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4316发布日期:2020-09-18 20: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包括架体一(1)、腋下托架一(2)、插孔(3)、条形通槽(4)、把手直杆(5)、把手(6)、螺纹盲孔(7)、锁定螺钉(8)、胶垫(9)、阶梯盲孔(10)、弹簧(11)、活动块(12)、连接杆(13)、架体二(14)、腋下托架二(15)、支撑架(16)、固定弹性杆(17)、插体杆(18)、底垫(19),其特征在于:腋下托架一(2)设置在架体一(1)上,并且位于架体一(1)的中间,插孔(3)设置在架体一(1)上,条形通槽(4)设置在架体一(1)中;把手直杆(5)设置在条形通槽(4)中,把手(6)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把手直杆(5)上,螺纹盲孔(7)设置在把手直杆(5)中,并且位于把手直杆(5)的边缘,锁定螺钉(8)穿入条形通槽(4)与螺纹盲孔(7)螺纹连接,胶垫(9)安装在锁定螺钉(8)上,并且胶垫(9)与架体一(1)相接触;阶梯盲孔(10)设置在架体一(1)中,弹簧(11)与活动块(12)均设置在阶梯盲孔(10)中,并且弹簧(11)的一端与阶梯盲孔(10)相接触,弹簧(11)的另一端与活动块(12)相接触,活动块(12)与连接杆(13)相连接,连接杆(13)与架体二(14)相连接,腋下托架二(15)设置在架体二(14)上,并且位于架体二(14)的中间;插体杆(18)安装在固定弹性杆(17)上,并且插体杆(18)插入插孔(3)中,固定弹性杆(17)与支撑架(16)相连接,底垫(19)安装在支撑架(16)上,并且位于支撑架(16)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梯盲孔(10)、弹簧(11)、活动块(12)与连接杆(13)共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6)的材料为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螺钉(8)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6)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康复训练设备,把手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腋下托架的部位可以调节为可缓冲的效果,根据需要调节,装置在不使用时可以辅助病人进行上肢康复训练,效果好。腋下托架一设置在架体一上,插孔设置在架体一上,条形通槽设置在架体一中;把手直杆设置在条形通槽中,把手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把手直杆上,螺纹盲孔设置在把手直杆中,锁定螺钉穿入条形通槽与螺纹盲孔螺纹连接,胶垫安装在锁定螺钉上;阶梯盲孔设置在架体一中,弹簧与活动块均设置在阶梯盲孔中,活动块与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与架体二相连接,腋下托架二设置在架体二上;插体杆安装在固定弹性杆上,固定弹性杆与支撑架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李娟;陈冬平;翁金玉;王海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超;李娟;陈冬平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