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体瘤清除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271发布日期:2020-06-23 21:5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体瘤清除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体瘤清除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瘤体收集刮勺是脑垂体肿瘤手术中的常用工具,现在使用的刮勺多采用长直柄结构,前端部分多为空心环状结构,在脑垂体手术中空间相对狭小,而垂体瘤组织稀软,普通刮勺的长直柄结构使用不便,而空心环状收集勺收集肿瘤标本时肿瘤标本容易遗落,而且每次刮取的组织量相对有限,需多次进行刮取,带来手术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垂体瘤清除收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垂体瘤清除收集装置,包括刮匙、吸引管和抽吸装置,所述吸引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刮匙,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排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抽吸装置包括带有腔体的注射筒、活塞和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推拉杆,所述注射筒内的中部设置有通孔的隔板,以使腔体分隔成相连通的吸引腔和抽吸腔,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抽吸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与所述吸引腔相连通,且吸引管伸入至吸引腔的中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装置设置在吸引腔的外壁上,其包括圆环形的壳体、柱塞、帽盖和弹性块,所述壳体与所述吸引腔相连通;所述柱塞为第一端小、第二端大的变径,且第一端与所述帽盖相连接,第二端的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相匹配,小直径的柱塞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块相匹配的挡槽,所述柱塞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帽盖相连接;所述弹性块可伸出壳体内表面地设置在壳体的圆环内,其可被柱塞的第二端压紧地限制在壳体的圆环内或伸出壳体插入到挡槽内,所述柱塞的第一端在弹性块插入挡槽内时与所述吸引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块包括挡块和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块和壳体内面的压簧,伸出壳体圆环的所述挡块的外表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帽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刮匙的形状为空心的半椭球形,其内部设置有多根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吸引管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刮匙为由银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引管长度为30-40cm,外径5-7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抽吸装置在狭小复杂的病灶区活动,空心的半椭球形刮匙结构,便于将需收集的垂体瘤组织取出,并可连续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块缩入位置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块伸出位置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块放大图及气流方向图。

图中:1刮匙,11连接杆,2吸引管,3抽吸装置,31注射筒,32活塞,33推拉杆,34推把,35吸引口,36隔板,37吸引腔,38抽吸腔,4排气装置,41壳体,42柱塞,43弹性块,431挡块,432压簧,44挡槽,45拉簧,46帽盖,461端盖,462环形盖,46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时,一种垂体瘤清除收集装置,包括刮匙1、吸引管2和抽吸装置3,所述吸引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刮匙1,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抽吸装置3,所述抽吸装置3上设置有连通其内部的排气装置4。

具体地,所述抽吸装置3的形状为医用注射器,其包括带有腔体的注射筒31、活塞32和设置在所述活塞32上的推拉杆33,推拉杆33远离所述活塞32的一端设置有推把34;所述注射筒31内的中部设置有通孔的隔板36,用于限制活塞32的移动位置,以使腔体分隔成相连通的吸引腔37和抽吸腔38,其中下部位吸引腔37,上部位抽吸腔38,所述活塞32设置在所述抽吸腔38内。注射筒31的底部设置有吸引口35,所述吸引管2可拆卸地穿过所述吸引口35后,与所述吸引腔37相连通,且吸引管2伸入到吸引腔37的中上部,以使吸入到吸引腔37的垂体瘤组织不会从吸引管2回流。

如图2所示,所述排气装置4设置在吸引腔37的外壁处,其包括圆环形的壳体41、柱塞42、帽盖46和弹性块43,所述壳体41与所述吸引腔37相连通,所述弹性块43设置在壳体41的圆环内,壳体41的内表面开有孔,弹性块43可伸出壳体41内表面上开设的孔,也可被挤压到壳体41的圆环内。所述柱塞42为第一端小、第二端大的变径,且第一端与所述帽盖46相连接,第二端的外径与所述壳体41的内径相匹配,以对壳体41形成密封作用;小直径的柱塞4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块43相匹配的挡槽44,所述柱塞42上套设有拉簧45,所述拉簧45的两端分别与壳体41和帽盖46相连接。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43包括挡块431和压簧432,所述压簧43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挡块431和壳体41圆环的内部,伸出壳体41内表面的所述挡块431的外表面为弧形面,以使挡块431能较易地从挡槽44内滑出。所述帽盖46由端盖461和环形盖462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环形盖462正好可装入所述拉簧45,且可插入壳体41的圆环内,并可在其内移动,所述环形盖46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463。

所述弹性块43有两种位置状态,一种是被柱塞42的第二端限制在壳体41的圆环内的缩入位置状态,此状态时压簧432处于压紧状态;另一种是插入挡槽44内的伸出位置状态,当所述弹性块43处于伸出位置状态时,所述柱塞42的第一端与所述吸引腔37相通,如图2所示为弹性块43被限制在壳体41圆环内的缩入位置状态,如图3所示为弹性块43插入挡槽44的伸出位置状态,此状态时气流从吸引腔37内排出的通道见图4中标注的箭头方向。

图2中,排气装置4处于初始位置,其拉簧45处于不受力的初始状态,柱塞42的第二端挡住挡块431使其限制在壳体41的圆环内,且第二端对壳体41形成密封作用,使排气装置4处于密封状态。当用力将帽盖46向吸引腔37内推动时,柱塞42的第二端向吸引腔37内移动,挡块431在压簧432弹力的作用下伸出壳体41的内表面,并与柱塞42第一端的外表面相接触;当移动至挡槽44时,挡块431插入挡槽44内并限制柱塞42继续向吸引腔37内移动,此时,柱塞42的第二端完全被推入到吸引腔37内部,且其第一端与吸引腔37形成相连通的间隙,使得吸引腔37内的气体能沿此间隙从帽盖46上的排气孔463排出,使排气装置4处于泄压状态。当排气完毕后,用力向外拉端盖461,弧形面的挡块431能较易地从挡槽44内移出,并在柱塞42第二端的挤压下缩入到壳体41的圆环内,重新使排气装置4处于密封状态;在拉簧45弹力的作用下,使柱塞42恢复至初始位置。

如图1所示,所述刮匙1的形状为空心的半椭球形,便于刮取稀软的垂体瘤组织,其内部设置有多根对称设置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吸引管2的连接杆11。优选地,所述刮匙1为由银质材料制成,所述吸引管2长度为30-40cm,外径5-7mm。

使用时,先将活塞32置于隔板36上,并使排气装置4处于密封状态;将刮匙1缓慢伸向目标组织,将稀软的垂体瘤组织刮取、收集到刮匙1内;一只手固定所述清除收集装置,另一只手向上拉动活塞32,连通的隔板36使抽吸腔38和吸引腔37内均形成负压,刮匙1内的组织沿吸引管2被吸入到吸引腔37内。向内按压排气装置4的帽盖46,使抽吸腔38和吸引腔37与大气相连通,向下推动活塞32,使气流从排气装置4处排出,活塞32将再次置于隔板36上;向外拉动帽盖46,柱塞42使排气装置4处于密封状态,此时便完成一个周期性的操作。重复此周期性的操作,使目标组织全部收集到吸引腔37内,再把吸引管2从所述清除收集装置上抽出,把所收集到的垂体瘤组织通过吸引口35排出至专用的收集器具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