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163发布日期:2020-05-26 17:5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属于指蹼按压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学中,如果人体外部受伤,在经过初步的处理后一般需要进行修复治疗,避免表面留下疤痕,影响人的外表,而指蹼作为人体十分脆弱的部位,如果受到了损伤更是需要进行修复治疗,否则影响美观度不说,人手的使用可能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而指蹼的修复过程就需要使用到指蹼压力装置进行,当前的指蹼压力装置尽管也具有对指蹼按压的效果,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还是存在许多可改进之处;

一方面当前的指蹼压力装置在使用时只能对指蹼处进行按压,按压范围小,另一方面,当前的指蹼压力装置大多是机械式按压,按压的力度变化较大,而患者的痛感在此时是较为敏感的,如此较大的按压力度的改变可能使得患者受到较大的痛苦,不利用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按压范围小和按压力度无法微小调节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包括驱动座、手指放置套和手掌放置套,所述驱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指放置套一侧,所述手掌放置套与所述手指放置套固定连接,各个所述手指放置套内均固定设置有条形压力囊,相邻的所述手指放置套之间均设置有云状压力囊,所述条形压力囊和所述云状压力囊内部均被隔绝膜分为通气囊和按压囊,各个所述手指放置套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通过导管一与所述条形压力囊内的所述通气囊连通,所述条形压力囊内的所述通气囊通过导管二与所述云状压力囊内的所述通气囊连通,所述云状压力囊内的所述通气囊通过导管三与所述微型气泵连通;

所述手指放置套上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一内套设有调节杆一,所述通孔二内套设有调节杆二,所述手指放置套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设置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位于所述调节杆二底部;

所述驱动座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驱动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同时与各个所述微型气泵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微型气泵均位于所述驱动座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手指放置套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条形压力囊和所述云状压力囊的材质均为仿生材质。

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杆一和所述调节杆二靠近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防脱杆。

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杆一和所述调节杆二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涂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导管一、所述导管二和所述导管三均为橡胶软管,所述开关为定时开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生产时在按压囊内放置水,利用通气囊内通入的气体量变化来改变按压囊的压力,从而对人手进行按压,按压效果更好,且设置了两个调节杆,调节杆能够用于调节两个压力囊的压力大小,相较于传统的指蹼压力装置而言,该调节方式能够进行更加微小的调节,患者可根据实际感受自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压力囊,能够同时对手指和指蹼处进行按压,使得恢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向剖视图内调节杆一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驱动座、2-手掌放置套、3-手指放置套、4-条形压力囊、5-云状压力囊、6-微型气泵、7-导管一、8-导管二、9-导管三、10-蓄电池、11-开关、12-调节杆一、13-调节杆二、14-支撑杆、15-按压片、16-通气囊、17-按压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包括驱动座1、手指放置套3和手掌放置套2,驱动座1固定设置在手指放置套3一侧,手掌放置套2与手指放置套3固定连接,各个手指放置套3内均固定设置有条形压力囊4,相邻的手指放置套3之间均设置有云状压力囊5,条形压力囊4和云状压力囊5内部均被隔绝膜分为通气囊16和按压囊17,各个手指放置套3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微型气泵6,其中,微型气泵6均位于驱动座1内,微型气泵6通过导管一7与条形压力囊4内的通气囊16连通,条形压力囊4内的通气囊16通过导管二8与云状压力囊5内的通气囊16连通,云状压力囊5内的通气囊16通过导管三9与微型气泵6连通,在生产本实用新型时,需要在按压囊17内加入水,驱动座1内设置有蓄电池10,驱动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11,蓄电池10与开关11电性连接,开关11同时与各个微型气泵6电性连接,在使用时患者将手放入本实用新型内,使得手指位于手指放置套3内,使得手掌位于手掌放置套2内,然后另一只手按下开关11,从而开启微型气泵6,微型气泵6的开启能够使得条形压力囊4和云状压力囊5内的空气流通,而空气的流动便会导致条形压力囊4内的通气囊16和云状压力囊5内的通气囊16内的气压改变,从而使得按压囊17受到的压力改变,此时按压囊17便会对人手进行按压,以达到修复效果,但是如果微型气泵6持续开启,空气的流通趋于平衡时按压效果就不复存在,因此开关11需要设置为定时开关,能够使得微型气泵6短时间开启后关闭,然后再开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按压效果得以保持;

手指放置套3上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通孔一内套设有调节杆一12,通孔二内套设有调节杆二13,手指放置套3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顶部固定设置有按压片15,按压片15位于调节杆二13底部,调节杆一12和调节杆二1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涂层,导管一7、导管二8和导管三9均为橡胶软管,本实用新型的侧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可通过适当按下调节杆一12或者调节杆二13来对导管二8或者导管三9进行按压,按压导管二8会使得气体流入云状压力囊5内的通气囊16的速度变慢,从而增加条形压力囊4内的通气囊16的气压,也即增加条形压力囊4的按压力度,同理,按下调节杆二13能够增加云状压力囊5的按压力度,且该调节方式能够进行更加微小的调节,患者可根据实际感受自行调节,相较于传统的指蹼压力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修复效果更好。

其中手指放置套3的材质为塑料,条形压力囊4和云状压力囊5的材质均为仿生材质,调节杆一12和调节杆二13靠近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防脱杆。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包括驱动座(1)、手指放置套(3)和手掌放置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1)固定设置在所述手指放置套(3)一侧,所述手掌放置套(2)与所述手指放置套(3)固定连接,各个所述手指放置套(3)内均固定设置有条形压力囊(4),相邻的所述手指放置套(3)之间均设置有云状压力囊(5),所述条形压力囊(4)和所述云状压力囊(5)内部均被隔绝膜分为通气囊(16)和按压囊(17),各个所述手指放置套(3)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微型气泵(6),所述微型气泵(6)通过导管一(7)与所述条形压力囊(4)内的所述通气囊(16)连通,所述条形压力囊(4)内的所述通气囊(16)通过导管二(8)与所述云状压力囊(5)内的所述通气囊(16)连通,所述云状压力囊(5)内的所述通气囊(16)通过导管三(9)与所述微型气泵(6)连通;

所述手指放置套(3)上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通孔一内套设有调节杆一(12),所述通孔二内套设有调节杆二(13),所述手指放置套(3)内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顶部固定设置有按压片(15),所述按压片(15)位于所述调节杆二(13)底部;

所述驱动座(1)内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驱动座(1)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11),所述蓄电池(10)与所述开关(11)电性连接,所述开关(11)同时与各个所述微型气泵(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泵(6)均位于所述驱动座(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放置套(3)的材质为塑料,所述条形压力囊(4)和所述云状压力囊(5)的材质均为仿生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一(12)和所述调节杆二(13)靠近底部的两端均固定有防脱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一(12)和所述调节杆二(13)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一(7)、所述导管二(8)和所述导管三(9)均为橡胶软管,所述开关(11)为定时开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指蹼压力装置,属于指蹼按压工具领域,包括驱动座、手指放置套和手掌放置套,驱动座固定设置在手指放置套一侧,手掌放置套与手指放置套固定连接,各个手指放置套内均固定设置有条形压力囊,相邻的手指放置套之间均设置有云状压力囊,条形压力囊和云状压力囊内部均被隔绝膜分为通气囊和按压囊,各个手指放置套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通过导管一与条形压力囊内的通气囊连通,条形压力囊内的通气囊通过导管二与云状压力囊内的通气囊连通,云状压力囊内的通气囊通过导管三与微型气泵连通,手指放置套上开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本实用新型使用简单,按压压力可调节,治疗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俞沁圆;谢陆佶;高彩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