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6606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自发光的显示器件,其凭借宽视角、高对比度和高响应速度等优势而被广泛关注。而随着有机发光材料领域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相对于无机电致发光器件而言可以实现更优异的亮度、驱动电压、响应速率和色域,因而成为目前显示市场的主流。

为了克服传统蓝光OLED材料发光效率低、寿命短的缺陷,目前的显示厂商纷纷转而使用白光OLED配合彩膜(Color Filter,CF,也称为彩色滤光片)实现彩色显示。

然而,虽然白光OLED材料本身的发光效率已经很高,但其在向各个颜色转换的过程中会损失掉大部分的光能(例如传统彩膜的出光效率一般只有33%左右),这一点已逐渐成为制约白光OLED产品的整体性能提升的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可以实现显示器件在颜色转换效率上的提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具有若干个子像素区域,每个所述子像素区域对应于一种颜色,所述显示器件包括沿着显示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界面、光子转换层和滤光层;在对应于目标颜色的子像素区域中:

所述滤光层用于在所述显示出光方向上透过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所述第一波长范围是所述目标颜色所对应的波长范围,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包含除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之外的可见光波段;

所述反射界面用于反射来自所述滤光层的光;

所述光子转换层用于将透过的光中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转换为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所述第三波长范围是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之外预先设置的波长范围,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包含所述第三波长范围;

其中,所述目标颜色是所述若干个子像素区域所对应的颜色中的任一种颜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光子转换层位于所述滤光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层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形成所述反射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子转换层包括电致发光材料,所述光子转换层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光子转换层之间的分界面形成所述反射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滤光层包括第一光学膜层、第一介质层和第二光学膜层;在所述子像素区域中,

所述第一光学膜层和所述第二光学膜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靠近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以在彼此之间形成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的谐振腔;

所述第一光学膜层与所述第一介质层之间的分界面和/或所述第二光学膜层与所述第一介质层之间的分界面形成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介质层与所述第二光学膜层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的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的光学膜层,以在所述第一光学膜层与所述第二光学膜层之间形成多镜谐振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波长范围进一步根据显示光源的发光光谱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之外预先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器件还包括衬底;其中,

所述衬底位于所述反射界面远离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

或者,

所述衬底位于所述反射界面与所述滤光层之间,

或者,

所述衬底位于所述滤光层远离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对应于目标颜色的子像素区域中,所述光子转换层包括第一发光材料、第二发光材料和第三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一个光子以辐射出一个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

所述第二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一个光子以辐射出包括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在内的多个光子;

所述第三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多个光子以辐射出一个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干个子像素区域内的所述光子转换层均由相同材料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干个子像素区域所对应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

在对应于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所述光子转换层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所述第二发光材料;

在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区域内,所述光子转换层包括第一发光材料和所述第三发光材料;

在对应于蓝色的子像素区域内,所述光子转换层包括所述第三发光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一个光子以辐射出一个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所述第二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一个光子以辐射出包括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在内的多个光子;所述第三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多个光子以辐射出一个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基于反射界面、光子转换层和滤光层的设置,可以使指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在滤光层与光学平面之间来回反射,以在经历一次或多次透过光子转换层的过程后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即可以将发光波段中更多波段内的光转换为所需颜色的光,提升显示器件的颜色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在一个子像素区域内的光路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一个子像素区域内的滤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的滤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件1具有若干个子像素区域Px,每个所述子像素区域Px对应于一种颜色。从而,全部对应于一种颜色子像素区域可用以形成显示器件的单色显示,分别对应于多种颜色的子像素区域可用以形成显示器件的彩色显示。例如,显示器件所具有的若干个子像素区域可以阵列排布在显示器件的显示区域内,并且奇数行奇数列的子像素区域对应于蓝色、奇数行偶数列的子像素区域对应于红色、偶数行奇数列的子像素区域对应于绿色、偶数行偶数列的子像素区域对应于白色,从而用以形成显示器件的彩色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件可以为:显示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而且,上述若干个子像素区域的数量、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置,上述若干个子像素区域所对应的颜色中的每一种颜色都在可见光波段中对应一定的波长范围,具体波长范围的数值边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均不做限制。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在一个子像素区域内的光路图。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件1包括沿着显示出光方向(即由光源指向显示光线的出射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反射界面11、光子转换层12和滤光层13,其中的显示出光方向在图1和图2中均为由下至上的方向。将图2中子像素区域所对应的一种颜色称为目标颜色(即目标颜色是所述若干个子像素区域所对应的颜色中的任一种颜色),在该子像素区域中:

所述滤光层用于在所述显示出光方向上透过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其中,所述第一波长范围是所述目标颜色所对应的波长范围,而所述第二波长范围是预先设置的滤光层可以反射的光的波长范围,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包含除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之外的可见光波段。例如,在目标颜色为红色时,可以设置第一波长范围是从622纳米到770纳米的波长范围;而第二波长范围则包含从350纳米到622纳米的波长范围(即可见光波段中除红光波段之外的波长范围)。从而,滤光层可以透过目标颜色的光,并反射可见光波段内其他颜色的光。

所述反射界面用于反射来自所述滤光层的光。从而,可以使得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在反射界面和滤光层之间来回反射,并使得反射界面和滤光层之间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能经过反射界面的反射而沿着显示出光方向透过滤光层。

所述光子转换层用于将透过的光中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转换为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所述第三波长范围是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之外预先设置的波长范围,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包含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其中,第三波长范围即光子转换层可以转换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的波长范围,一般由光子转换层的内部结构和形成材料决定,例如对于多种光致发光材料层叠形成的光子转换层,或者在基质中掺入多种光致发光材料而形成的光子转换层,其对应于第二波长范围内的辐射光的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即第三波长范围,而该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是与材料种类、材料混合方式、材料用量、膜层厚度等等因素都存在相互关联的。因此,在实施时可以根据所需要的第三波长范围设置光子转换层的形成材料和/或内部结构,以实现所期望的光转换效果。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反射界面、光子转换层和滤光层的设置,可以使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在滤光层与光学平面之间来回反射,以在经历一次或多次透过光子转换层的过程后转换为目标颜色的光,即可以将发光波段中更多波段内的光转换为所需颜色的光,提升显示器件的颜色转换效率。

举例来说,图2中以从左至右排列的箭头示出了光束在显示器件内传播的过程。初始情况下,该光束由第一部分①、第二部分②和第三部分③三部分组成,其中的第一部分①为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第二部分②为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第三部分③为第三波长范围内除第一波长范围和第二波长范围以外的光。当该光束沿显示出光方向照射到滤光层13上时,基于上述滤光层的特性,该光束中的第一部分①会透过滤光层13,而第二部分②和第三部分③则会被反射回来并照射到光子转换层12上。基于上述光子转换层的特性,光束中的第二部分②会被部分地转换为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使得光束在透过光子转换层12后又包含了第一部分①、第二部分②和第三部分③。之后,光束透过光子转换层12后会照射到反射界面11上,被反射后又沿显示出光方向照射到光子转换层12上。透过光子转换层后光束中第二部分②的光进一步被转换为第一部分①的光,在之后照射到滤光层13上时,第一部分①的光透射,第二部分②和第三部分③反射。可以理解的是,在经历足够多次的来回反射之后,光束中第二部分②的光会几乎完全地转换为第一部分①的光,并在照射到滤光层13上时透射。最终状态下,光束中只有第三部分③的光会在滤光层13和反射界面11之间来回反射,直到被完全吸收、转换或者散失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例中第三波长范围以外的光不属于可见光,也不会被光子转换层转换为可见光,不参与显示成像,因而在此不进行讨论;此外滤光层13理论上无法完全透射第一部分①的光,但被反射的第一部分①的光依然可以经过反射界面11的反射后透过滤光层13,因此与本例中完全透射的情形是近似等效的。

总体上看,显示出光方向上每一子像素单元内出射的光都主要是各自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即在可见光波段内都是各自的目标颜色的光,因而可以通过子像素单元之间明暗的配比调制每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进而基于像素的排列和组合形成显示画面。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显示时不仅利用了目标颜色的光,还利用了其他波长范围内的光,因而在同等光照条件下可以实现更高的颜色转换效率。基于此,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产品既可以具有更高的亮度,也可以具有更低的功耗,因而可以具有更优异的产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滤光层可以由任意一种具有上述透光特性和反射特性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子转换层可以由任意一种具有上述转换特性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反射界面可以由任意一种具有上述反射特性的单一材料界面或者多材料界面的组合实现,而且在显示器件不透光的区域内上述滤光层、上述光子转换层和上述反射界面均可以不设置或者以任意方式设置,而均可以实现颜色转换效率的提高,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均不做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件所采用的光源形式不限,例如自发光、背光照明、环境光照明等等均可以实现。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颜色转换效率上,因而尤其适用于采用光谱较宽的光源的显示器件,例如发射白光的电致发光器件,或者白光照明的背光显示器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器件除滤光层、光子转换层和反射界面之外还包括发光层,以实现一种自发光的显示器件。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件包括发光层14,所述发光层14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图3中由下至上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141,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14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子转换层12包括绿色光子转换层12G、蓝色光子转换层12B和红色光子转换层12B,即表示分别设置在对应于绿色、蓝色和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的光子转换层1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滤光层13包括绿色滤光层13G、蓝色滤光层13B、红色滤光层13R,即代表分别设置在对应于绿色、蓝色和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的滤光层13中用于透过目标颜色的光的部分。而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滤光层13还包括遮光层13X,其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黑矩阵(Black Matrix,BM)的设置方式进行设置,在此不在赘述。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光子转换层12位于滤光层13和发光层14之间,而第二电极层142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形成反射界面11。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射界面11还可以由第一电极层141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形成,或者由第一电极层141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和第二电极层142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共同形成。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发光层两侧的电极形成反射界面,从而可以利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已有的层结构形成上述反射界面,而不需要再设置其他结构(例如金属反射膜)来形成上述反射界面,因而相对而言可以减少所需设置的层结构的总数量和总厚度,有利于产品结构的简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射界面可由设置在光子转换层远离滤光层一侧的反射膜层提供。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子转换层12包括电致发光材料,因此光子转换层还同时可以作为显示器件内的上述发光层14。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子转换层12在若干个子像素区域中均由相同的材料形成,而滤光层13的结构则与图3所示的滤光层13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光子转换层12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图4中由下至上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141,另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142。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极层142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形成反射界面11。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反射界面11还可以由第一电极层141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形成,或者由第一电极层141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和第二电极层142朝着所述显示出光方向的表面共同形成。在所选用的电致发光材料同时还具备所需要的光致发光特性时,或者所选用的光致发光材料同时还具备所需要的电致发光特性时,其所形成的层结构可以同时作为上述光子转换层和上述发光层。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光子转换层和发光层简化为一个层结构,不仅可以减小厚度,还可以简化制作工艺。此外,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也可以形成光线的来回反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颜色转换效率。

在图3和图4中,除了上文已述及的结构之外,显示器件还可以包括衬底15、盖板16和间隔层17,其中的任意一个均可以由例如玻璃、硅片、氧化硅、氮化硅、光刻胶一类的绝缘材料形成,设置在显示器件的显示出光侧时需要满足透光度的要求。在图3中,衬底15位于所述反射界面11远离光子转换层12的一侧;基于衬底位于反射界面远离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的设置,可以实现显示器件的顶发射。在图4中,衬底15位于滤光层13远离光子转换层12的一侧;基于衬底位于第二光学膜层远离所述介质层的一侧的设置,可以实现显示器件的底发射。此外,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衬底还可以位于反射界面与滤光层之间,同样可以实现显示器件的底发射。基于衬底还反射界面与滤光层之间的设置,可以将显示器件的制作工艺分散到衬底的两面分别进行,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另外,上述间隔层除了可以设置在光子转换层与滤光层之间,还可以设置在光子转换层的两侧或者光子转换层与反射界面之间,还可以不在显示器件中设置,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任意一种显示器件当中,光子转换层的形成材料都可以包括预先选取的光致发光材料,例如:

第一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一个光子以辐射出一个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例如斯托克斯Stokes过程);

第二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一个光子以辐射出包括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在内的多个光子(例如SPDC——Spontaneous Parametric Down-Conversion,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

第三发光材料,用于吸收波长在所述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多个光子以辐射出一个波长在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子(例如反斯托克斯Anti-Stokes过程)。

作为一种示例,在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能量比绿光光子较高的稍高一些的光子可以被第一发光材料吸收,使得第一发光材料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一个高能量的能态;该电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弛豫后跃迁到一个次高能量的能态上,然后电子可以通过从该次高能量的能态到基态的跃迁而辐射出一个绿光光子。由此,在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设置光子转换层中的第一发光材料的方式可以包括:在光致发光材料中找到基态、上述高能量的能态、上述次高能量的能态以及弛豫性质可以实现上述光致发光过程,并可以在显示器件的应用环境下具有满足应用需求的转换效率的材料。

作为又一种示例,在对应于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能量是红光光子的整数倍的光子可以被第二发光材料吸收,使得第二发光材料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一个高能量的能态;跃迁后的电子可以通过依次跃迁到几个较低能量的能态来依次辐射出数个红光光子。由此,在对应于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设置光子转换层中的第二发光材料的方式可以包括:在光致发光材料中找到所具有的能级结构可以实现上述光致发光过程,并可以在显示器件的应用环境下具有满足应用需求的转换效率的材料。

作为又一种示例,在对应于蓝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能量低于蓝光光子的几个光子(例如两个红光光子,或者红光光子和绿光光子各一个,几个光子的能量之和等于蓝光光子的能量)可以被第三发光材料吸收,使得第三发光材料中的电子从基态经过一次以上的跃迁到达一个高能量的能态,然后电子可以通过从该高能量的能态到基态的跃迁而辐射出一个蓝光光子。由此,在对应于蓝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设置光子转换层中的第三发光材料的方式可以包括:在光致发光材料中找到所具有的能级结构可以实现上述光致发光过程,并可以在显示器件的应用环境下具有满足应用需求的转换效率的材料。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材料可以在包括有机磷光材料、有机荧光材料、无机磷光材料、无机荧光材料、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的范围内选取;第二发光材料可以在包括非线性晶体(例如BBO晶体、KDP晶体)、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纳米晶材料(包括而不仅限于稀土离子掺杂)和其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范围内选取;第三发光材料可以在包括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纳米晶材料(包括而不仅限于稀土离子掺杂)和其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范围内选取。

可以看出的是,基于上述三种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将所需颜色以外的光线转换为所需颜色的光线,从而可以将发光层中更多发光波段内的光能有效利用起来,提升显示器件的颜色转换效率。

在图3所示的显示器件中,红色光子转换层12B是对应于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的光子转换层12,可以由上述第一发光材料和上述第二发光材料形成;绿色光子转换层12G是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区域内的光子转换层12,可以由上述第一发光材料和上述第三发光材料形成;蓝色光子转换层12B是对应于蓝色的子像素区域内的光子转换层12,可以由上述第三发光材料形成。基于这样的材料组合形式,可以形成适用于白光光源的光子转换层。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红色光子转换层12B可以将可见光内的绿光和蓝光基于第一发光材料光致发光性质转换成红光,可以将可见光内的蓝光、紫光甚至紫外光基于第二发光材料光致发光性质转换成红光;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绿色光子转换层12G可以将可见光内的蓝光基于第一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转换成绿光,将可见光内的红光或者红外光基于第三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转换成绿光,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蓝色光子转换层12B可以将可见光内的红光和绿光基于第三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质转换成蓝光,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白光光源中能量占比较大的波段。可以看出的是,基于每种颜色的子像素区域内各自设置不同材料的光子转换层,可以针对每种颜色自身的特性配置对应的材料,以减少光子转换层的材料使用量,增强其颜色转换的效果。

更一般地,类似于上述根据白光光源的发光光谱设置光子转换层的形成材料的方式,在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都可以根据显示光源的发光光谱在第一波长范围之外预先设置第三波长范围。举例来说,在对应于红色的子像素区域内设置光子转换层时,可以先获取显示光源的发光光谱;在得知光源主要的发光波段集中在红光波段和绿光波段时,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吸收光谱匹配于该绿光波段的光致发光材料来替代其他光致发光材料,以实现更优的颜色转换效率。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第三波长范围与显示光源的发光光谱之间的相互关联,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光子转换材料,有助于材料使用量的减少和颜色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而在图4所示的显示器件中,光子转换层12在若干个子像素区域中均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即采用一种光致发光材料或者几种光致发光材料的组合来实现所有子像素区域内的波长转换。基于此,虽然可以达到的颜色转换效率可能相对较低,并且每个子像素区域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材料的冗余,但该设置可以使光子转换层由同一种匀质的材料形成,因而不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在每一种颜色的子像素区域内分别制作光子转换层,可以简化产品的制作工艺。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一个子像素区域内的滤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的滤光层包括第一光学膜层131、第一介质层132和第二光学膜层133,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膜层131和所述第二光学膜层1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132的靠近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光子转换层的一侧,因而图5中显示出光方向仍为由下至上的方向。基于第一光学膜层131、第一介质层132和第二光学膜层133所形成的三明治结构,第一光学膜层131和第二光学膜层133在彼此之间形成用于透过所述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的谐振腔。

举例来说,第一光学膜层131和第二光学膜层133可以都是25毫米厚的银膜,而第一介质层132是折射率为1.5的绝缘材料层。基于谐振腔的性质,透射光的波长峰值主要由谐振腔的光学长度,即第一光学膜层131与第二光学膜层133之间的间距(或者说第一介质层132的厚度)Tn的大小决定。在图3和图4所示的显示器件中,形成绿色滤光层13G的谐振腔的光学长度Tn=130nm(纳米,长度单位),形成蓝色滤光层13B的谐振腔的光学长度Tn=100nm,形成红色滤光层13R的谐振腔的光学长度Tn=160nm。从而,通过在每个子像素区域内设置具有图5所示结构的第一光学膜层131、第一介质层132和第二光学膜层133,即可与遮光层13X一起构成图3和图4所示的显示器件中的滤光层13,并具有可以透过与所在子像素区域对应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的性质。

另一方面,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光学膜层131与所述第一介质层132之间的分界面,或者所述第二光学膜层133与所述第一介质层132之间的分界面,或者两个分界面的组合,可以形成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面。例如在以银膜形成上述第一光学膜层131和第二光学膜层133时,第一光学膜层131与所述第一介质层132之间的分界面,以及第二光学膜层133与所述第一介质层132之间的分界面,都对很宽波段内的光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因而都形成了用于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的反射面。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包括第一光学膜层、第一介质层和第二光学膜层的滤光层,可以实现其满足应用需求的透射特性和反射特性,例如对于上述包含第一部分①、第二部分②和第三部分③的入射光束,本发明实施例的滤光层可以透过其中的第一部分①,并反射其中的第二部分②和第三部分③。而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吸收型彩膜,本发明实施例的滤光层以反射代替了吸收,可以配合光子转换层的设置将更多波段内的光能有效利用,有助于提升显示器件的颜色转换效率。

作为另一种示例,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中的滤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中的显示出光方向为由下至上的方向,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滤光层除了包括第一光学膜层131、第一介质层132和第二光学膜层133之外,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介质层132与第二光学膜层133之间的第三光学膜层134和第二介质层135,以在第一光学膜层131与所述第二光学膜层132之间形成多镜谐振腔(即具有两个以上的腔镜的谐振腔)。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多镜谐振腔透过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需要基于法布里-珀罗原理设置各光学膜层之间的间距以及各光学膜层、介质层的厚度。例如图6中的第一光学膜层131与第三光学膜层134之间的间距在不同颜色之间的子像素区域内有差别,第二光学膜层133与第三光学膜层134之间的间距在不同颜色之间的子像素区域内也有差别。腔镜的适当添加可以改善谐振腔的透光特性(例如提升第一波长范围以内的光的透过率和/或减小第一波长范围以外的光的透过率),有助于显示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介质层与第二光学膜层之间设置更多数量的光学膜层和介质层,以形成具有更多腔镜的谐振腔。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多个介质层和多个光学膜层形成多腔镜的光学谐振腔的设置,可以实现更优异的滤色效果;而且,更多光学膜层的设置还可以使更多的光线反射到光子转换层上,即减少了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的能量损失,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器件的颜色转换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光学膜层可以由例如银、铜、铝、钼、镍等等的金属材料或者电介质材料,可以是单层材料的薄膜也可以是多层膜复合形成的膜层结构,可根据例如反射率、折射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选取;所述的介质层可以是氧化硅、氮化硅、氮化铝、光刻胶等等的介质材料,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可根据例如折射率、透光率等方面的应用需求选取,本发明实施例均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