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8821发布日期:2020-10-20 12:37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夹具,尤其涉及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



背景技术:

夹具主要用于筋骨伤治疗后的固定和矫形,夹具主要分为硬质夹具和低温热塑夹具。

硬质夹具包括层叠的金属层和粘接层,但是,由于金属的可塑性较差,导致其与患者需治疗部位的贴合度较差,影响治疗效果。

低温热塑夹具为单层低温热塑层,使用时,虽然低温热塑板65摄氏度即可变形但是外源加热任然要将低温热塑板放置于热水(90~100℃)中,使其变软,然后贴合与患者需治疗部位,但是,低温热塑板从热水中取出需要快速贴合于患者需治疗部位,热温热塑板上残留热水不仅容易烫伤患者,还会影响低温热塑板的附着力、而且降温塑型时相长,此外,此种低温热塑板一旦冷却只能拆卸下来才能够再次变软塑形,无法微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质夹具贴合度差、低温热塑夹具容易烫伤患者、无法微调以及塑形后弹软易形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包括层叠的多层低温热塑层以及设于相邻两层低温热塑层之间的加热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加热组件包括设于相邻两层低温热塑层之间的电阻丝以及用于电阻丝供电的电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阻丝包括设于低温热塑层边缘的外层电阻丝以及设于低温热塑层边缘内区域的内层电阻丝,外层电阻丝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的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层电阻丝与内层电阻丝串联,外层电阻丝的电阻大于内层电阻丝的电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层电阻丝与内层电阻丝并联,外层电阻丝的电阻小于内层电阻丝的电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电源包括外层电源和内层电源,外层电阻丝与外层电源连接,内层电阻丝与内层电源连接;内层电阻丝与外层电阻丝的电阻相同,外层电源的供电电压大于内层电源的供电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低温热塑层上开设多个透气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透气孔的总面积占低温热塑层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设于相邻两个低温热塑层之间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显示器,温度传感器不与加热组件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器与温度传感器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控低温热塑板,主要用于筋骨伤(例如,骨折或骨骼错位等)治疗后的固定和矫形,采用多层低温热塑层,并在相邻两层低温热塑层之间设置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可以对低温热塑层进行加热,使其变软,进行塑性。由于加热组件与低温热塑层直接接触,不会存在水分蒸发降低热塑板温度的问题,因此,加热组件的温度可以控制在65℃左右(例如,60~70℃)即可,从而能够减少烫伤患者的情况,提高上述温控低温热塑板的使用安全性。

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此外温控低温热塑板,可以通过反复加热,实现反复塑形,从而能够对其贴合度进行微调。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温控低温热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温控低温热塑板中电源与外层电阻丝和内层电阻丝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温控低温热塑板中电源与外层电阻丝和内层电阻丝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温控低温热塑板中电源与外层电阻丝和内层电阻丝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低温热塑层;2-外层电阻丝;3-内层电阻丝;4-显示器;5-透气孔;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参见图1至图2,包括层叠的多层低温热塑层1以及设于相邻两层低温热塑层之间的加热组件,例如,两层低温热塑层1之间夹设一个加热组件。

使用时,可以通过加热组件对低温热塑层1进行加温,使得低温热塑层1变软;将上述变软的温控低温热塑板贴于患者需治疗部位,进行塑形,自然冷却至低温热塑层1变硬,从而完成复合夹具的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温控低温热塑板,主要用于筋骨伤(例如,骨折或骨骼错位等)治疗后的固定和矫形,采用多层低温热塑层1,并在相邻两层低温热塑层之间设置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可以对低温热塑层1进行加热,使其变软,进行塑性。由于加热组件与低温热塑层1直接接触,不会存在水分蒸发降低热塑板温度的问题,因此,加热组件的温度可以控制在65℃左右(例如,60~70℃)即可,从而能够减少烫伤患者的情况,提高上述温控低温热塑板的使用安全性。

此外,上述温控低温热塑板,可以通过反复加热,实现反复塑形,从而能够对其贴合度进行微调。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温控低温热塑板采用内源性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操作简便易行,温度可控,设备占地小;二次塑型简便可以局部微调;与普通多孔热塑板相比较无多余水分,为内源加热可在相对低温区间操控,避免烫伤、打湿衣物的风险及不便;加热丝可作为内支撑取代外部硬质支撑夹板,更轻便易清洗。

对于加热组件的结构,具体来说,上述加热组件可以包括设于相邻两层低温热塑层1之间的电阻丝以及用于电阻丝供电的电源,电阻丝和电源通过开关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阻丝为柔性电阻丝,其能够随着低温热塑层1的变形而变形,对低温热塑层1贴合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应用中,低温热塑层1的边缘处较为容易卷翘,使得低温热塑复合夹具的贴合度降低,因此,上述电阻丝可以包括设于低温热塑层1边缘的外层电阻丝2以及设于低温热塑层1边缘内区域的内层电阻丝3,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这样,低温热塑层1边缘的可塑性度大于边缘内区域的可塑性度,从而能够减少边缘处卷翘的情况。

示例性地,为了实现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外层电阻丝2与内层电阻丝3串联,外层电阻丝2的电阻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电阻。外层电阻丝2与内层电阻丝3串联,通过两者的电流相同,外层电阻丝2的电阻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电阻,例如,内层电阻丝3和外层电阻丝2的型号相同,外层电阻丝的长度大于内层电阻丝的长度,根据p=i2r,则外层电阻丝2的发热功率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发热功率,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

考虑到患者需要长期佩戴温控低温热塑板,低温热塑层1的透气性较差,因此,上述低温热塑层1上可以开设多个透气孔5,通过透气孔5患者的皮肤可以与环境接触,增大上述低温热塑层1的透气性,提高患者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透气孔5部分不应设置电阻丝。

值得注意的是,透气孔5会影响低温热塑层1的强度,因此,多个透气孔5的总面积占低温热塑层1面积的百分比为10~15%。这是因为,将两者的面积比限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在保证低温热塑层1强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大低温热塑层1的透气性。

为了能够实时了解上述温控低温热塑板的温度,上述低温热塑复合夹具还可以包括设于相邻两个低温热塑层1之间的温度传感器6以及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的显示器4,且不与加热组件接触,温度传感器6检测低温热塑层1的温度,并传送至显示器4进行显示,从而能够使操作者和患者实时了解低温热塑层1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患者。

从患者佩戴舒适度的角度考虑,上述显示器4可以与温度传感器6可拆卸连接,这样,当温控低温热塑板安装完成后,显示器4已经基本没用,此时可以拆除显示器4,减小温控低温热塑板的重量,从而提高患者的佩戴舒适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温控低温热塑板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实现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的方式不同,参见图3。

具体来说,外层电阻丝2与内层电阻丝3并联,外层电阻丝2的电阻小于内层电阻丝3的电阻,根据p=u2/r,外层电阻丝2与内层电阻丝3两端电压相等,则外层电阻丝2的发热功率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发热功率,从而能够实现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控低温热塑板,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温控低温热塑板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实现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的方式不同,参见图4。

具体来说,电源包括外层电源和内层电源,外层电阻丝2与外层电源连接,内层电阻丝3与内层电源连接,内层电阻丝3与外层电阻丝2的电阻相同(例如,型号和长度相同),外层电源的供电电压大于内层电源的供电电压,从而能够实现外层电阻丝2的温度大于内层电阻丝3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