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8816发布日期:2020-10-20 12:3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穿戴式肩外展支具。



背景技术:

支具是一种置于身体外部,旨在限制身体的某项运动,从而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或直接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外固定。同时在外固定的基础上加上压点,就可以成为矫形支具,用于身体畸形的矫正治疗。肩部手术如人工肩关节置换、肱骨外科颈骨折、肩袖修补、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修补等术后通常需要短期的固定,保持持肩关节外展及旋转中立位:同时人们的肩膀内部骨头受伤时,由于剧痛人们无法正常活动或抬起手臂,但手臂下垂时,肩膀内部的伤恢复的较慢,一般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一种外展支具对患者手臂进行展开支撑,以便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使得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所以一种肩外展支具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使用的肩外展支具,普遍存在的缺陷是:调节不方便;没有腕关节屈伸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肩外展支具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包括躯干连杆、上臂连杆,在躯干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上均连接有绑带,在上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上臂托,上臂连杆通过旋转关节一上下方向转动连接在躯干连杆上端,所述的旋转关节一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带圆筒形转动部a、圆筒形转动部b,在圆筒形转动部a、圆筒形转动部b靠近的面筒内设置有环形凸台,两个环形凸台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圆筒形转动部b内环形凸台向外还设置有限位凸台,带螺纹的和中孔的t形轴从圆筒形转动部b内穿至圆筒形转动部a内,位于圆筒形转动部a内的螺母旋接在t形轴上,t形轴的轴肩压在限位凸台上,所述的t形轴的外端面为齿面,t形推杆从圆筒形转动部a内穿在t形轴的中孔中,t形推杆上穿设有弹簧,t形轴的中孔靠近端部具有弹簧限位部,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弹簧限位部和t形推杆的根部,t形推杆位于圆筒形转动部b侧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端面齿盘,端面齿盘上具有与齿面向配合的齿,在圆筒形转动部a外端面三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中间开设有螺孔;螺孔中旋接有分度销,分度销顶在t形推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t形推杆位于圆筒形转动部a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盲孔,分度销顶在盲孔底部。

进一步的;在上臂连杆的端部通过旋转关节二连接有前臂连杆,旋转关节二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前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前臂托,前臂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托杆,手托杆上固定连接有手托,手托杆与前臂连杆之间通过旋转关节三相连接,旋转关节一、旋转关节二、旋转关节三的结构相同。

本支具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支具机械齿轮结构,通过旋转分度销可以方便的锁死和放开旋转关节,可以根据术后需要固定的角度进而对手臂支撑时达到灵活的角度调节;并设有腕关节屈伸角度活动范围的调节,更有利于患者锻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换后的示意图。

图3是旋转关节一的分立示意图。

图4是旋转关节一的分立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5是旋转关节一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躯干连杆;2:腰部托板;3:胸部托板;4:上臂连杆;5:旋转关节一;6:上臂托;7:第一铰接杆;8:第二铰接杆;9:前部连杆;10:前臂托;11:旋转关节二;12:手托;13;手托杆;14:旋转关节三;15:圆筒形转动部b;16:圆筒形转动部a;17:环形凸台;18:推力轴承;19:t形轴;20:齿面;21:螺母;22:t形推杆;23:弹簧;24:端盖;25:分度销;26:端面齿盘;27:中孔;28:限位凸台;29:限位槽;30:限位柱;31:盲孔;32:弹簧限位部。

如附图所示,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包括躯干连杆1、上臂连杆4,在躯干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2和胸部托板3,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上均连接有绑带,在上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上臂托6,这是目前的支具上具有的结构,上臂连杆通过旋转关节一5上下方向转动连接在躯干连杆上端,所述的旋转关节一包括第一铰接杆7和第二铰接杆8,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带圆筒形转动部a15、圆筒形转动部b16,在圆筒形转动部a、圆筒形转动部b靠近的面筒内设置有环形凸台17,两个环形凸台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18,圆筒形转动部b内环形凸台向外还设置有限位凸台28,带螺纹的和中27孔的t形轴19从圆筒形转动部b内穿至圆筒形转动部a内,位于圆筒形转动部a内的螺母21旋接在t形轴上,t形轴的轴肩压在限位凸台上,所述的t形轴的外端面为齿面,齿面如20所示,t形推杆22从圆筒形转动部a内穿在t形轴的中孔中,t形推杆上穿设有弹簧23,t形轴的中孔靠近端部具有弹簧限位部32,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弹簧限位部和t形推杆的根部,t形推杆位于圆筒形转动部b侧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端面齿盘26,端面齿盘上具有与齿面向配合的齿,在圆筒形转动部a外端面三固定连接有端盖24,端盖中间开设有螺孔;螺孔中旋接有分度销25,分度销顶在t形推杆上,所述的t形推杆位于圆筒形转动部a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盲孔31,分度销顶在盲孔底部。为了使t形轴与圆筒形转动部b之间以及t形推杆与圆筒形转动部a之间不发生相对旋转,可设置相应的限位槽配合相位柱结构,图中29锁死为限位槽,在t形轴上配合设限位柱结构,30为限位柱,在t形推杆上配合设限位槽结构。

在上臂连杆的端部通过旋转关节二11连接有前臂连杆9,旋转关节二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前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前臂托10,前臂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托杆13,手托杆上固定连接有手托12,手托杆与前臂连杆之间通过旋转关节三14相连接,旋转关节一、旋转关节二、旋转关节三的结构相同。

本支具使用方法与传统支具相同,如果需要某个旋转关节旋转时,转动分度销向外顶端面齿盘,端面齿盘与齿面之间相脱离,即可进行自由旋转,如需要锁死,反向旋转分度销即可。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穿戴式肩外展支具,包括躯干连杆、上臂连杆,在躯干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上均连接有绑带,在上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上臂托,其特征在于:上臂连杆通过旋转关节一上下方向转动连接在躯干连杆上端,所述的旋转关节一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带圆筒形转动部a、圆筒形转动部b,在圆筒形转动部a、圆筒形转动部b靠近的面筒内设置有环形凸台,两个环形凸台之间安装有推力轴承,圆筒形转动部b内环形凸台向外还设置有限位凸台,带螺纹的和中孔的t形轴从圆筒形转动部b内穿至圆筒形转动部a内,位于圆筒形转动部a内的螺母旋接在t形轴上,t形轴的轴肩压在限位凸台上,所述的t形轴的外端面为齿面,t形推杆从圆筒形转动部a内穿在t形轴的中孔中,t形推杆上穿设有弹簧,t形轴的中孔靠近端部具有弹簧限位部,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弹簧限位部和t形推杆的根部,t形推杆位于圆筒形转动部b侧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端面齿盘,端面齿盘上具有与齿面向配合的齿,在圆筒形转动部a外端面三固定连接有端盖,端盖中间开设有螺孔;螺孔中旋接有分度销,分度销顶在t形推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形推杆位于圆筒形转动部a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盲孔,分度销顶在盲孔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臂连杆的端部通过旋转关节二连接有前臂连杆,旋转关节二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前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前臂托,前臂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托杆,手托杆上固定连接有手托,手托杆与前臂连杆之间通过旋转关节三相连接,旋转关节一、旋转关节二、旋转关节三的结构相同。


技术总结
一种穿戴式肩外展支具,包括躯干连杆、上臂连杆,在躯干连杆上固定连接有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腰部托板和胸部托板上均连接有绑带,在上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上臂托,上臂连杆通过旋转关节一上下方向转动连接在躯干连杆上端。在上臂连杆的端部通过旋转关节二连接有前臂连杆,前臂连杆上固定连接有前臂托,前臂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托杆,手托杆上固定连接有手托,手托杆与前臂连杆之间通过旋转关节三相连接,旋转关节一、旋转关节二、旋转关节三的结构相同。本支具机械齿轮结构,可以根据术后需要固定的角度进而对手臂支撑时达到灵活的角度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峰;李晓堂;付卫来;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阳贝瑞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