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249发布日期:2020-04-17 18: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该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沿水平横向开设有半圆形凹陷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背面的正中部沿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板(3),所述灯板(3)的下端面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烤灯(4),多个烤灯(4)均位于固定底座(1)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底座(1)上端面所开设的半圆形凹陷槽沿水平横向贴合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内壁的下端面沿水平横向贴合有圆弧板(17),所述圆弧板(17)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底板(14)与圆弧板(17)均为半圆形结构设计,所述底板(14)正反两面的上端面均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横向固定杆(16),两个横向固定杆(16)的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9),所述顶板(9)与底板(14)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凸板(5),所述顶板(9)与底板(14)的右侧面且分别远离横向固定杆(16)的上下两端的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9),所述顶板(9)与底板(14)的右侧面均贴合有第二凸板(6),所述第二凸板(6)的左侧面且靠近两个凸块(19)的位置处沿环形开设有滑动槽(20),两个凸块(19)活动连接于滑动槽(20)的内部,所述第二凸板(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7),所述固定底座(1)的右侧面且靠下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卡槽板(8),所述卡接块(7)活动卡接于卡槽板(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板(5)与第二凸板(6)的侧视面均为圆形结构设计且正中央位置处贯穿开设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凸板(5)与第二凸板(6)内壁的底部均粘贴固定有橡胶板(13),两个橡胶板(13)分别位于固定底座(1)的左右两侧,两个橡胶板(13)均为半圆弧形结构,两个橡胶板(13)的下端面均粘贴固定有魔术粘刺带(11),两个橡胶板(13)的下端面且分别靠近前后两面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性绑带(12),所述弹性绑带(12)的外表面均粘贴固定有魔术粘毛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所开设的凹陷槽内为糙面结构设计,所述底板(14)的下端面与固定底座(1)的上端面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9)的上端面沿水平横向贯穿开设有多个通槽(10),所述顶板(9)内壁的上端面且靠近多个通槽(10)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滤网(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与横向固定杆(16)之间留有空槽,所述底板(14)与横向固定杆(16)之间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支杆(15),多个弧形支杆(15)之间均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4)与顶板(9)的内壁均沿水平横向开设有多个滑动槽(20),所述圆弧板(17)的下端表面沿弧形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动杆(18),多个滑动杆(18)分别活动连接于多个滑动槽(20)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底座,该固定底座的上端面沿水平横向开设有半圆形凹陷槽,固定底座背面的正中部沿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灯板,灯板的下端面沿水平横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烤灯;本实用新型的烧伤整形科术后辅助装置,通过第一凸板、第二凸板、魔术粘刺带、弹性绑带以及橡胶板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使得该装置具有了可随身移动即携带的效果,避免了因患者的烧伤伤口在恢复期间不方便下床走动的情况出现,有效的解决了因传统的烧伤术后辅助装置只适用于病床上的问题,有效的使得该装置的使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全;江河;刘军;韩亚龙;孟美芬;刘丽红;孙林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