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8170发布日期:2020-05-22 21: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脏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外科是外科领域分支中较年轻的一个学科,主要是以手术治疗心脏病,如心脏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瓣膜置换术等,而所治疗的常见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

心脏外科术后病人护理时普遍需要对其呼吸道进行护理,以协助排痰和锻炼肺部功能,有时为了方便病人快速将痰排出则需要对其伤口进行按压以协助其进行有效咳嗽,现有心脏外科术后按压装置其普遍体积较大,不方便用户携带使用,且其按压位置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具备方便携带,且按压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包括支板,所述支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远离支板一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绑带,所述支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万向槽,所述支板底面的中部开设有呈圆形状的凹槽,且凹槽与万向槽相连通,所述万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万向槽相适配的万向球,所述万向球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万向球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延长杆,且延长杆的底端贯穿凹槽并延伸至支板的下方,所述延长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圆球状的按摩球。

进一步的,所述支板的下方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与四个支撑腿的底部相连接,且按摩球的外表面与海绵垫的上表面相接触,通过设置海绵垫,能对伤口进行保护,以防止按摩球的挤压力度过大,导致患者伤口挤压过度。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位于万向槽的正下方,且凹槽的直径值大于万向槽的直径值,有使延长杆的活动范围更大,避免延长杆活动时受约束。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位于套筒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板,能有效的防止活动杆从套筒的内部滑出,导致该装置不能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套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底端与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能使弹簧处于稳定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摇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轮,通过设置手轮,能方便用户操纵摇杆,方便用户使用。

1、该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通过设置万向球,在万向槽的作用下,能使延长杆、套筒、活动杆和按摩球根据需要进行摆动,且按摩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向下产生挤压力,从而可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按压,通过设置该装置,不仅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挤压按摩,且能使患者手部进行有效运动,加速患者痊愈。

2、该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通过设置海绵垫,能对伤口进行保护,以防止按摩球的挤压力度过大,导致患者伤口挤压过度,通过设置限位板,能有效的防止活动杆从套筒的内部滑出,导致该装置不能使用,通过设置手轮,能方便用户操纵摇杆,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座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筒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支板、2凹槽、3万向槽、4万向球、5摇杆、6手轮、7延长杆、8套筒、9活动杆、10按摩球、11海绵垫、12支撑腿、13橡胶绑带、14弹簧、1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包括支板1,支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每个支撑腿12远离支板1一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绑带13,支板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万向槽3,支板1底面的中部开设有呈圆形状的凹槽2,且凹槽2与万向槽3相连通,万向槽3的内部卡接有与万向槽3相适配的万向球4,万向球4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杆5,万向球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延长杆7,且延长杆7的底端贯穿凹槽2并延伸至支板1的下方,延长杆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筒8,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4和活动杆9,活动杆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圆球状的按摩球10,按摩球10为橡胶材质。

支板1的下方设置有海绵垫11,海绵垫11与四个支撑腿12的底部相连接,且按摩球10的外表面与海绵垫11的上表面相接触,通过设置海绵垫11,能对伤口进行保护,以防止按摩球10的挤压力度过大,导致患者伤口挤压过度,凹槽2位于万向槽3的正下方,且凹槽2的直径值大于万向槽3的直径值,有使延长杆7的活动范围更大,避免延长杆7活动时受约束,活动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位于套筒8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板15,能有效的防止活动杆9从套筒8的内部滑出,导致该装置不能使用,弹簧14的顶端与套筒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且弹簧14的底端与限位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能使弹簧14处于稳定状态,摇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轮6,通过设置手轮6,能方便用户操纵摇杆5,方便用户使用。

使用时,通过四条橡胶绑带13将该装置绑定于患者的伤口处,根据需要摇动摇杆5,此时万向球4在万向槽3内转动,与此同时,延长杆7带动套筒8、活动杆9和按摩球10转动,按摩球10在弹簧14和摇杆5的作用下对海绵垫11进行按压,从而可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按压,在延长杆7转动至偏离万向槽3的一侧时,弹簧14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将活动杆9和按摩球10推出,从而按摩球10的按压面积有效增大,且当活动杆9运动至万向槽3的下方时,弹簧14在活动杆9的作用下收缩,且弹簧14有向下顶的支撑力,所以可以对伤口进行挤压按摩。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包括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每个所述支撑腿(12)远离支板(1)一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绑带(13),所述支板(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万向槽(3),所述支板(1)底面的中部开设有呈圆形状的凹槽(2),且凹槽(2)与万向槽(3)相连通,所述万向槽(3)的内部卡接有与万向槽(3)相适配的万向球(4),所述万向球(4)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摇杆(5),所述万向球(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延长杆(7),且延长杆(7)的底端贯穿凹槽(2)并延伸至支板(1)的下方,所述延长杆(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4)和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呈圆球状的按摩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的下方设置有海绵垫(11),所述海绵垫(11)与四个支撑腿(12)的底部相连接,且按摩球(10)的外表面与海绵垫(11)的上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位于万向槽(3)的正下方,且凹槽(2)的直径值大于万向槽(3)的直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且限位板(15)位于套筒(8)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的顶端与套筒(8)的内顶壁固定连接,且弹簧(14)的底端与限位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轮(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涉及心脏外科技术领域,包括支板,所述支板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每个支撑腿远离支板一侧面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绑带,支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万向槽,支板底面的中部开设有呈圆形状的凹槽,且凹槽与万向槽相连通,万向槽的内部卡接有与万向槽相适配的万向球。该心脏外科术后护理用按压装置,通过设置万向球,在万向槽的作用下,能使延长杆、套筒、活动杆和按摩球根据需要进行摆动,且按摩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会向下产生挤压力,从而可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按压,通过设置该装置,不仅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挤压按摩,且能使患者手部进行有效运动,加速患者痊愈。

技术研发人员:肖婷;姜谧;金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