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183发布日期:2019-11-15 21:3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理康复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护理康复床。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现有的心内科用护理康复床,其不能将护理用品、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进行有条不紊的放置,导致其床上杂乱不堪,不仅降低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而且还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情,进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不具备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吃药的功能,尤其是对于患有健忘症的老年患者,经常忘记及时吃药,需要护理人员经常提醒,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影响患者的病情,其次,其不能对患者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强度的按摩,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防护效果较差,患者容易从康复床的上部掉落,而导致患者摔伤,尤其是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摔伤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此外,其还不具有输液架,不方便患者输液,为此,提出一种护理康复床。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康复床,其可将护理用品、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有条不紊的放置在存放单元的内部,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整齐简洁,不仅可提高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舒适度,也可防止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上杂乱不堪,避免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情,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备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吃药的功能,尤其是对于患有健忘症的老年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可及时提醒患者吃药,同时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可对患者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强度的按摩,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而有效防止从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上部掉落,可避免患者摔伤,尤其是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能够避免摔伤,可有效保证其生命安全,具有输液架,方便患者输液,且输液架的高度可调节,可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理康复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且所述床板的上部一侧靠近其长边边缘设有存放单元,所述存放单元包括一侧面为开口结构的方形壳体、支撑板和四个隔板,所述方形壳体为开口结构的侧面朝向所述床板的另一侧长边设置,所述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四个所述隔板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中部设有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转杆、两个滚动轴承、联轴器、立块、触控显示屏、控制器、复位开关和存放槽,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内底壁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转杆通过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顶壁与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所述转杆的底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立块的一侧固定套装在所述转杆的外部,且所述立块位于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顶壁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触控显示屏和所述复位开关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块的一侧面上,所述存放槽开设在所述立块安装有所述触控显示屏和所述复位开关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复位开关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放单元用于存放护理用品,也可用来放置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提醒装置用来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吃药,尤其是对于患有健忘症的老年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可及时提醒患者吃药,同时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存放单元,可将护理用品、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有条不紊的放置在存放单元的内部,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整齐简洁,不仅可提高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舒适度,也可防止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上杂乱不堪,避免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情,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进一步的,所述存放槽的内底壁上部靠近其槽口处固定安装有挡条,且所述存放槽的内部居中固定安装有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放槽利用立板隔开,可分别放置药品和水杯,可防止水杯漏水时药品受潮,挡条的设置可防止存放槽内部存放的药品和水杯掉落。进一步的,所述立块安装有所述触控显示屏和所述复位开关的同一侧面上还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以提示患者进行吃药。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支腿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床板之间均匀安装有若干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底端为封闭端且上端为开口端的圆筒状外壳、中心位置处带有导向孔的端盖、圆杆、连接臂、活动臂、第二电机和开设在所述圆筒状外壳侧壁上的安装孔以及开设在所述圆杆底端部内部的缺口,所述圆筒状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的上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活动臂均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内部,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臂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活动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缺口的内部,所述圆杆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孔的内部,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的开口端端部,所述横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圆杆相匹配的圆形通孔,所述圆杆的上端伸入所述圆形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组按摩组件可对患者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强度的按摩,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进一步的,所述圆杆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半球型橡胶块,所述半球型橡胶块的球面向上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型橡胶块可避免圆杆的上端顶伤硅胶床垫。进一步的,所述床板的上部位于若干所述圆形通孔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硅胶床垫,且所述床板的上部一侧设有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的上表面上居中开设有弧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床垫配合若干组按摩组件有助于提升按摩体验效果,可防止圆杆的上端直接与患者接触,增加按摩舒适性,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性能,其自动塑型的能力可以固定患者头颅,减少落枕可能,其自动塑型的能力可以恰当填充肩膀空隙,避免肩膀处被窝漏风的常见问题,可以有效地预防颈椎问题,弧形凹槽的设置与头颅的结构相符合,可有效增加该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所述床板的上部靠近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护挡,所述床板的上部远离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护挡,所述床板远离所述存放单元的长边边缘上居中设有围挡单元,所述围挡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长边边缘上的两个固定套和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套内部的插杆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插杆上端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护挡、第二护挡和围挡单元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而有效防止从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上部掉落,可避免患者摔伤,尤其是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能够避免摔伤,可有效保证其生命安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挡远离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的侧面上设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包括连接座、支撑杆、紧固螺栓和圆板以及挂钩,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护挡远离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可调节贯通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圆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挂钩设有至少六个,且所述挂钩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板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架用于悬挂输液瓶,此外,可通过操作紧固螺栓调节支撑杆的高度,进而调节挂钩的高度,从而使得该输液架可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侧壁上在对应所述支撑板和四个所述隔板隔离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孔,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盖板,且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个所述隔板相对的侧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耳,四个所述固定耳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位于所述围挡单元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腿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孔用于放置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时穿插电源线,盖板可将第一电机和控制器隔绝在方形壳体的内部,可避免非维护人员随意操作第一电机和控制器,防护板可防止患者或者护理人员的手指伸向按摩组件导致夹伤而发生意外事故,进而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安全性能较好。进一步的,四个所述支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均为自锁式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便于移动,便于使用,同时可及时锁止万向轮,可避免该自动护理康复床自行移动该患者带来伤害。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8-25份、二氧化钛粉末8-12份、氧化铜粉末10-12份、纳米银粉12-16份、石英粉8-10份、聚四氟乙烯15-20份、环烷酸钴3-5份、醇酯十二2-4份、三乙醇胺2-4份、乳化硅油1-3份和乙醇30-50份;s1、将称量好的环烷酸钴、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聚四氟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3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温度设置60-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方形壳体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壳体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120℃,时间设置为25-35min,即在方形壳体的表面制得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尘、防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壳体的防腐、防尘、防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方形壳体不易沾染灰尘,便于清洁,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方形壳体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存放单元,可将护理用品、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有条不紊的放置在存放单元的内部,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整齐简洁,不仅可提高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舒适度,也可防止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上杂乱不堪,避免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情,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2、本实用新型,提醒装置用来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吃药,尤其是对于患有健忘症的老年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可及时提醒患者吃药,同时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板与床板之间均匀安装有若干组按摩组件,可对患者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强度的按摩,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4、本实用新型,第一护挡、第二护挡和围挡单元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而有效防止从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上部掉落,可避免患者摔伤,尤其是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能够避免摔伤,可有效保证其生命安全;5、本实用新型,具有输液架,方便患者输液,且输液架的高度可调节,可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6、本实用新型,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尘、防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壳体的防腐、防尘、防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方形壳体不易沾染灰尘,便于清洁,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方形壳体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拆卸盖板、防护板和围挡单元以及硅胶床垫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提醒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按摩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按摩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床板;2、存放单元;3、提醒装置;4、按摩组件;5、围挡单元;6、输液架;7、方形壳体;8、支撑板;9、隔板;10、转杆;11、滚动轴承;12、立块;13、圆筒状外壳;14、第二电机;15、挡板;16、插杆;17、固定套;18、连接座;19、紧固螺栓;20、支撑杆;21、挂钩;22、圆板;23、横板;24、支腿;25、万向轮;26、第一护挡;27、第二护挡;28、防护板;29、圆孔;30、硅胶床垫;31、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2、圆形通孔;33、盖板;34、螺钉;35、固定耳;36、第一电机;37、触控显示屏;38、复位开关;39、控制器;40、联轴器;41、存放槽;42、立板;43、挡条;44、连接臂;45、活动臂;46、缺口;47、圆杆;48、半球型橡胶块;49、端盖;50、导向孔;5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护理康复床,如图1-2所示,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24,且所述床板1的上部一侧靠近其长边边缘设有存放单元2,所述存放单元2包括一侧面为开口结构的方形壳体7、支撑板8和四个隔板9,所述方形壳体7为开口结构的侧面朝向所述床板1的另一侧长边设置,且所述方形壳体7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1的上部一侧,所述支撑板8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7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四个所述隔板9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8与所述方形壳体7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如图1、2、6和7所示,所述方形壳体7的内部中部设有提醒装置3,所述提醒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6、转杆10、两个滚动轴承11、联轴器40、立块12、触控显示屏37、控制器39、复位开关38和存放槽41,所述第一电机36和所述控制器3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7的内底壁与所述支撑板8之间,所述转杆10通过两个所述滚动轴承11固定安装在所述方形壳体7的内顶壁与所述支撑板8之间,且所述转杆10的底端通过所述联轴器40与所述第一电机3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立块12的一侧固定套装在所述转杆10的外部,且所述立块12位于所述方形壳体7的内顶壁与所述支撑板8之间,所述触控显示屏37和所述复位开关3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立块12的一侧面上,所述存放槽41开设在所述立块12安装有所述触控显示屏37和所述复位开关38的同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电机36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39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触控显示屏37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39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复位开关38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39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放单元2用于存放护理用品,也可用来放置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提醒装置3用来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吃药,尤其是对于患有健忘症的老年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可及时提醒患者吃药,同时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存放单元2,可将护理用品、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有条不紊的放置在存放单元2的内部,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整齐简洁,不仅可提高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舒适度,也可防止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上杂乱不堪,避免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情,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较佳地,如图7所示,所述存放槽41的内底壁上部靠近其槽口处固定安装有挡条43,且所述存放槽41的内部居中固定安装有立板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放槽41利用立板42隔开,可分别放置药品和水杯,可防止水杯漏水时药品受潮,挡条43的设置可防止存放槽41内部存放的药品和水杯掉落。较佳地,所述立块12安装有所述触控显示屏37和所述复位开关38的同一侧面上还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39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39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以提示患者进行吃药。较佳地,如图4、6、8和9所示,四个所述支腿24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23,所述横板23与所述床板1之间均匀安装有若干组按摩组件4,所述按摩组件4包括底端为封闭端且上端为开口端的圆筒状外壳13、中心位置处带有导向孔50的端盖49、圆杆47、连接臂44、活动臂45、第二电机14和开设在所述圆筒状外壳13侧壁上的安装孔51以及开设在所述圆杆47底端部内部的缺口46,所述圆筒状外壳13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板23的上部,所述第二电机1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孔51的内部,所述连接臂44和所述活动臂45均设置在所述圆筒状外壳13的内部,所述连接臂4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14的转动轴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臂44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臂45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活动臂45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缺口46的内部,所述圆杆47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孔50的内部,所述端盖49固定安装在所述圆筒状外壳13的开口端端部,所述横板23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圆杆47相匹配的圆形通孔32,所述圆杆47的上端伸入所述圆形通孔32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14的电控端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器39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组按摩组件4可对患者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强度的按摩,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较佳地,如图8所示,所述圆杆47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半球型橡胶块48,所述半球型橡胶块48的球面向上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型橡胶块48可避免圆杆47的上端顶伤硅胶床垫30。较佳地,如图4所示,所述床板1的上部位于若干所述圆形通孔3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硅胶床垫30,且所述床板1的上部一侧设有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的上表面上居中开设有弧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床垫30配合若干组按摩组件4有助于提升按摩体验效果,可防止圆杆47的上端直接与患者接触,增加按摩舒适性,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性能,其自动塑型的能力可以固定患者头颅,减少落枕可能,其自动塑型的能力可以恰当填充肩膀空隙,避免肩膀处被窝漏风的常见问题,可以有效地预防颈椎问题,弧形凹槽的设置与头颅的结构相符合,可有效增加该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的舒适性。较佳地,如图1、2、3和4所示,所述床板1的上部靠近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护挡26,所述床板1的上部远离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护挡27,所述床板1远离所述存放单元2的长边边缘上居中设有围挡单元5,所述围挡单元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板1长边边缘上的两个固定套17和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套17内部的插杆16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插杆16上端的挡板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护挡26、第二护挡27和围挡单元5对患者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而有效防止从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上部掉落,可避免患者摔伤,尤其是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来说,能够避免摔伤,可有效保证其生命安全。较佳地,如图3和4所示,所述第一护挡26远离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的侧面上设有输液架6,所述输液架6包括连接座18、支撑杆20、紧固螺栓19和圆板22以及挂钩21,所述连接座18固定安装在第一护挡26远离所述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20通过所述紧固螺栓19可调节贯通安装在所述连接座18上,所述圆板2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0的上端,所述挂钩21设有至少六个,且所述挂钩21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板22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架6用于悬挂输液瓶,此外,可通过操作紧固螺栓19调节支撑杆20的高度,进而调节挂钩21的高度,从而使得该输液架6可适应不同的患者使用。较佳地,如图1、3、5和6所示,所述方形壳体7的侧壁上在对应所述支撑板8和四个所述隔板9隔离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孔29,位于所述支撑板8底部的两个所述隔板9之间通过螺钉34固定安装有盖板33,且位于所述支撑板8底部的两个所述隔板9相对的侧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耳35,四个所述固定耳35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螺钉34相匹配的螺纹孔,位于所述围挡单元5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腿24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孔29用于放置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时穿插电源线,盖板33可将第一电机36和控制器39隔绝在方形壳体7的内部,可避免非维护人员随意操作第一电机36和控制器39,防护板28可防止患者或者护理人员的手指伸向按摩组件4导致夹伤而发生意外事故,进而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安全性能较好。较佳地,如图2所示,四个所述支腿2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5,所述万向轮25均为自锁式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便于移动,便于使用,同时可及时锁止万向轮25,可避免该自动护理康复床自行移动该患者带来伤害。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36和第二电机14均可选用元本(广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4234v48的步进电机,所述控制器39可选用型号为6es72350kd220xa8的plc控制器。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方形壳体7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18份、二氧化钛粉末8份、氧化铜粉末10份、纳米银粉12份、石英粉8份、聚四氟乙烯15份、环烷酸钴3份、醇酯十二2份、三乙醇胺2份、乳化硅油1份和乙醇30份;s1、将称量好的环烷酸钴、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聚四氟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r/min,温度设置6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方形壳体7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壳体7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7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7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时间设置为25min,即在方形壳体7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2份、二氧化钛粉末10份、氧化铜粉末11份、纳米银粉14份、石英粉9份、聚四氟乙烯18份、环烷酸钴4份、醇酯十二3份、三乙醇胺3份、乳化硅油2份和乙醇40份;s1、将称量好的环烷酸钴、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聚四氟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温度设置65℃,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方形壳体7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壳体7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7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7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10℃,时间设置为30min,即在方形壳体7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环氧树脂25份、二氧化钛粉末12份、氧化铜粉末12份、纳米银粉16份、石英粉10份、聚四氟乙烯20份、环烷酸钴5份、醇酯十二4份、三乙醇胺4份、乳化硅油3份和乙醇50份;s1、将称量好的环烷酸钴、醇酯十二、三乙醇胺、乳化硅油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粉末、氧化铜粉末、纳米银粉、石英粉和聚四氟乙烯加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直至物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00n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0min,所述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900r/min,温度设置70℃,以此制得防护涂料;s4、将方形壳体7的表面利用砂纸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利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方形壳体7采用热风机吹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吹干后的方形壳体7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方形壳体7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20℃,时间设置为35min,即在方形壳体7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将实施例1-4中的方形壳体7静置在相同的条件下100小时拿到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下表:观察结果实施例1方形壳体7的表面分布有大量菌落实施例2方形壳体7的表面分布有较少量菌落实施例3方形壳体7的表面分布有极少量菌落实施例4方形壳体7的表面分布有较少量菌落从上表观察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3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的工艺步骤简单,容易实现,制备的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无气泡产生、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喷涂后能够形成较好的涂膜,不易产生裂纹,成膜效果较好,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腐、防尘、防菌、抗老化的性能,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可有效增加方形壳体7的防腐、防尘、防菌、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方形壳体7不易沾染灰尘,便于清洁,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方形壳体7的表面滋养大量细菌。工作原理:该心内科用自动护理康复床,存放单元2用于存放护理用品,也可用来放置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提醒装置3用来自动提醒患者按时吃药,尤其是对于患有健忘症的老年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可及时提醒患者吃药,同时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存放单元2,可将护理用品、心率监测仪、血氧监测仪以及一些急救设备有条不紊的放置在存放单元2的内部,使得该自动护理康复床整齐简洁,不仅可提高患者使用该自动护理康复床的舒适度,也可防止该自动护理康复床上杂乱不堪,避免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心情,进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若干组按摩组件4可对患者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强度的按摩,以加速患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使用方法:使用时,需要卧床休息的心内科患者,躺在硅胶床垫30的上部,盖上被子,头部枕在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上表面上的弧形凹槽内部,通过控制器39设定好吃药时间,到吃药时间时,控制器39控制第一电机36带动立块12转动九十度,使得触控显示屏37和所述复位开关38正对着患者,触控显示屏37显示需要吃药的内容,同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通知患者及时吃药,提前将药品和保温水杯放置在存放槽41的内部,在患者吃药以后,按下复位开关38,第一电机36带动立块12回转九十度复位,此外,患者可通过触控显示屏37启动第二电机14工作,第二电机14带动圆杆47上下运动,从而启动按摩的效果。安装方法:第一步、将四个支腿24对称固定安装在床板1的底部,将四个万向轮25固定安装在四个支腿24的底端,将第一护挡26和第二护挡27对称安装在床板1的上部长边两侧;第二步、组装存放单元2,将方形壳体7固定安装在床板1的上部一侧,将支撑板8水平固定安装在方形壳体7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将四个隔板9对称固定安装在支撑板8与方形壳体7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第三步、组装提醒装置3,将第一电机36和控制器39均固定安装在方形壳体7的内底壁与支撑板8之间,将转杆10通过两个滚动轴承11固定安装在方形壳体7的内顶壁与支撑板8之间,且将转杆10的底端通过联轴器40与第一电机3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将立块12的一侧固定套装在转杆10的外部,将触控显示屏37和复位开关38均固定安装在立块12的一侧面上;第四步、组装按摩组件4,按照附图8和9组装按摩组件4,然后将组装好的按摩组件4固定安装在横板23的上部,然后将圆杆47的上端伸入圆形通孔32的内部,再将横板23固定安装在四个支腿24之间;第五步、组装输液架6,将连接座18固定安装在第一护挡26的侧面上,将支撑杆20通过紧固螺栓19可调节贯通安装在连接座18上,将圆板22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0的上端,将挂钩21均匀固定安装在圆板22的侧面上;第六步、将聚氨酯慢回弹海绵枕头31和硅胶床垫30按照附图1所示安装在床板1的上部即可,为了防止硅胶床垫30发生移位,可将硅胶床垫30的四个边缘利用销钉钉在床板1的上部;第七步、接线调试,即安装完毕。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