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585发布日期:2020-09-18 19: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



背景技术:

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在膝关节部位还常患有膝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膝内/外翻等关节疾病。

现有的膝关节减荷支具通常利用松紧绷带对支具进行紧固,而松紧绷带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其松紧带会断裂,从而无法对支具进行固定,导致支具不贴合腿部,无法进行减荷作用,另外不同的人膝关节弯曲度不同,需要的膝关节处的支具上下部分弯曲的角度也就不同,现有的支具无法调节其弯曲角度,从而不利于关节处减荷。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这里提出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包括上卡板,所述上卡板的两侧壁均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的下侧壁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均竖直设有两个夹持板,且位于固定块下方的夹持板与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夹持板之间设有角度可调节机构,两个所述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上卡板的一侧侧壁之间设有下卡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上卡板的侧壁之间以及两个第二固定板远离下卡板的一侧侧壁之间均设有紧固绷带,两个所述紧固绷带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与另一个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长度可调节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角度可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开口,且连接块上方的夹持板的下端位于开口内设置,所述连接块下方的夹持板的上端位于开口内设置,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方的夹持板的侧壁下方以及位于连接块下方的夹持板的侧壁上方均固定贯穿设有第二伸缩杆,且两个第二伸缩杆均依次贯穿连接块的侧壁,夹持板并与开口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连接块外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卡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槽,且卡槽与第二卡块匹配设置。

优选地,所述长度可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上均设有安装槽,且第一固定板上的安装槽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安装槽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位于安装槽内设置,且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卡块,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卡块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紧固绷带靠近设有安装槽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与第二伸缩杆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卡块的侧壁均设有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一卡块上均设有螺纹栓,且多个螺纹栓依次贯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侧壁、螺纹孔并与安装槽的侧壁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卡板与下卡板的侧壁上均设有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长度可调节机构,将紧固绷带的一端与卡板上的其中一个固定板连接,在另一个固定板上设置安装槽,在安装槽内侧壁转动设置伸缩杆,将紧固绷带的另一端与第一伸缩杆侧壁固定连接,转动第一伸缩杆,使得第一伸缩杆对紧固绷带进行卷动,将多余的绷带卷进安装槽内,调节绷带的紧固长度。

通过设置连接块,将连接块上下方的夹持板利用第二伸缩板固定在安装槽内,利用第二伸缩杆端头处固定设置的第二卡块与连接块侧壁设置的卡槽之间的匹配设置,调节两个上下夹持板之间的角度,从而很好的适应人的关节处的弯曲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的第一固定杆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的连接块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卡板、2下卡板、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紧固绷带、6安装槽、7第一伸缩杆、8第一卡块、9螺纹孔、10螺纹栓、11透气孔、12固定块、13夹持板、14连接块、15开口、16第二伸缩杆、17第二卡块、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双柱减荷膝关节炎支具,包括上卡板1,上卡板1的两侧壁均设有第一固定板3,两个第一固定板3的下侧壁均设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远离第一固定板3的一端均竖直设有两个夹持板13,且位于固定块12下方的夹持板13与第一固定板3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板13之间设有角度可调节机构,角度可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14,连接块14设有开口15,且连接块14上方的夹持板13的下端位于开口15内设置,连接块14下方的夹持板13的上端位于开口15内设置,位于连接块14上方的夹持板13的侧壁下方以及位于连接块14下方的夹持板13的侧壁上方均固定贯穿设有第二伸缩杆16,且两个第二伸缩杆16均依次贯穿连接块14的侧壁,夹持板13并与开口15的侧壁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伸缩杆16位于连接块14外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第二卡块17,连接块14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槽18,且卡槽18与第二卡块17匹配设置,利用第二伸缩杆16端头处固定设置的第二卡块17与连接块14侧壁设置的卡槽18之间的匹配设置,调节两个上下夹持板13之间的角度,从而很好的适应人的关节处的弯曲度,两个远离第一固定板3的一端通过固定块12固定设有第二固定板4,两个第二固定板4远离上卡板1的一侧侧壁之间设有下卡板2。

上卡板1与下卡板2的侧壁上均设有透气孔11,使得卡板固定处得的腿部肌肉能够正常进行呼吸,防止腿部肌肉缺氧,两个第一固定板3远离上卡板1的侧壁之间以及两个第二固定板4远离下卡板2的一侧侧壁之间均设有紧固绷带5,两个紧固绷带5的一侧与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固定连接,与另一个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之间通过长度可调节机构连接,长度可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7,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上均设有安装槽6,且第一固定板3上的安装槽6开口向上设置,第二固定板4上的安装槽6开口向下设置,第一伸缩杆7位于安装槽6内设置,且第一伸缩杆7的一端与安装槽6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7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卡块8,安装槽6的侧壁设有与第一卡块8匹配的限位槽,紧固绷带5靠近设有安装槽6的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板3的侧壁与第一伸缩杆7的侧壁固定连接,可转动第一伸缩杆7,使得第一伸缩杆7对紧固绷带5进行卷动,将多余的紧固绷带5卷进安装槽6内,调节紧固绷带5的紧固长度,多个第一卡块8的侧壁均设有螺纹孔9,多个第一卡块8上均设有螺纹栓10,且多个螺纹栓10依次贯穿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的侧壁、螺纹孔9并与安装槽6的侧壁螺纹连接,对第一卡块8进行固定,防止其带动第一伸缩杆7从安装槽6内脱出,导致紧固绷带5松开。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第一固定板3与第二固定板4上的螺纹栓10拧掉,将安装槽6中的第一卡块8从安装槽6内壁上的槽取出,转动第一伸缩杆7,使得紧固绷带5松开足够大的长度,将支具从脚部套入小腿,在向上慢慢套动,将上卡板1放置在大腿前侧,将下卡板放置在小腿后侧,再转动两个第一伸缩杆7,使得上下两个紧固绷带5将上卡板1、下卡板2固定在腿部上,拉紧紧固绷带5,使其紧贴腿部,将第一卡块8重新卡入到安装槽6内侧壁上的限位槽中,再将两个螺纹栓10放回原位拧紧,根据使用者本身的腿部情况,将第二卡块17从卡槽18中拔出,转动两个第二伸缩杆16,调节两个夹持板13之间的角度,从而使得支具能够最大程度的契合使用者的关节弯曲度,使的使用者能够得到最合适的关节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