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449发布日期:2020-05-01 17:1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



背景技术:

创伤是指机械性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伤口是指开放伤中皮肤受伤破裂的部位,可因意外事故造成,也可因手术需要人为造成。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口往往伴随着失血、失液,复杂、巨大的伤口因无法有效闭合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复杂、巨大的伤口的有效闭合可以有效地减少失血量,成为外伤急救中的关键步骤。复杂、巨大的伤口用传统爆炸方法很难有效闭合伤口并止血,尤其是躯干部及头顶部的伤口。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外研制了多种伤口闭合设备,但大部分伤口闭合设备都用于临床治疗阶段,在院前急救的使用中有着很多局限性,如:闭合强度不够、操作环境恶劣、操作不够便捷,对复杂、巨大伤口难以实施等。

中国专利cn106388895a公开了一种用于皮肤伤口的快速闭合装置,利用双臂式钉夹结构快速关闭伤口,能够为急救时第一时间闭合伤口、确切止血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其结构限制,导致其在用于例如腰椎、背部、颈部或大腿后方等位置时,患者无法正常平躺,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又有中国专利cn106901789a公开了一种伸缩钩钉式伤口闭合定位锁紧装置,利用两个带有钩钉和闭合定位模块的贴片,实现快速定位及闭合伤口。但是这类伤口闭合定位锁紧装置结构复杂,使用时需要的配合操作比较多(例如对伤口的清洁消毒),不适用于某些恶劣的医疗环境中(例如野外自救、战地抢救等情况),而且一旦某些配件损坏或者遗失就会导致整个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无法及时地闭合伤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影响患者平躺、不需要什么配合操作可以直接操作、适用于各种恶劣医疗环境下的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具体方案如下:

包括两个对称布置于伤口两侧的主板,两个所述主板之间通过闭合装置连接,所述主板上开设有水平的导轨孔,所述导轨孔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导轨孔平行布置的扎带孔,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竖直且与所述扎带孔连通的钉孔,所述钉孔内设有固定钉;所述闭合装置包括导轨和扎带,所述导轨和所述扎带分别设于所述导轨孔和所述扎带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钉孔包括位于所述扎带孔上方的上钉帽孔以及位于所述扎带孔下方与所述上钉帽孔对应的下钉帽孔,所述下钉帽孔的下方设有钉身孔,所述上钉帽孔的直径大于所述下钉帽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和所述扎带的末端均成型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尺寸大于所述导轨孔和所述扎带孔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扎带的上表面设有均匀布置的卡齿,所述卡齿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卡齿截面的斜边背向所述限位凸起;所述扎带孔内设有与所述卡齿配合的限位齿,所述限位齿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限位齿截面的斜边朝向所述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钉包括钉帽、钉身和钉尖,所述钉帽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钉帽孔的高度,所述钉身的长度大于所述主板的厚度,所述钉身为圆柱状结构,所述钉尖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钉身和所述钉尖均成型为向一侧弯折的弧形,所述钉身的弧度小于所述钉尖的弧度。

进一步地,所述钉尖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底面位于所述钉身孔的下方开设有功能液容置槽,所述功能液容置槽内设有功能液包,所述功能液包内填充有功能液,所述功能液包括消毒液、止血液、麻醉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钉身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轴向布置的引液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固定钉容置孔,所述固定钉容置孔为盲孔,所述固定钉容置孔与所述导轨孔和所述扎带孔垂直布置,所述固定钉容置孔的长度大于所述钉身与所述钉尖的长度之和;所述固定钉容置孔包括用于容置所述钉身的第一腔以及用于容置所述钉尖的第二腔。

进一步地,所述钉身上开设有周向布置的凸圈,所述凸圈与所述钉帽的距离为0.5cm-1cm,所述第一腔的内壁设有周向布置且与所述凸圈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腔的开口距离不超过0.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能够快速便捷地完成伤口的闭合,适合的人体部位包括但不限于腰椎、背部、颈部、大腿、腹腔等,不影响患者平卧,同时能够对伤口进行加压闭合,后期拆卸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板的结构示意图i(俯视方向),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主板的结构示意图ii(侧视方向),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俯视方向),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主视方向),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扎带孔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固定钉的结构放大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钉尖的结构放大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固定钉容置孔的结构放大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固定钉的收纳状态示意图i,

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固定钉的收纳状态示意图ii,

图12.图1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名称:1、主板,2、导轨孔,3、扎带孔,301、限位齿,4、钉孔,401、上钉帽孔,402、下钉帽孔,403、钉身孔,5、导轨,6、扎带,601、卡齿,7、限位凸起,8、钉帽,9、钉身,901、凸圈,10、钉尖,11、功能液容置槽,12、功能液包,13、引液槽,14、固定钉容置孔,1401、第一腔,1402、第二腔,140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包括一种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包括两个对称布置于伤口两侧的主板1,两个主板1之间通过闭合装置连接,主板1上开设有水平的导轨孔2,导轨孔2的两侧开设有与导轨孔2平行布置的扎带孔3,主板1上还开设有竖直且与扎带孔3连通的钉孔4,钉孔4内设有固定钉;闭合装置包括导轨5和扎带6,导轨5和扎带6分别设于导轨孔2和扎带孔3内。

对照图5,钉孔4包括位于扎带孔3上方的上钉帽孔401以及位于扎带孔3下方与上钉帽孔401对应的下钉帽孔402,下钉帽孔402的下方设有钉身孔403,上钉帽孔401的直径大于下钉帽孔402的直径。

如图3和图4,导轨5和扎带6的末端均成型有限位凸起7,限位凸起7的尺寸大于导轨孔2和扎带孔3的尺寸。

结合图4和图5,扎带6的上表面设有均匀布置的卡齿601,卡齿60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卡齿601截面的斜边背向限位凸起7;扎带孔3内设有与卡齿601配合的限位齿301,限位齿30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限位齿301截面的斜边朝向限位凸起7。

结合图4、图6和图7,固定钉包括钉帽8、钉身9和钉尖10,钉帽8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下钉帽孔402的高度,钉身9的长度大于主板1的厚度,钉身9为圆柱状结构,钉尖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钉身9和钉尖10均成型为向一侧弯折的弧形,钉身9的弧度小于钉尖10的弧度。钉身9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轴向布置的引液槽13。

对照图5,主板1的底面位于钉身孔403的下方开设有功能液容置槽11,功能液容置槽11内设有功能液包12,功能液包12内填充有功能液,功能液包括消毒液、止血液、麻醉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类似,区别在于:上钉帽孔401的直径等于下钉帽孔402的直径。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类似,区别在于:钉尖的方向与钉身的方向均竖直。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类似,区别在于:钉尖的截面为矩形。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类似,区别在于:钉尖的截面为圆形。

试验例

伤口快速闭合手术比较试验:

选用四组伤口清洁程度均相同的伤口模型,每组包括十个伤口模型(伤口尺寸为50mm×10mm×20mm),依次选用实施例1-实施例4记载的闭合器对其进行伤口快速闭合手术,并分别统计平均伤口闭合时间、感染率、术后伤口的平均宽度、术后伤口最高处与最低处的平均高度差、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伤口的平均平整度,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另外选用一组伤口模型作为对照例,对照例采用传统的粘胶拉链式闭合装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参考表1,由对照例和其他组对比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扎带式伤口快速闭合器,能够极大地降低感染几率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同时能够尽量减小术后伤口的宽度;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知,上钉帽孔的直径等于下钉帽孔的直径,会影响固定钉压入皮肤的操作,从而导致伤口闭合的时间加长;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3可知,钉尖的方向与钉身的方向均竖直的话,会导致伤口底部闭合的压力有限,不仅会导致术后伤口宽度大,而且会导致术后伤口凹凸不平影响术后伤口的平整度;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4可知,尽管降低了感染率,但钉尖的截面为矩形,会稍微影响固定钉扎入皮肤的操作,不仅稍微增加术后的恢复时间,而且疼痛刺激也会增大;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5可知,钉尖的截面为圆形,会导致钉尖在垂直于轴向方向受到的力有限,导致伤口闭合的压力有限,不仅会导致术后伤口宽度大,而且会导致术后伤口凹凸不平影响术后伤口的平整度,同时随着伤口模型的活动,钉尖附近的组织甚至会有撕裂的隐患。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需要使用时,首先利用导轨依次穿过两个主板上的导轨孔保证两个主板的相对位置,紧接着将两个主板放置在在待闭合伤口的两侧;然后直接手动按压钉帽使钉尖穿过功能液包后扎入患者的皮肤中,直至钉帽进入下钉帽孔中(注意:按压之前注意调整固定钉的方向,使两侧钉身和钉尖的弯折的方向相对),完成对主板的深度固定;最后利用单向扎带依次穿过两个主板上的扎带孔后,调整两个主板之间的间距至伤口闭合(注意:初次闭合不可过紧,之后根据伤口非感染性渗出,可予伤口加压闭合),剪掉多余的单向扎带,即完成伤口的快速闭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某些极度恶劣的医疗环境医疗资源匮乏(例如战地救护或者灾害现场救护)、待救护人员过多、或者医疗资源丢失导致导轨或单向扎带不够用,可以利用橡皮筋和医用8号线分别取代导轨和单向扎带对两个主板进行连接。此外如果实际伤口的长度比较长,一个主板不够用,可以选择多个主板两两相对的分布在伤口两侧完成伤口的快速闭合。

实施例6

对照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主板1上还开设有固定钉容置孔14,固定钉容置孔14为盲孔,固定钉容置孔14与导轨孔2和扎带孔3垂直布置,固定钉容置孔14的长度大于钉身9与钉尖10的长度之和;固定钉容置孔14包括用于容置钉身9的第一腔1401以及用于容置钉尖10的第二腔1402。

结合图11和图12,钉身9上开设有周向布置的凸圈901,凸圈901与钉帽8的距离为0.5cm-1cm,第一腔1401的内壁设有周向布置且与凸圈901配合的凹槽1403,凹槽1403与第一腔1401的开口距离不超过0.3cm。

相对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在主板上设置一个用于放置固定钉的盲孔,并利用限位结构限制固定钉的位置(利用类似于签字笔与笔帽的结构),便于存放运输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固定钉遗失影响闭合器的使用;盲孔的长度大于固定钉的长度,另外设置一个与钉尖配合的第二腔,保证钉尖不会不会接触到盲孔的内壁损伤钉尖。

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