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130发布日期:2020-06-23 21:5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压迫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



背景技术:

经动脉进行介入性治疗越来越普及,介入手术后,动脉穿刺口的止血技术近年来有所进展。前期很多人采用人工指压并用绷带包扎的方法,此法是一种经验止血方法,压力过小,易出血;压力过大,易造成血流不畅,手指麻木;且实施中压力不易保持稳定,造成出血、渗血,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病人的痛苦。

公告号cn209107476u、公开日2019071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提示功能的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动脉压迫止血器本体、橡胶软垫、微型控制面板和无弹力手带,所述动脉压迫止血器本体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安装小型定时器,且小型定时器一侧通过连接座安装微型控制面板,所述微型控制面板与小型定时器之间设有压力塞,且压力塞顶部通过安装扣安装压力缓冲气筒,所述动脉压迫止血器本体底部通过固定块安装推杆,且推杆一端贯穿动脉压迫止血器本体连接压力塞,所述推杆底部通过安装块安装橡胶软垫,且橡胶软垫表面设有硬脂酸钙涂层。

上述专利的动脉压迫止血器功能强大,设计科学,操作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但是实际手术中产生的伤口,大小会存在差别,有的手术会造成较大的伤口,有的手术会造成较小的伤口,而止血压迫器就无法用在大的伤口上,工作人员只能采用人工止血的方式,存在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具有适用范围广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表带;

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用于压紧伤口的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背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硅胶垫片的固定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固定框可拆卸连接的推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推动推块靠近人体的推料件;

所述推块的两侧分开滑移有卡条,所述推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卡条拉近推块的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框卡在两个卡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手术时需要产生的伤口大小,将对应的硅胶垫片和固定框卡在支架下的两个卡条之间,卡条被撑离推块后,复位弹簧被拉伸,固定框就会被两个卡条卡紧,压迫器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提高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件包括贯通支架的螺套,所述支架设置有与螺套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支架的一端与推块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迫器固定在人体上后,转动螺杆,推块和硅胶垫片就会被推向人体,逐渐将硅胶垫片压紧在人体上,当不再出血时,就可以停止转动螺杆,使压迫器对人体的压力刚好,避免肢体被压过紧,影响血液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设置为背离人体的凸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与人体的接触尽量减少,避免静脉回流堵塞,防止血块产生。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垫片贴合人体的一面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凸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垫片抵压人体后,硅胶垫片的凸起端先碰触到伤口,将伤口向人体压,然后垫片的其他部分再将伤口附近覆盖,避免伤口在垫片的压动下翻起,导致血流的更多,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推块内设置有供复位弹簧插入的通孔,所述卡条上延伸有贴合插入通孔的导向套,所述复位弹簧位于导向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只能沿通孔滑移,复位弹簧只能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避免复位弹簧被拉出过多后卡在推块上,无法复位,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表带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带、第二带和第三带,所述第一带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设置有卡杆,所述第二带的端部设置有供卡杆贴合卡入的卡环,所述卡环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第二带和第三带同样采用卡环和卡杆的配合,所述表带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孔,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扣入孔的卡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血压迫器使用的场景不同,需要绑缚的肢体部位不同,因此对表带的长度要求也会不同,工作人员确定需要的表带长度,若只需要第一带和第二带,就将第三带的卡杆从第二带上取下,将表带合拢在肢体上,把支架的卡钩插入对应的孔中,就可以实现压迫器的固定,提高了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效果:

1.借助推块和卡条的配合,实现了硅胶垫片的可拆卸更换;

2.借助第一带、第二带和第三带的配合,实现了表带长度的可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推块和卡条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第一带和第二带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硅胶垫片;12、固定框;13、螺套;14、螺杆;15、卡钩;2、表带;21、第一带;22、第二带;23、第三带;24、卡杆;25、卡环;3、推块;31、卡条;32、复位弹簧;33、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一侧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表带2。支架1下方设置有用于压紧伤口的硅胶垫片11,硅胶垫片11背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硅胶垫片11的固定框12,支架1上设置有与固定框12可拆卸连接的推块3,支架1上设置有推动推块3靠近人体的推料件。推块3的两侧分开滑移有卡条31,推块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将卡条31拉近推块3的复位弹簧32(参考图2),固定框12卡在两个卡条31之间。

根据手术时需要产生的伤口大小,将对应的硅胶垫片11和固定框12卡在支架1下的两个卡条31之间,卡条31被撑离推块3后,复位弹簧32被拉伸,固定框12就会被两个卡条31卡紧,压迫器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如图1所示,推料件包括贯通支架1的螺套13,支架1设置有与螺套13螺纹连接的螺杆14,螺杆14穿过支架1的一端与推块3转动连接,将压迫器固定在人体上后,转动螺杆14,推块3和硅胶垫片11就会被推向人体,逐渐将硅胶垫片11压紧在人体上,当不再出血时,就可以停止转动螺杆14,使压迫器对人体的压力刚好,避免肢体被压过紧,影响血液流动。

如图1所示,支架1设置为背离人体的凸弧形,支架1与人体的接触尽量减少,避免静脉回流堵塞,防止血块产生。硅胶垫片11贴合人体的一面设置为向下凸起的凸弧形,硅胶垫片11抵压人体后,硅胶垫片11的凸起端先碰触到伤口,将伤口向人体压,然后垫片的其他部分再将伤口附近覆盖,避免伤口在垫片的压动下翻起,导致血流的更多,提高了结构合理性。

如图2所示,推块3内设置有供复位弹簧32插入的通孔,卡条31上延伸有贴合插入通孔的导向套33,复位弹簧32位于导向套33内,导向套33只能沿通孔滑移,复位弹簧32只能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避免复位弹簧32被拉出过多后卡在推块3上,无法复位。

如图1和图3所示,表带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带21、第二带22和第三带23(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以第一带21和第二带22的配合来举例),第一带2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1上,另一端设置有卡杆24,第二带22的端部设置有供卡杆24贴合卡入的卡环25,卡环25由硬质塑料制成,第二带22和第三带23同样采用卡环25和卡杆24的配合,表带2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孔,支架1的一端设置有扣入孔的卡钩15,止血压迫器使用的场景不同,需要绑缚的肢体部位不同,因此对表带2的长度要求也会不同,工作人员确定需要的表带2长度,若只需要第一带21和第二带22,就将第三带23的卡杆24从第二带22上取下,将表带2合拢在肢体上,把支架1的卡钩插入对应的孔中,就可以实现压迫器的固定,提高了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