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9368发布日期:2020-09-11 22:4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输尿管导管在医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输尿管导管经常结合膀胱镜、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使用。有的患者的输尿管口由于先天的变异、后期的水肿或者病变的原因,输尿管口的开口角度会发生变化,例如变成火山口或者内翻朝内上,但是由于现有的输尿管导管是伸直型导管,当输尿管管口朝向膀胱或者狭窄的管腔时,输尿管导管难以进入开口角度输尿管管口,甚至会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尿管导管难以进入狭窄或者开口朝向膀胱的输尿管管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设有允许导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导管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直线段,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设置于所述直线段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允许所述导丝穿过的入口,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允许所述导丝穿过的出口,且所述第一端部呈直线状,所述第二端部呈圆弧面状;

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刻度,所述导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亲水涂覆层。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为10cm~40cm。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径为1mm~5mm,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径为0.5~2.5mm。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材质为医用pe材料或者pp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135°。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5°。

可选的,所述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通过设置第二端部和直线段,第二端部呈圆弧面状,以使得第二端部具有一定的弯度,从而改变了输尿管导管的出口的方向,有利于输尿管导管进入输尿管内,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导丝推送至输尿管导管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能很好地进入狭窄或者开口朝向膀胱的输尿管口,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本体;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直线段;2、入口;3、出口;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包括导管本体1,导管本体1设有允许导丝穿过的通孔4,导管本体1包括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和直线段13,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设置于直线段13相对设置的两侧,第一端部11设有允许导丝穿过的入口2,第二端部12设有允许导丝穿过的出口3,且第一端部11呈直线状,第二端部12呈圆弧面状。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通过设置第二端部12和直线段13,第二端部12呈圆弧面状,以使得第二端部12具有一定的弯度,从而改变了输尿管导管的出口3的方向,有利于输尿管导管进入输尿管内,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导丝推送至输尿管导管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能很好地进入狭窄或者开口朝向膀胱的输尿管口,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管本体1的外壁设有刻度,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导管本体1伸入输尿管的长度,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管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亲水涂覆层,亲水涂覆层能降低导尿管本体与输尿管之间的摩擦,进而降低导管本体1对输尿管的损伤,因此,导管本体1具有极好的滑动性能;

其中,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交联pvp涂覆层在遇水后,由于交联pvp涂覆层在吸水后会在导管本体1的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从而提高导管本体1的滑动性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导管本体1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导管本体1的长度为10cm~40cm,导管本体1的外径为1mm~5mm,导管本体1的内径为0.5~2.5mm,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对应长度、外径和内径的导管本体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管本体1的材质为医用pe材料或者pp材料,pe材料或者pp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无毒和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将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能很好地进入狭窄或者开口朝向膀胱的输尿管口,第一端部11的轴线与第二端部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135°,优选的,第一端部11的轴线与第二端部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5°。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首先在输尿管镜中插入输尿管导管,之后将导丝进入导管本体1的第一端部11和直线段13,之后将导丝进入第二端部12,并且从设于第二端口的出口3穿出,同时可通过设于第二端口的出口3改变导丝的伸出角度和方向,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导丝推送至输尿管导管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通过设置第二端部12和直线段13,第二端部12呈圆弧面状,以使得第二端部12具有一定的弯度,从而改变了输尿管导管的出口3的方向,有利于输尿管导管进入输尿管内,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导丝推送至输尿管导管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能很好地进入狭窄或者开口朝向膀胱的输尿管口,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设有允许导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导管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直线段,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设置于所述直线段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允许所述导丝穿过的入口,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允许所述导丝穿过的出口,且所述第一端部呈直线状,所述第二端部呈圆弧面状;

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刻度,所述导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亲水涂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为10cm~40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径为1mm~5mm,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径为0.5~2.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的材质为医用pe材料或者pp材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13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涂覆层为交联pvp涂覆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导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尿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设有允许导丝穿过的通孔,所述导管本体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直线段,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设置于所述直线段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允许所述导丝穿过的入口,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允许所述导丝穿过的出口,且所述第一端部呈直线状,所述第二端部呈圆弧面状;所述导管本体的外壁设有刻度,所述导管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亲水涂覆层。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尿管导管难以进入狭窄或者开口朝向膀胱的输尿管管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巧;谢正武;刘巧清;叶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泰睿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