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触摸模块的供电电路及其平板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450发布日期:2020-05-01 17:1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红外触摸模块的供电电路及其平板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触摸模块的供电电路及其平板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平板显示产品开始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目前,大尺寸的商用电子白板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使用于视频会议以及教学领域等。

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声音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和高效的信息传递载体。越来越多的平板显示产品开始配备有高质量的拾音模块用于采集现场的声音信息。

但是,在声音信号经过声源进入到拾音模块直至最终到达主设备进行处理和存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导致出现噪声或者杂音等的问题,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在通常的平板显示产品的结构中,由于阵列麦克风距离红外触摸模块的pcb板距离较近。因此,阵列麦克风受其干扰或者影响的情况较为突出。

因此,迫切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红外触摸模块的pcb板对阵列麦克风的干扰和影响的技术方案,避免在采集声音过程中出现噪声或者杂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外触摸模块的供电电路及其平板显示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适应模块容易受到干扰,产生噪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触摸模块的供电电路,包括π型滤波电路。其中,所述π型滤波电路由多个电容以及电阻组成;多个所述电容中的至少一个电容为,用于避免发生压电效应的聚合物钽电容。

进一步,所述π型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为聚合物钽电容。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阻为跨接电阻器。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直流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显示设备。该平板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检测用户的操作手势的红外触摸模块;所述红外触摸模块安置在所述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内;所述红外触摸模块内置有pcb板;采集用户的声音信号的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收容在所述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内;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供电电路。

进一步,所述拾音模块为收容在所述边框内部的阵列麦克风。

进一步,所述红外触摸模块包括:红外对管、pcb板以及红外滤光条;

所述红外对管朝向所述红外滤光条设置,所述pcb板安置在所述红外对管的上方,与所述红外对管电性连接。

进一步,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为铝型材;所述边框内部间隔形成相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内用于收容所述红外触摸模块,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一对凹槽;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开口,所述红外滤光条固定在所述开口处。

进一步,所述拾音模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显示设备内置有改进后的电源供电电路,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源供电电路产生的噪声,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拾音模块采集声音信号过程中出现的干扰,能够很好的提升如电子白板等大型平板显示设备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典型的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显示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该平板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检测用户的操作手势的红外触摸模块10以及采集用户的声音信号的拾音模块20。

所述红外触摸模块10和拾音模块20均安置在所述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30内。

具体的,所述红外触摸模块可以包括集成有多个电子器件的pcb板11,红外对管12以及红外滤光条13。

所述红外对管12朝向所述红外滤光条13设置,从红外对管12发射的红外光经过红外滤光条13射出,实现对电子白板的触摸功能。所述pcb板11安置在所述红外对管的上方12,与所述红外对管12电性连接,实现红外对管的供电、获取红外对管检测的数据信息以及控制红外对管开启/关闭等多种功能。

根据实际所要执行的功能的不同,该pcb板上可以集成有对应的电路结构。例如,用于为红外对管12供电的供电电路。

具体的,所述拾音模块20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用于采集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阵列麦克风作为拾音模块20。为了更好的采集现场的声音信号,期待或者惯常采用具有非常高增益的拾音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可以采用铝型材或者其他合适材质的型材制备获得,只需要能够提供有足够的空间用以容纳设备即可。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边框内部间隔形成相邻的第一腔室31和第二腔室32。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31内用于收容所述红外触摸模块,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一对凹槽31a。所述pcb板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开口,所述红外滤光条13固定在所述开口处。所述拾音模块20则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32的底部,位置与pcb板接近。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平板显示设备的边框结构以及具体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为陈述简便,本申请仅描述了与拾音模块干扰相关的部分,用以作为示例性的说明。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技术人员可以相应的在本申请的基础上对上述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获得符合实际需要使用功能的电子白板等平板显示设备,只需要这些平板显示设备具有与图1所示的类似的结构,即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时,平板显示设备的拾音模块总是因过高的增益而容易发生或者出现噪声或者干扰,严重影响使用体验。但是,性能不足的拾音模块同样也无法满足现场环境声音的采集。

申请人经过研究和分析,令人惊喜的发现,这些干扰或者噪声主要来自于pcb板的震动。由于pcb板贴近拾音模块。因此,pcb板的高频震动产生的干扰会令拾音模块采集的声音信号中出现刺耳异音。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pcb板的干扰主要和供电电路的rc滤波部分密切相关,传统的如图2所示的π型滤波电路中,c5至c7上存在交变电压,使用普通电容时存在明显的压电效应,导致发生机械振动而对拾音模块造成干扰。

为有效的并且低成本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供如图3所示的供电电路。请参阅图3,该供电电路的π型滤波电路由多个电容以及电阻组成;多个所述电容中的至少一个电容为,用于避免发生压电效应的聚合物钽电容。

亦即,将传统的陶瓷电容替换为聚合物钽电容的方式,有效的避免因交变电压而存在的压电效应,降低机械振动。

请继续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π型滤波电路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11、第二电容c12以及第三电容c13。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1和第二电容c12依次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13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为聚合物钽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为跨接电阻器。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pcb板对麦克风的干扰,即使在较安静的环境下也不会出现异响或者杂音。

具体的,如图3所示,该π型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器l11和第二电阻r12。

所述第一电容c11的一端与直流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感器l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l1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12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器l1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13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器l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12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申请人结合平板显示设备的结构,令人惊喜的发现对于拾音模块的干扰主要来自于红外触摸模块的电源电路中的rc滤波部分所产生的微弱异响。并且,以高效和低成本的方式对滤波电路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有效的降低因交变电压在电容两端充放电时产生的机械振动,由此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避免了在拾音模块采集的声音信息播出时,出现非常刺耳的异常杂音,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