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9282发布日期:2020-02-14 16:0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微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修复重建领域,包括断指再植、肢体创伤后游离皮瓣修复等,为防止手术部位血管痉挛,保证手术成功,一般都采用手术部位局部保温的方法;目前通常是在手术后,用60—100w白炽灯、距离手术部位40cm—60cm烤,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

目前,针对手部的烤灯为立式烤灯,其在使用的时候,放置在手部上方,首先,烤灯距手部的位置一般需要为40-60cm为最佳,但是目前不能实现准确的调节高度;从而达不到温度适宜的要求,温度太低则起不到保温目的,如果温度太高则使伤口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耗氧量,不利于手术的最后成功;其次,手部在接受烤灯治疗时,易发生移动,不利于烤疗效果;同时,烤灯在使用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其他患者休息,一般选择盖上一中单,但是其遮光性不好,同时不具有保温的目的。

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可根据需要调整烤灯距手部的高度,提高再值部位的烤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

包括矩形体状的支撑座、设于支撑座顶端的用于放置烤灯灯头的放置板以及设于支撑座底部的手部容纳装置;

所述支撑座包括由多根连接竖杆和连接横杆组装而成的矩形体状的支撑架、设于支撑架上的罩布;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对应的两侧设有多根卡接在连接竖杆上的横杆;

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一槽体,所述槽体的底端设有网状的基板;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端设有一倒钩状的抓手,其卡在支撑架上的横杆上;

所述手部容纳装置设于支撑座的底端,且罩布的一侧壁的底端开设有一供手部进入的门状开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的每侧的横杆的数量为4根,两两平行设置;两个相邻的横杆之间的距离为5cm;

所述放置板的底端距所述手部容纳装置的距离可在40-60cm之间上下移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横杆的一端与连接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另一侧连接竖杆侧壁上的开孔内;

所述横杆由三节伸缩杆套接而成,中部的伸缩杆上设有内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抓手的一端与放置板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设有钩状的抓手;所述抓手的内壁设有橡胶垫;

所述抓手的宽度为5cm,其可卡入深度为2cm的内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手部容纳装置为长方体状的垫体;

所述垫体的中部开设有供手部放置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倾斜状;其近手腕一端的高度低于手指一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还包括腕带,用于将手腕部进行固定;所述腕带为弹力带体,两端的腕带通过端部的粘扣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罩布为耐高温型的遮光布;所述罩布绕所述支撑架一周后缝制在一起;

所述罩布的一侧上设有开口,其上设有盖布;所述盖布的下端通过粘扣与罩布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竖杆上设有刻度尺,其底端始于垫体对应的顶端位置,终于连接竖杆的顶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由四根连接竖杆和八根连接横杆组装而成;其中,四根连接竖杆分设于四个角上,每四根连接横杆为一组,其分设于连接竖杆的底端和中部;

还包括一加强杆,其设于连接竖杆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可将现有的烤灯灯头放置于放置板上,同时可将灯头进行上下调节,以适应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烤疗需要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设置手部容纳装置,可将手部进行容纳,避免手部在烤疗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移动;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可配合目前的多类型烤灯使用,可满足不同的烤灯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容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座2、放置板3、手部容纳装置

4、支撑架5、连接横杆6、连接竖杆

7、横杆8、槽体9、抓手

10、门状开口11、开孔12、内凹槽

13、罩布4、合页15、容纳槽

16、腕带17、开口18、刻度尺

19、基板20、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包括矩形体状的支撑座1、设于支撑座1顶端的用于放置烤灯灯头的放置板2以及设于支撑座1底部的手部容纳装置3;所述支撑座1包括由多根连接竖杆6和连接横杆5组装而成的矩形体状的支撑架4、设于支撑架4上的罩布13;所述支撑架4的顶端对应的两侧设有多根卡接在连接竖杆6上的横杆7;所述放置板2上开设有一槽体8,所述槽体8的底端设有网状的基板19;所述放置板2的左右两端设有一倒钩状的抓手9,其卡在支撑架4上的横杆7上;所述手部容纳装置3设于支撑座1的底端,且罩布13的一侧壁的底端开设有一供手部进入的门状开口17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其在使用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将该辅助装置放置在烤疗床上,首先选择合适的放置板2用于放置对应的烤灯灯头,待选择合适的放置板2后,先将放置板2放入该支撑架4内,将两侧的抓手9卡在所述横杆7的内凹槽12上;然后再将灯头下压使其放置于所述放置板2上的槽体8内;再将患者烤疗的手部放在手部容纳装置3上,将腕带16固定后,将支撑座1抬起后,覆盖在该手部容纳装置3上,使得门状开口1710供手部穿过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由于一般的烤疗的烤灯距皮肤的距离为40-60cm,当需要调整该距离的时候,此处以从60cm的高度下调至50cm为例;

医护人员将两侧的相邻的两根横杆7从连接杆上旋下,再将两侧的横杆7收缩至一侧后将放置板2上的抓手9固定于第三根横杆7上;则可下移10厘米。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手部容纳装置3可将手部容纳且可使得手部保持抬高20-25°,以利于静脉和淋巴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支撑架4的每侧的横杆7的数量为4根,两两平行设置;两个相邻的横杆7之间的距离为5cm;所述放置板2的底端距所述手部容纳装置3的距离可在40-60cm之间上下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横杆7的一端与连接竖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另一侧连接竖杆6侧壁上的开孔11内;所述横杆7由三节伸缩杆套接而成,中部的伸缩杆上设有内凹槽1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每侧的横杆7的数量为4根,其两两之间的距离为5cm;横杆7为伸缩杆,其包括三个伸缩杆套接而成,中部的伸缩杆上设有内凹槽12,该内凹槽12与抓手9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抓手9的一端与放置板2通过合页14连接,另一端设有钩状的抓手9;所述抓手9的内壁设有橡胶垫;所述抓手9的宽度为5cm,其可卡入深度为2cm的内凹槽12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此处的抓手9底端与放置板2通过合页14连接,可进行一定角度内的翻折,上端为钩状的抓手9,可挂在内凹槽12上;为了防止移位,在抓手9的内壁上设置橡胶垫且该内凹槽12的深度为2c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手部容纳装置3为长方体状的垫体;所述垫体的中部开设有供手部放置的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为倾斜状;其近手腕一端的高度低于手指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此处的容纳槽15为左高右低状,其斜面的高度为20-25度,所述垫体的顶端设有一放置手掌部的台面,其手腕部和上肢也部分固定于容纳槽15内;最后再将腕带16进行粘结即可固定手腕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还包括腕带16,用于将手腕部进行固定;所述腕带16为弹力带体,两端的腕带16通过端部的粘扣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罩布13为耐高温型的遮光布;所述罩布13绕所述支撑架4一周后缝制在一起;所述罩布13的一侧上设有开口17,其上设有盖布;所述盖布的下端通过粘扣与罩布1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此处设置的罩布13采用耐高温型的遮光布,同时为了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到烤疗的进行,特在罩布13的前端设有一开口17,可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连接竖杆6上设有刻度尺18,其底端始于垫体对应的顶端位置,终于连接竖杆6的顶端;该连接杆的高度为70cm,其从10cm往上标注刻度,以保证医护人员准备调整烤灯距患者皮肤的距离。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所述支撑架4由四根连接竖杆6和八根连接横杆5组装而成;其中,四根连接竖杆6分设于四个角上,其中,每四根连接横杆5为一组,其分设于连接竖杆6的底端和中部;还包括一加强杆20,其设于连接竖杆6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肢显微外科术后用辅助装置,上述的支撑架4由圆制成,各个连接竖杆6和连接横杆5之间可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其稳定性,该方管的内径约在10mm;还包括一加强杆20,其设于连接竖杆6的顶端,其与两侧的横杆7对应设置,在顶端的另一侧为中空状,可便于灯头从左侧的中空位置进入下压至放置板2内的槽体8内。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