负担。②人手的稳定性更差,对于高精度的手术来说仍然存在问题。③手持导丝必然会占医生的一只手,使得手术只能由单手完成,操作的难度大大增加。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实际操作的器具以及操作的尺度,设计一个导丝的夹持固定装置。在初期我们考虑使用类似自动铅的结构来制作夹持装置的夹子部分。然而在医用方面为了尽可能减少消毒成本,我们还是考虑制作一次性用品,这样在结构上就必须要求非常简洁。于是在中期我们考虑了类似猪鼻扣的一个设计方式,不过随后发现圆形孔洞并不能很好的对直径为毫米级的光滑金属丝提供良好的固定,并且在按压方向上也并不方便。于是,后期我们考虑了两个相反三角孔的结构,并且在孔侧面开了两道槽口来方便导丝的放入来使得设计更为合理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解决手术用导丝缺少支架,操作不便的问题的简易手术导丝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手术导丝支架,包括三个部件组成,所述部件1为主腔体部分,其形状为一柱体,底面为矩形,长宽比为5:4,长10-20mm,宽8-16mm,其高为15-30mm,在其表面中心位置向内掏一空腔(1),空腔形状亦为一柱体,其宽为6-12mm,与外壳宽平行与外壳宽比例3:4,长为8-16mm,深度为比主腔体短2-4mm,在与其长边平行的侧面开正对着开两个边长为3-5mm的等边第一三角形孔(4),其三角形顶点正对空腔开口处,距离开口处5-10mm,距左右两边5-10mm,以距离开口2.5-5mm,距离侧边5-10mm处为中心开一矩形孔(2),孔的长为4-8mm,宽为3-6mm,保持长宽比为4:3,深度为1-2mm;在矩形孔下方1-2mm处,在主腔体中线位置放置一个三棱柱,柱体长度为2-4mm,其侧面是两直角边分别为0.4-0.8mm和1-2mm的直角三角形,以长直角边贴在空腔内壁;正对着三棱柱的内壁位置放置一个大小相同,方向关于柱体短边侧壁镜像的三棱柱;在棱柱下方0.5-1mm处沿着侧壁,在开矩形孔的一面开一个第一U形槽(3),将两三角形孔连接起来,宽度为1-3mm左右,可视具体情况拓宽;在其主体内外壁的侧棱均做一半径为1-2mm的边倒圆;

所述部件2为与主腔体配合的柱体,其四条侧棱均做如部件1中相同大小的边倒圆,其底面长为7-14mm,宽为5-10mm,高为14-28mm,其高度与主腔体相差5mm以内为准;在其底面短边对应的两侧面,贴着底倒着放置两个部件1中的三棱柱,在底边往上3.5-7mm处开一个和部件1中一样的第二U形槽(6),两边连接着和部件1中方向相反的两个第二三角形孔(5);在距离顶面6.5-13mm处开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凹槽,其长直角边为3-6mm,短直角边为1-2mm,宽度为5-10mm,比例保持不变,并于部件1中侧面矩形孔以及部件3中的部件大小相对应;

所述部件3为按钮部分,为一底面为梯形的柱体,应置于部件1的矩形孔处;其底面为一下底边长2.5-5mm,上底边长1.5-3mm,高为3-6mm的梯形,其长度为3.5-7mm;在其与下底直角边相距1.4-2.8mm的位置,在两侧各置一三棱柱,其短直角边长为0.2-0.4mm,长直角边为0.3-0.6mm,以短直角边贴柱体侧面;三棱柱高与梯形高相等长度或相差1-2mm。

优选的,底座长度可为6-7cm左右,模仿人的手掌大小,插槽分布4-5处左右,可根据需求调整,空腔中弹簧长度应在5mm高度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以降低手术中使用导丝的难度,使导丝操作更为方便,并且降低医生手术操作中的工作负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部件1

图2是部件2

图3是部件3

其中 1-空腔、2-矩形孔、3-第一u形槽、4-第一三角孔、5第二-三角孔、6-第二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主腔体,在其左侧面有个小凸块用于和底座配合进行固定。在其底部会安装弹簧来为其提供向上的力,同图2一起起到紧固作用。右侧面是放置按钮的空洞,上方是图2的插槽。

图2是一个实心柱体,放置在图1的空腔中。中间的孔洞和图1孔洞方向相反,是装置的收紧部件。

图3是放置在图1的右侧插孔中的部件,是控制收放导丝的按钮。按压下图3的部件时,水平向的力转化成垂直向的力,使得图2部件向下移动,两孔向内错开,使其松开。

所述部件1为主腔体部分,其形状为一柱体,底面为矩形长宽比约为5:4,(长10-20mm,宽8-16mm),其高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约为15-30mm,在其表面中心位置向内掏一空腔1,空腔形状亦为一柱体,其宽为6-12mm与外壳宽平行与外壳宽比例3:4为好,长为8-16mm,深度为比主腔体短2-4mm左右,在与其长边平行的侧面开正对着开两个边长为3-5mm的等边第一三角形孔4,其三角形顶点正对空腔开口处,距离开口处5-10mm,距左右两边5-10mm,以距离开口2.5-5mm,距离侧边5-10mm处为中心开一矩形孔-2,孔的长为4-8mm,宽为3-6mm,保持长宽比为4:3左右,深度为1-2mm;在矩形孔下方1-2mm处,在主腔体中线位置放置一个三棱柱,柱体长度为2-4mm,其侧面是两直角边分别为0.4-0.8mm和1-2mm的直角三角形,以长直角边贴在空腔内壁;正对着三棱柱的内壁位置放置一个大小相同,方向关于柱体短边侧壁镜像的三棱柱;在棱柱下方0.5-1mm处沿着侧壁,在开矩形孔的一面开一个第一槽形孔3,将两三角形孔连接起来,宽度为1-3mm左右,可视具体情况拓宽;在其主体内外壁的侧棱均做一半径为1-2mm的边倒圆;

所述部件2为与主腔体配合的柱体,其底面长为7-14mm,宽为5-10mm,高为14-28mm,其高度与主腔体相差5mm以内为准;在其底面短边对应的两侧面,贴着底倒着放置两个部件1中的三棱柱,在底边往上3.5-7mm处开一个和部件1中一样的第二U形槽6,两边连接着和部件1中方向相反的两个第二三角形孔5;在距离顶面6.5-13mm处开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凹槽,其长直角边为3-6mm,短直角边为1-2mm,宽度为5-10mm,比例保持不变,并于部件1中侧面矩形孔以及部件3中的部件大小相对应;

所述部件3为按钮部分,为一底面为梯形的柱体,应置于部件1的矩形孔处;其底面为一下底边长2.5-5mm,上底边长1.5-3mm,高为3-6mm的梯形,其长度为3.5-7mm;在其与下底直角边相距1.4-2.8mm的位置,在两侧各置一三棱柱,其短直角边长为0.2-0.4mm,长直角边为0.3-0.6mm,以短直角边贴柱体侧面;三棱柱高与梯形高相等长度或相差1-2mm左右。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适当缩放支架比例大小,并根据实际需求改进底座样式。其底座长度可为6-7cm左右,模仿人的手掌大小,插槽分布4-5处左右,可根据需求调整。

当按钮按下时,弹簧压紧,导丝松开,可以将导丝拿出或前后调整,按钮松开,则导丝被固定,无法调整。

本发明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