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0459发布日期:2020-07-10 15:5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热能治疗肿瘤的最早报道是早期埃及人和希腊人用热烙术治疗体表肿物的记载。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组织类型和具体情况,热能导致细胞损害需要的时间从3至50小时不等,当温度升高至大于42℃时,导致细胞损害所需要的时间呈指数下降。例如,当温度达到46℃时需要8分钟杀死肿瘤细胞,而当温度达到51℃时只需要2分钟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当温度超过60℃时,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双脂质膜融化,细胞死亡不可避免。研究表明,新生的肿瘤血管存在一定的生理调节缺陷,对低温的耐受性强于正常细胞,而对高温的耐受性较正常组织差。

近年来射频产生热能致组织坏死越来越成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热点。在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时,探针尖端的高频交流电射入探针周围组织,组织中的离子也就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摩擦生热,当组织的温度超过60℃时,细胞死亡,在探针周围出现区域性组织坏死。标准的射频治疗技术可使局部组织温度超过100℃,使目标组织及周围的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随着能量消融技术的不断进步,探针也由传统的单极射频针逐渐衍生发展出多极射频针。近年来,随着能量消融技术临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研发适应于不同临床应用需求的探针就显得格外重要。

人体器官中的肿瘤组织包含规则及不规则的形状及大小.常规的电极探针基本呈一定形状,在实施消融手术中与肿瘤组织的形状及大小不合,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手术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号cn2912550,公告日为为2007年6月20日,公开的名称为集束散射式探针电极装置的发明创造,其包括手柄、手杆、前杆、套管和多根探针连接组成。其中,探针共有1-15根,未使用时收纳于套管内;推动手杆,探针被推出套管,在端部伸展成集束散射形状。在治疗手术中,本装置可充分的含盖需要消融治疗的组织,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极装置在对肿瘤细胞进行治疗时需要一定药水的配合,现有的电极装置仅设置一个上药口,在肿瘤治疗时需要两种药水配合时无法同时通过上药口进入到肿瘤细胞中进行治疗,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进行两种药水注射的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包括探针、与所述探针焊接的测温管、套设于所述测温管外壁的套管、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探针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前杆、与所述前杆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卡接的手杆、与所述手杆远离所述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手柄、穿设于所述前杆的侧壁上的上药口,所述手柄末端设有插座,所述上药口连接有柱塞,所述柱塞远离所述上药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的连接头,所述柱塞内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头内轴向开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药口位置设置有柱塞,柱塞远离上药口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在柱塞内轴向位置开设通孔与连接头轴向位置开设的连接孔连通,通过连接头进行药水的注射可以同时实现多个药水的注射,且不同药水所需的时间不同,可以分开注射,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塞与所述上药口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柱塞与上药口螺纹连接可以有效地对上药口进行密封,防止药水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远离柱塞的一端卡接有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头设置有密封盖可以避免连接头裸露在空气中产生污染,造成药水的药性改变从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圈将密封盖紧固连接在连接头的外壁可以使密封盖的密封性更好,且不易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内壁与所述上药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沿套管高度方向的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内壁与上药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导流槽可以有效地稳定药水在套管内的流通,防止药水一次性过多对手术产生影响,使药水稳定地进入肿瘤细胞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个显示块,若干所述显示块形状均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药水所对应的使用时间是不同的,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显示管的形状起到快速判定每种药水是否还继续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杆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滑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杆外壁设置有防滑珠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杆的摩擦力,便捷使用者防止手滑导致手杆脱落对电极装置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座朝向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圈,所述卡圈与所述手柄外壁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座靠近手柄的外壁设置有卡圈与手柄外壁卡接可以有效地快速连接插座和手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圈外壁螺纹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抵接于所述手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将卡圈固定在手柄外壁上可以稳定插座与手柄的连接,使插座的通电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内于靠近探针的端部设置有防护快,所述防护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管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内壁设置有防护块可以有效地降低探针在收缩到套管内时由于摩擦导致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种药水的注射;

2.本实用新型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具有便捷工作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具有快速通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b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c向的剖视图

图中,1、探针;2、测温管;3、套管;4、前杆;5、手杆;6、手柄;7、插座;8、卡圈;9、螺钉;10、防滑珠;11、柱塞;12、连接头;13、密封盖;14、固定圈;15、显示块;16、上药口;17、防护块;18、导流槽19、连接孔;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集束散射探针电极装置,包括探针1、测温管2、套管3、前杆4、手杆5、手柄6、插座7。在利用电极装置进行肿瘤手术时需要同时进行两种药水的注射,且两种药水的注射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在前杆4上的上药口16设置有柱塞11,柱塞11远离上药口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的连接头12。柱塞11内开设有通孔20(参照图5)与连接头12内的连接孔19(参照图5)连通,药水通过连接头12进入柱塞11内,进一步的进入套管3内,从而对肿瘤细胞进行作用。柱塞11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其材料优选为塑料材料pvc。连接头12的形状优选为圆柱形,其材料优选为塑料材料pvc。通孔20(参照图5)的形状优选为圆形,连接孔19(参照图5)的形状优选为圆形。

柱塞11远离上药口16的一端卡接有密封盖13,密封盖13的形状优选为圆形,其材料优选为橡胶。密封盖13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圈14,固定圈14的形状优选为圆环形,其材料优选为塑料材料pvc。固定圈14与密封盖13外壁过盈配合。连接头12的外壁设置有显示块15,显示块15的形状各不相同,其材料优选为塑料材料pvc。插座7靠近手柄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圈8,卡圈8与手柄6外壁卡接,卡圈8的形状优选为圆环,其材料优选为金属材料。卡圈8外壁穿设有螺钉9,螺钉9优选为六角螺钉9。

参照图3、图4,套管3的内壁与上药口16的对称位置处设置有导流槽18,导流槽18的形状优选为方形。套管3内壁于靠近探针1的一端设有防护块17,防护块17的形状优选为圆弧形,其材料优选为钛镍合金。手杆5的外壁设置有防滑珠10,防滑珠10的形状优选为球状,其材料优选为塑料材料pvc。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需要注射药水时,使用者将固定圈14移开,打开密封盖13将药水通过连接头12进入到柱塞11内从而从上药口16与套管3的连接处通过导流槽18进入到肿瘤细胞内完成药水的注射工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